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堂春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苏星汝
基本都是朝廷遇到某件政事,做了如何处理,又为何要这般处理,效果如何,等等。
对四皇子来说,这些卷宗,极其实用。
林一见四皇子不再暗自皱眉了,才退到一边处理其他事情,心中暗自得意自己摸准了四皇子的心思。
临到晚膳前,林一接了消息,立于四皇子面前回禀,“恭喜殿下,陛下已经拟订了殿下的封号,不日便会下旨。”
林一口中说着恭喜,自己的面上也是一片欢喜。
四皇子封王,看着是与帝位无缘了,这本不是什么喜事,但林一知道,四皇子与沈采苡已经商量出了对策
第0150章 期待
带着满心的萧索,燕王拿过那本游记。
这本游记的著者,乃是沈采苡一位姑奶奶的夫婿,对方无嗣无宗,生前受沈家供养,死后满屋子的书,便都归了沈家。
燕王发现如信上所言,游记中有两页夹着标签,当作了标记。
翻开被标签标记的第一页,著者言及,“与二三友人泛舟,误入歧流,至一湖,泛舟湖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然湖水色赭,状甚异,望之如霞;余奇,问路过渔翁;渔翁曰:上有河,于山间过,水含赭土,汇于湖内,乃至湖底色赭。”
而后面被标签标记出的那一页,大致的意思是,著者很是好奇,因此就和友人在船上住了一夜,第二天请艄公指点,找到那天“色赭”的河,沿河岸登山,果然见某个山头上,有大片赭土。
著者再次沿河往上,翻过山头,再见,“河水清澈,与他处无异,遂觉尽兴。”
当夜他们夜宿山间小庙,燃篝火,烤野兔;野兔肥腻,庙祝以野苦麻,与香料混和,塞于肥兔腹中,可解野兔之腻,又能让野苦麻香嫩爽口。
闲谈间,著者与友人听庙祝言,赭土上“多生野苦麻、食之可可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乃山神恩赐贫者活命药”。
这是这本游记里,沈采苡想让燕王看到的。
燕王看完,敲了敲桌子,低声召人进来。
松墨便急忙上前,“殿下。”
“去把《管子》《安州志》《可泉县志》《望平县志》找来,要快,不要惊动别人。”这些都是沈采苡在信中提到的几本书,而除了管子这本书之外,其他三本书,均属地方志。
这三个地方,都有铁矿。
沈采苡在信上说,这三本书,和沈家哪位已故的姑爷游记中的记在,有个重合的地方,便是在发现铁矿的地方,多有赭土,且赭土上多生野苦麻。
其他三本地方志,倒是没有直接说赭土上多生野苦麻,但却曾提到,这三地百姓生痈病,贫者无力延医用药,多喜用野苦麻外敷内服,活人无数。
可见这三个地方,野苦麻定然也是成片生长。
松墨领命而去时候,林一也走了进来。
他一进门,就先瞟了一眼燕王桌前,发现燕王正盯着沈采苡的信在看,林一心底忍不住窃喜,他就知道,燕王看定是想看沈六姑娘的信的,但是又碍于面子,只能装作不在意的样子。
看,他出去一会儿,燕王这不就看了么。
林一觉得自己真的是太机智了刚刚其实不需要他出去的,往常都是让人把卷宗和密信直接送来的,但为了燕王的面子,他故意装作有事的样子,还是出去了。
因为怕燕王觉得丢面子,林一只看了一眼,就抱着卷宗回到自己位置。
高伟彪不在,还带走了不少人手,他如今一人管许多事情,也是很忙的。
《管子》王府便有收藏,而《安州志》也并不难寻,但《可泉县志》与《望平县志》却有点难找二者一在蜀中,一在辽东,松墨连听都没听过,还是急忙跟暗卫打听过后,才知道了这两个地方。
可是,他知道也是无济于事,这种小地方的县志,京城根本无处售卖,若想要,须得派人去当地,才能买到。
松墨拿着《管子》与《安州志》前来复命,并禀告缘由,燕王微微颔首,“那便算了。”
想要拿到书,不是因为不信任沈采苡的话,既然沈采苡敢说她再姑苏时候曾看过这几本书,且能记得清内容,燕王就是信的。
沈采苡,可过目不忘。
让燕王惊愕的是,多年前看过的几本杂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可沈采苡硬生生从其中不起眼的描写里,得出一条极其有用的线索……
此种能力,燕王觉得,自己是没有的。
他只有在行兵打仗的时候才会有敏锐直觉,可根据对方调动的兵马、留下的痕迹,推算出对方的行军路线以及战略目的,等等。
沈采苡却很多方面,都极其出色。
每每他觉得沈采苡已经够让人刮目相看的时候,她就会再次用事实告诉他,她还能更厉害。
