欧皇崛起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太上老牛
正是基于此,西班牙才钻了条约的漏洞,在马林的建议下,出兵占据了香料群岛。但马林也没料到,已经占据了香料群岛的西班牙,竟然还不满足,还想着要以香料群岛为基础,建立一个国家,并谋求获得去明朝朝贡贸易的资格……
马林在火大并给西班牙背后捅刀的同时,忽然发现——貌似,东南亚地区除了香料群岛没有在条约里规定归属外,貌似菲律宾地区,也没有规定归属权啊……
当时,《罗马条约》签署的时候,除了马林,其他人并不知道香料群岛和菲律宾地区的存在。所以,条约里自然没有规定这些地区的归属权。马林是故意如此的,因为,此时澳大利亚地区其他国家也不知晓。不明确点出澳洲的所在,马林派人占据和控制澳洲,就没人能说啥。
没想到,当时的无意之举,竟然让菲律宾也没被纳入条约规定中。这样一来,可操作性就很大了……
事实上,马林考虑过通知葡萄牙人去占据菲律宾,断绝西班牙占领菲律宾的希望。毕竟,原本按条约该拥有整个东半球的葡萄牙,夺取菲律宾地区,无可厚非,西班牙也不好说啥。毕竟,能分到印度一半的贸易权,西班牙已经是占了天大的便宜了。再去争夺菲律宾,若是先于葡萄牙动手也就罢了,若是葡萄牙人先动手,西班牙也没那脸去抢啊。毕竟,这年头还是16世纪,欧洲人还要点脸。
就像后来法国人偷窃华夏的瓷器技术和威尼斯的玻璃镜技术,其实都发生在那位不洗澡的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执政时期。因为,也就是从路易十四统治法兰西的17世纪后期开始,欧洲人才逐渐丢掉羞耻心,开始变得无所不用其极的。到了18世纪,欧洲人的羞耻心算是彻底丢弃了,大家都开始比赛谁更没有节操……
而这个年代,因为受到刚刚过去的中世纪的影响,贵族们还比较讲究骑士精神。像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还被称为“欧洲最后一个骑士国王”。除了说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热衷其实铠甲的研究外,也说明了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还是比较要脸,比较讲规矩的。
其他欧洲君主,虽然没有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那么守规矩,但也还没有丢掉羞耻心,还不会那么没底线。而那位所谓的“太阳王”路易十四,才是欧洲君主没有底线没有节操的重要“带头人”。
当然,倒也不是说这个年头就没人像路易十四那样去偷窃别人的技术了。而是,这个年代大家再作这种事情的时候,还会不好意思,还会遮遮掩掩。而我们不爱洗澡的路易十四陛下,则是光明正大地派人去偷技术的。威尼斯人的玻璃镜如此,华夏的瓷器烧制技术也是如此……
到了17世纪中后期开始,活跃在华夏的欧洲传教士,就从罗马教廷派遣为主,变成了法国传教士为主了。他们打着传教的名义,在华夏各种偷师……
当然,糠稀大帝也因此捡回一条命。因为,法国传教士带来了金鸡纳霜,治好了康熙的疟疾。但搞笑的是,糠稀大帝后来在听两个法国传教士讲了西方的先进医学和其他科学知识后,意识到如果老百姓学了这些,就开启了民智,那还怎么愚民?所以,后来康麻子就下令,不让百姓学这些,但自己却学了这些。然后,为了愚民,康麻子大帝,还吹嘘满人“弓马无敌”,故意贬低火器。结果,这一套忽悠,他孙子乾隆当了真了,见到西洋人献上的先进火器,竟然不屑一顾……这就是忽悠的最高境界——不但愚弄了百姓,连自己后人都给一起忽悠瘸了……
……
菲律宾群岛的地理位置非常微妙——它北边就是菲律宾群岛南端的棉兰老岛,而菲律宾群岛北边的主岛吕宋岛北边,就是北海国在远东的主要殖民地,台岛。同时,这里也是以后小马云统治的地区。
