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浪得虚名
又行数十里已至晌午,好在山路终于平坦些,略作休整常宇便下令继续行军,天黑时已至乌江畔,距涪州不过数十里地,终是累的人疲马乏,便就地扎营,到了深夜宋洛书派人来了。
宋洛书一行十余人有惊无险的先行打探消息,先走陆地后从乌江走水路去涪州城,亮出身份后,马万年的手下热情招待,并且将这些日所作所为事无巨细全说了,那当真是一脸的自豪:若不出意外半月之内必能破重庆城。
但常宇得知秦良玉并未亲自出战,而是由她孙子马万年及四个侄子兵分两路从陆地迂回至重庆西边然后来个回马枪杀到佛图关下想要从那儿破城,便知此战破重庆根本不可能,秦老太太此举一来为了奉旨行事拖住张献忠让他无暇趁虚而入云南,二来就是历练一下她孙子,操练一下兵马罢了。
原因很简单,重庆的天堑之险绝不是那么轻易可破的,若秦良玉亲自来打倒还有些把握,毕竟考过一遍的题了。
但这次来的都是年轻一辈,马万年完全就没有实战经验,他四个侄子倒是沙场老将经验十足,但比之秦良玉还是差一大截,而当初秦良玉打重庆的时候,秦翼明等虽也参战,但那时候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奉命行事,没有任何决策权,现在终于有机会抗大旗了,可他能行么?
常宇认为不行,因为秦翼明此人虽作战经验丰富,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胆怯!这是史料给他标签!说白了就是打法太狗了!畏首畏尾畏畏缩缩。
一个要进攻的主将有这样的致命弱点那是必须不行的!
除此之外,就是硬件不行,兵马虽过万,但全是乌合之众,当年勇悍一时的白杆兵的比例太少了,而且此时的白杆兵无论战斗力还是经验都远不如当年的。
将不行,兵不行。
靠什么?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一腔热血?
打打野战刷小怪或许还行,对上经验丰富的贼军那显然不行,何况人家还是守着天险,让他们硬攻那就是白白送人头。
扶明录 第1723章 撤兵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扶明录最新章节!
于是当夜,常宇召集李慕仙,姬际可屠元等人商议此事,最后认定马万年和他几个堂哥根本没有能力和实力攻破重庆,而且要尽快撤离,否则会很麻烦。
推断他们打不下重庆的理由已经足够充分,至于为什么要尽快撤兵也是经过仔细考量过的,一来拖延任务已完成,二来,秦良玉的粮草虽然储备丰足,但绝对供给不力,毕竟石柱和重庆相隔数百里山路呢,不像后世有直达高速路,现在沿江根本无路可走,不走水路只能绕行千山万水,粮草物资供给十分困难吃力的,十天半月或许还能撑得住,时间一长便供给不足,那时候会严重影响士气军心。
而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贼军的援兵也快到了。
为什么这么肯定贼军会有援兵?
互换下身份,若常宇是张献忠闻讯重庆北围攻,再远也会发兵前来打援,他绝对不允许重庆重新落入朝廷手中,一旦被收复就堵住他的进出口了,而且那个天堑之地,再想攻下来可就难咯!
