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浪得虚名
花开很多枝,回头表一下李岩。
数日之前常宇惊觉李自成出现在京城时,一边大肆搜捕一边快马急报李岩,令其在黄河沿岸加强巡逻拦截,同时出兵抢占黄河对岸的朝邑县城,即贼军在黄河对岸的桥头堡,要以此将局面搅浑了,让贼军不管是打还是谈和都完全处于被动局面。
李岩接到密令之后,便立即同军师顾君恩及一众部将商议军务,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了一个和常宇不谋而合的决定,先把水搅浑了,再摸鱼。
这样便可事半功倍。
于是便立刻令人渡河散布消息,说李自成偷偷跟着宋献策去京城和朝廷谈和,结果行迹败露被擒了,其他的话不用多,便这一句,便可在对岸掀起滔天巨浪,会让贼军自个儿脑部出无数不同花样的剧情,但结果都一样,军心乱,人心散。
同时李岩还遣人快马通报吴三桂,马科等人速速发兵前往潼关以此牵制那边的贼军,毕竟两军对峙的黄河虽长达数百里,城池五六个,可牵一发动全身,必须做好完全之策。
去年常宇率数万大军奔袭千里前往长江平定白旺之后,令黄得功守安庆,刘良佐守庐州,高杰守徐州,实则是让三人修养兵马,毕竟这大半年跟着南征北战兵马早疲。
而却让吴三桂马科等人西进驻防洛阳,张庆臻,刘文炳,卫时春这个三个勋贵率京营和亲卫均驻防开封。
这个安排背后都是有深意的,开封和洛阳都是黄河沿岸,驻防两地可守可进,吴三桂和马科急需战功,所以被安排驻防洛阳,随时可以顺河西进潼关城下,那个勋贵是来镀金的,实战经验不足不可能用在刀尖上,所以驻防后边的开封,无论进退都可以为吴三桂和马科打辅助。
当初如此部署一切都是剑指西安,为了今年开春后渡河作准备,三地虽然相隔数百里地,却建立极速联络机制,若有紧急军情一日可达,且几个大将也不只一次前往蒲州开会了。
年前常宇从对岸溜达回来后,李岩就曾召开军务研讨会根据手头的情报诸将制定了几个进攻计划作为备用,就在年前时诸将已开拔又西进到陕州(今三门峡)驻扎,此处距离潼关仅二百里地。
且在这些兵马里有一支特殊部队的部分兵马则直接在年前就开拔到蒲州城和李岩汇合了,那边是神机营。
神机营是火力部队,有火枪骑兵火枪步兵还有炮兵。
作为京营三大营之一的神机营本就是赫赫有名,但却一直没有发挥其全部实力的机会,直到被常宇单独拉到战场后,其强大的火力压制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好几场大战中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为此神机营越来越被看重,常宇对其投入也越来越大,剿平白旺之后的这几个月,常宇动用权利从各处为其补充新的火器及弹药,比如令徐弘基回南京后不光要为西进部队筹备粮草还要将南京的火器弹药也都送过去,更是高新招揽能工巧匠研制新火器。
神机营的统领是吴惟英,原本也就是个打酱油混日子的侯爷,京里头的各处衙门有很多他这样勋贵,族上福荫挂个虚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什么抱负也没啥追求,毕竟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超越先辈了给封个国公啥的呗。
可神奇的是吴惟英跟着常宇辗转关内关外南征北战几场大战之后,这货的激情被点燃起来了,就好像突然找到了人生方向一样,且愈发愈有荣耀感和自豪感。
他觉得自己和京里头那帮挂着虚衔的勋贵不一样了,老子是真正上过战场的主帅,老子掌握实实在在的兵权!老子参加过大小十余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老子身上是有功勋的,自己赚的功勋不是祖上福荫,还有,老子即便不能再升了,但还可以帮吴家下一代打出一片天。
所以吴惟英是自豪的,毕竟是大明现在勋贵里最拉风的,且手握兵权的,没看到卫时春几个都来学自己了么,到处找关系要上战场镀金,来了又怎样,还不是只能打杂,打辅助,怎么能给自己比,所以吴惟英不光自豪还骄傲。
当然了,吴惟英也是有骄傲的资本,掌管大明唯一的火力部队,就连常宇都高看他一眼,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要不然年前怎么不让他和卫时春几人驻防后方的开封而是和吴三桂马科驻防前线洛阳呢,说明就是将他和吴马两个悍将平起平坐!