这让燕王忍不住有些期待,不知道,沈采苡还能给他什么样的惊喜。
总之,虽然不想承认,可燕王又不得不承认,他以为沈采苡满腹心计、诡谲狠辣、虚伪做作,如今相处越久,便越能发现,她并不像他最开始认为的那样。
她确实是诡谲狠辣的,然而,她做事手段或许有些过分狠厉,可她针对的人,也都不是无辜的。
燕王沉默片刻,先拿起了《管子》一书,他虽然在做学问上天赋不够,却也记得《管子》中关于地利的记载,在《地数》一篇中。
果真,翻开《管子地数》篇,很快便可见: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铅者其下有银。
再换《安州志》看。
《安州志》冗长。
燕王却耐住了性子,一页页翻看,至中,终于找到了沈采苡说的那句话。
果然是如此。
他让人把《安州志》和《管子》拿走,至于那本无名游记,沈采苡说的清楚,这是沈家姑爷的遗物,先人遗物,燕王自然会慎重对待,小心放置后提醒林一:“下次传信于沈六时候,记得把这本游记还给她。”
林一应下,松墨把另外两本书送至藏后,正要再过来伺候,却有人来报,说是有工部和里布官员前来请见燕王。
松墨急忙去报了燕王。
燕王在正厅里见了几人,各自寒暄见礼过后,为首的官员,乃是工部侍郎,率先开口谈起了王府改造的事情。
隆安帝封他为燕王时候,还赐了他一座王府,或者是改造也好,重建也好,都由得他。
这些官员来,便是询问燕王对此事意见的。
燕王张口欲言,却又止住,沉吟片刻,与几人说道:“此事本王须得考虑考虑,三日后,再与几位大人谈此事,倒要劳烦几位大人,到时候再跑一趟了。”
几人连称不敢,等人一走,燕王握了握拳,他本来想说,直接改造翻新便好,话到嘴边,却迟疑了。
他记得,姚湘君曾说过,“男人常常在外,也不太会在意起居室如何布置,但女子不同,女子一生,基本都困于府邸中,当然要把府邸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布置的舒舒服服,才能住的舒心。”
他当时就想,等他和姚湘君成婚时候,一定会把布置府邸这种事情,全都交给她做主,让她欢喜舒心。
当他的正妃换成沈采苡……
以沈采苡的才智,若是作为幕僚,燕王虽不至于来一出周公吐哺,却也必定是要倒履相迎、摆出求贤若渴的姿态,把她尊着敬着的。
既然如此,府邸如何布置,交给她决定也没什么不好。
但是,这该如何说
正思忖间,林一出现在身边,直接询问道:“殿下,府邸如何布置,此事是不是询问一下沈六姑娘”
毕竟,男人在家的时间不长,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府中的
第0151章 坦白
沈瑛想责怪沈采苡,这种大事竟然一声不吭。
但见沈采苡自己也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沈瑛想想她说的也对,燕王和姚四姑娘是京城公认的一对,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皇后娘娘说了,她不敢当真也是正常的。
谨慎一点是好事,那种八字还没一撇,就嚷嚷的满天下都知道的,才要不得。
沈瑛面色就缓和下来,而后沈瑛便想到,自己以后就是燕王殿下的岳丈了,皇亲国戚,看谁还敢看不起自己。
由衷地喜悦和得意,让沈瑛笑得合不拢嘴吧,再没心思询问沈采苡具体情形,也不会关心沈采苡的心情与意愿。
沈采苡看得分明,心底泛起轻嘲,沈琰也有些无奈,没再理陷入傻乐状态的沈瑛,而是问沈采苡,“此事,你是如何想的”
“这是好事啊,还有什么想不想的,别人想求都求不来呢。”沈瑛插嘴说了一句,沈琰忍了忍,对沈瑛说道:“我叫了六丫头过来,母亲那边定然还在担心,你且先去报知母亲这个好消息,不过毕竟只是陛下与我说了此事,圣旨还未下,可能还会有变数,你莫要大肆声张,只告诉母亲和你大嫂,让她们心里有个准备就是,可知道了”
沈琰想把沈瑛打发走,又怕他乱说,便严肃叮嘱,沈瑛撇了撇嘴,不以为意,皇帝金口玉言,既然已经把赐婚的事情放在明面上与大哥商谈了,肯定不会出尔反尔,不知道大哥在担心什么。
好在沈瑛有个习惯,那就是听话,沈琰不让他乱说,他就算是不以为意,也不会嚷嚷开来。
沈琰看得出沈瑛想法,沈采苡也看得出,不过她如今也懒得理会沈瑛的小情绪,等沈瑛离开,沈采苡独自面对沈琰。
沈琰让她坐下,他自己端着茶沉吟片刻,才放开口:“六丫头,明人不说暗话,大伯父早就知道,你与燕王殿下有来往,能与大伯父说说,是什么情形么”