所以他一定会派援兵来的,至于派谁,从哪来,走水路还是走陆地他不知道。
但是,无论是从哪来,无论是走水路还是陆地,即便是从成都到重庆也有一条直达陆地,若走的快些,半个月足矣。
一旦贼军援兵抵达,马万年撤兵部及时的话就被陷入前后夹击之中,那时候别说打重庆了,他能否逃出性命都是未知了!而常宇便是想救都不知道从哪下手!毕竟这边地势太复杂险峻了,又没有船,兵力也不足。
所以他连夜潜人去传令马万年速速撤出重庆,先稳住周边州县,三观而后行,徐徐图之。
第二日晌午,常宇一行抵达涪州,守将是马万年手下的灵宝塔出城恭迎十里,以表马家对朝廷的恭敬。
当然了这也是常宇的身份特殊,一般官员还不值得马家如此恭敬。
入城之后,将士休整常宇则听灵宝塔汇报这近两个月马万年搞出的各种动静,并告知清早得报后已遣人抄近道去往重庆传令撤兵,同时派人去石柱知会秦良玉,他到了。
所谓的近道,就是探子夜不收淌出的小道,不是大军能行的,遇山翻山遇江渡水最快一日夜可抵重庆,也就说明日此时马万年便可受到撤兵消息,但愿他接到命令后立即撤兵,但愿那个时候贼军援兵还没到。
常宇本欲略微休整半日便前往石柱拜见秦良玉,但又担心重庆那边有变,则只好耐着性子在涪州盘桓几日,正好兵马这数日奔波也是疲了正好借机休整。
等待的时候当然不是每天在衙门里躺着睡大觉,常宇是个闲不住的人,跟着灵宝塔在城里头逛了个遍,然后又出城勘察各处地形,有着最强大脑的他过目不忘,踏遍各处险要登高望远便将涪州周边的三d立体地形图深深烙在脑子里了。
就这样一边休整一边等待重庆那边的消息,一眨眼两天就过去了,却意外的等到了马万年和秦翼明回来了,原来二人得知大太监在涪州的消息后,果断下令撤兵,然后竟跟着探子抄近道先回来见常宇了。
这一见面不得了啊,如雷贯耳的大太监竟然不及弱冠,比自己还小!马万年傻了眼,他也不过二十刚出头,他堂叔秦翼明都四十多的中年男人了。
这人如此年轻,当真那么厉害么,马万年心里头开始打鼓了,顿时觉得传闻是不是水分太多了不可信。
常宇对这种场面已经麻木了,几乎每个初见自己的人都这样的表情和神态,他不以为然,但看见马万年和秦翼明着哥俩他还是忍不住叹口气。
一种很复杂的心情。
因为这哥俩之后都降清了,虽是大势所趋,但他可以肯定若是秦良玉活着绝对宁死不降的!
常宇已经不是刚穿越过来时偏激愤青了,非黑即白,只要想到谁降清了都该死都该杀,那时候唯一一个能被他原谅的降将只有祖大寿,后来渐渐的他体会到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于是又多了个吴三桂,再后来他又慢慢的释怀了些许人,至少不会像刚来那样极端了。
不过眼前这个叔侄二人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在都算不上举足轻重的人,降清与否都无关大局,虽然常宇知道现在历史走向已经发生了改变,但这二人戏份和影响力应该比历史上重要些,但依然不是主角,只要秦良玉还活着,就轮不到他俩上位。
所以此时的常宇对他俩谈不上好恶,只关心眼下时局,客套之后直奔主题问了重庆那边的战况,二人也是据实而言。
两个月前秦良玉接到崇祯帝的密旨同常宇的私信后便立刻展开闪电行动,令马万年和秦翼明为主力,走长江南岸出兵酆都一路敲锣打鼓扯旗杀向重庆,另一边则遣秦拱明率二千兵马暗渡长江直逼忠州城下,忠州城内的贼兵本来接到命令要渡江打石柱试探秦良玉呢,哪知道人家都堵家门口了,吓的关门不出,而秦拱明则扬长而去,直奔正西的长寿县,轻松就将只有几百贼人驻防的长寿县给断了,而后迂回往重庆杀去。
随后两路兵马渡江从西登陆陈兵佛图关下。
前文也说过了,马万年心里头也知道攻不下来,牢记他奶奶的话就当练兵了,这些时日见变着花样进攻,结局当然也是久攻不下,但也不心急,就是玩儿。
里边的刘廷举也还沾沾自喜,嘿,攻不下来!任你千变万化老子就一关破你万法,待老子援兵来了里外夹击就是你命丧之时。
马万山心不在破关而在练兵,却也让秦翼明暗松一口气,因为他本就怂,若是马万山铁了心硬要送死的攻那就吓坏他了,这样挠痒痒式的不轻不重正好,每日虽不建功但也损伤不重,只是作为一个经验十足的沙场老将他心里也清楚,这种日子不能持久。
一来是久攻不下影响士气,二来粮草供给困难,三则是日久只恐贼军来援,为此他还多了个心眼在后方五十里外设了眼线,一旦发现有兵马前来立刻来报。
不过幸运的是还没发现贼军援兵的时候,常宇的撤兵令就下来了。
一听说东厂的大太监来了,二人便将撤兵之事交给手下部将,然后急急到涪州来见。
扶明录 第1724章 考量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扶明录最新章节!
