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欧皇崛起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太上老牛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将会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内部争权夺利的混乱期,很难再对土耳其形成威胁。然后,土耳其就能腾出手专心对付波斯了……

    “这可真是个糟糕的消息啊!”马林揉了揉太阳穴,感到头疼郁闷。

    本来,马林还打算通过波斯和埃及的联手,压制住土耳其崛起的势头呢。可是,现在,埃及人却垮了。虽然没被消灭,可是也丢了半条命。

    至于波斯,虽然上次战争并未元气大伤,可是,却失了锐气……

    什么是锐气?锐气就是士气!在和土耳其大战之前,波斯人是骄傲的,就像他们的沙阿伊斯玛仪一世那样。因为从未吃过败仗,波斯军队的士气非常高昂。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波斯军队保持着强大的自信心和士气。即使实力不如对手,也能将对手打败!

    就像唐初的时候,因为唐军在消灭了突厥后建立起了极为强大的自信心,导致席君买竟然敢用120骑击破敌军万人……

    是席君买开挂了?还是他120个麾下骑兵各个以一当百?都不是,而是因为唐军在唐初的各种战斗中无往不利,让唐军将士变得极为自信。而他们的对手,却摄于唐军的威名,天然有些畏惧。所以,才导致了席君买120骑破万敌的惊人事迹。

    同样地,经过上次土耳其和波斯的大战,虽然波斯实力损失不大,可波斯军队的信心却遭到了严重的打击。从那一战过后,波斯军队,包括他们的君主伊斯玛仪一世,不再相信自己是“战无不胜”的了。

    而反之,土耳其通过和波斯以及埃及的两场大决战,却建立起了和唐初军队一样的强大自信。可以说,以后土耳其军队和波斯军队遇上,波斯恐怕连主动进攻都不太敢了。除非,己方优势很大。不然的话,只会采取守势……

    这就是战争!一旦一**队遭遇过惨败或者大胜,对军队的士气影响极大!

    战争,从来不是数字实力的对比!只有那些无良的军火商,才会片面地夸大武器装备的作用。而实际上,武器装备并不能决定成败!就像晚晴八国联军侵华时,打开溃逃的清军武器库,发现清军的武器非常先进……

    但因为几十年来一败再败,加上清军纪律和训练有严重的问题,所以给他们机枪和克虏伯大炮,一样打不过八国联军这种混编的杂牌军。

    不要说战争了,就是足球也是如此。因为经常输给韩国队,导致后世国足竟然患上了莫名其妙的“恐韩症”。一上场,面对韩国队,天然就丢了士气和信心,哪里能打得赢?

    所以,尽管波斯国力还在,埃及也没垮掉,可是,这两国,对土耳其的威胁已经不大了。因为,土耳其已经打出了爆棚的自信心,战斗力能超常发挥。而埃及和波斯,早就打没了信心。再遇上土耳其人,战意很成问题。

    要是埃及没有这场战败,两国联手,也许还能翻盘。可这场战争,埃及败得太惨,加里古尔苏丹和他盟友们一共3万余马穆鲁克骑兵损失过半,而加里古尔的反对派却没太大损失,还被土耳其人送回了俘虏。以后,埃及很难再威胁到土耳其了……

    ……

    不过,马林也没指望埃及能掀翻土耳其。马林所求的,不过是土耳其人别南下控制耶路撒冷和埃及而已。

    耶路撒冷不用说,那是基督教和绿教共同的圣城。若是土耳其拿下这个城市,恐怕士气和威望会爆棚。而欧洲这边,却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毕竟,圣城被土耳其人拿下,欧洲人士气也会受到影响。此消彼长之下,土耳其人会气焰更加嚣张。

    另外,埃及这个地方,也非常重要。若是土耳其拿下这里,不但能对威尼斯造成沉重的打击,也会让西班牙和葡萄牙更加无敌手。而威尼斯,是马林用来牵制西班牙的重要棋子,不能被土耳其弄垮。

