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仙庭封道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六月观主

    刘泊静点头说道:这正是我也疑惑的,所谓狡兔三窟,我暗中探查,未必能查到真正的魔宗,但所查到的,不应该与你所示,都在同一个地方。

    白继业沉声说道:而且时候相差不多,天师不觉得古怪么?

    刘泊静思索道:白先生认为,苏关儿早有所料,猜测天庭会有一明一暗,探查魔宗,将我们一同引来?

    白继业神色凝重,说道:我是顺藤摸瓜,无论什么线索,无论虚实真假,俱都在明处摸索过来。但是天师身在暗处,定然要辨明线索真假虚实,避免搜寻有错,可是?

    刘泊静点头说道:确实辨别出许多异处,我自觉寻到了正确的道路,才顺着线索来到了这里。

    白继业说道:天师暗中探查,本不如我来得更快,可与我这从明面上来的,却同时到了这同一个地方,便代表着

    他看向刘泊静,神色愈发凝重。

    刘泊静抚须说道:苏关儿虽然狡诈,但要同时瞒过你我,并非易事。你明面上,随意找些线索,便也来了,我用心找,也找来了这儿也即是说,明面上的线索,也是正确的,是苏关儿故意放出来的,没有任何遮掩?

    白继业吐出口气,说道:要同时瞒过你我,不是易事,可前方的魔宗多半不假。但是,如此轻易寻到的魔宗,恐怕也是个空壳,甚至是个陷阱。

    刘泊静点头说道:看来是苏关儿主动让你我过来的。

    白继业问道:请武道真神去探?

    刘泊静含笑道:武道真神已经来了。

    ——

    中土之内。

    苏庭正在苦恼着,如何寻出苏关儿的所在。

    只是苦无所得,十分纳闷。

    倒是中土战局,又落入僵局。

    新朝稳住了阵脚,大周进攻受挫。

    就在前日,时已入冬,大周军队往南攻伐,越过江河。

    南北气候不同,北方气候稍显干燥,入冬之时,江面早已结冰,而南方虽未结成冰霜,可是气候潮湿,寒冷入骨。

    大周两万先行军,渡过江河之后,当夜气温再降。

    将士们多数被寒气所侵,几乎渗骨入髓,当夜冻死数千人之多,余下尽都重病。

    当时苏庭特地赶往事发之地,细细查探了一回,不见修行人施法的踪迹,也没有苏关儿出手的痕迹。

    这是气候自然变化,只是大周这两万先行军的将领估算有错,才有这般惨事发生,也让大周攻势受挫,新朝止住了颓势。

    要不是这事,大周直接打过去,再过不久,便能决出胜负。

    苏庭暗道:可是出了这一桩事情,恐怕又要僵持许久。

    他奉命下界,等侯两朝决出胜负,而今两朝再度向陷入僵持之局,他要在人间多等一段时日。

    等侯的时日,倒也不是他等不了,而是苏关儿这厮,八成已入中土,不知图谋什么,不知何时出手,宛如头顶上悬着一柄利剑,不知哪一刻就会落下来。

    这才是最为煎熬的。

    想要搜出苏关儿便不是容易的事情。

    搜出了苏关儿,杀他更不容易。

    其实此时此刻,苏庭心中也颇为纠结,一方面想要找到苏关儿,一方面又希望找不到苏关儿,就这么长久沉寂,再好不过。

    正在他这般想着,考虑着与各宗掌教再度商议对策之时,却见腰间令牌的闪烁。

    这是来自于天庭的消息。

    并不是帝君亲自所传。

    而是三界巡察使白继业的传讯。

    ——

    魔宗根基,已然寻得。

    现已查明,浩大魔宗,落于北域十万蛮山当中。

    然而魔宗已是人去楼空,苏关儿也没有现身,未有如前次那般,破碎虚空,将之移走。

    空无一人?