加之其身份尊贵,吴三桂和马科对他也是礼敬有加,但老吴倒也不在他俩跟前摆谱,他是老人精知道这俩人依着常宇将来都是未来不可限量的人物,保不齐哪一天也是勋爵加身和自己平起平坐,但真正让吴惟英放下身段的却只有一个人。
不是常宇。
而是李岩!
这个同常宇默契至极的左膀右臂,投诚不过半年便以战功跻身八大柱国之一,将来……不得了啊,吴惟英除了知道李岩将来大有可为外,也从内心佩服李岩的才能,关于李岩的军事才华全军有目共睹,能智取也能硬刚,也因此深的常宇和朝廷的信任,要不然前线那么多悍将,黄河总督怎么就落他头上呢。
年前军情研讨大会时,李岩要求神机营驻防蒲州,若开打可以提供火力压制对岸掩护部队渡河,可吴三桂和马科不愿意了,若开打的话潼关那边毫无疑问是他俩的活,那可是块难啃的骨头,他俩也需要吴惟英的火力辅助。
一番商议之后,诸将决定将神机营一分为二以备两边之需,随后吴惟英率部分兵马趁黄河冰封渡河进驻蒲州。
如何打朝邑?
这个问题早在年前李岩驻防蒲州的时候就同部下再三研讨过了,毕竟只要开打这就是头号目标,所以对于如何打朝邑对于李岩来说根本不是什么新鲜问题了,而且早就做好了准备。
“弹丸之地,用督公大人的话来说,根本不用费什么心思,简单点,粗暴点,成也!”李岩就是这么给部将说的。





扶明录 第1797章 妖风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扶明录最新章节!
老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李岩得到常宇密信之后立刻遣人去对岸散布消息说李自成秘密入京身份暴露后背朝廷给抓了个正着,这消息无疑是旱地惊雷,像长了翅膀一样日行千里,从无数村村镇镇飘过然后进了城。
但凡听到这个消息的不管是兵还是民都瞠目结舌,只是极大部分都不相信,怎么可能哦,东征好不容易从那逃回来,还敢再深入狼穴,再说他去那干哈啊,有必要去么,有病啊他。
老百姓也不信,当兵的也不怎么信,但这并不影响消息继续飞快的传播。
有不信的,就有相信的,当然也有半信半疑的,虽然这部分人不多,但只要有怀疑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且这部分人多是贼军方的人,即一些贼军头目,因为传言越来越多,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什么宋献策,什么刘希尧等人都被说的有鼻子有眼,这两人是大顺国的谈判代表他们是知晓的,这就让他们感觉事情不像空穴来风了,而真正让他们开始怀疑甚至深信不疑的是一股妖风:若不信,让李自成出来露个脸啊!
对呀,当事人只要一出面就立判真假了,既然传言这么肯定,那看来十有八九了!
李自成在京城被擒的消息短短一日间就传到了西安,顿时城中大震,相对普通老百姓和普通士兵来说,西安城中的贼首大佬们那心神震动可就大翻了天,而且大部分都开始怀疑事情可能是真的了。
原因很简单,月前李自成离开西安说是秘密巡查前线,然后就一直没露面,身在何处谁也不知道,此时听到他被擒的消息,那保不齐他真的偷偷跟着宋献策去了京城了!
一时间,西安城内人心惶惶,或者说好几个大佬的心思都活了,据说短短半日去亲王府(李自成在西安的皇宫)探听消息的人就有几十波。
“定然是明廷为了谈和筹码故意放出假消息以此让咱们自乱阵脚,闯王又不是三岁小儿岂会去做那胡闹之事,此时正值谈判的关键,黄河防务至关重要,闯王不敢大意才亲往巡查,为免被明军探得虚实故而隐藏行踪,莫被朝廷所趁了空虚,自家人先乱了”亲王府内,高氏和田见秀矢口否认且耐心安抚诸贼首。
“他们或许是探得闯王在黄河防线的消息,只是不确定在何处,故而放出这个消息引闯王现身确定其身在何处罢了,对岸明军主帅乃叛贼李岩,他鬼主意最多对咱们了解也最多,此计必是出于其手……”
这段说辞确实打消了众贼首的一些疑虑,但是吧……
谁又知道他真的没秘密潜入京呢?虽说可能性不大,也没必要,但只要没现身那就真有可能,所以说那么多有的没的,不如让李自成赶紧现身一切谣言便不攻自破了。
高氏也爽快应了,李自成月前是和牛金星李过三人离开西安的,李过这个时候在潼关,他应该知道李自成身在何处,相信最多三五日便会有消息送来。
众贼首这才各自打到回府,不过各自心里也有了小九九,看高氏神态不似作假,看来此事十之八九是李岩搞的阴谋了,但假若万一呢,若李自成真偷偷去了又被朝廷给擒了呢?
