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钢铁苏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柯基丶

    猛嘬一口快眼燃尽的烟屁股,顺手弹飞了烟头的马拉申科在冷风拂过脸庞之时却显得异常坚定。

    “你要知道,在这次痛苦之后可能她们一辈子都不会再有幸福和快乐!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不能尽量把这短暂的幸福和快乐延长一点时间哪怕是用谎言。等到胜利的消息传遍祖国的各个角落,等到红旗插上德国佬的邪恶心脏,到了那时到来的荣光会减缓她们的痛苦,不是吗”




第599章 撤退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钢铁苏联 ”查找最新章节!

    时间现在到了半夜11点钟,许多打了一天仗的红军战士们都已经在鼾声震天中进入了梦乡。但在村子里仅存的为数不多一座还算勉强完好无损的小木屋里,马拉申科与彼得罗夫政委以及整个团部都依旧在继续忙碌而未能入睡。

    “还没修好吗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被团长同志和政委同志同时监工催问,在冷风直吹的深夜却已经是忙的大汗直流的带队排长不由转过身来无奈开口。

    “大概是没希望了,团长同志、政委同志。炮弹皮打穿了电报箱,里面好几个电子元件都坏掉了,我们手里没有备用的零件能更换维修它们。天线也被炸断,同样没有备用的,电话在这种时候派不上用场,我们现在完全失去了与外界联络的能力。”

    如此糟糕的消息显然是马拉申科所不愿接受的,联想到之前曾经也出现过类似的事情但却最终解决,马拉申科很是不甘心地继续向着面前的团部通讯连仅存的最后一名排长开口追问。

    “可是就在十天前左右我们也在撤退途中被德国佬炸坏过电报机,那时候你们把它修好了,为什么到了现在就不行了呢”

    马拉申科的连声追问并没有换来自己所寄希望于的理想答案,等待他的是这名通讯排长的更加一脸无奈。

    “舍科夫斯基连长是最精通电报机和电台维修的一个,十天前我们撤退途中他还活着,不过现在他已经被埋进了土里。我是分管电报收发的,团长同志,维修这方面只能说比一般人稍微强那么一点点。”

    白天情况最危急的时候,马拉申科的团部所有非战斗人员全部抄起手边能用的家伙冲上了阵地,其中就包括舍科夫斯基中尉带领的团部通讯连。

    傍晚统计出来的牺牲人员名单中有舍科夫斯基中尉的名字,一枚德国佬扔过来的m24长柄手榴弹要了他的命。整个团部通讯连亦是伤亡过半,面前这位排长是整个团部通讯连里还活着的军衔最高者。

    听到面前这位仅存排长的无奈回复,感觉自己仿佛又一次被命运抛弃了的马拉申科不由深深吸了口气。

    完整统计后的整个近卫第一重型坦克突破团的战损伤亡接近八成,仅存的余下兵力还不到整个团齐装满编时的两成。

    装备妥善率极差缺少零件、药品差不多消耗殆尽、战士们虽然有坚定的士气支撑,但是这连续一路撤下来又打了一整天的恶仗后,差不多已经累的连站都站不起来,一旦坐下之后不出十几秒就会响起呼噜声。

    更加糟糕的是团部的电报机现在也被德国佬的炮击炸坏,知道该怎么修这玩意儿的人已经被埋进了土里并且还没有备用零件。

    一路撤退下来又紧接着打仗根本无谈拉什么电话线,坦克上的无线通讯电台距离有限根本够不着任何周遭友军。

    无比现实而又黔驴技穷的情况无声地向着马拉申科诉说着一个事实。美丽书吧

    伤亡惨重的近卫第一重型坦克突破团,现在已经联络不到任何包括上级在内的友军部队,也就是说马拉申科根本无谈去请求援助,更不用说是接收任何来自上级的命令。

    生存还是毁灭,这对于此刻的马拉申科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慎重思考的问题。

    已经彻底残废了的近卫第一重型坦克突破团再也打不了任何硬仗,八辆坦克加上那么小几百号连站起来的力气都快没有的轻武器步兵。这么点兵力可以说就像沙滩上的小沙包,德国佬明天早上天一亮只需要一轮炮火准备就可以把自己给彻底干掉。

