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姚颖怡
她想起了那大红缂丝绣金线的襁褓!
不行,这件事情上,她还不能信任花三娘。
她不是展家人,不对,展怀曾经说过,连他也不能给花三娘下命令,花三娘听命于展家,却并非是随便一个姓展的人,展家的五爷也不行,更何况是她这个外人。
先前能让花三娘给她做了几件事,并非是她抓住了花三娘的软肋,而是花三娘需要借助霍家做掩护,在京城里安身,就如同白水仙跟着戏班子进京,又凭借自己的本事在四海茶楼说书一样。
她们虽然都是有本事的江湖儿女,但是她们也都是没有婆家没有娘家的单身女子,难免会引人注意,被顺天府和锦衣卫的人盯上,虽不至于寸步难行,可也会束手束脚,还不如现在这个样子。闪舞
花三娘在霍家,来去自如,白水仙凭借着女说书的身份,可以时常出入大户人家的后宅。
这就是她们想要的身份,也是有用的身份。
至于花三娘为她做的几件事,也就是花三娘给她的交换条件。
而霍思谨和她的身世,即使她能够交给花三娘去查,花三娘也不会揽事上身。
霍柔风意兴阑珊,托着下巴看着西洋玻璃窗子外的月亮,这世上应该还有一个人知道她们的身世,或者那人不知道她的,但是却一定知晓霍思谨的身世。
那就是谢思成。
霍柔风想起在香山的时候,她就是这样问谢思成的,谢思成否认了。
她直觉谢思成是在说谎。
她并不生气,对她而言,谢思成就如这秋天的月亮一样,高高的,冷冷的,摸不到,碰不着。
霍柔风叹了口气,放下手里的笔,喊了采芹来服侍她睡觉。
次日,黄显俊和芦瑜下了课就来双井胡同蹭饭,芦瑜道:“上次在你家吃的肉夹馍真好吃,我在口子街看到卖的了,尝了尝,可是比不上你家的,差了十万八千里。”
黄显俊打趣他道:“口子街的肉夹馍一个要三个铜板,你有钱去吃了吗那你把上个月欠我的一钱银子还给我。闪舞”
芦瑜就像没有听到,继续对霍柔风道:“你家的臊子面也好吃,就是太辣了,让灶上少放点辣椒吧,说起来,我也就是在你家才吃过辣椒,是不是干货铺子的辣椒都让你家买了”
霍柔风笑道:“那倒也不是,辣椒是我家的商队从湖南运来的,这东西价高又没有人认,府里便留下自用了。”
听她说起了霍家的商队,黄显俊便道:“听说你家的商队不但能从两湖两广运货过来,还能和云南做生意,是真的吗”
黄家是皇商,家里是做花椒生意的,也少不了要与商队打交道。
霍柔风点点头:“是啊,云南的大马帮只认我们霍家的商队。”
黄显俊笑着说道:“下次你家的商队去云南时,能不能给我带几盆兰花啊,我听说云南的兰花养得很好。”
霍柔风道:“好啊,你想要哪种兰花,写个单子给我,商队都是生意人,你若是不指明是哪一种,可能带回来的都是最普通的货色。”
黄显俊眉开眼笑:“好啊好啊,我回去问问我娘,就写给你。”
&n
第一七七章 西府
槐树胡同霍家西府,霍思谨正和姑姑霍沅一起,来西府听说书。闪舞
区老夫人喜欢热闹,家里的女眷又多,不但逢年过节要请戏班子,平时也时不时请了女说书的来府里来乐呵乐呵。
西府的三姑奶奶霍静嫁到了保定府,前阵子来京城看千金科大夫,在娘家住了几个月,婆家来人接了,明天便要回保定了,因此,区老夫人不但请了女说书,还从小坤班请了两个小戏子来唱折子戏。
东府的冯老夫人比区老夫人年轻十几岁,她更喜欢热闹,但她是寡居之人,两个儿媳一个死了,一个去了任上,如今府里除了她自己,也只有小女儿霍沅和今年才回来的孙女霍思谨,因此,东府里想热闹也热闹不起来。
她从年轻时就和区老夫人不睦,西府里三天两头唱戏说书,她是不会来的,次数多了,西府也就不再请她,每次打发有体面的嬷嬷过来,只请霍沅和霍思谨。
无论冯老夫人有多么不乐意,霍沅和霍思谨却全都喜欢来西府。
论起门第,西府是比不上东府的,宅子装潢得也不如东府雅致,可是东府太过冷清了,她们都是年纪轻轻的姑娘,谁也不愿意在家里守着个老太太。
尤其是霍思谨。
她从小住在庵堂里,她和霍沅不一样,她并不爱热闹,相反,这些热闹的场合,反而给她增加了压力,虽然阎嬷嬷很用心地在教她了,她也很努力去学了,可是她却依然觉得很累,每次跟着霍沅出去应酬,她都会觉得累。
