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浪得虚名
其中以南下那支人马人数最多且身份最特殊,因为里边有锦衣卫和东厂的人,他们此去可并非仅仅传信那么简单。
第740章
大兴,京城之南数十里外的弹丸之地,往昔冷清无比,近日却是热闹非凡甚至太过喧嚣嘈杂,只因数万有数万明军驻扎于此。
数日之间从南边调回来的各部人马全部就位,小小的大兴城变得拥挤不堪,不得已史可法严控入城人数,将数部军营扎在城外。
鞑子兵就在京城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咫尺之遥大兴的明军自也不敢大意,城外各军营防守严密水泄不通,十里内布满各种明暗哨。
前几日鞑子探马入境,自也引得一些慌乱,很多人以为鞑子兵要大举南下了,以至于军心惶恐,直至史可法出面安抚,鞑子正在围攻京城和小太监火拼,根本无暇来此,即便来此也没什么可怕的,一顿吧啦吧吧,士兵们才长松一口气,没来就好,至于史可法说的不可怕,操,当我们三岁小孩呢,鞑子若不可怕,边军那么牛逼都被打残了,以至关外城池一丢再丢,现在只剩宁远那个小破地了。
若不可怕,为何鞑子数次入关,明军每每远望而不敢靠近,闻声便逃……
虽说月前小督主率兵出关大战清军,杀的他们丢盔弃甲,可事实谁又知道,若真的是那样的话,鞑子怎么会又突然入关了,还有实力围攻京城只怕东厂那个大太监也掺水了吧,一时间军中各种传言横飞。
流言蜚语最容易乱军心,史可法等一众大佬急急灭火,各种安抚却始终治标不治本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没办法,明军的恐清症非一日之寒,稍微一个小火苗都成燎原之势。
然而就在即将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军中的流言和各种质疑声却在昨日突然戈然而止!
用事实来说话远比一千句话更有说服力。
京城保卫战大捷的消息传来立刻堵住一大半人的嘴,小太监果然有实力,用城中那些菜瓜们竟然挡住了鞑子们的疯狂攻击。
而完全让那些质疑声闭嘴的人,却是个十分出人意外的人。
那就是军中人称黄闯子的总兵官黄得功。
黄得功为人粗鲁豪爽,善战勇武没史可法那些文官能说会道,喜欢简单粗暴直接实际的,在昨日清军攻城之际他率兵万余精骑兵冒大雨前去支援,在荒野中和阿济格五千清军铁骑血战近半个时辰。
后因大雨爆发双方鸣金收兵各自退走,这一战既让黄得功和明军体验到了清军骑兵的强悍战斗力,同时明军也杀出了血性,鞑子并非无敌,一刀下去照样死翘翘。
黄得功一直觉得若非这场大雨所阻,他能全歼这支鞑子骑兵,反正他就是这么自信,以至于退兵时候钢鞭指天怒骂老天爷坏其好事。
退兵数里他突然想到,这么回去了,史可法等人一定认为自己战败了,自己就是在怎么吹嘘别人也不信啊,必须弄点实料证据,于是他又遣人返回战场把那些杀掉的鞑子头颅割掉带回大兴。
“鞑子不过尔尔,若非这场狗日的大雨碍事,老子最多两个冲锋就能灭了那支鞑子骑兵……”黄得功回到大兴就是这么嚷嚷的。
有人觉得他吹牛逼,但是几百颗鞑子的头颅就挂在城墙边,谁都可以去看。
很多明军都没见过鞑子什么样的,纷纷冒雨去城下观望,纷纷伸出大拇指,暗赞黄得功牛逼,然后到晌午时鞑子攻城不利撤兵的消息传来时,所有的质疑声全没了。
黄闯子大败鞑子骑兵的消息,全军都在八卦,各种消息涌来,全是有关那场大雨中的血战,鞑子骑兵有多少多少,但明军都杀出了火气,多勇猛,多牛逼……