两个月间,马万年各种折腾,虽未破重庆城却也算圆满完成朝廷布置的任务,且还趁机检验了他奶奶的号召力以及练了兵,可谓一举三得,心里头多少都有些飘飘然,此时见了大太监来汇报工作,自也忍不住想听几句夸奖。
不过能让常宇夸奖的人凤毛麟角,除非你有非凡才能。
“撤兵以后吾等该当如何部署?”常宇看着年轻的马万年有心考量他,所谓虎父无犬子,他爷爷他奶奶以及他爹都是人中龙凤,倒想看看他到底是虎崽还是狗仔。
马万年来涪州之前,所有兵马的指挥权调动权都要听他的,毕竟他才是石柱土司,连他四个堂叔都要听其号令,即便很多时候他都还要参考这几个堂叔的意见。
不过常宇来了之后,发号施令的就要换人了,因为他是东厂大佬,代表的是朝廷,他最大。
不过你再大,兵马是我的,你就算如何部署也得听听为的建议吧。
“下官以为……”马万年刚想说话,突然瞥见他堂叔秦翼明若有若无的给他使了个小眼色,心中领会话锋一转:“下官资历浅薄经验不足不敢妄言,当以督主大人号令”。
这话说的也是实话,但绝非本意,实则是想来个反考量,秦翼明实则不信眼前这个少年人能在短短一年时间力挽狂澜干出那么多惊天动地的事。
他有心要试探一下,这太监是否真的有货。
这点小心思常宇一瞥之下便心知肚明,闻言端起茶杯嘿嘿一笑:“汝父勇猛非凡有小马超之称,对朝廷亦是忠肝义胆,奈何天妒英才英年早逝,最终以身殉国为天下人敬重,汝祖秦将军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的巾帼英雄然则已近耄耋之年,他日,石柱依谁?”
这句话很委婉的直接表明一个态度:老子如何还轮不到你考量,好好展示一下你自个本事,若还有点斤两日后还能提携你一二,若是不中用的玩意,你石柱今后也就那啥了。
马万年是个聪明人一下就听懂了,暗恨他堂叔瞎指挥啥啊,赶紧站起来躬身道:“下官不才,若有不周全之处还请督主大人指正”。
常宇没说话,做了个请的手势。
马万年轻咳一声:“撤兵自不能一撤了之,否则这两月的心血便付诸东流,一番折腾便成为笑话了,若仅仅是笑话倒也罢了,只恐影响军心,下官说的是各地溪峒土司的军心,这次无功而返下次再召只恐没那么踊跃了”。
说着看向常宇见他微微点头,又继续道:“再者既然出兵了,好不容易一举攻破重庆周边的这些州县,若就此放弃,实在是……”
“你的意思是将重庆那边撤出的兵力,驻防周边的州县是么?”常宇问道。
马万年看了一眼旁边的秦翼明微微点了点头:“弃守容易再取难,驻防周边合围重庆,将来再取重庆事半功倍”。
常宇哦了一声,似笑非笑的看向秦翼明:“秦总兵也是这般认为的么?”
秦翼明被常宇看的心里发虚,轻咳一声赶紧道:“眼下仓促之际未能周全,还请督公大人指点”他是老狐狸,这话说的滴水不漏,大太监既然这么问了,自是对这个回答不太满意。
“本督初来乍到,对局势把控不周,指点谈不上,但旁观者清却可提醒一二”常宇微微一笑又将目光落在马万年身上:“土司大人可知本督为何传令撤兵?”
马万年赶紧道:“拖延之计已凑效,且重庆天险久攻不下,另粮草不足,而且……”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关键点:“或许有贼军来援,那时会陷入夹击之中,敢问督主大人,这不周之处是否和贼军援兵有关系?”
常宇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你觉得贼军会有援兵来么”马万年眉头轻皱又不由自主的看向秦翼明,可这会秦翼明一动不动,他看得出来这太监是真的在考量马万年,自己若是再在旁边挤眉弄眼会惹其不高兴的。
“你爷爷不在了,你爹爹也不在了,有一天你奶奶也会走的,你这些叔叔也会走的,那时候你还能去问谁?”常宇轻哼一声,马万年顿感足底冰凉瞬间凉遍全身,谁能想到一个二十几的青年竟被一个少年一语惊的冷汗淋漓,只怕说出去都没人信。
但秦翼明信!