    苏庭眉头紧皱。

    他隐约还盼着,天庭布置,寻找魔宗,或许可以把苏关儿堵在魔宗当中,诸天仙神出手,将之诛灭。

    眼下看来,连魔宗都是空的,苏关儿只怕还真是入了中土。

    苏庭神色显得凝重,继续看了下去。

    三界巡察使白继业殿前天师刘泊静武道真神郭仲堪天河水师陈芝云南天神将姜柏鉴并有十万天兵天将,已围困魔宗所在。

    魔宗空无一人,但诸般物事还在。




九四一章 明世法王!
    根据魔宗典籍的记载,以及内中诸般痕迹的勘查,大致上可以断定,魔宗之中,有多少魔尊,有多少长老,有多少徒众。

    经过核对,魔道进攻中土,各大仙宗所斩获的胜果再加上苏庭引出来的浩大魔阵,南天神将姜柏鉴斩杀的十二魔尊,千余长老,数万魔众。

    尽数统合,大约已等同于整个魔宗。

    也即是说,大致上可以断定,除却魔道宗主苏关儿之外,各位魔尊,诸多长老,魔宗徒众,近乎已全部伏法。

    浩大魔宗,唯苏关儿一人存留。

    还真是把整个魔宗都葬送了啊?

    苏庭倒吸口气,尽管他早已有过这般猜测,但得到证实,也不免还是惊异。

    苏关儿创立魔宗,千年以来,藏匿极深,谨慎无比,这次居然还真是半点不留,全部推出来,葬送在进攻中土的道路上。

    眼下整个魔宗都已覆灭,在中土各方门派宗族的眼中,正道已经粉碎了魔宗的阴谋。

    可是苏庭明白,创立魔宗而千年不灭的苏关儿,绝不是这般容易应付的人,他既然能够把千年心血所造就的魔宗都全部葬送掉,便有着十足的把握。

    苏关儿眼下入了中土,恐怕距离成功,已是不远了。

    苏关儿究竟有什么样的图谋,能比之于他千年心血所造就的魔宗,还要更为重要?

    连苏关儿的图谋都不清楚,还怎么阻止苏关儿行事?

    苏庭暗骂一声,道:比整个魔宗都重要的图谋,绝非寻常之事,天庭定然也会想到这一点,帝君怎么还没有给我派来帮手?

    关于这点,他怎么想也想不通。

    帝君一定知晓,魔道所图必然极大,可却没有给他派来帮手。

    尽管相信他苏某人的能力,但也不可能将这么重大的事情,尽数交到他苏庭的手中,由他一人去粉碎魔宗之主苏关儿的图谋。

    真是怪了。

    天帝留我一人在此,究竟在谋划什么?

    苏庭眉宇紧皱。

    然而就在这时,他腰间令牌再度闪烁起来。

    这一道消息,来自于元丰山。

    这是元丰山掌教所传。

    苏庭将令牌点开,方是松了口气。

    他就怕元丰山掌教,传来什么重大变故。

    眼下看来,是大周京城所在,南山寺的明世法王,从闭关中出来,自觉圆寂之日将至,又广召信徒,要在今日,开坛**。

    闭关不成便不成,怎么转眼就要死了?

    苏庭想起当时所见的那个和尚,心中颇感无言。

    他印象之中,那个明世法王修为颇高,心计不浅,手腕也强,尤胜于大周国师之上。

    而且那明世法王,也算颇为年轻。

    苏庭未有想到,他居然是已经油尽灯枯的地步。

    临死之前还**?这又是想要做什么?

    昔年在西天极乐净土之前,苏庭用魔道面具,在白势至大菩萨的面前,换来了龙象元珠。

    此后他答应了白势至大菩萨,用佛门法镜,去照明世法王。

    后来归返天庭,因为葛正轩成就真仙之事,心中颇受打击,故而闭关十多年之久,直到此次,才下界而来。

    本想着白势至大菩萨的交代,并无时日的期限,苏庭便也未有急切,毕竟仙神佛陀之辈,均是寿元无穷,时日也看得较淡就算是明世法王,也是堪比道门半仙的人物,寿数却也不少。

    可没有想到,这一次明世法王却是要死了。

    若是明世法王死了,我岂不是要食言?