而目前,整个菲律宾群岛,貌似只有西南的苏禄群岛有一个苏禄王国。此外,南边的棉兰老岛上,还有一个阿拉伯商人赛义德于1450年建立的绿教政权。
当然,这个政权不大,毕竟是外来的阿拉伯商人建立的政权,对当地土著影响力不是很大。但是,这却是绿教进入菲律宾棉兰老岛的开端。到了后世,棉兰老岛成为天主教为主的菲律宾的一个奇葩地区。同时,因为绿教的存在,使得棉兰老岛,成为菲律宾一个分裂势力经常闹事的地区。
而广大北部的吕宋岛和其他诸岛,目前还处于蛮荒时期,连绿教文明都远远不如呢……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菲律宾群岛最北边的吕宋岛,地理位置非常好。若是被西班牙人如同原本历史上那般给占据了,那么,这里将会成为一个非常优良的走私地点。
到时候,只要西班牙人肯出高价收购,总有胆大的明朝走私商,会不顾危险,把丝绸和瓷器走私给西班牙人。
因此,为了杜绝这种情况,马林决定——让孔泰这个东番岛总督,抢在西班牙人前面,占领菲律宾群岛北边的主岛吕宋岛,以及大部分岛屿。
只要占了先手,西班牙人来迟了,也不好意思对北海国这个明面上的“盟友”动手了。到时候,菲律宾群岛北边大部分岛屿,都会被纳入“东番总督区”,隶属孔泰治下。
至于如何征服那些菲律宾土著?马林表示这很简单——在东番岛上用优厚的待遇,招募当地土人作为战士,给他们配备不错的武器铠甲,利用他们征服菲律宾的土著人……
这一招,二战时日本人也玩过。他们在日据的台岛上,招募了20万人参加日军。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就被派往东南亚地区,特别是离台岛很近的菲律宾。
这些台岛土著,对于热带雨林气候非常适应。他们在丛林中不易因为水土不服而生病,而且极度适应热带丛林的气候,是二战时期日军征服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尖兵。
马林觉得,鬼子这一招很值得学习。在台岛上招募骁勇善战,熟悉热带丛林气候环境的当地土人勇士参军,帮自己抢先占领并进驻菲律宾北部的吕宋岛和巴拉望岛等地。这样一来,西班牙人就不好来抢夺了。然后,他们自然没机会以吕宋岛为基地,鼓励明朝商人走私丝绸和瓷器给他们了。而若是以香料群岛为基地的话,对于大明商人而言,也太远了点……
除此之外,从台岛土人中招募走大批的土著人战士,不但可以帮忙占领和控制菲律宾诸岛,而且,也能降低台岛上土著人反抗自家殖民统治的潜力。毕竟,最能打的青壮战士被自己招募走了,剩下的人,对抗殖民当局的能力就更弱了。所以,招募台岛土人去征服菲律宾诸岛,不但能利用他们适应热带丛林的强大战斗能力,而且,还能削弱东番岛上土著人的反抗殖民统治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特别是,马林一直很垂涎被土著人占据的台南平原,那可是台岛上最精华的部分。可惜,岛上的土著主要聚集于此,而是很能打,让孔泰有些很难下手。
所以,马林决定,干脆借着这次机会,用优厚的待遇,把那些台南平原上的精锐土著勇士都招募走,带去攻打菲律宾土著。然后,让那些台岛土著勇士常驻菲律宾,再把家人带走……然后,台南平原就空下来了,方便引入汉民开发……
如此,孔泰不需要用暴力手段跟土著人夺取土地,就能够调开那些土著,然后得到土地。当然,那些土著也不亏。因为,孔泰不但会给他们优厚的待遇,等他们作为军人进驻菲律宾后,马林也会让孔泰分配大量的土地一些被征服的菲律宾土著人,作为他们的奴隶。然后,那些分配给他们的菲律宾土人,会帮他们开垦大量土地,为他们产出粮食……然后,他们就能成为菲律宾诸岛上的军事特权阶层……
第1971章 好酒好肉成本低
在这个年代,整个台岛有好几万土著人。他们习惯了岛上的热带和亚热带潮湿的丛林,在雨林中游刃有余。而且,大多好勇斗狠。一些内陆高山部族,还有猎头的传统。