    此外,有了埃及这个比叙利亚还要重要的粮仓,以后土耳其想要暴兵,跟玩儿似的。毕竟,尼罗河流域的农业区可不是盖的……

    原本历史上,土耳其就是在吞并了埃及后,才拥有了超强的暴兵能力……

    在吞并埃及之前,土耳其出兵打仗,只能出动6万人到10来万人的大军。但吞并了土耳其后,后来进攻欧洲时,就是动辄出动二三十万大军了……

    根据情报,眼下土耳其的人口大概在1100万人左右,包括巴尔干半岛上的几百万斯拉夫人。

    但巴尔干半岛上的斯拉夫人并不能为土耳其提供大量骑兵,只能为土耳其提供一两万步兵,包括火枪手和炮兵。虽然这些欧洲步兵在战争中的重要性非常高,可数量却不是很多。

    而此时的马穆鲁克王朝,按照潜伏在开罗的间谍所了解的——整个马穆鲁克王朝大约有500万人口不到。

    其中,埃及本土有300万人,是最多的。第二多的就是叙利亚,有120万人。然后,黎巴嫩地区有30万人不到,约旦山区有20万人不到,巴勒斯坦地区有十几万人,利比亚和汉志地区也有不少人。

    但如今,叙利亚地区基本已经落入土耳其之手。而黎巴嫩地区,大部分也落入了土耳其之手,只剩南部山区那一点地方还在马穆鲁克王朝的控制之下。

    也就是说,土耳其人一下子就多了一百四五十万人口。对于人口即为生产力的16世纪而言,绝对是国力的大幅度提升。

    而且,阿拉伯人和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农民不同。阿拉伯人牧民较多,而牧民很多上马拿起弯刀就是士兵。因此,别看叙利亚和黎巴嫩大部分地区给土耳其只带去一百四五十万人口,可能带去的兵源,却是比巴尔干半岛的几百万斯拉夫人还厉害……

    比如,区区叙利亚地区,在之前的达比克草原之战中,就给马穆鲁克王朝提供了2万仆从军。现在,这些人都归土耳其了……

    此消彼长之下,土耳其自然大大增强。而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则损失了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和叙利亚这块农业和商业都很发达的摇钱树。

    加上塞利姆一世还很阴险地把俘虏的马穆鲁克封建领主骑兵都放了回去,以后,埃及内部肯定破事一堆。别说能对抗土耳其了,能守住现在的地盘,都是个大问题……

    “看来,我必须得出手了!”马林想了很久,终于下定了决心……




第1960章 马诺防线
    原本,马林是打算看情况,如果埃及还是战败的话,就帮埃及在正在开挖中的苏伊士运河西岸设防,抵挡住土耳其人的攻势,保住埃及本土。

    而因为苏伊士运河的原因,正在挖河的威尼斯人也会帮助埃及人守住这条线的。到时候,就不是马林一家支持埃及了。土耳其人想要攻克埃及本土,难度就很大了。

    不过,眼下的情况,却给了马林另一条思路——完全可以凭借贝卡谷地和戈兰高地的地形优势,在黎巴嫩南部地区就挡住土耳其人南下的步伐啊……

    戈兰高地这个后世的冲突要害之地给马林的印象太深刻了,遍地是战壕工事和铁丝网,也是后世国际新闻的热点地区。

    如果埃及人能守住戈兰高地,并守住贝卡谷地的南端,那么,土耳其大军就很难南下控制巴勒斯坦地区了。然后,战火就不用烧到埃及本土附近了。

    最重要的是,保住了巴勒斯坦地区和约旦地区,埃及马穆鲁克王朝还有机会从陆上继续香料路线的。而且,还能从波斯引进战马和切尔克斯战斗奴隶。这样,埃及人就不会垮掉。

    而如果土耳其人把战线推到西奈半岛,那一切就都完了……

    因为,陆地上联系波斯和印度的道路会彻底中断,而海上又被西班牙和葡萄牙人联合封锁了,那时候,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就没有一点希望了,更不可能抵挡土耳其了。