    苏庭驾起云光,朝着大周京城方向而去。

    他作为仙神,遁光极快,倏忽便至。

    ——

    大周京城所在。

    昔年朝廷所依仗的,是道门的司天监。

    后来先帝开始倚重佛门的南山寺。

    到了新帝登基,既是重视司天监,也未轻视南山寺,把持平衡,两方并重,至今也有多年。

    司天监与南山寺,在京城之中,便多属敌对。

    今次南山寺的明世法王,因修行有错,临近于圆寂之日,让南山寺上下,无数佛门弟子,感到黯然失落。然而司天监这边,却颇为欢喜,只差敲锣打鼓,至于那位大周国师,却也没有制止,足见对于明世法王将死一事,实则心中也抱有几分欢喜之感。

    到了。

    苏庭立于高空,额间天眼现出,扫过一遍。

    以他的天眼,不亚于任何道玄仙翁这等人物的仙眼。

    一般情况下,除非苏关儿躲藏在某处,竭力收敛,纹丝不动,否则,便难以躲过他的天眼。

    他扫了一遍,未有在京城寻出半点魔气,倒是看出了南山寺愁云惨淡,以及司天监的欢欣鼓舞。

    至于南山寺庭前空地所在,已经有千余佛门弟子,盘膝而坐,静静听讲。

    明世法王位于前方,面向千余佛门弟子,口中诵念佛经,字字如珠玉,清澈有声,印入心间,使人豁然开朗。

    诸多佛门弟子,听得如痴如醉,沉浸在佛门经义当中。

    苏庭在高空之上听了许久,他虽是道门的仙家,但是对于佛门禅音,却也听得许多玄妙之处,稍微点头,暗道:难怪这明世法王想要尝试修成佛门金身,他在某些层面的感悟,确实已经不浅可惜还有不够圆融如意的地方,一生修行,终是落空。

    以明世法王的佛法造诣,倘如可以静心打磨,再过三年五载,沉淀下来,或许便可以修成金身。

    可惜他当初不知为了什么,急了一些,未能修成金身,反而伤及根基,如今油尽灯枯。

    一步踏错,万劫不复。

    当初那眉眼清澈,语气温和的佛门高僧,眼下已是垂垂老矣,气息萎靡,比寻常人老得还快许多他语声虚弱,全凭佛法造诣,撑起自身所言,化作禅音,尽管声声入耳,印入心间,但却愈发显得虚弱不堪。

    正在此时,明世法王喘息了一下,**停顿了下来。

    身后的两个老僧,忙是上前搀扶。

    许多佛门弟子,还是沉浸在经义当中。

    但也有许多,骤然听到此处,前方禅音断绝,不禁醒转过来,再看明世法王如此虚弱,俱都神色复杂,以担忧为多。

    不妨事。

    明世法王喘息了声,说道:一切均有命数,贫僧不能修成金身,也是定数,今日入灭,也是定数日升日落,缘聚缘散,总有尽时,只盼残存时候,为你等**,扫清迷雾,增添修行。

    他拍了拍身旁老僧的手掌,正要继续说话。

    然而就在这时,耳边忽然听得一声。

    明世法王。



九四二章 镜光所照!金莲帝气!
    明世法王。

    这个声音,平静淡然。

    这是个少年的声音,显得十分清澈。

    明世法王闻言,心中一震,顿时知晓这声音的主人是谁。

    昔年的无敌神君,而今的幽冥真君,堂堂天仙之尊,统御各大仙宗,抵御魔道的人物年岁半百,却已近真仙,当世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

    真君?

    明世法王左右看了看,却不见半点踪迹,颇是茫然。

    旁边两位老僧,看他神色迷茫,心中愈发苦涩,低声道:师兄?

    明世法王隐约明白了什么,方是笑道:许是累了,你们容我闭目养神一会儿。

    那两位老僧对视一眼,面露悲苦之色,无奈点头。

    在他们心中,明世法王这一次闭目养神,是否还能睁开双眼,却也未必了。

    ——

    高空之上。

    苏庭伸手引来明世法王之念。

    拜见苏真君。

    只见这和尚,面貌已是苍老,身形虚幻,朝着苏庭施了一礼。

    苏庭随手一抬,说道:不必客气。

    明世法王直起身子,看着苏庭的眼神之中,充满了感慨之意,说道:昔年与真君会面,受真君之命,绞灭中土魔患,宛如昨日一般实则也才过十余年的光景,然而真君近乎真仙,更是成为抵御魔宗的主事之人,贫僧却比当年,愈发苍老,已是风烛残年,今日便熄。
1...530531532533534...6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