史可法也是喜出望外,他安抚数日的军心,到头来不如黄得功的一句:“若非这场雨,老子……”看来还是实在的玩意好用啊,当晚设宴为黄得功庆功,同时放出话,之后定然为其麾下所有将士请赏,一时参战的士兵雀跃欢呼,黄得功喝了个烂醉。
至第二天半晌午,黄得功迷糊中被人摇醒,亲兵急急喊道:“大人,京城来人了”。
黄得功翻身而起:“可是小太监派人来的”
“正是,不过……”亲兵正欲说下去,黄得功已经抱着脑袋窜出去了。
史可法端坐大堂,眉头深皱,旁边坐着两个太监真满脸堆笑的和他低声说着什么,门口站着几个锦衣卫校尉一脸的冷酷,抬头正好见黄得功跑过来:“可是黄总兵……”刚想阻拦,却被黄得功撞了个趔趄,这货直接进了大堂,看了史可法一眼又瞧了那俩太监,一步向前便道:“可是小太监派你们来的,京城怎么样了”
小太监俩太监眉头一挑,脸色渐冷,黄得功恍悟:“不不不,小督主,大太监,不不,那个常公公,常厂督……”
“你便是黄得功总兵吧”俩太监被他绕了有点蒙圈,但并未在这上边做文章,其中一个淡淡开口。
黄得功嗯了一声:“对,对,我就是,可是有赏”
那太监冷冷一笑:“昨日是你提兵北上的”
“可不是么”黄得功哈哈大笑一脸自豪:“老子领兵万余前去打援,半途遇鞑子直接杀了他们个屁股尿流,斩了近三百狗头呢……”
“黄总兵这是认了哦”另一太监笑嘻嘻的问道,黄得功一拍胸口:“咱老黄从不冒功,但也绝对不会然给别人抢功,昨儿就是老子率兵杀的鞑子,这个史大人可坐证……”
“行嘞”那太监脸色一冷:“厂督命我等前来查办昨日违背军令之事,本以为甚为棘手,却没到黄总兵男子汉大丈夫,敢做敢当,好,是条汉子!”
啥玩意,黄得功眼睛一眯,咧嘴问道:“查违背军令之事,你们这是来问罪的”
那太监冷哼一声:“厂督奉旨督军各部,黄总兵亦在其中。数日前厂督命你部待命大兴,无令不可妄动,黄得功你明知故犯,今儿我等便是奉令查办,以违军令之罪,拿你入京!”
黄得功啊的一声,怔在当地一时间不知如何说辞,那边太监使了个眼色,旁边的锦衣卫就要向前拿人。
“慢着”一直端坐的史可法突然起身:“老夫有话要说”。
第741章
史可法为大明兵部尚书,位高权重加上素有忠君之名甚得常宇敬重,所以即便是一向眼睛长在额头顶的东厂番子们也不敢造次,对其礼遇有加从进门都是腆着笑脸说话,此时正欲拿黄得功,若是旁人干涉少不得一番恐吓,可对史可法他们却不敢,便道“尚书大人请说”。
史可法清了清嗓子道“虽说军令如山,可黄总兵此番亦是一腔忠勇是要为京城打援,亦杀了不少鞑子理应有功,且并未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可否酌情一二”。
“尚书大人这是要给黄总兵说情来着了”一太监正色道“尚书大人亦知军令如山便好,厂督大人想来治军从严,岂能容这种时刻有违军令的事情发生,至于尚书大人所言的为京城打援则显得可笑了,鞑子那点兵力攻城,厂督大人一早胜券在握,否则早下令诸位北上支援了,之所以未调兵则因为厂督要以城高墙厚损耗鞑子兵力,黄总兵前去打援不过是多次一举,甚至可以说帮了倒忙,若非其发兵北上,南城鞑子定也要攻城,那时死的鞑子可就更多了……”
“合着……”黄得功刚要解释,却又被那太监打断“至于尚书大人说黄总兵杀鞑子数百理应有功,咱家且问问黄总兵,你杀了鞑子近三百人,却伤亡多少人马”
黄得功一时语塞,脸色变得极其难堪,昨日大雨中一场血战,斩鞑子数百之众,但其也伤亡惨重,只是为当下时局着想,故意隐而不宣。