    所以,马林决定,趁着埃及军队还控制着戈兰高地和贝卡谷地,出手帮忙,帮埃及人巩固防线,彻底把土耳其人拦在这个地方,保住南边的地盘。

    由于地形的特殊性,在戈兰高地和贝卡谷地南端狭窄处设防,成本要比在叙利亚北部设防要简单得多,成本也低太多。

    只要在贝卡谷地南端修建起牢固的城墙和战壕,在戈兰高地上破坏道路,封锁隘口,就能抵挡住土耳其人的南下之路……

    不过,指望埃及人能做好,马林并不太相信。因此,马林打算自己出手,派人去帮忙修建防线……

    马林修建防线可是很有优势的,因为,他手里有水泥……

    有了水泥,马林的人在贝卡谷地南端狭窄的地方修建防御工事就会变得简单很多。而且,速度会很快。

    至于戈兰高地,估计要动用很多炸一药,将那些适合坡下往上进攻的道路全部摧毁。然后,再用水泥在某些重要隘口修建防御工事。这样,土耳其人以后就算想要攻克此地,难度也就极大了……

    然后,埃及人再在这些防御工事里部署足够的火枪手,使用北海国鲁密铳,一定能将土耳其军队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其中的核心,就在于防御工事的修建,以及武器和弹药的引进……

    武器和弹药好说,马林成本价提供给埃及都成。但防御工事的修建……马林不打算假手他人,决定自己派出军队去执行此事……

    思来想去,马林决定派出一个顾问团和一个工程兵队伍,帮助和指导埃及人在贝卡谷地和戈兰高地修建防御工事,以挡住土耳其人南下的步伐。

    同时,马林也会派人在海法重修港口,作为运输水泥的重要口岸。

    海法位于巴勒斯坦地区西北部沿海,而在后世,海法港也是巴勒斯坦地区最大的港口。

    海法港有着悠久的历史,不过,在13世纪欧洲十字军东征时期,海法城被十字军攻破摧毁。此后,海法港沦为沿海小渔村,直到近代才因为铁路的原因“复活”。

    而现在,因为海法港距离戈兰高地和贝卡谷地南部只有几十公里远,方便运输,因此,马林打算——派人在海法港修建码头,以方便未来水泥的运输。

    到时候,马林派去的军队,将会由此将大量水泥运往戈兰高地和贝卡谷地,用于修建阻挡土耳其人的坚固城墙和工事。

    一旦围墙和工事全面建成,那时候,埃及方面就不需要两万多大军长期驻守了。到时候,只需要几千兵马,就能守卫住那些隘口,轻松挡住土耳其大军的攻击……

    ……

    因此,这次派去的军队,打仗是次要的,会布防和修建防御工事才是最重要的……

    思来想去,马林终于想起了一个人——工程兵部队的指挥官马诺……

    马诺和后世的大名鼎鼎的马奇诺(防线)发音就差一点点,但同样的事,马诺和马奇诺都对修建防御工事很精通。

    严格来说,马奇诺是个将军,是陆军部长,而马诺,曾经却是个为军队服务的高级工匠……

    再具体点,马诺曾经是个泥瓦匠,负责砌墙的……

    后来,还是小泥瓦匠的马诺开始为德意志雇佣兵服务,专门带领施工队伍,帮忙修建防御工事。然后,马诺进入北海**中,因为出色的专业能力,得到了马林的赏识,被培养成工程兵部队的重要指挥官……