    按照原本接收到的命令,马拉申科要在这个连叫啥都不知道的小村子里守到明天中午十二点整,为友军部队的撤退和新房线的展开布置争取时间,简而言之就是断后。

    但最大的问题是马拉申科现在根本联系不上任何友军和上级方面军司令部,不知道自己是否还需要有意义地在村子里坚守下去。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马拉申科甚至不知道现在自己的周围方向是否已经被德国佬的其他部队彻底突破。倘若真是这样的话自己现在就是一个被扔在汪洋大海里没人管的小石子,完全陷入了德军的包围当中,大浪掀过来连个浪花都不会起。

    从现在开始起到天亮之前的这段时间是马拉申科最后的机会,倘若不趁着夜色的掩护抓紧时间撤离,天亮之时留给马拉申科的很可能只有毁灭一途。

    想到这儿,决心在今天晚上就从村子里连夜撤走的马拉申科随即向着身旁的彼得罗夫政委开口说道。

    “政委同志,我决定了,今晚我们必须立刻撤退!部队的情况现在已经支撑不起再打一场硬仗了,继续这样下去到了明天早上留给我们的就只剩下被消灭。”

    话虽然说的不太好听有些消极,但客观来说却又是不容否定的事实。

    彼得罗夫政委同样十分清楚马拉申科所说的话不带半点虚假,继续留在村里的话到了明天早上天一亮就再也没办法走了。

    “是该今晚撤退了,我同意你的看法,既然联络不上方面军指挥部我们也只能自己做决断,再留在村子里很不现实。不过有个问题,真打算撤退的话又该朝那个方向运动”

    昏暗的煤油灯照亮着不大的房间,马拉申科紧盯着面前墙壁上悬挂着的战区地图目不转睛。

    “长距离的机动是不合适的,政委同志,我们现在缺少进行长距离机动的能力,各种物资都快到了临界点非常匮乏。”

    “现在各条战线上到处都在打仗,62集团军被德国佬包围,64集团军也几乎陷入绝境,整个顿河弯曲部已经烧成了一片火海,并且这还是昨天收到的消息,现在不知道其他战线上的情况已经糜烂到了什么情况。”

    话音未落之余稍稍一顿,思索片刻后的马拉申科紧接着抬起头来坚定开口。



第600章 目标:斯大林格勒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钢铁苏联 ”查找最新章节!

    “我们现在缺少坦克、油料、药物、兵源,所有有用的东西我们都缺!除了撤往斯大林格勒城内没别的办法了,政委同志!部队阵亡率已经快到了八成,再打一仗我们可能连建制都没了!”

    马拉申科自然知道,这个时候要是往斯大林格勒城内跑等同于往开动的绞肉机里钻,要不了多久就会打响的残酷巷战连人的灵魂都会被吞噬进去。

    可现在仗越打越艰难的情况却已经是把人逼的没其他办法。

    整个顿河草原和伏尔加河畔已经被战争烈火烧的通红,马拉申科站在地图前凭借自己穿越带来的记忆就找不出一处没有在打仗的地方,围绕着斯大林格勒城为中心点的近郊已然被战火完全笼罩。

    这种情况下朝大部队撤退靠拢只能是往德国佬重点针对的方向上钻,马拉申科现在撤退不单单是因为部队情况已经实在不允许再经历哪怕多一场的恶仗。

    近卫第一重型坦克突破团需要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补充兵员和装备以重振旗鼓,如若不然的话就那八辆仅存坦克在德军的凶猛进攻浪潮面前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到处都在炮火横飞的场面根本没有其他可躲的地方。

    而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在眼下只有斯大林格勒城内这一个去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正在不断生产马拉申科最需要的东西。

    没有明确命令的擅自撤退可能会闯下大祸,但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本着活人不能让尿憋死的真理,马拉申科可不会在联络不上上级的情况下继续待在这儿等死,即便是放在全局战略角度上来说这也没有任何意义,等同于朝德军白给。