但是她宁愿出去,也不想留在冯老夫人身边服侍。
冯老夫人只是继室,并非霍江的生母,对她这个从天下掉下来的孙女,也是客气而疏离的。
东府的荣光都是来自霍江,因而冯老夫人是不会苛刻她这个孙女的,但是却也不会像区老夫人对霍芷和霍蓉那样亲切慈详。
今天霍思谨听说西府来请她们过去听书看戏,便早早地打扮妥当,跟着霍沅一起过来了。
霍芷见她来了,和霍蓉一起,拉着她嘀咕:“你知道吗今天请的是京城里刚刚红起来的白水仙,这个白水仙啊”
说到这里,霍芷压低声音,煞有介事地道:“这个白水仙啊,祖母原是不想请的,听说她是在四海茶楼里挂牌子登台的,祖母说活了这么大岁数也没见过有女说书敢在茶楼里挂牌的,说她是个不安份的,所以就不想请她了。”
霍思谨好奇:“那怎么又请了”
霍蓉笑了起来:“还不是我和姐姐软磨硬泡啊,祖母被我们姐妹缠得烦了,就说让她来吧,也就请这一次,下次还是请小兰玉。二姐姐,你可要洗了耳朵仔细听,咱们又不能去茶楼,或许啊也只能听这白水仙一次。”
她把洗耳恭听,说成洗了耳朵仔细听,不但没有让人觉得粗俗,反而感觉十分可爱俏皮。
霍思谨不喜欢霍芷和霍蓉,嫌她们太闹太多话了,可是却也不得不佩服她们,她们总能让听她们说话的人莞尔一笑,不是嘲弄,而是真心地被她们逗笑了。
她和霍沅原本是像以前一样来听说书的,并没有太多兴趣,因为说来说去,也就是那几段而已。
可是听了霍芷和霍蓉的这番话,姑侄二人不由得都来了兴趣。
&n
第一七七章 西府
槐树胡同霍家西府,霍思谨正和姑姑霍沅一起,来西府听说书。闪舞
区老夫人喜欢热闹,家里的女眷又多,不但逢年过节要请戏班子,平时也时不时请了女说书的来府里来乐呵乐呵。
西府的三姑奶奶霍静嫁到了保定府,前阵子来京城看千金科大夫,在娘家住了几个月,婆家来人接了,明天便要回保定了,因此,区老夫人不但请了女说书,还从小坤班请了两个小戏子来唱折子戏。
东府的冯老夫人比区老夫人年轻十几岁,她更喜欢热闹,但她是寡居之人,两个儿媳一个死了,一个去了任上,如今府里除了她自己,也只有小女儿霍沅和今年才回来的孙女霍思谨,因此,东府里想热闹也热闹不起来。
她从年轻时就和区老夫人不睦,西府里三天两头唱戏说书,她是不会来的,次数多了,西府也就不再请她,每次打发有体面的嬷嬷过来,只请霍沅和霍思谨。
无论冯老夫人有多么不乐意,霍沅和霍思谨却全都喜欢来西府。
论起门第,西府是比不上东府的,宅子装潢得也不如东府雅致,可是东府太过冷清了,她们都是年纪轻轻的姑娘,谁也不愿意在家里守着个老太太。
尤其是霍思谨。
她从小住在庵堂里,她和霍沅不一样,她并不爱热闹,相反,这些热闹的场合,反而给她增加了压力,虽然阎嬷嬷很用心地在教她了,她也很努力去学了,可是她却依然觉得很累,每次跟着霍沅出去应酬,她都会觉得累。
但是她宁愿出去,也不想留在冯老夫人身边服侍。
冯老夫人只是继室,并非霍江的生母,对她这个从天下掉下来的孙女,也是客气而疏离的。
东府的荣光都是来自霍江,因而冯老夫人是不会苛刻她这个孙女的,但是却也不会像区老夫人对霍芷和霍蓉那样亲切慈详。
今天霍思谨听说西府来请她们过去听书看戏,便早早地打扮妥当,跟着霍沅一起过来了。
霍芷见她来了,和霍蓉一起,拉着她嘀咕:“你知道吗今天请的是京城里刚刚红起来的白水仙,这个白水仙啊”
说到这里,霍芷压低声音,煞有介事地道:“这个白水仙啊,祖母原是不想请的,听说她是在四海茶楼里挂牌子登台的,祖母说活了这么大岁数也没见过有女说书敢在茶楼里挂牌的,说她是个不安份的,所以就不想请她了。”
霍思谨好奇:“那怎么又请了”
霍蓉笑了起来:“还不是我和姐姐软磨硬泡啊,祖母被我们姐妹缠得烦了,就说让她来吧,也就请这一次,下次还是请小兰玉。二姐姐,你可要洗了耳朵仔细听,咱们又不能去茶楼,或许啊也只能听这白水仙一次。”
她把洗耳恭听,说成洗了耳朵仔细听,不但没有让人觉得粗俗,反而感觉十分可爱俏皮。
霍思谨不喜欢霍芷和霍蓉,嫌她们太闹太多话了,可是却也不得不佩服她们,她们总能让听她们说话的人莞尔一笑,不是嘲弄,而是真心地被她们逗笑了。
