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将臣一怒
看着墨顿离去的背影,不禁心潮澎湃,回望身后巨大的工地,他坚信一旦他心目中那座奇迹般的大桥修建完成,墨家的名声将会响彻大唐。
第九百一十九章 困境
西风呼啸,寒冬降临,随着一场大雪将领,万物蛰伏,犹如蛰伏的百家一般都在默默的等待着春天的到来,等到复兴的时期。
而在西南僚州的夯土官道之上,一个庞大的车队正在迎着寒风缓慢的行驶,僚人三州虽然温度不低,但是阴冷的空气却是无处不在,让人不禁汗毛刺骨。
“这南方的天气不该天气暖和么?为何如此之冷?”孔惠索双手环抱,牙齿抖索道。
一旁的墨大同样双腿发抖道:“孔少爷有所不知,我等在北方大都身穿棉服,屋内又有炉子和暖气,进屋之中身穿单衣也丝毫不觉寒冷,而你看这僚州,虽然温度不低,但是空气极湿寒,再加上其房屋多为木屋,根本不保暖。”
这一次僚州之行,墨家的目的乃是让僚州富裕起来,而一直掌控墨家试验田的墨大乃是最为适合的人选。
“那当地僚人为何如此不惧阴冷?”孔惠索指着好奇大量的车队的僚人孩童,哪怕这么冷的天,僚人孩童依旧是一身单衣,却依旧行动自如。
看到孔惠索的目光看了过来,一旁僚人孩童的母亲一把将孩子拉了回来,警惕的盯着这个庞大的汉人车队。僚人三州的叛乱刚刚平定不久,之前的仇恨还没有那么容易忘记。
墨大见状想了想道:“在墨家村流传着一个小故事或许能够孔少爷之惑,相传有一个地主很爱在捉弄人,有一次大雪天,一个衣着单薄,瑟瑟发抖的乞丐前来地主家乞讨,地主见状,不由兴起了戏弄之心,于是就道:“只要你能够在我家门口站了一宿,第二天还在,我就把一半的家当给你。”
乞丐看着大雪纷飞的天气,再听听肚中饥肠辘辘的声音,一咬牙答应了,很快一夜过去,当地主再次打开大门,却看到乞丐竟然还呆在他的门口,虽然冻的瑟瑟发抖,但是依旧活蹦乱跳,地主无奈,只好将家中一半分给了乞丐,曾经的乞丐一夜之间变成了富翁。”
“这地主真是活该,最终还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孔惠索听着大为解气道。
墨大点了点头道:“地主自然不甘心平白失去一半的家产,一年过去了,又到了寒冬腊月天,地主灵机一动,又想到一个计策,就找到曾经的乞丐道,只要你还在雪地里再站一夜,我就把另一半家产给你,如果你撑不到,就把我的一半家产还给我。”
乞丐一听,闻言大喜,这不是天上掉馅饼么,去年他才赢了地主一半的家产,这一次还不是轻松的再拿回另一半,当下毫不犹豫的点头同意了,然而当他脱下洁白的裘衣,摘下温暖的皮帽,穿上曾经的乞丐服装,却发现这个冬天怎么格外的寒冷,虽然乞丐用尽一切办法取暖,可是不到下半夜乞丐就冻得再也受不了了,只好将一半的家产还给地主。”
孔惠索不由沉默片刻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年的富贵生活已经彻底让乞丐彻底失去了抵抗寒冷的体质,就如同我等久居北方,享受炉火和暖气的温暖,却连这点寒风都受不了了。”
墨大苦笑道:“更可悲是在下,四年前,在下如同乞丐一般,衣不蔽体,然而面对寒冬一身淡薄的衣服却依然坦然度过,然而谁能想到才过四年的好日子,如今墨某身上穿着厚厚的衣物,竟然还感觉到寒风刺骨。”
二人看了看两旁衣着单薄的孩童和僚民,再看看自己紧裹着的厚厚的衣物,不由感慨连连。
孔惠索朗声道:“衣不蔽体度过寒冬,并非是百姓所愿,而是无奈之举,我等今日前来的目的就是让这三州的僚民冬季穿上厚实的衣物,而非用单薄的身体硬抗,在温暖的房子接受圣人教化,而非终日为谋生而在寒风中奔波。”