“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有何功来着”那太监冷哼,示意锦衣卫动手拿人,史可法再次出口阻拦“这位公公你可曾听闻一句话,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那太监笑了笑“自是听过,出自孙子兵法么,那些违令的将军们特别喜欢拿这句话来搪塞的”。
史可法苦笑摇头“你果真不知,你回去该问问你们厂督,他自会晓得了”那太监一怔,“咱家怎么会不知,明明就出自孙子兵法嘛”。
史可法不与其争执,而是把近日军心不稳,传言四起的是事情说了“亏得黄总兵出兵,不光稳得军心还令其大振,这便是老夫所言的有功而无过,两位公公若还是不明白,且先回京向厂督大人禀明此事,他定会收回成命,不若老夫随两位回京和厂督说个明白吧”。
“用不着尚书大人前去,俺自己说个清楚,倒不信那小太监当真砍了老子!”黄得功一吹胡子,那两太监闻他如此不敬,顿时冷眼瞪过来“黄总兵,说话要规矩些,东厂的茶可比不得前门大栅栏的好喝”。
哼!吓唬谁呢……黄得功翻了白眼,不再说话,史可法左右看了看,终是长叹一口气,挥了挥手,两太监便示意锦衣卫拿人回京,只是没有要上镣铐而已。
当务之急,拿大将入狱,就不怕乱了军心,史可法望着荒野中十余骑北上疾驰的身影,心中乱到不行。
黄昏自己,帝都南城外永定河畔有数股人马在厮杀,自明清两军的探马在了私仇,激战正酣时,正南来了一支二十余人的小股骑兵,当先一人正是黄得功,见远处有战事看了一会,拎着钢鞭就要杀过去,却被旁边的东厂番子拦住“黄总兵当务之急您还是想入城了了自己的破事吧”。
“老子有啥破事可了的,倒不信了杀鞑子还有罪了……”黄得功冷哼。
暮色降临,在城外清理战场的民夫,防御的明军以及外间侦查的部分探马纷纷回城,四九城的城门也悉数关闭,城中袅袅青烟冉冉升起。
东厂衙门里,常宇正在院中花架下和唐破天以及另外几个亲卫军的指挥使,泡茶饮酒,闻得外边通报后,先是一怔,随即苦笑“还真是这老小子闯的事”。
黄得功威风凛凛得闯了进来,常宇起身刚欲说话,便见一物飞了过来滚到自己脚边,却是一个血淋漓的鞑子头颅,惊得旁边陈所乐等亲侍抽刀余要拿他,以为这老小子想搞事。
黄得功无视陈所乐等亲侍,直奔花架下桌前拎起酒壶就是咕咕咕一口灌了,然后往地上一扔,看着常宇道“听说杀鞑子有罪,老子这两天杀几百个,厂督大人打算治我什么罪,扒皮还是抽筋”。
“哎呦喂,一进门又是扔人头又是甩脸色这是给谁俩呢”常宇看着黄得功笑了起来“不过你今儿要没个说法让咱家点头,当真还真够你喝一壶的”。
“俺千杯不倒,再来十壶也不怕”黄得功哼哼的翻白眼。
“别扯淡,有话就说,有屁就放,给你一盏茶功夫决定你今晚是睡客房还是睡诏狱”常宇眉头一挑撇了撇嘴。
根本没用一盏茶功夫,黄得功甚至只说了不到十句话,却每句话都在点子上,特别是最后三句“我是不是有功我该不该赏该不该狠狠的重赏”。
常宇听了苦笑起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话你说不出来,史大人说的吧”。
“甭管谁说的,是不是这个理”黄得功不依不饶。
“是这个理”常宇长呼一口气,将领领兵在外,战场风云变幻要懂得应急变动,岂能全听那远离战场千里之外的所谓运筹帷幄者,历史上被坑死的将领可不再少说,远的哥舒翰,近的孙传庭,皆因宫中的大佬不了解战场局势,让其遵旨而行,最终被坑死了。
但这句话同时也成为很多将领避责的金玉良言。
“如你所言,军心涣散甚至恐慌,多亏你出兵一战平息,功大于过对吧!”