    彼得罗夫政委虽然不知道那些只有马拉申科身为穿越者才知道的情况,但这并不妨碍他去统揽全局。

    近卫第一重型坦克突破团不同于别的一般部队,对于各种重装备尤其是坦克的需求最为巨大。

    眼下损失到还剩八辆坦克能动的情况,一旦补充起来的话等同于重组部队。这种程度的补充在眼下战区地图上的任何地方都是无法完成的,除了本身就拥有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这座坦克工厂,外加庞大兵源人口的斯大林格勒城才能做到。

    在没有得到明确命令的情况下擅自撤退,这种事情即便是放到彼得罗夫政委身上也是大闺女上轿——头一次干。

    联想到可能因此而被上级怪罪并承担责任,轻叹一口气之余却也是没有其他什么更好的办法,彼得罗夫政委随即报以坚定神色缓缓开口。

    “决定是我们俩一起做出的,事后要是承担责任的话也由我们俩一起承担。这不是你一个人的命令,马拉申科。”

    听罢彼得罗夫政委的开口话语不禁有些沉默,马拉申科到现在都能清楚地回忆起慈父斯大林同志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发布那道著名的227号命令,所幸的是现在没有那道命令被压在自己头上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决定撤退的。

    同彼得罗夫政委商量好了具体撤退事宜后的马拉申科立刻开始趁着夜色行动。好易小说

    睡得迷迷糊糊的战士们被从睡梦中叫醒穿好衣服,还算充足的油料被加满坦克油箱,能够带走的炮弹全部装车带走确保弹药充足,正亲自指挥着这一切尽快完成的马拉申科却突然接到了一个有些意外的汇报。

    “团长同志,那些德国佬俘虏怎么处理”

    “德国佬俘虏”

    如果不是这名负责看押战俘的班长跑来向自己汇报,马拉申科都快忘了村子里还留着几百号德国佬战俘。

    仔细想想的话,如果就这么把这群德国佬的俘虏给放了未免太过便宜他们,可是这么一路带着又难免会拖延撤退的速度,如何处理这几百号德国佬战俘一下子成了一个麻烦不小的头疼问题。

    思索再三之后,马拉申科最终还是决定先把这些德国佬的战俘都带走,白白这么放掉的话这帮兔崽子一准掉头回去又重新拿起武器武装起来。

    如果一路上运气够好能在不被追上的情况下把这群德国佬战俘带回斯大林格勒城,几百号青壮年劳力对于修建野战工事可是有大用处的。

    想到这里,马拉申科随之以确定的语气向着面前依旧在原地待命的班长开口下令。

    “你去找野战维修营的营长卡拉莫夫上尉,告诉他我让你从他那里领一些卡车。具体需要多少数量你核算一下俘虏的人数之后给他一个确定的数字,到时候把这些德国佬的俘虏全部装车运走,让他们去参加劳动改造好好反省自己的罪过。”

    之前运来弹药补给和油料补给的卡车都停在村子里没有开走,数量加起来足有三十多辆。

    稍早前的空袭也许是德国空军太过于针对马拉申科麾下的重型坦克,那些只被盖上了伪装布做基本隐蔽的卡车们反倒没有被哪怕一颗炸弹砸到,不过现在看来这反倒让马拉申科的撤退轻松了许多,同时也能带走更多本来会被抛弃的东西。

    叮叮咣咣忙活了几个小时的撤退准备工作终于在差不多两点左右完成,时间所剩无几的马拉申科随之立刻下达了向斯大林格勒城区方向撤退的命令,稀稀疏疏的几辆坦克发动起来出村开走,动静甚至还没有那三十多辆嘎斯卡车的效果来得更大一些。

    在马拉申科率部队走后没几个小时,后续跟上来的更多德军大部队很快看到了那座上千具德军官兵尸体垒成的小山包。

    被马拉申科亲手打成了马蜂窝的多普勒中校尸体被摆在了尸体山的最上面,那面写着极为讽刺留言的小旗子就插在他的尸体旁边。

    又惊又怒的德军后续大部队气急败坏决定立刻行动,搭乘摩托和桶车的德军侦察部队立刻前出,但奇怪的是绕着村子转了一圈却又发现没啥动静。

    感觉事有蹊跷的德军指挥官犹豫了一下后下达了让一个连步兵进村搜索的命令,更多的德军大部队则留守村外准备随时驰援接应,却万万没想到马拉申科留给这群德军的早餐早就已经准备好开锅。



第601章 京观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钢铁苏联 ”查找最新章节!