墨大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既然墨家村能够过上好日子,那么其他村庄也同样可以效仿墨家村过上好日子。
而且一旦让僚民三州的百姓穿上温暖的棉衣,再要他们脱下来那就不可能了,只能一心向大唐。
很快,墨家和儒家的车队来到僚人三州的雅州,雅州乃是三州的中心,负责监控僚民的牛进达就是驻扎了雅州。
雅州虽然是名为州,然而却和大唐的县一个级别,只有一个破旧,上面布满了刀伤箭孔的城墙,显然也是上次大战留下来的痕迹。
“参见牛将军!”孔惠索和墨大同是拱手道。
儒墨两家到达僚州,第一时间就前来拜访牛进达,儒墨两家想要在僚人三州打开局面,没有牛进达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原来是儒墨两家的大贤到来,老夫可是苦苦相盼呀!”牛进达朗声道,他负责镇压僚州,这里局势不稳,僚民和汉人矛盾重重,如果真的如儒墨两家所设想的那样,教化僚民,那他终于可以摆脱这个苦地方调回长安城了。
“牛将军过奖了,小生愧不敢当。”孔惠索彬彬有礼道。虽然墨大和孔惠索通行,但是哪有孔惠索孔家之后的名声好使,此行就以孔惠索为首。
“哪里!哪里!孔主事乃是孔圣之后,更是继承孔圣教化万民宏愿,牛某虽然说粗人,平时很是看不起满口道德的酸儒,但是对于孔主事这种干实事之人,那可是打心眼的佩服。”牛进达口无遮拦道。
孔惠索不由满脸苦笑,只得拱手道:“一切还要牛将军鼎力相助。”
牛进达豪迈道:“放心,但凡有什么困难,尽管张口说,老子的一万大军可不是吃素的。”
孔惠索连忙摇头道:“牛将军,这可不是动武的时候,否则朝廷也不会把我们派过来。”
牛进达意味深长的看了孔惠索一眼道:“那你可有的苦头吃了,这里的僚民可对汉人不是那么友好!”
一开始,孔惠索并不知道牛进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直到当他开始教化百姓的时候,这才明白,才明白牛进达所说的吃苦头是什么意思。
第九百二十章 致富经
雅州新学堂乃是用前任土司的府邸改造而成,占地面积极广,虽然并不华丽,但是在雅州已经是最好的宅院了。
自从雅州改土归流之后,这个府邸就一直空着,等到了儒家到来,这里就改成了学堂。
然而如今偌大的学堂根本空无一人,唯有一众落寞的夫子,在那垂头丧气的发呆。
“主事大人,那些僚民根本就顽固不化,小生脚都磨破了,挨个登门让僚民进学,可是没有一个愿意进学。”一个儒生垂头丧气道,此人名叫刘恒,长安人士,听闻儒家言同音计划之后,自奋告勇的前来僚州。
可谁想到,当初他们意气奋发的从长安城来到僚州,就是想有一番作为,可是刚到这里就被来了一个下马威,这让心高气傲的他们如何接受的了。
孔颖达也是一筹莫展,这里刚刚平定汉僚矛盾重重,再加上当地闭塞,百姓愚昧,孔圣的名声在这里根本就不管用,僚民连他们也极度排斥,哪怕他们是一片好心。
孔惠索想了想道:“你有没有说第一学期进学,不收束脩,免费入学。”
刘恒苦笑道:“已经说了,但是仍然没有用,僚民根本就不相信我等。”
“那墨家的进展如何?”孔惠索无奈,转首向墨大问道。
“墨家进展还行,雅州此地多水,当地百姓多养鸡鸭鹅,墨家已经提前在各个僚民村寨收购了大量的鸡蛋、鸭蛋和鹅蛋,现在已经孵化出雏极雏鸭,雏鹅,在僚民之中大受欢迎,要不了一年,这里定然鸡鸭鹅成群,到时候墨家将会大量收购,将其销往长安洛阳,最多一年僚民的生活定然大为改善。”墨大自信道。
“此事若成,墨家当居首功。”孔惠索这才松了一口气,如此一来,僚民生活改善,定然会对汉人大为改观,他的阻力也少很多。
墨顿摇头道:“这并不算什么?只是墨家的《致富经》第一步计划而已。”
“《致富经》!”孔惠索讶然道。
墨大郝然道:“此乃我等都少爷话语总结而来,每一句都是墨家村致富的经验。”
