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庭封道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六月观主
但苏庭感知敏锐,比寻常二重天修道人更甚许多,当即便感觉到,自身仿佛投入了金玉之水当中,浑身都是刺痛,连呼吸的空气,都仿佛冰冷刺鼻。
残存的剑意?
苏庭微微皱眉,尽管他周身仿佛被无数尖针刺着,满是刺痛,但他心中,实则还略有几分失望。
因为浑身刺痛,仅仅代表着这阁楼之中,充斥着剑意。
但在他的感知当中,这剑意其实没有想象中来得厉害。
或许当年这剑意有着破天裂地的锐利,但历经八百年,残存至今,经岁月的侵蚀,已是微弱到了极点。
有缘之人,从这残存的气息之中,或许能够获益。
例如二重天之人,极可能领悟日久,从而悟得剑意,借此凝法,成就三重天。但内劲之辈,要借着这残存的气息,悟得武道大宗师的境界,却是不易。
毕竟修道人修行的是道法,属于同宗,而习武之人,面对这剑意,只能是触类旁通的作用,绝没有修道人得到的益处来得惊人。
但在这里突破,成就武道大宗师的,却是不少。
苏庭暗道:另外,还有些不对若这里真有当年神仙残存剑意,那么为何不见修行人来此?
他心中微有猜测,也有疑惑。
世间修行人,若听闻此处事迹,只怕都要蜂拥而至,感悟仙剑残存之意。
但这里并没有修道人的痕迹。
只有一些习武之人的踪迹。
怎么回事?
苏庭心中疑惑,顿时拂袖。
真气外放,遍及阁楼之中每一处。
轰然一声!
在苏庭真气放开之时,便听得这么一声响动!
在前边丈许处,落下一面石板!
石板上面有字!
果然是另有乾坤。
苏庭眼前一亮,心中明白,这是有道行高深之辈立下的一面石板,但要有修行中人的气息,才能触及这阁楼之中的阵法,将石板落下。
他心中愈发好奇,往前走去,临到近前,才细看上面的文字。
八百年前,蜀国剑道高人古见渊,受人围杀,陨落于此。
其人道行高深,剑术非凡,残存剑意,百年不散,致使此山为绝地,草木不长,鸟兽不生。
吾师见怜,建造阁楼,收拢山中剑意,使山中恢复原状,而这阁楼之中,剑意残存,可供后人观摩,益于修行。
今缘分已到,小道奉命而来,感悟剑意,收之为己用。
昔年吾师收拢剑意于此,今小道收回剑意,亦为缘分因果,望后来者勿怪。
此外,剑阁之中,剑意已无,仅余残存气息,但有缘之人,或能从残余气息中,悟得几分机缘。
——新周三百六十二年,正仙道弟子,葛正轩。
字迹飘然,不沾烟火。
书写之人,显然书法造诣,也是极高。
苏庭收回目光,心中暗道:原来如此。
不是那剑意历经八百年而消散,而是这剑意在前些年,被这个名为葛正轩的道人收为己用。
所以,以往剑阁常有成就武道大宗师的武者,但近些年来,剑阁之中,却没有这样的人物了。
也正是因为剑意已失,苏庭才没有在这儿见到修道之人。
毕竟有能耐来到这里的修道人,道行也算不低,也能让这石板显化出来,知晓缘由周边修道人相互告知,也就听得消息,知晓剑意已无,无须来此悟剑了。
大周建立八百年,其中曾遇叛乱,故而在修行人眼中,此为新周。
新周五百六十二年,也相当于大周七百九十七年这道人取走剑意时,就在八年前?
苏庭不免感到遗憾失落,感叹一声,道:晚了数年之久
然而他声音才落,忽然心中一震,仿佛察觉什么。
他的目光,顿时变得沉重,落在那些文字上边。
这些字迹
百十六章 字藏剑意,东斗星官
这些字迹
苏庭低语道:是用指法写下的?
他目光凝重,真气运转,来到眼中。
他看着石板上的字迹。
那是剑指的手法。
写字的人,以剑指为笔锋,用上了法力,也用上了剑意。
苏庭看着这几行文字,神色渐变。
他心中已然明白,这是那道士留下来的机缘。
昔年剑道高人古见渊所残存的剑意,虽然被那道人取走,但这道人将剑意化为己用,便用剑意,来写下这段话。
这段文字,蕴藏了葛正轩自身领悟的剑意!
昔年吾师收拢剑意于此,今小道收回剑意,亦为缘分因果,望后来者勿怪。
此外,剑阁之中,剑意已无,仅余残存气息,但有缘之人,或能从残余气息中,悟得几分机缘。
苏庭看着上面的文字,轻念出声,暗道:有缘之人,或能从残余气息中,悟得几分机缘?