那个时候……是投降朝廷呢,还是分家自己立山头?
李自成此时在哪里?
高氏说李过知道。
李过在潼关,这是一个兵家必争的重镇,黄河在这里九十度转了个弯,往北是蒲州河津,往东是洛阳开封,还有一条渭水通西安,明军若想收复西安,潼关是必打的。
所以贼军在这里重兵防守,且一定要派个靠得住信的过的人来坐镇,贼军山头林立派系非常多非常复杂,相互之间互相不服气看不顺眼,比如第二把交椅的刘宗敏相当的桀骜不驯,虽和李自成是拜把子兄,虽此时李自成称了帝,但他对李自成没任何尊敬和敬畏可言,经常有逾越之举,李自成对此睁只眼闭只眼能忍就忍,但李过却忍不了,便同刘宗敏免不了起了摩擦,甚至连做个面和心不合的样子都懒得做。
东征之后,贼军在大顺国宣传是凯旋而归,实则自己心里头明白是被揍回来的,心里头都憋着一股怨气,加之随后官兵在对岸陈兵随时都要打过来,这个时候李自成必须派一名猛将驻防最重要的潼关。
刘宗敏是他手下头号猛将,所以驻防潼关非他莫属,但这个时候李过跳出来说:我来!不为其他就是想痛揍官兵,解心头之恨!
刘宗敏自然知他心思,只是看破不说破,加上东征刚回他还真的不想去前线守城,乐的在西安花天酒地,年轻人就是争强好胜,你喜欢争就去吧,老子喜欢享受于是便顺水推舟不和李过争了。
李过确实争抢好斗,因为年轻,年轻人若不激情若不热血还算年轻人么,(百度发现李过竟然比他爹李自成还大六岁简直太扯淡了)而他之所以好斗,主要还是被常宇被激的,简单来说就是不服气!
东征那么大的阵势,那么好的形势,竟然被一个不知道哪冒出来的毛头小子给搅和了,先是迎头打后又追着打,搁谁服气啊。
贼军里也有年轻的将领,比如罗虎,马宝年纪都不大才十五六七岁,一个个猛的一逼,冲锋陷阵单挑群殴都是所向披靡,可东征都没在小太监手下讨到好处,所以都憋着火,尤以李过为甚。
于公,潼关是大顺国的国门,于私他要和刘宗敏争功要和常宇正面刚掰手腕再分高低!所以当李过成为前线主帅后,便将所有精力都投在黄河防务上,从南边的重镇潼关往北的朝邑,大荔,韩城……但凡军务不分大小事事躬亲,数月不回西安,仅有在过年的时候给回去一趟给他爹拜个年,然后爷俩一块离开西安,那时候对外说的是巡视前线防务,到了潼关的时候,李自成才说,儿砸,爹要去京城一趟。
李过没想别人那样第一反应是你有病啊,虽意外但能理解他爹的心境。
东征之后大顺军心披靡,诸将心里头也充满了怨气和不服气,毕竟在对岸被削的太狼狈了,脸上实在无光,而随后东厂大太监更是不要命的突然渡河入境,如入无人之境般的一番折腾的鸡飞狗跳然后安然退走了,这是继在太原大战时小太监混入大营将李来亨刺杀后的第二个耳光,当真蹦起来朝脸扇啊!
叔忍婶也忍不了,所以李自成决定也过去扇明廷一巴掌,趁着军谈的时机潜入京城在你皇城根下溜达一圈全身而退,那可就不是扇朝廷耳光了,是朝脸踹了!
