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地主家独生女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初景
    徐茉茶将破袄拎起来,居然只烧了一点,叫永宝拿溪里打湿。

    这儿,再来一捆柴,就是一小堆,点燃。破袄扔过去,扑灭。

    哇呀,这破袄还挺管用。拿起来,也没烧咋地。

    徐茉茶拿着破袄抒情:“你新着穿了三代,护着祖孙度过一个个寒风凛冽的严冬,现在就算剩破絮,依旧是家里一宝。有谁比得上你,唯有老狗,默默无华。”

    破袄,其实我挺想华的。

    像大熊猫,这辈子若是能拍个彩照也瞑目了。

    钱永宝,我姐姐间歇性抽了。

    沈颢、眼里闪着光芒,看徐家村一个个崇拜徐小姐。

    徐茉茶再来:“不论破碗破罐,还是破屋三间,老人一只,都是默默的,默默的守着家乡,就算袄不在,情在。”

    焦宏在一边哭泣。

    徐茉茶,我不是故意的。

    不,一些老人也触动。破罐子破摔穷人家的破罐子舍得摔吗

    你去家里看看,反倒是完整的没几件,破了影响用吗

    老人老了,就不顾死活吗每个人都会老的,与情无关。

    “这片沉甸甸的土地啊,生我养我。”徐茉茶来,继续。

    扈伯载,姐姐不抒情了

    徐茉茶,适可而止,难道说到都请回去吃饭

    扈伯载一想,也对。今儿,徐家村、扈家桥、都算帮徐家了,徐家得念这个情,以后守着一方。

    沈颢才琢磨过来,也不论徐小姐对徐家村是真情假意,难怪大家愿意。

    油烧起来。

    离得近的能感到热气,风里热气。

    一边水泼过去,油流火窜,看着可怕。

    一边,钱永浩沙子泼过去,很快沙子盖住就不着火了。

    扈伯载突然明白过来:“像地上有水、铺沙子。”

    徐茉茶点头:“这是简单有效的办法,家里破袄舍不得,这沙子就别再抠了。”

    大家看明白了。

    虽然一般人家里没那么多油,也不指望走水,但多知道一点也是好的。

    沈颢和即墨云对视,用沙子,或许有作为。

    好比书房,火烧了,再来一把水,那书全完了。

    若是用沙子,到时再扒拉出来。书房或许没什么珍藏,可水是会四处流的。水和沙子配合用呢

    今儿的事大概结束了,徐茉茶和乡亲交代:“我弟弟大名徐经,小名前溪,百日宴请大家喝酒,这还没准备好。大家都别客气,到时来喝一杯酒。”

    哇!徐家村的最兴奋,恭喜恭喜。

    不知道百日宴要办成什么样。

    沈颢明确喊:“我肯定是要来的。”

    徐茉茶:“就怕我家坐不下,怠慢了。”

    沈颢:“徐小姐哪里话,徐家积善之家,就是坐门口也好。”

    徐茉茶:“看来淑女不淑,恶少不恶。”

    徐家村的听明白了。

    其实,小伙玩蛇,也是有,有人心里比蛇还毒,走,回,准备来吃百日宴。

    总觉得百日宴、有贵客啊。徐老爷愿请客,大家也算沾点贵气。

    钱德祖也回了。咋觉得传言费劲儿,啥用没有,白挨顿打。

    有人拉着钱德祖问,拉着他抱怨。

    钱德祖受伤了,要不然还揍这些,抱怨你骂了隔壁。那是我小姨我表弟,胆子还大没吃够教训。

    钱德祖没本事,就看你们作,继续作。

    有人就是怨两声,哪敢。徐家的客人,踩着程家,程家还得抱人家脚。

    别管徐家能捞多少好,对付一般人是足够了




第224章,宝珠(九更)
    早起,徐茉茶来看弟弟。

    包子吃完,清亮亮的眼睛看着姐姐。

    徐茉茶:“弟弟再见。”