“那《致富经》都有什么?”孔惠索极为好奇道。
“要想富,先修路…………”
“先解决温饱,在走上小康…………”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
………………………………
墨大倒背如流,将墨顿曾经的言语那可以一五一十的背了下来。
“那以墨大先生所说,我等应该如何去做。”孔惠索虚心请教道。
墨大昂然道:“当然是第二步,要想富先修路。我等来的时候也曾经看到了这里的路是何等的差劲,墨家已经准备修建砖窑烧砖,招募僚民修路,否则僚人三州就是有金矿银矿也运不出去。”
“我等只有万贯的钱财,恐怕修不成多少路吧!”孔惠索担忧道。
墨大摇摇头道:“非也,僚州的物价和人工可不比长安城,而且我等只需要先修建进出两车道的砖路即可,根本用不了多少钱!”
孔惠索点了点头,一旦修建完砖路,定然有不少僚民得到了实惠,再加上进出方便,僚民于外界接触,也有利于他们的教化。
墨大接着道:“第三步,则是多种树,在下走遍各个僚民村寨,发现这里的僚民家家户户都有橘子,而此乃冬季,长安城更是缺少瓜果蔬菜,一旦将这些橘子买下,运到长安城定然大受欢迎。”
“此技妙呀!”刘恒拍案叫绝道,他乃是长安城人士,当然知道长安城的物价有多贵,而且这些橘子定然可以买个好价钱。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些橘子定然会大有市场。”孔惠索也是连连点头道。
“可是运到长安城恐怕要半个多月,这些橘子恐怕早就坏了。”一个儒生摇头道,以前并不是没有人想到这门生意,而是运到长安城好的没有坏的多,这才造成北方瓜果稀少,价格昂贵的原因。
“此乃冬季,天气寒冷,最易储存瓜果,再加上墨家的储存瓜果秘技,存放三个月是没有任何问题。”墨大自信道。
“三个月,已经足够了!”孔惠索点头道,三个月的时间足以让着橘子畅销黄河两岸。
“贩卖柑橘前往长安城定然获利颇丰,赚的钱财正好可以用来修路修建学堂等等,以补充修路挪用之款项,说不定还有剩余呢!”墨大朗声道。
“墨家致富经果然不凡!”刘恒惊叹道,如此一来,墨家只需要万贯的启动资金就可以钱生钱,将僚人三州的教化顺利的推行下去。
“据墨某观察,雅州此地多山,最为适合种植柑橘,想必其他二州也是如此,再加上的墨家的培育种子秘术,嫁接秘术,移植秘术,不出三五年此地定然橘林遍地,成为一片富裕之地,到时候,孔少爷的教化之术,定然传遍僚人三州。”墨大自信道,他掌管墨家试验田,对于农事那可是信手拈来。
“三五年?”孔惠索不禁眼前一亮。在此之前,他还毫无头绪,而如今经过墨大一分析,眼前豁然开朗,三五年建功,正附和孔惠索的预期。
“不错!一旦僚人三州大量种植柑橘,而本地又能吃多少,恐怕唯有销往大唐各地方可获利,如此一来,一旦此地反叛,他们手中的柑橘又能卖到哪里,别说大唐,就是此地的僚民也不会同意叛乱。”墨大昂然道。
孔惠索不禁连连赞叹朗声道:“墨兄大才,吾不及墨兄远亦。”
这一次墨顿并未有出马,而是派来一个墨家子弟用一本所谓的《致富经》竟然率先打开了僚州的困境,而儒家却同样束手无策,碌碌无为。
“对呀,墨兄,如果是墨兄负责教化僚民,他会如何去做呢?”孔惠索不禁心中一动,准备换位思考,试着用墨顿的行事风格来解决僚民教化的问题。
“百姓日用之道!”孔惠索顿时眼睛一亮,不由闪过沿途之中那些身材瘦小,衣着单薄的僚民孩童。
“那些孩童需要棉衣,需要吃饭,那些僚民贫寒,根本没有时间管这些孩童,甚至是养不起…………”孔惠索心中的灵感越来越多,顿时犹如醍醐灌顶一般,不由哈哈大笑。
“孔少爷,不知为何发笑?”墨大不解道。
孔惠索看着墨大道:“据我所知,墨家人工孵化技术会有一种重口味的美食,名为毛蛋,不知可否交给儒家?”