    对于自后世穿越而来的马拉申科来说,在尚未被残酷巷战开垦过的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前夕,想要在房子里阴一把德军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刚刚从斯大林格勒城里运来没多久的后勤炮弹补给是如此之多,多到马拉申科下令把麾下所有坦克弹药架塞满、再给随行的嘎斯卡车里装了上百箱之后,仍旧多出一百多箱炮弹无处可用。

    事实上,对于马拉申科这支有着优先补充权的近卫第一重型坦克突破团,身处困境中的老铁同志也是想尽一切办法给马拉申科提供力所能及的补给,按照马拉申科一个团满编状态建制送来的坦克炮弹补给便是其中之一。

    只是铁木辛哥没料到的是,马拉申科在一路顶着德军围追堵截、空中轰炸撤退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小村子里之后,紧接着又接连打了两场足以把人搞垮的硬仗。

    没被德军彻底消灭在这个村子里已经是马拉申科指挥部队豁出命去的最好结果,坚韧不屈的战斗意志被在这个巴掌大的小村子里体现地淋漓尽致。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手里仅剩下八辆坦克的马拉申科,根本就用不完这些按照全团满编状态送过来的坦克炮弹,即便竭尽所能地带走尽可能多的炮弹后仍旧剩下不少。

    把这些炮弹白白浪费炸掉或是被德军缴获,这些对于马拉申科来说都不是上上之选,带着后世完整记忆穿越而来的马拉申科理所应当地想出了一个非常腹黑的计谋——诡雷。

    对于村子里到底还隐藏着怎样的险恶一无所知,悄悄摸进村子里的德军一个连步兵很快按照之前夺村惯用的攻击阵型散开搜索队列,一举一动之间都彰显着合格到位的素质,这显然是一支比较精锐的德军老兵队伍。

    一栋看上去有些特殊的木屋院子里竖起来一根非常突兀的木桩,木桩上面甚至还架设着一根明显是用来收发电报的通讯天线。

    一名带队搜索的前锋德军班长最先注意到了这一情况,能够竖起天线的院子里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自然也就不必多说。

    本着看看院子里还剩没剩下一些可用情报和有价值发现的打算,带队的德军班长朝着自己身旁的班兵们轻声招呼了一下打了个手势,包括班长在内的三名握紧了手中冲锋枪的德军班组冲锋枪手,随之顶在最前面缓缓摸去。

    整个小院的大门洞开,各种空箱子和用过、没用过的电报纸零散地洒落一地,走在最前面的眼尖德军班长甚至还看到几米外的电杆下面扔着几发全威力步枪弹,显而易见的情景表明原本待在这里的人应当是走的相当匆忙,以至于连子弹都零散地落在地上几颗来不及捡走。

    虽然眼前所见情形似乎表明村子里的苏军早已经跑的不见影连夜逃走,但丝毫不敢有所大意的德军班长本着稳妥起见的原则,还是伸手摸到了腰间弹药袋里插着的一枚m24手榴弹木柄上,在紧握住木柄将之缓缓抽出的同时随即向着身旁另一名搭档使了个眼色。

    会意的另一名德军冲锋枪手几乎是以相同的动作抽出了腰间弹药袋里的m24手榴弹,悄悄拧开盖子将导火索套到小拇指上之后,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朝着面前连门都没关的小屋内将之脱手甩出。

    “隐蔽!”

    轰——来看小说

    装填有170克装药的m24长柄手榴弹虽然破片不多但却依旧威力十足,进攻型手榴弹的强大威力在狭窄的小木屋房间内被发挥地淋漓尽致、震耳欲聋,那扇半挂在门口本已经摇摇欲坠的木门在强大冲击力的作用下当即被朝外炸飞了出去。
1...164165166167168...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