“之前想着你要嫁的是子善,就算是与燕王殿下稍有联系,应该也是无碍的,便也未曾多约束你,然今时不同往日,有些事情,大伯父还是希望能知道的清楚一些,免得以后遇到事情,被打个措手不及。”
沈琰的意思很清楚,之前只是沈采苡和燕王私下联系,便是有些牵扯也无伤大雅,可一旦沈采苡与燕王的婚约成立,在所有人的眼中,沈家天然便是与燕王联系在了一起。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沈采苡静默了片刻,她抿着唇,面上的笑容浅的几乎看不见,本该澄澈的眸子里,一片的幽深,这样子,让沈琰觉得陌生极了。
他从不知道,他觉得只是有些聪明的侄女,还有这样一面,沉静幽深,如深潭水,不见底。
下意识的,沈琰便端正了坐姿,直起腰,等着沈采苡说话。
“有件事情,大伯父可能不知道。”沈采苡思索了片刻,觉得到了如今的地步,有些事情,是应该和大伯父说清楚了,免得因为消息不通、沟通不畅,弄的一家人斗了起来。
她便开门见山,神色郑重:“大伯父,我与哥哥,都已经投向了燕王殿下。”
“胡闹!”沈琰呆了片刻,勃然大怒,霍然起身低斥:“夺嫡之事,无比凶险,这可不是无知小儿的游戏,是关系身家性命的大事,你们怎么敢”
沈琰伸手指着沈采苡,气得浑身颤抖。
面对沈琰的指责,沈采苡并未大声反驳,她起身,把一杯茶双手端着呈给沈琰,“大伯父,您且息怒。”
沈琰在官场摸爬滚打数十年,瞬间的恼怒过后,也便冷静下来,他再怎么生气,也改变不了沈采苡和沈文和两人胆大妄为,已经暗自投向燕王的事实。
当此时,比愤怒更重要的是补救。
他竟然还比不上自己侄女冷静,这让沈琰有些惊愕。
坐了下来,沈琰开口:“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开始与燕王殿下的接触,都是意外,我与哥哥虽然感激四殿下,倒也没有投靠的想法,只是后来,发生了两件事情。”
沈采苡开口便讲重点,凝重的神色,让沈琰也紧张起来:“其一,碧云庵藏污纳垢,吴氏腹中孩儿,不一定是父亲的;碧云庵被烧,其中比丘无一生还,乃是;其二,伯父认识的那位季夫人,乃是富贾赵渐东外室,而赵渐东,乃是三殿下的钱袋子,他们手中,怕是有大伯父您的致命把柄,燕王殿下已经去查了,也查到了一些事情,只是为避免打草惊蛇,暂且还未曾出手拿到证据。”
沈琰心神巨震没,脑子轰的一声,就炸了,瞬间只余一片空白。
这比沈采苡告诉他,他们兄妹二人投靠燕王还要令他震惊,甚至恐惧。
“怎么可能……”沈琰头晕目眩,呢喃了一句。
好在,他只混乱了片刻,便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侄女沈采苡说的两件事情,都很要命,都属于那种一个处理不当,整个家族都会灰飞烟灭的灾难。
可是,以沈家的能力,确实是根本无法把这两件事情神不知鬼不觉的处置好,若是交给沈家处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便是他沈琰自认自己有千般手段万般能耐,但手中没有训练有素的人手,也是没有办法处理。
一旦消息走漏……沈琰很快厘清了这两件事情的严重性,也认同沈采苡找外援处理这两件事情,并不得不投靠的行为。
说句难听的,虽然早死晚死都是死,但是能晚点死的话,谁想早死。
“为何选择的是燕王殿下三殿下和六殿下,不是也能投靠么何况,把柄捏在一个人手中,不是比分别被不同的人捏着更强么”沈琰还有些疑问。
他又问道:“且听你这么说,想来你兄妹二人,在燕王殿下面前,还是得脸的,燕王殿下无人可用么为何会重用你二人”
“非是大伯父贬低你二人,只是你们还年轻,能力有限,燕王殿下就算是再不被看好,也不乏想烧冷灶的人,对方身份地位能力之类,应该不会比你们差吧。”
“若是燕王殿下身边之人,都比你们还差,那他……其实可以不用多想。”
连有用的人都笼络不到,何谈谋夺大位,还是洗洗睡吧。
“不选三殿下,是因为林家的事情,林家因我沈家而倒,三殿下投不得。”沈采苡回答。
沈琰沉吟,“我倒觉得,三殿下不会因为此事怪罪于我沈家,否则他捏着我的把柄,若要怪罪,我这个户部侍郎的位置,也坐不到现在。”
“三殿下当然不会轻易动用这样一个把柄,来保一个只会惹是生非的人,就算是加上林家,也没多大的分量。”沈采苡分析,“而大伯父精明强干,又得陛下看重,还有许多上升空间,我若是三殿下,也会在权衡之后,选择留着大伯父,让大伯父继续升迁,以图后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