    包子、蜜汁微笑,给姐姐面子。

    钱霭英不开森:“高兴什么,注意安全。”

    徐茉茶点头,亲娘亲一口,走了。

    钱霭英,我脸都黑了,亲儿子一口,还早着,继续睡。

    包子闭上眼,我梦见我姐姐飞上了天,成了五彩的仙女,是踩着五彩的祥云。

    山里薄雪,冷。

    跑一跑还罢了,初冬,山里东西还是蛮多。

    徐茉茶逮几条无毒蛇,省的去挖。蛇冬眠,找准了能挖出来。

    这无毒,放在筐里就好。

    沈颢胆子都大了,爬树掏鸟窝。

    徐茉茶飞身上去,将上面蛇捉了。

    蛇,不能简单说好坏,自然就不分好坏,比如它喜欢吃鸟蛋。

    沈颢吓一身冷汗。这是眼镜蛇。吃鱼类、蛙类、鸟类、蛋类、也吃蛇。

    像大鱼吃小鱼,不少蛇吃蛇类,就像人吃乂人。

    徐茉茶将眼镜蛇卷了,这货竟然闭上眼要这么冬眠有这么可爱的蠢蛇吗

    事实上蛇没有眼睑,所以既不会眨眼,也不能闭眼。它就是这样子,睁着眼睡行吗

    沈颢拎着,掏鸟窝都有心理障碍了。

    这山上,大片杜鹃。

    据说带去京城的几株不错。

    徐茉茶不管真不错假不错了,老桩,挖,太老就别祸祸了。砍个枝就行。

    沈颢知道:“我、下次再带几株回去。”

    即墨云:“等明年,看哪盆开花好来分两盆。我家梅花不错,徐小姐想要什么样的”

    徐茉茶:“我这乡下地方,要好养活的。”

    沈颢大笑。这答案棒棒哒。

    陈子房撩徐小姐:“赏梅宴不去瞧瞧热闹”

    徐茉茶:“去看一群鸡飞狗跳有我弟弟好看吗”

    陈子房摇头,必须没有,谁敢说比徐公子好看,不是得罪人么

    钱永贞问一句:“真去啊”

    到时肯定会在徐家头上记一笔。无缘无故得罪人钱永贞觉得,我们防守就好。

    沈颢和钱永贞是同年,脑子一转:“我娘有个丫鬟,八岁用到现在十四年,不敢说当女儿了,那也是很会做事。只有一个哥哥,跟着三哥做事。宝珠不说模样性情,唯一的就是出身,但放出来,对你是没影响的。”

    女子与男子的不同。

    丫鬟能做妾,还能扶正。

    男子当然也有英雄不问出处,总是有一些规则外的东西,激励着一部分人。

    钱永贞听着,这是礼貌。

    沈颢也认真:“不说府里,外边也有人求。但宝珠曾说,要么去过平淡的日子,要么伺候我娘一辈子。也就是一般人还看不上。你好好想想,若是愿意,我回去与家母说,准成。下次、就请宝珠来,你们见见,成就成,不成没关系。”

    话都这么说了,叫钱永贞咋说

    徐茉茶接话:“那就请宝珠姐姐来做客。别嫌弃我们小地方。”

    沈颢放荡:“这地方小吗”

    徐茉茶,有点小。

    沈颢大笑。

    回来,沈颢、即墨云、陈子房就走了。

    沈颢作为四大恶少,非得将黄杨拐去,看了戏回来给徐家说。

    黄杨混在沈家陈家小厮中间,不仔细也分不出。

    徐茉茶抱着弟弟,看茶花。

    钱老太太看外孙、外孙女、都像我。

    徐茉茶笑着将丫鬟宝珠的事说了。

    钱老太太想想,点头。

    钱霭英不好说。丫鬟到底不那么好听。

    钱老太太看得开:“大户人家丫鬟,和小户人家小姐有什么区别我说的小户还不是咱家。人呢,就是踏实过日子,出身,人家还未必看上庄稼汉。再说,富贵人家也有看上秦楼的,非得娶回去,那也有过得好。”