历史上,荷兰人最初登陆台南的时候,就遭到了岛上的量土著的包围。但荷兰人奸诈,用贸易和欺骗的手段,现在当地圈下一块地,建立城堡。憨厚的台岛原住民眼看荷兰人比较好说话,就放松了警惕。
但等到热兰遮城建成后,荷兰人有了自保防御的能力后,就开始露出獠牙,开始以城市为中心,侵占地盘。当然,荷兰人比较狡猾,还拉拢了部分当地人帮忙打压不服的村社,在岛上站稳了脚跟。
而同期的西班牙比较莽,上来就就用强硬手段想要来硬的,结果,被原住民战士全面封锁,没有粮食来源,差点被饿死。最后,因为基隆的西班牙殖民者连粮食补给都依赖马尼拉提供,成本太高,加上贸易规模没达到预期,不得不撤出。
孔泰这几年,在招募的汉民军队的帮助下,已经打到了后世苗栗县一带,控制了出磺坑的小油井。但是,再向南的话,就遇到了点阻力。
苗栗以南,就是后世台中一带。那里有一个以18个村社为基础组成的部落联盟,这18个村社,每个村社有几百人,总共有七八千人,能凑出两三千战士。
若是在平原上,这点人也就是给孔泰的殖民军送菜的。可是,在这密林中……
所以目前孔泰的南下扩张道路遭到了阻碍,不过,按照马林的指示,孔泰已经在后世台南安平古堡(也就是热兰遮城)一带,通过购买土地的方式,买下了那块地,并修建了坚固的城堡。
当然,马林不像荷兰人那么狡猾,弄出把一块牛皮剪成丝条圈地的欺诈手段。他直接让人用大量的采购自宁波的棉布,从土著人手里换来了安平古堡一带的大片土地。而且,比安平古堡那块地大多了。
然后,孔泰直接下令在那里用水泥和竹子,修建了一座竹筋混凝土的城堡,棱堡设计。名字嘛,马林干脆就命名为安平堡了。
之后,孔泰并未利用这个城堡去攻伐当地土著。因为,孔泰手里缺乏人手。而且,当地土著也不是那么好惹的。
所以,暂时来说,这个城堡,目前只是用来和当地土著进行贸易的大集市而已。集市不在城堡内,而是在城堡外面的广场上。广场由水泥板砖铺成,面积很大,可以进行很大规模的贸易。
但土著人手里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商品,也就鹿皮、鹿肉和鹿茸等。虽然有利润,但利润不高。
当然,聪明如马林,还是想到了办法的——他让孔泰派人在安平堡收购当地的木材……
这一招比较猥琐,因为,这等于是让当地土著自己砍树,砍掉他们赖以掩护的屏障。一旦树砍得差不多了,他们也就是待宰的羔羊了。到时候,孔泰随便派几百人,就能灭了他们。不像在丛林中,孔泰手下人马再能打,也难以在茂密的丛林里追杀当地土著。但若是土著人自己砍掉树木……
所以,为了引诱土著人自己砍掉树木,孔泰也用盐、布匹、蔗糖和酒等紧俏商品,专门和土著人换取木材。
而为了方便当地土著砍伐树木,孔泰还让手下以成本价出售锯子……
而且,孔泰收购那些木材也不亏。为啥?那些木材,运到对岸的泉州和福州去,还有利可图。
虽然木材价格不高,可运输成本也低。那些被砍下来的圆木,孔泰手下直接把他们扎成巨大的木排,然后,由帆船拉着,直接浮在海面上拉到泉州港或者福州港。虽然也有船蛆来捣乱啃木头,可船在海上没几天,船蛆还没啃完外皮,船队就把木材拉到对岸了。然后,木料拖上岸暴晒,船蛆全部嗝屁了……
……
严格说来,这个战略很不错。等到土著们自己把森林砍得差不多了,孔泰麾下的军队就能动手轻易收拾掉那些土著,逼他们臣服了。
但是,那些土著还是很不好惹的。留他们在这里,难免生出事端。而马林又不愿意轻易搞屠杀,所以,把他们弄走,是最好的选择了。
本来,还没有想到把他们弄去哪里。但是,现在要征服菲律宾,马林顿时有主意了——招募台南平原上的土著战士,去菲律宾征服当地土著。
台南平原上大概有四万多土著,土著战士过万。而且,各个擅长在热带丛林和山地里作战。用来对付菲律宾土著,绝对是再合适不过。
你问如何招募?太简单啦!只要顿顿白米饭,有鱼有肉有酒,再发点衣服,不给薪水都没问题!
