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仙庭封道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六月观主

    哪怕当真查出什么痕迹来,恐怕也来不及禀报天庭,便被灭口了去。

    尽管他得道成仙,终于踏足仙神的层次。

    但真仙层次的谋划,他终究还是显得过于弱小了几分。

    这道帝旨,是什么鬼?

    这么高难度的旨意,我要不要抗旨?

    干脆反下天宫,占山为王,举个大旗算了?

    苏庭脸颊抽搐了一下,旋即发觉有异。

    似乎有一道极为浩大的目光,扫视八方。

    顷刻之间,苏庭便已知晓,这道目光来自于天庭四大神将之一的眼神将。

    眼神将拥有昔年神兽饕餮的双眼,比之于真仙之眼尤为厉害,还在苏庭天眼之上,能观测三界六道诸事。

    此刻眼神将观测西方,苏庭便也算是在他眼下行事,倒也不至于落到九黎大将军那样的处境。

    本以为回返天庭,请火部神灵,替我炼制龙象元珠,可以安定几日,哪知天庭的事情,倒也真是不少

    苏庭揉了揉眉宇,不过在眼神将的目光下,他倒是不用害怕如九黎大将军一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不见。

    但他对于查探九黎大将军的行踪,并不抱什么希望。

    能够伏击九黎大将军,无声无息让他消失不见的人物,怎么可能留下线索?

    何况眼耳口鼻四神将,虽然身在天庭,但也能观测西方,却全无线索,他去探一番,估计也没有多少作用。

    不过既然帝旨已下,探查一番还是有必要的。

    也罢,既然有四大神将监察西方,九黎大将军的事情便不会再度发现,便只当游玩了。

    ——

    随后将近月余光景,苏庭驾驭法船,游走西方天界。

    时至今日,他仍是一无所获,并未察觉半点踪迹。

    不过这也在苏庭意料之中,毕竟殿前四大神将,遍察西方,也无半点所获。

    尽管苏庭亲身在此,却也并不认为自己能够比这四位神将,更容易搜寻。

    月余光景,这茫茫天界,却也只是按照九黎大将军最初前行的路径,找了一小片地域真要搜完,不知多少年月。

    苏庭暗觉古怪,心道:既然四位神将,全无所获,我在天界,恐怕也无作为,索性下界,搜寻一下线索?

    四位神将搜寻天界,全无所获。

    那么人间之内,是否会有踪迹?

    按道理说,在人间争斗,仙神层次,便可以震荡八方,若到了真仙级数,只怕整个西域,都要崩塌。

    可是伏击九黎大将军的,既然能够无声无息地做到这等层次,那么这样的布置,无论是天界还是人间,实则也没有什么区别可言。

    倒是可以下界看一看。

    苏庭这般想着,便也收了法船,落入两界虚空当中。

    诸天仙神之中,苏庭算是较为自由的一类。

    天神之位,各有司职,自然不可擅离职守,而就算是天仙之辈,相较之下,没有过多限制,但想要踏足人间,却也须得向天庭请示,获得天庭准许,方可踏足人间。

    而苏庭受封幽冥真君,可以遨游三界,无须提前报备。

    ——

    天庭之中。

    眼神将燕闲当下露出异色,说道:幽冥真君适才忽然下界去了。

    未经请示,擅自下界,就算是天仙,也是不小的罪责。

    这位眼神将,心中顿觉有了机会。

    也好。

    帝君神色淡然,说道:苏真君一向思绪飞扬,不按常理思考,往往能有得获,既然他下界去查,便让他在人间探一探。你等依然观测西方天界,就让他在西土行走一趟,看看能不能查出什么线索