以牙还牙,既能解心头之气又能振奋军心,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但是!这得是在一个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才是。
当然了,在正常情况下李自成断然是不会冒这个险的,巧了,现在两方有意和谈,朝廷为了顾及影响断然不会斩来使的,何况朝廷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会亲自过去的,这就有了一个安全背景。
当然了,去扇朝廷耳光找回场子也只是李自成偷渡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事,可以最及时的同宋献策牛金星等人一起应对朝廷提出的条件做出决定。
毕竟,军谈才是最重要的事。
于是第二日,李自成和牛金星便离开潼关说是去他处巡视,实则和宋献策汇合渡河东去入京了,而李过是知道此事寥寥数人之一。
李自成离开后的日子,李过并未太过担忧其安危,精力依然主要放在黄河防务上,虽说这次是他们主动提出和谈,但也做好了随时谈崩开战的心里准备,何况这次和谈的初衷本就是为了拖延时间,当然了也有大部分人是真的想就此收手能落个善终。
虽然在大局上李过也知道和谈可能是最好的结果,但在内心深处他却希望谈不拢,他还想打,还要分个高低,若真的投诚了,就要在那个小太监手下听令做事了,实在憋屈,内心有太多的不甘心和不服气!
这段时间他时常去往朝邑眺望对岸,恨不得立刻挥兵杀过去踏平蒲州,擒杀叛贼李岩,但想归想,却不能轻举妄动,李岩在对岸陈兵数万可不是纸糊的,而且他已侦查到明军在开封和洛阳的大军也开拔到了陕县,距离潼关不过两百里的,牵一发动全身,若这次军谈失败,可能会立即开战!
开战就开战,谁怕谁啊!对岸的明军每日都在研判如何进攻取城,这边的李过也是一样的心思,他知道一旦开战,潼关和朝邑都首当其冲成为官兵的火力点,所以他在这两点防守上也都下足了功夫,但是,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若一旦全面开战,数百里黄河防线都是战场,官兵可渡河进攻,自己也可主动打过去,打河津,打蒲州,李过为此也制定数套攻防计划。
只是吧……
就在他跃跃欲试时,突然刮来一阵妖风,李自成被擒的消息半日便从朝邑传入了潼关城内,惊闻之下,李过手中酒杯落地!




扶明录 第1798章 李过很乱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扶明录最新章节!
李自成悄然入京不慎被擒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从黄河边飞往各处,短短一日半就传到了西安城,引发了轩然大波弄的人心惶惶,亲王府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而在黄河岸边的重镇潼关城里坐镇的李过知道的自然更早些。
当消息传来时候,李过正在和几个心腹将领吃午饭商议军情,闻讯手中酒杯滑落,诸将亦瞠目结舌,齐齐看向他。
李过反应很快,酒杯落地啪的一声便将他惊醒,随即嘴角一撇冷冷一笑:“李岩愈发上不了席面了,为乱吾等军心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只是这种连三岁小儿都骗不了谎言还妄图乱我军心,当真是小瞧吾大顺军了”。
诸将闻言神色一松面面相觑相视一笑,纷纷笑骂李岩当真小人,手段下流,两军对峙互相之间经常会散布些谣言扰乱对方的军心,只是这次也太假了。
“两军隔河对峙大战一触即发,防务如此严峻吾父岂能去做那无聊之举”李岩神色不屑,众人纷纷附和,毕竟闯王都是四十好几的成年人了,成熟稳住不似对岸那个十几岁的太监,属猴子的吧不知轻重到处乱窜。
“将军,闯王如今身在何处?”有部将问道,虽说李过寥寥几句便将他们的怀疑打消了,但如今传的满城风雨,对麾下士兵还是有影响的,所以故此一问。
“对,让闯王四处走一遭,谣言不攻自破,狠狠的打李岩的脸……”
李过微微一笑:“父亲此时在大荔,昨儿吾还曾接到他一封密信……相信此时他应该也听到这个谣言了,很快就会回来的”。
诸将颔首,他们是知道李自成前段时间秘密来前线巡查防务,为了安全起见行踪极度保密,知者寥寥,但李过便是其一,此时听他这么说更无疑虑。
“李岩狗贼向来以谋著称,此番却又如何摆弄出这个漏洞百出的假消息,他所为何?”有部将提出疑问,李过低眉想了下:“吾亦为之所惑,其背后必有深意”说着起身走到院内抬头看着天空又朵朵白云飘过,越漏洞百出的谣言却愈发容易让人相信,且谣言本身的真假根本不重要,重要的只要能达到目的便可,他此番的目的是……
乱军心!
李岩猛然转身,诸将神色皆凝重。
军谈这个节骨眼他乱我军心作甚?
答案只有一个!
他要有所行动!