这个时候他已能感受到这个太监的强大气场,随随便的一个冷哼,便能压的人喘不过来气,气场之大,气势之足世间少有。
而这种气场,他长这么大就在一个人身上感受过,他姑姑秦良玉。
这太监绝对不是空架子,空架子的人没这么大的气场。
“下官认为贼军必有援兵前来”马万年赶紧收回心思认真回答常宇的问题。
“何以这么认为?”常宇又问。
“重庆乃入川水路门户……”马万年言简意赅:“此重镇其进退皆可为守,万不可失,所以必会发兵来援”。
“那本督再问你一遍撤兵如何该当如何部署?”常宇嘴角上挑,眯着眼看着马万年,那边秦翼明额头已见汗珠。
这一次马万年没有急着回答,而是低头沉思了好一会才缓缓道:“撤回长江南岸,弃守长寿,忠州,屯兵涪州,酆都与其相峙”。
秦翼明皱眉,常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轻轻放下:“渡江攻城之难无以伦比,好不容易得手如何就这边弃了,岂不可惜”。
马万年笑了:“若不弃守只恐深陷其中,全军覆没”。
长寿和忠州都在重庆下游长江北岸,与石柱隔江相望,若出兵驻防则要分散兵力,其供给也极为困难,更重要是一旦贼军出动水兵阻断长江,那便成了孤城和孤军了,想撤走撤不走。
若是说朝廷准备周全了准备开干攻打重庆了,短时间留兵驻防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的,可眼下朝廷根本无力也没计划攻打重庆,眼下仅靠秦良玉的兵力和实力还不足以打下重庆,所以分兵驻守长寿和忠州实则是个天大的累赘,会极大且不停的消耗秦良玉本就预留不多的实力。
虽不舍,但也得扔。
至于南岸的涪州和酆都则同石柱相连,若有战事发生无论是兵力还是粮草都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抵达,且这两个地方可以延伸为秦良玉的桥头堡,以此来对峙隔江的重庆,这还仅仅是地势上的战略,还有更深层次的战略,那边是周边数百里内的溪峒土司和地方地主武装。
若秦良玉仅偏安石柱一隅,这些溪峒和地方武装则远离他势力范围很容易被贼军逐个击破或者胁迫拉拢,特别是这次跟着左良玉围攻重庆,保不齐贼军的援兵一到他们就会算旧账,结果你秦良玉打重庆的时候叫上俺们一起,人家援兵一来你们又回老窝去了,扔下俺们不管了,贼人来算账谁保护俺们,以后谁他么的还跟着你干。
但若将酆都,涪州纳入势力范围内,这些地方武装的在秦良玉的羽翼之下了,若是有战事他们必也会发兵来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其中关窍,常宇和李慕仙早就窥破了,而马万年还得经过提醒才恍然大悟,而那个怂货秦翼明还满头雾水呢,若秦良玉在旁边少不得给他一拐杖,白瞎跟我南征北战数十年没点长进。
不过由此也能看出马万年还是可造之材,只是经验欠缺罢了,而这个时候马万年和秦翼明心里头已对常宇佩服的五体投地哪里还敢再有一份怀疑和轻视之心,这太监当真是随手点拨便见千里江山。
随后宴席上又见了东厂卫诸将,马万年和秦翼明暗自心惊,个个鹰视狼顾一看都是狠茬子所谓虎将便是如此!
傍晚时候,常宇率部离去,他要去石柱拜访秦良玉,马万年和秦翼明则留守涪州部署撤兵事宜,并且严密监控重庆那边贼军动静。
…………………………………………
一眨眼,这书也写了很久了,虽没多大浪花但也有人爱看,那就继续写,你们喜欢也就投投票支持。感谢。
扶明录 第1725章 祖孙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扶明录最新章节!
石砫
短短两个月,秦良玉脸上沧桑欲浓,老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马万年第一次扛大旗出征,她这个做奶奶的也是时刻牵挂着,即便有四个经验丰富的侄儿在左右辅佐,但已然放心不下,因为对手是经验更丰富的贼军,且战场瞬息万变,稍有差错便可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秦良玉不想再白发送黑发了,她的哥哥和弟弟为国捐躯了,丈夫儿子也为国尽忠了,眼下老马家就只剩下马万年这根独苗了,若再有差错,她死后都不知道如何见马家先人了。
可是马万年不能不去!
作为一个能载入史册的巾帼英雄,秦良玉的胸襟气魄以及视界都非常人堪比,她深知慈母多败儿,溺爱和过度保护只会适得其反,眼下自己还活着,石柱境内那些土司一个个还服服帖帖,还能保持平和军面,周边溪峒也唯他是从,可一旦自己走了呢,以现在的马万年能镇得住场子么。
没人比秦良玉更了解这个孙儿了,以他眼下资历,威望,手段都远不及其父更不能和她这个老狐狸比了,他根本镇不住下边的各路土司溪峒,即便有四个侄子相助。
所以她要在自己死之前,好好历练这个孙儿,让他能将石柱土司这个位子坐稳了,能像他爹那样不光能独当一面,还能成为朝廷的栋梁砥柱,大明那么多土司,可这数十年来有哪家比得过石柱马家在朝野上的威望,她要马万年将这个威望再延续下去!