    眼神将顿时住口不言,神眼依然观测西方,不敢有半分懈怠。

    帝君微微闭目,神色平静。

    帝心如海,深不可测。

    谁也不知,这位三界之主,天庭帝君,此刻究竟在想写什么。

    甚至也没有哪位仙神,胆敢揣测帝君的心思。

    ——

    西土所在。

    虽然也是人间,但苏庭在人世之时,却不曾来到西方的大地上。

    人间依然浑浊。

    苏庭微微皱眉,天眼一扫。

    下方千里,尽数收入眼中。

    西土的语言,风土人情,衣着打扮,尽数与中土,有着极大的差异。

    但他脚下的这片土地,似乎气氛显得十分凝滞。

    笼罩在这座城镇当中的,似乎有着一层阴霾,人心惶惶,气氛不安。

    看来这里有些问题。

    苏庭从云空之上降下,伸手一挥,真君法袍顿时化作西土风格的服饰。

    他缓缓走入城镇之中,四处打量。

    对面匆匆走来两个僧人,服饰与中土和尚的僧袍,也有不同,显得稍微粗犷几分。

    这两个僧人,也算有着几分修为,但是修为有限,比不得道家的上人境。

    此刻这两个僧人,面露焦急,走得十分急切。

    两位大师。

    苏庭忽然出声,将他们喊住,双手合十,如佛门信徒一般。

    左侧僧人皱眉说道:檀越为何呼唤?

    苏庭说道:我从外地来,至此访亲,还不知亲戚住在哪儿,但是城里好像很古怪,不知道怎么回事?

    两个僧人对视了眼,才有一人说道:最近这里出了大事,劝你探亲之后,尽早离去,我们还有要事,不与你多说了。

    苏庭忙是将他拉住,笑呵呵道:究竟是什么事情?

    那僧人恼怒道:你这人好不讲道理,给我撒手!

    他像是个苦行僧,力道不小,当下便要把苏庭拨开。

    然而苏庭纹丝不动,含笑说道:这位大师像是武僧,但脾性如此急躁,莫不是只会练武,不曾修禅?

    ht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八七六章 求神拜佛作何用?
    那僧人面色微变。

    另一位僧人当下便要出手。

    慢着。

    被苏庭拉住的僧人,顿时出声,看着苏庭,施礼道:不知檀越从何处来?

    苏庭这才松手,笑着说道:我从天上来。

    两个僧人面色微变,碍于修为太低,不能辨明言语真假,但是这个少年人,绝非寻常人。

    我想要知道,这里如何笼罩着一层阴霾,显得人心惶惶?

    苏庭背负双手,说道:你们两个,如此匆忙,又要去哪儿?

    那僧人没有隐瞒,只是说道:近来城外大河,来了一尊修为高深的大妖王,兴风作浪,凶威强盛,最初兴起浪涛,淹死了不少人,后来便放下话来,只要每年供奉十六童男,十六童女,可以保得风调雨顺。

    他叹了一声,说道:庙里师父前去降妖,反而被这大妖王吃掉了,十几个师兄收拾包裹,也都逃命去了,就剩下四师兄还在主事,他眼下带领剩下的同门,在给城里死难的人超度。

    苏庭眉头皱起,似乎想起什么,又问道:那么你们两个呢?

    这僧人应道:四师兄让我去请闲云寺的大师前来降妖伏魔,让他寻个安静地方,静心祷告,盼能以诚挚之心,让西天极乐净土有所感应。

    苏庭稍微思索,又问道:你们寺庙在哪儿?

    两个僧人对视了一眼,指向一个方向,说道:就在城外。

    苏庭挥手道:你们两个,自己忙去罢。

    两个僧人心中惴惴,不知这少年是何来历,不知这少年是友是敌,当下颇为惶然。

    苏庭则不理会,朝着前方而去。

    ——

    一路走过,似都愁云惨淡。

    这里家家户户,都供奉着佛祖或者菩萨。

    眼下遭遇灾祸,也多有百姓,诵经念佛,显得极为虔诚。

    苏庭神色平静,未有多少变化。

    在前生的时候,他并不认为天地之间有鬼神,故而对这种求神拜佛之举,颇为嗤之以鼻。但到了今生,他知晓世间真有鬼神,但也依然不认为求神拜佛,会有什么扭转乾坤的用处。

    比如眼前,家家户户,都诚心礼佛,依然遭了灾祸。

    眼下各家都在诚心念经,惶惶不安,但眼下依然没有佛陀下界降妖伏魔,来解救他们。

    嗯?