果然是话中有话。
这一句话,原本苏庭并未察觉什么,但眼下看来,是这位名为葛正轩的道人,自觉取走了剑阁中的机缘,略感愧疚,所以,给后来人留下的机缘。
但他并未说得明显,只是稍作提点。
若有些人眼高于顶,不屑于所谓的残存气息,那也罢了。
但有些人愿意留下,稍作感悟,便可察觉出这文字上蕴藏的剑意。
苏庭暗道:这位葛正轩,真是高人风范,取走剑意之后,还是给我这种好学人士,留下了机缘。
这般想着,他细细观看,细细揣摩。
他走的虽然不是剑仙的道路,但他如今修炼神刀,确实是用炼剑的本领。
此外,天雷剑指等等法门,也须他剑道感悟,才能愈发凌厉。
他沉浸其中,感悟渐深。
时候一点一滴过去。
约过了小半个时辰。
苏悦颦就在阁楼之外,静等苏庭。
而她手中怀中抱着一颗明珠,手中捏着一张灵符。
苏庭交代过,若有变故,便立即将灵符裹上明珠,召出那一尊巨人力士。
所以她不敢懈怠。
只是对于这颗明珠,她倒是十分好奇。
这明珠通体洁白,光滑润泽,令人喜爱,而更让人感到梦幻的,是这一颗明珠,可以化成一尊力士,仿佛天兵神将。
苏悦颦看着怀中的明珠,女儿心性,对这美丽的物事,百看不厌,心中颇喜。
但过了小半个时辰,她也等得久了,将明珠收在怀里,静等苏庭出来。
等待的时候,总是漫长的。
但她等侯苏庭,却极有耐心。
没有即刻出来,显然小庭是得了机缘。
这般想着,苏悦颦心中愈发欢喜。
此时此刻。
山间小道。
一个魁梧身影,行走在山道上。
这身影虎背熊腰,行走沉稳,仿佛一尊铁塔。
但他却正低着头,手中捧着一本残旧古籍,在这山路之上缓缓而行。
八百年前?
蜀国剑仙古见渊死后封神,今为诸天星宿之一,斗部正神,东斗星官?
这上面记载的是什么玩意儿?
丁家老三眉宇紧锁,似在沉思。
他自幼习武,不信鬼神,但功夫高了,遇人遇事也多了,近些年来倒也见过一些有些法术的,可也没有所谓搬山填海的本事,至多也就跟玩弄戏法一般,都经不住他三拳两脚,也就死了。
可那剑阁之中,也确有几分韵味,能使他有所领悟。
只是,在他看来,这蕴藏的深意固然不凡,但也谈不上神仙那般高不可攀。
之前想来,那剑阁中的凌厉气息,大约是前代的武道大宗师所残留。
但这两日来,他屡屡不成,没能踏破武道大宗师,心中烦躁,便回府一趟,寻了这许多关于剑山记载的典籍,几日翻看下来,却总觉得以往对剑山的想法,似乎有些不对。
武功到了我这种地步,开碑裂石,不过尔尔。
放在愚鲁之人眼中,那也是如同神仙般的手段。
古代的神仙,多半就是武功高强的人物。
这个八百年前的古见渊,想来也是位武道大宗师,但几百年来,越传越神,也就成了神仙。
他心中此刻是这般想着。
而他自幼也是这般想的。
可是近两年来,心中愈发觉得古怪。
八百年太过于久远了,哪怕是所谓武道大宗师的痕迹,也早就该磨灭了,哪里会残留到今天?
莫非是以往有在此成就武道大宗师的,就会留下剑意,供后人观摩?
所以每出一代大宗师,就会新的痕迹留下来?
如今残存的剑意,是前一位武道大宗师留下的?
随着他心中的揣测,已来到了断崖之前。
他忽然停顿下来,便要越过断崖。
然而脚步一停,他便是眉头一挑。
因为周边山石,仿佛塌陷了一片,而在断崖的前方,却有一堆碎石。
他不知道怎么回事,但他能够察觉得到,有人踏足了这座剑山。
丁家老三微微握拳,露出一抹古怪的笑意。
我前后杀了三十余人,多为内劲高手,近几个月,杀得周边习武之人,闻风丧胆。
没想到还有不开眼的,仍要登山入阁,夺我机缘?
也罢,兴许丁某人,就该是以杀戮,而突破桎梏,以血腥凝成武道。
他眼中闪烁着兴奋。
他心中涌动着热血。
在他凶名之下,依然敢来登山,多半是有着依仗的。
再是不济,能够越过这断崖的,也不会差了。
这又是一个可以斗上几招的对手?
剑阁之中。
苏庭盘膝而坐,目光盯着那文字。
他仿佛看见了一只手,并指成剑,在石板上游走,如行云流水,不显锋芒。
石板坚硬,在剑指之下,柔软无比,一划而生迹。
但见字迹飘然,不沾烟火,但如今细看之下,却仿佛还有一股厚重之意。
古朴!
厚重!
这些字讲述的事情,不过是表象。
而真正的字义,是字体中蕴藏的意味!
那是剑意!
这剑意
苏庭暗道:属土?
随着这般念头兴起,他心中已有明悟。
真气运转,有风吹开。
身前摆放的玉盒,陡然掀开。
只见内里,满满一盒金玉之水,两侧各有一株人参。
而在玉盒底下,一柄漆黑铁刀,静静躺着。
百十七章 悟剑!炼剑!
此宝乃用铁修炼,采日月精华,夺天地秀气,颠倒五行,到工夫圆满,如黄芽白雪,结成此宝,名曰:飞刀。
此物有眉有眼,眼里有两道白光,能钉人仙妖魅泥丸宫的元神,纵有变化,不能逃走。
那白光顶上如风轮转一般,只一二转,其头自然落地。
这一段话,出自于封神演义,乃是姜太公借用斩仙飞刀,斩杀精通七十二变的白猿之后,对周边众人所言。
这也是封神里边,唯一对斩仙飞刀有着精细描述的一段话。
尽管这段话是太公的猜测,但在此时的苏庭看来,倒也基本没有差错。
此时此刻。
阁楼之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