虽然这些威望有一大半都是她秦良玉挣来的,但她也是马家的人,所以她要用剩余不多的精力来给马家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马祥麟没死的时候就对马万年要求极为严格,习文练武学兵法样样不落,两年前马祥麟战死后,秦良玉对其要求更加严格并放手部分政务军务与他亲自断定处理,手把手的教他如何御下,如何处理各种关系等等。
唯一的遗憾就是在兵法上战事上马万年还是纸上谈兵,他需要一个实战的机会,虽然之前也曾随父亲打过仗,但跟着别人扛旗和自己扛旗完全是两码事。
所以当这次机会来临时,她毫不犹豫就将马万年推了出去,但却又总是提心吊胆。
本已古稀之年,精力已是不足,马万年一走还将兵马都几乎带光了,境内大小事务又都落在秦良玉身上,事事亲为,这两月身心俱疲。
不过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自马万年发兵之后,每隔几日便有消息传回,比如周边溪峒响应如潮,比如轻松取了周边州县,这些都让左良玉欣慰不已。
一眨眼发兵两个月打重庆都快一个月的时候,秦良玉这时候有压力了。
她是个百战老将,心思缜密眼光毒辣,比如年前张献忠入川时她听了贼军入川路线便推测出其必攻之处,当时给出了一针见血打七寸的建议,奈何上头听而不闻。
这一次她同样预先聊知奈何不得重庆,只是让马万年历练一番也顺便练练兵而已,但时日已久,各种麻烦事就来了,粮草供给困难不说,最重要是一旦贼军有援兵前来,那马万年就危了!
那怎办?此时左良玉还不知道云南那边的叛乱平定了没有,所以不敢贸然撤兵,可是不撤兵万一被合围则危也,且粮草已是供给不上了。
正在纠结之际,涪州的灵宝塔派人送来消息,东厂大太监从云南过来了此时就在涪州,不日前往石柱拜见。
秦良玉大喜,那太监既然来了就说明云南的叛乱已经平定,掐指一算其在云南最多也不过呆了二十多天,竟然这么快就平定叛乱,果然厉害,不过想想或许平定之功是沐王府的,他不过督战而已。
可即便如此,她也十分好奇这个太监,想亲眼见见到底是怎样的人中翘楚,能在短短一年内力挽狂澜,大败闯贼和鞑子。
于是赶紧令人张灯结彩布置准备迎接那大太监,又让来人传令马万年速速撤兵回来,既然云南叛乱已平,她的任务就完成了,赶紧趁贼军援兵未到之前撤离,迟则只恐生变。
哪知来人说了,那太监还没到涪陵之前就遣人去传令撤兵了,说是怕贼军援兵来了被夹击进退不得……
秦良玉顿时就楞了!
这太监果然不凡。
好像一切都在他算计之中,都在他掌握之中,他在去云南的路上就开始让自己发兵牵制张献忠,当然也会提前让沐王府做些别的准备,他用二十天时间平定叛乱,然后算定这个时间差不多张献忠开始发兵打援重庆……云南沐王府,成都张献忠,石柱的自己,他是如何这种未雨绸缪,而且时间差都算的那么精细。
终大明一朝,东厂的提督都是官场顶级大佬,虽然品级不高更不是百官之首但满朝文武还是唯他独尊,所以得知常宇来此,秦良玉不敢怠慢,虽已古稀却依然坚持出迎,认为礼不可失。
两日后常宇过丰都渡龙河抵达对岸沙帽山军营时,秦良玉已在山脚下相候多时,远远瞧见一个拄着拐杖白发苍苍的老妪,常宇急忙快步向前。
秦良玉乍见一少年疾步走来心中惊讶,不及细看躬身便要施礼:“老身……”话未落音,常宇已疾步到了跟前,探手一扶,顺势跪地而拜:“东厂常宇拜见秦将军!”
四下众人皆惊,秦良玉也是一怔。
东厂的大太监啊!满朝文武人人抢着抱大腿的存在此时跪拜一个土司老妪,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却真真实实的发生在了自己眼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