土著人生活困苦,虽然台岛上梅花鹿很多。可是,他们不懂制盐,也不会种植甘蔗熬糖。所以,他们就算猎杀到鹿肉,也特么是直接烤了吃的,不放盐那种,非常难吃。
而孔泰提供的盐和蔗糖,加到鹿肉里,在土著人眼里就是人间美味了。顿顿吃调料充足的肉,能把这些土著战士给乐死。
而且,当地的肉非常便宜。就拿鹿肉来说,当地战士扛着新猎杀的鹿来卖,主要是卖鹿皮。一般一小包食盐就能换一整头梅花鹿,鹿皮是大头,鹿肉只是添头白送而已……
因为台岛气候炎热,当地的肉根本存不下来。但卖给孔泰就不一样了。孔泰手里有充足的食盐,可以把鹿肉都腌制起来,做成咸肉。
一般每只梅花鹿可以出肉五六十斤,在明朝那边,鹿肉比较稀罕,虽然油水不多,赶不上猪肉,可也能和羊肉相比,一斤卖15文是不成问题的。
但在台岛上,鹿肉非常便宜。一匹200文的棉布,能够换两百斤鹿肉……而在大明,200斤鹿肉可以卖到3两银子以上……
也就是说,给台岛上的原住民战士顿顿吃肉,成本很低廉。一匹成本200文的棉布,就能换到200斤鹿肉。算上用盐腌制,加上缩水什么的,一斤腌鹿肉,成本也就两文钱左右。
而让一个土著战士天天吃肉,一天一斤腌鹿肉也就差不多了,成本算上运输和烹饪,也就三文钱不到。就算有1万土著兵,每人每天吃一斤鹿肉,成本也才3万文,也就是30两白银而已……
此外,从明朝购买酒也非常便宜。一坛黄酒,也就200文不到的样子,可以让十几个人喝一天,每人每天成本才10文钱。烧酒要贵些,但给土著人不用那么高纯度的酒,黄酒足够打发他们了。如果将来在台南平原上种植甘蔗,用甘蔗榨糖的下脚料酿造朗姆酒的话,估计酒的成本还会更便宜。毕竟,明朝这边人工成本忒低……
也就是说,尽管可以给土著人提供“高待遇”,可以保证他们天天喝酒吃肉,但成本真心不高。特别是吃肉这一块,便宜得要死,比明朝物价都要便宜很多倍。没办法,台岛上梅花鹿多,鹿肉不缺。
只要天天能喝酒吃肉,还免费发棉布和粮食,孔泰那边,根本不愁招不到台岛土著战士。只要有个几千人,配上武器铠甲,再进行一些必要的训练,吊打菲律宾土著,那就轻松加愉快了。
第1972章 东番伯国开发计划
说实在的,马林都觉得这样的日子超爽啊!喝着黄酒,吃着鹿肉……鹿肉在后世可是滋补的好东西啊!
至于酒,马林觉得,黄酒酿造成本还是有点高。成本最合适的还是啤酒,因为,40斤大麦,能够酿出100升啤酒,也就是200斤啤酒,粮食和酒水的出率比是1比5。
而黄酒,一斤糯米出4斤黄酒,出率是1比4,低于啤酒。而且,糯米价格比大麦贵多了。按照孔泰给的物价表,在大明,一石糯米价格1两银子,比普通大米贵不少。而大麦,则属于便宜的杂粮,一石价格才0.5两银子。
这么一比较下来,用大麦酿造啤酒,成本比糯米酿造黄酒低多了。当然,这需要一些啤酒花。所以,还需要送点啤酒花去,用于酿造啤酒。不过,啤酒花用量貌似不大。马林打算在北美殖民地种植啤酒花,然后,运送一批干花去台岛,用于啤酒酿造。这样,台岛当地的殖民军和土著战士,都能喝上成本低廉的啤酒。若是再用从大明采购的廉价硝石制造的冰块冰镇一下,不要太爽哦……
当然,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所以,马林决定派两个擅长使用大麦酿造啤酒的酿酒师去台岛,在孔泰麾下效命,帮忙使用北美运过去的啤酒花跟从大明采购来的廉价大麦,酿造廉价啤酒供应土著战士。并且,教会一批明朝酿酒师学会酿造啤酒。毕竟,明朝工匠便宜……
马林并不知道,因为他图省钱的想法,导致啤酒提前几百年在华夏出现。而且,夏天喝冰镇啤酒的做法,迅速在大明文人圈子里流行开来,成为非常时尚的喝法。当然,这样喝在夏天也的确非常爽……
当然,这些都是次要的。无论是鹿肉也好,还是黄酒或啤酒,都是马林用来吸引土著战士参军的手段。
这些土著人战士虽然能打猎,可是,因为缺乏调料和科技水平太差,生活过得很差。而若是参加马林的军队去菲律宾打仗,那就可以过上天天可以喝酒吃肉的好日子,吸引力非常强大。
而且,马林打算给他们配备李瘸子他们专业打造的藤牌和藤甲等高防护力的装备,对上菲律宾土著那就完全是吊打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