    苏庭脚步忽然一顿,走向其中一家。

    这一家挂着白绫,显然也是有丧。

    这一路走来,倒也只有这一家,并未求神拜佛。

    苏庭看见这一家当中,也供奉着大菩萨,显然不是这一家没有拜佛之心,而是家中有丧,根据习俗,一年不能敬香礼拜。

    我家大儿已经遭灾,望菩萨大慈大悲,保我余下子孙,再无祸患,保这一方安宁,将那妖物度化去了罢。

    这家有个老汉,虽然没有敬香礼拜,但却不断喃喃自语,眼神恍惚。

    苏庭临近前来,问道:老汉,你一世求神拜佛,但却落了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下场,显然你这一世香火,那诸天神佛是白受了,却没有庇佑你,眼下你如何还如此诚心?

    老汉闻言,顿时面色大变,怒斥道:胡说八道什么?凡事皆有定数!既然我那孩儿寿数如此,自然便是注定的,怎能怪得神佛?今次我丧大儿,怎知后面神佛不会化解得我一家顺畅?

    苏庭皱了皱眉,说道:既然凡事皆有定数,神佛也不能改变定数,那么求神拜佛,又有何用?

    老汉怔了一下,旋即取过扫帚,扫了过来,怒道:滚!滚!滚!

    苏庭退了出来,若有所思。

    他转身离开,微微皱眉。

    他再看着满城之中,求神拜佛的百姓,隐约觉得古怪。

    求神拜佛,只是求个心安罢?

    苏庭喃喃自语道:最初也只是求个心安,但出了灾祸,再为了心安,他们只能把一切推到命数二字上面,再推到自己的身上,丝毫不敢怪罪神佛,或许那老汉还会觉得自家冲撞了神佛,然后再大张旗鼓地拜上几回,真要说来,这跟中土某些的习俗,倒是颇有相似之处。

    他如今已是天仙,能如神佛一般,受得香火。

    但他还未有建造庙宇。

    只是他心中隐约对此有些抵触。

    待看过了眼前这一回,他甚至感受到了源自于香火的因果,背后牵扯的线。

    在我能够心念分化亿万之前,能够替万千信徒逐一消灾解惑之前,绝不能受香火愿力。

    苏庭暗骂道:从今次看来,受了香火,对信徒视而不见,因果纠缠,绝非好事。

    ——

    这寺庙中的四师兄,是个将近四十的和尚,但面貌白净,看来像是三十来许。

    这个和尚,依然是西土僧人的打扮,衣着不如中土和尚精致,稍显几分粗陋,但他却充满了温和气息。

    这个四师兄,修为可比道门上人。

    苏庭微微点头,暗道:按道理说,修为越高,性情越是稳重,但实际上,人是各有性情,并非单一,就算佛陀,尚且有千面法相,无论僧人道士,无论道行高低,性情均有不同哪怕是以清静无为著称的正仙道,那位小仙翁也不是真正的清静无为之心。

    他往前走去,心中略有赞赏,念道:但这个和尚,比起刚才那两个僧人,倒是足够沉稳了。

    四师兄施礼道:檀越可有什么疑惑?

    苏庭双手合十,说道:我有一事,想询问一番。

    四师兄说道:檀越请说。

    苏庭说道:在这头大妖王出现之前,周边是否出现过什么异动?

    四师兄想了想,旋即摇了摇头,说道:贫僧不知,或许是贫僧佛法不够精深的缘故。

    苏庭点了点头,说道:看来你是不知道了,我换个家伙来问便是。

    四师兄稍微点头,说道:檀越尽早问过,尽量离开这里罢,那头大妖王着实不好应付,贫僧不是对手,只能念经超度这些死者,助他们往生轮回,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苏庭深深看了他一眼,说道:先前我见不少僧人,是向百姓索要报酬,去人家宅院里,随便念几句无用经文便罢,倒是你这真有本事的和尚,反而不要报酬。

    他说完以后,转身离去,挥了挥手,说道:世间万般人,无论僧道俗流,无论修行如何,总有诸般性情,今日见你这类,还算可以今日我除了此地的祸患,你不用谢我。

    四师兄闻言,略微一怔,稍显茫然。
1...496497498499500...6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