两军隔河对峙,防线数百里到处都是进攻点,但显然对方不可能进攻荒野之地,他们的攻击点从南到北就三个,潼关,朝邑,韩城。
潼关重镇城防可谓铜墙铁壁又有重兵驻守,进攻极难,韩城在正北茫茫大山脚处,背后又有数城联防犄角之势,随时出兵打援合围,亦难攻取且一个不深便会陷入胶战中。
所以,剩下的只有朝邑了,一个建在黄河岸边岩石上的小县城。
与其说是县城,不如称之为兵堡更为确切,因为很小。
虽然小确实大顺军和明军对峙距离最近的桥头堡,其背后不足五十里地便是大荔县城,哪儿亦有重兵防守,若发战事可极速驰援。
但是,朝邑城小有兵不足两千,且与对岸相隔太近,完全在官兵的火力射程内,且若开战,明军会首先拔掉这个监视器!
只是军谈期间李岩为何要发动进攻,且其一旦开战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已经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了?
若没有,只拿下朝邑作甚,虽拔掉了眼线但很快就会陷入包围成为孤城,他们死守对岸一座孤城的意义是什么?
诸将想不通,然而此时已不是探究李岩背后目的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了,这个期间双方的一举一动都敏感无比,既然对方做出了动作不管背后目的是什么,首先的是迅速作出应对反应。
于是一番商议之后,李岩一边遣将前往朝邑助战,一边传令潼关周边防务进入战备状态,同时又派人去大荔通报李自成,让他最好能回潼关一趟稳定军心。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赶紧稳定潼关军心,令诸将各自回营安抚,告知这不过是李岩的奸计罢了,闯王此时在西安安好,不日便来潼关,切不能让这谣言乱吹乱舞,这当口老天可以刮风下雪甚至下刀子但军心不能乱。
手下诸将各司其职去了,李过长呼一口气双拳紧握朝厅上走去,却突然感觉自己浑身都在发抖,抖到几乎无法行走,不得以靠在廊柱紧咬牙关缓缓的坐下。
此时此刻,他内心无比的惊慌和恐惧。
他是了解李岩的,他不可能莫名其妙的弄这么个漏洞百出的谣言来惑众,更不可能随随便在这个节骨眼要进攻。
只有一个可能,父亲真的出事了。
他是知道李自成潜入京城的寥寥几人之一,虽说他此时并不太相信李自成真的被朝廷给擒了,但绝对是出事了,至少是身份暴露了!
否则这风也刮不起来。
此时的他既担心李自成的安危,又忧心这边的防务及人心。
李自成是有替身的,且此时确实在大荔那边,只是那个替身虽能糊弄过普通将士,可亲近人一看便知真假。
若李自成真的出事了,朝廷那边立刻就会进攻且很显然李岩已经开始动手准备了,如何阻挡官兵成了头等大事,可一旦确认父亲出了事,西安那些人必乱,必会趁机拉帮结派分家,人心军心一盘散沙,如何挡得住那小太监……
稳住,稳住,不能乱,不能乱,李过嘴里碎碎念着鼓励自己,这时一个近侍走近院子看见他瘫坐在走廊地上,连忙就要过来搀扶,李过挥手阻止他,速传汪海洋等过来。
汪海洋是宋献策派往西安汇报会谈内容的传令兵,就是个跑腿的,他自然不知晓李自成其实就和宋献策一起,接令后便从京城一路狂奔渡过黄河后便被拦住告知前往潼关汇报,在潼关他自然也没见到李自成,而是直接汇报给了李过。
这其实只不过是李自成和宋献策做样子掩人耳目罢了,所以汪海洋根本也没去西安,这些日子一直留在潼关。
此时李过叫过他过来是要仔细盘问那边的情况,虽然汪海洋来的时候,李自成的身份还没暴露呢,但李过依然想从某些蛛丝马迹来推断事情的可能性,若实在无所发现,他便决定遣汪海洋去往京城打探消息,毕竟此时只有他们几个可以光明正大的以信使身份来往黄河两岸。
怎知汪海洋还没来呢,便有探子急报:“将军,朝邑丢了!”
刚颤巍巍站起来的李过噗的一屁股又坐在地上,一脸惊恐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昨夜”
“为何此时才来报!”李过怒吼!朝邑距离潼关不过百里地,中间还有设了驿站快马三个时辰足以,按理说他一早便能得到消息,此时却已是晌午了。
“官兵在凌晨突然袭城,周边被封锁了……”
李岩竟然真的动手了,难不成父亲真的……李过不敢再往下想了。




扶明录 第1799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扶明录最新章节!
1...641642643644645...7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