墨大奇怪的看着孔惠索道:“当然可以,只不过这些毛蛋的量有些大,不知孔少爷………………。”
孔惠索大手一挥道:“越多越好!”
墨大看向孔惠索的眼神更加古怪了,像孔少爷这样重口味的人可不多呀!
孔惠索不理会墨大的眼神,而是看着刘恒道:“你立即再去僚民村寨一趟。”
刘恒顿时脸色一苦,他当初可是苦口婆心,根本没有一个人愿意前来就学,再跑十趟恐怕也是如此?
孔惠索自信道:“这一次告诉僚民,但凡前来上学的孩童,不但免学费,而且学堂管饭,更会每人发一件保暖的冬季学服。”
“啊!”刘恒顿时不解的看着孔惠索。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些僚民不识圣人教化,恐怕唯有以利相诱了。”孔惠索一咬牙道。
“墨家招工的时候,优先招募家中进学的僚民子弟务工,哪位僚民会说官话则优先提拔为头目,俸禄提高,如此一来可以吸引大批成年僚民学习官话之人,除此之外,这一次运送柑橘去长安城之时,多选一些僚民跟随,让他们见识大唐的繁华,这些僚民口口相传,可比我们可信多了。”孔惠索朗声道。
墨大讶然的看着面前的孔惠索,明明不一样的脸孔,然而他却分明看到了少爷的影子。
第九百二十一章 僚民入学
“主事大人英明!”
随着孔惠索一个个切实可行的计策脱口而出,儒家众人心中豁然开朗,犹如醍醐灌顶,照此进行的话,他们的教化大计定然可以顺利施行,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于费钱。
不过一众儒生都十分怪异的看着孔惠索,他们自然也能察觉出来孔惠索有着浓浓的墨家子的风格。
孔惠索顿时尴尬一笑,连忙掩盖过去道:“当然除此之外,我等还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我要诸位都要学会僚语。”
“学会僚语!”一众儒生不禁一片哗然,在他们心中自己前来乃是教化僚民,教会他们说高贵优雅的官话,却没有想到竟然要学又拗口又难听的僚语。
“然也!”孔惠索点了点头道,“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等想要僚民学会说官话,又岂能自己不会说僚语,再说,尔等在教学之中如何和孩童沟通,传递学问,如果夫子和学生言语不通,这样的师生情谊恐怕是空中楼阁罢了,更别说学到知识。”
一众儒生不禁默默点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情谊乃是儒家最稳固的关系,如果失去了这层关系,弄他们教化僚民将无从谈起,如此说来,他们恐怕要先学会僚语不可。
孔惠索昂然道:“不过这件事情可以循序渐进,先学会简单的日用交流,日后在慢慢的精进,当我们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僚语之时,就是我等教化僚民有成之时。”
“谨遵主事之命!”一众儒生拱手道。好在他们都是成年之人,这些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