    徐茉茶看豆萁、金花:“好女人就有好命。”

     



第225章,收茶子去(十更)
    今儿初八,徐家集。

    初冬,不算冷,人就多的热闹。

    那边水碓,茶子已经飘香,很快就出茶油了。

    第一个还是徐家,这次又是徐家村的人自己榨油。

    看到顺利出油,大家放心了。

    徐家良过来。

    有人开玩笑:“舍得出来呀”

    有人看后山,那房子要盖好了,前边也开挖了。

    徐家是红红火火,徐家村也是不错的一年。

    要不然不是笑脸,而是愁眉苦脸。

    徐大贵,这名字取的,不是大富大贵,在村里也算好的。就多几分面子,将村正、徐家良都叫齐,搬凳子坐了溪边。

    水碓徐大贵有给一两银子,所以,还是比较有底气。

    徐茉茶过来,坐,一群大大小小的围着。

    徐大贵直接叫莉莉:“我想做这收茶子的事,大家看看。”

    徐茉茶点头,看着呢。

    徐大贵三十六岁,四个儿子,也快娶媳妇了,劳动力比较多:“就不说,水碓乡那么闹,我们这有余力,收一些过来叫他们少赚一些。”

    徐茉茶:“那他们没事做,不是更过来玩”

    徐大贵一愣,大笑。

    徐家村怕他们来玩吗都收走是不可能,他们也有田。

    以前赚了,田买了不少,雇别人种。总之,徐大贵不管他们。

    但徐家村的,听着就解气。收一些过来,水碓乡少赚了,我们也能赚一点。

    徐大贵说:“还有别的水碓,榨油也不一定要水碓。”不说这,“一辆牛车拉五六百斤,咱水碓,也吃不了很远,一天的范围。”

    徐茉茶、徐家良、村正、都是能听懂。

    上岭村的里正来凑热闹。

    这边挖地基就有上岭村雇的。

    让个凳子出来,一般的凳子,就是几块木头。

    徐大贵继续说:“一百斤,算出十五斤油,一斤八十文,上门收基本也这价。这是一两二钱银子,到水碓乡要二百文,那就剩一两银子。我若补八十文,一般人应该给我。我手头也存了些银子。”

    大家知道,徐大贵几个儿子要娶媳妇,没点银子能行

    徐大贵说:“那油自己不吃的,就给银子,自己要吃的,回头就给十五斤油,每年看出油量,出油少肯定要少给点。我拉回来,咱水碓,一百斤交一百一十文,不算牛车了,本钱就是一两二钱。若是正好出十五斤油,就不亏。”

    白忙活。

    若是出十六斤,就能赚一斤。

    一斤算八十文,一车算五百斤,一天一车的就是四百文,不少嚯。

    牛车的本钱,一天算下来要二三十文很多人不算的。

    四百文的赚头,很足。

    徐大贵算:“咱小油榨,一天大概榨三百斤。我琢磨着,来六个人,徐家村四个,扈家桥两个。茶子在咱这儿,过完年继续榨呗。吃油不还是每天吃”

    有人、经常没油吃。

    徐大贵:“再算水碓,自己的茶子不多,外边的茶子不论一百文还是一百一十文,除了交的,剩七十文,一天三百斤就是二百一十文。六个人的话一人三十五文,虽然辛苦,也不算少了。”

    一月一两多银子,很多了。

    榨油确实辛苦。

    徐大贵说:“六个人就能好点,至于谁白天谁晚上的,自己安排。我收茶子,还有茶子饼。茶子饼用处大家都知道。我要收当然就带走了,就算一斤一文钱,一百斤茶子八十斤渣,也有八十文。他们卖茶子若是要渣,按一文钱两斤算。”

    榨油的、都会带走自己茶子饼。

    自家都省着用,很高级,有的需要还会买一点。

    冬天取暖,一文钱两斤也就差不多了。

    一担柴才几文钱
1...4445464748...3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