她和霍沅原本是像以前一样来听说书的,并没有太多兴趣,因为说来说去,也就是那几段而已。
可是听了霍芷和霍蓉的这番话,姑侄二人不由得都来了兴趣。
&n
第一八零章 碧螺
镇国将军府上。
几个小丫头正在小声嘀咕,显摆着各自刚得的红绒花。
这是黄家表少爷赏的,但凡是今天在黄家表少爷面前露过脸的,每人都有,府里虽然不缺宫里的绢花,可是那也到不了她们手里,黄家表少爷赏的红绒花,是京城最有名的花解语的,五十个铜板一朵,也不知黄家表少爷买了多少。
黄显俊正盘膝坐在蒲团上,看着正在烹茶的碧螺。
碧螺是雅乐坊刚刚从江南请来的头牌,不但弹得一手好琴,还烹的一手好茶。
碧螺素袖翩跹,动作如行云流水,黄显俊在心里把霍九赞了又赞,如果不是霍九,他可想不到京城的胭脂丛里还有碧螺这样的人物。
想想也挺有意思,霍九该不会是喜欢比他年长的女子吧这个碧螺就比他大,上次在四海茶庄,霍九盯着那个上了年纪的白水仙,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
想到白水仙,黄显俊就觉得对不起霍九,上次他原想把白水仙买下来送给霍九的,可惜这事没成。?如今要和霍九一起做生意了,总要表示表示。
他的目光重又落到碧螺身上,要不就把碧螺买下来送给霍九
可是......
正在烹茶的碧螺斜斜地一个媚眼,眼波如丝,黄显俊明白了,难怪霍九喜欢上了年纪的女人,小姑娘抛媚眼总觉得很别扭。
碧螺的这个媚眼当然不是抛给他的,而是坐在正座上的那个人。
镇国将军沈继光。
坐在黄显俊上首的,则是他的表兄沈青彦。
黄显俊刚刚收回目光,就被沈青彦瞪了一眼,他连忙缩缩脖子。
沈青彦一定是误会了,以为他是要把碧螺送给将军。
他只好露出一个黄大头特有的憨厚笑容,人畜无害。
沈青彦眼中的恼怒果然就褪去一半,不动声色地把脸侧到一边。
碧螺已经把茶烹好,捧到沈继光面前,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嫣然一笑。
待到每个人都喝了第一口茶,黄显俊便笑着说道:“表叔,您尝着这茶如何”
沈继光又抿了一口,微笑道:“好茶,如果我没有猜错,这是云南的普洱吧。”
黄显俊竖起大拇指,笑道:“表舅,您真是见多识广,不瞒您说,我第一次见到这茶时,还嫌弃这是十几年的陈茶呢。”
沈青彦皱起眉头,不解地问道:“你说这是十几年的陈茶”
十几年,这何止是陈茶,这是陈得不能再陈的茶,和他的年纪差不多了。
黄显俊道:“是啊,如果不是我尝过,觉得是真的好,我也不敢把这十几年的物件儿拿给表叔尝啊。说起来云南人也真是有本事,把茶叶做成茶砖茶饼,就能存放许多年,听说这种十几年的,还不算是顶好的。”
沈青彦来了兴趣,问道:“顶好的是多少年的”
黄显俊卖了个关子:“表哥你猜”
沈青彦最受不了一向在他面前伏低做小的黄大头卖关子,正想发怒,忽然想起这是在父亲面前,便只冷哼一声:“我是头回听说这种茶,又怎知还有何蹊跷。”
镇国将军沈继光显然对这件事很有兴趣,他道:“先帝在的时候,西南侯进京,曾经带回一些,只是这种蛮夷之地的茶叶,自是不敢送进宫里的,西南侯的夫人和母妃是隔着房头的堂姐妹,西南侯给王府的礼品是便有此茶,可惜府
第一八一章 入股
沈青彦看着黄显俊那个大脑袋,就恨不得给他几个爆栗子,他没好气地说道:“你瞒着你爹入股做生意霍家让你出多少银子”
黄显俊晃着大脑袋,伸出一根粗粗短短的手指。
沈青彦皱眉:“一万两你有这么多私房银子了”
据他所知,黄显俊虽然出手阔绰,但是却没有多少私房银子,他这边花着,那边便让人到家里帐房上去兑银子。
也就是说,花的都是家里的钱,不是他自己的。
平日里吃吃喝喝也就罢了,这要瞒着家里自己做生意,却是不能到帐房支钱的。
何况黄显俊要入股的是霍家的生意,虽说霍家只是个初到京城的商户,可是能拿出十万两银子充做军资的,大江南北也没有第二家。
霍家有钱,霍家的生意......
黄显俊的脑袋点了点,道:“表哥,真有你的,一下子就猜对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