    无论是用水泥混凝土修建普通的房屋和围墙,还是修建碉堡炮楼,马诺都是很在行的。在他手里,工程兵部队修建了大量的碉堡和防御工事,可谓经验丰富。

    而如今,已经战败的埃及马穆鲁克王朝,需要的也不是能打的将军,而是能给他们修建牢固的防御工事的专业人才。

    恰好,泥瓦匠出身的马诺,就是这样的专业人才……

    马林打算,给马诺配备1000名手艺不错的工程兵,一起派往中东,由小渔村海法登陆。然后,走陆路前往戈兰高地和贝卡谷地南端。

    然后,在那里,利用北海国运去的水泥等物资,在当地修建牢固的围墙和防御工事,方便阻挡土耳其大军南下……

    除了水泥之外,马林还会派人运去大量的石棉,掺进水泥中,建造石棉纤维的混凝土围墙。这样,围墙的抗攻击能力也能增强些。

    不管怎么说,土耳其人也是有火炮的。要是不太牢固的围墙,没准会被轰破。因此,最起码,围墙也要用纤维混凝土,而不能只用单纯的水泥。

    此外,围墙外面,还要挖壕沟和陷阱,增加防线的安全性能。事实上,围墙的修建,主要在贝卡谷地南端。毕竟,这边地势相对平坦,更容易遭到土耳其炮兵的攻击。

    好在马诺的工程兵部队,可以利用当地的地形,在两侧山坡上挖战壕,配合石棉纤维混凝土围墙,可以构筑成立体的防御体系。

    至于戈兰高地上的防线,那就更简单了。因为是高地,土耳其人想要运重炮上去都不可能。而小型火炮,是难以轰开纤维混凝土的围墙的。到时候,再来个棱堡设计,保证能轻松挡住土耳其人的炮火……

    而这道防线的命名,马林则准备命名为“马诺防线”。毕竟,负责修建这道防线的,就是他麾下工程兵将领马诺……



第1961章 威尼斯弄出玻璃镜了?
    决定把这个混凝土防线命名为“马诺防线”后,马林的心里变得很不踏实。因为,他总想起法国的“马其诺防线”被德军绕过去的事情。没准,这个“马诺防线”也会被土耳其人绕过去。

    为了不至于出现这种重大的失误,马林摊开地图,研究当地的地形……

    经过反复推敲,马林认为,土耳其军队从沿海狭窄平原上绕过去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黎巴嫩沿海平原太狭窄了,不适合几万大军通过。而若是通过的军队少了,也能以攻破防线。

    不过,马林忽然注意到一个问题——貌似海上的威胁不小……

    黎巴嫩沿海平原是不大适合大军通过,可是,土耳其人可以通过海上占领海法,然后,通过海法港攻击防线背后啊……

    虽然防线由混凝土构成,难以攻破,可土耳其人只要切断防线的粮食供应,围困一番,也会改变战局。

    “看来,海法港的安全很重要啊……”马林用手指敲了敲办公桌,开始思考对策。

    自己派兵驻守海法,那是不可能的。毕竟,海法港的驻军,若是少了不顶用,而多了的话,开支又特别大……

    至于让埃及自己驻军,倒也可行。可是,因为此次惨败,还丢了富饶的叙利亚地区,埃及马穆鲁克王朝财政困难,估计也拿不出多少钱来养活太多的军队了。所以,就算海法港重建了,埃及也不会驻守太多的军队。没办法,自从香料贸易被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切断后,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就穷了,拿不出太多的军费。

    “钱的问题……嗯?好像威尼斯人很有钱啊……”马林的眼睛亮了起来。

    尽管威尼斯因为香料贸易的生意被抢而元气大伤,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家底子厚着呢。马林记得,16世纪后期的时候(大概是1580年左右),威尼斯年财政收入竟然高达1800万杜卡特……

    当然,那是在美洲金银大规模流入欧洲后的收入,金银本就大幅度贬值了。另外,威尼斯人能够再度雄起,和玻璃镜子的出现有很大的关系。

    威尼斯人也注重技术保密,把所有工匠都迁到了穆拉诺岛上,保证了玻璃镜子技术150多年没有外泄。

    但威尼斯的保护措施也有个漏洞,那就是——威尼斯只把制造玻璃镜子的工匠迁到了穆拉诺岛,而没有把工匠的家人也迁过去……

    所以,150多年后,也就是1666年左右,法国人利用工匠在重大节日时离开穆拉诺岛回家和家人团聚的机会,高价招募走了一批工匠,偷走了玻璃镜子的机密。
1...888889890891892...9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