“难道不是么”黄得功又在那哼唧唧,常宇却也是无法反驳“但你违令在先吧,其次你虽为振奋军心却至万余骑兵于险地,就没想过若是不敌战败,不光死伤无数,还可能火上加油使得军心更加惶恐不安”。
“没想过!”黄得功回答的很干脆“敢问厂督大人,那个时候以您之见又会用什么办法,大战在即,军心不稳已隐有恐慌之患,吾等麾下将士打打贼军都已是吃力,这月间又长途跋涉激战数场早已经精疲力尽堪,此时又有了恐惧,敢问厂督大人这样的兵能拉出打仗么,是不是给鞑子送人头!”
常宇一时语塞。
许久苦笑“这话是史大人教你说的吧”。
黄得功白眼一翻“卑职又不是三岁小儿,怎么还要别人教说话,厂督大人今儿您要是把老子……把卑职给下狱了,只恐嘿嘿……”
瞧他硬气的,常宇哭笑不得“也罢,你违令有罪,但杀敌有功,功过相抵如何”
“不如何,卑职杀敌有功抵了违令之过,但卑职还有稳定军心之功呢,为何不赏”黄得功今天算是和常宇杠上了。
常宇一怔,看了旁边李慕仙一眼哈哈大笑“几日不见倒学的油腔滑调,也罢,咱家不给你计较,你讨赏咱家便赏你,但却是咱家私人打赏,你违令之事不究但也不可能鼓励,场面上是一分赏也没有的,说吧你要多少赏银,要多了咱家可没得……”
见好就收,黄得功心中暗暗松了口气,玩嘴皮子还是文官厉害,史可法教的说辞果然有用,见常宇果不责罚,便顺坡下驴“卑职不要赏银”。
“哦,那你要什么”常宇问道。
“要酒”黄得功一指地上破碎的酒壶,又道“还要女人!”
诸人哄笑,常宇微微点头“得,今儿咱家做东就让你好好乐呵一番,方三带黄总兵去大栅栏给他叫个姑娘……”
话没说完就被黄得功打断“一个不行,俺要十个!”
。
第742章
月朗星稀,凉风习习这当是初夏最舒适的夜晚,京城中的老百姓们吃完晚饭后在家门口和邻里街坊闲聊着,文人墨客便去茶楼酒肆激扬壮志胸怀,纨绔商贾们则去了红灯区,其中以前门大栅栏最为著名,最为热闹。
不管外间局势如何,城中的老百姓还是该吃吃该睡睡,当然还玩乐的继续玩乐,只要天没塌下来,日子就还要过下去,穷人有穷人的消遣,富人有富人的乐趣以至大栅栏的生意并未受到局势的实际影响,丝竹声阵阵,娇嗔嬉笑声不绝与耳。
黄得功有没有叫十个姑娘没人知道,反正这货公款消费出了前门一头扎进了某个胭脂巷内寻欢去了。
但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前门外的红灯区今儿特别的热闹,熙熙攘攘更胜往日,鞑子退兵老百姓自是又多了一个寻欢的由头,纷纷结伴而来。
而这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军人,其中东厂麾下四营又三营人马几乎尽出,而且他们同样是奉令来玩耍,大战前夕常宇自是让麾下这些男儿人生得意须尽欢,是知道明儿出来城是否还有命回来。
但为了维护军队的声誉,常宇则令其便衣出行,且不可随意表露身份惹事,然后给了老九两千两银子让其带着三营兄弟们务必把这钱花光了。
这一夜,大栅栏几乎闹翻了天,据后来南城兵马司统计当晚仅酒后斗殴事件就多达二十多起,随后出手抓人,可是抓到后脑袋都快大了,这是后话。
就在前门热闹非凡快炸开锅的时候,东城南居贤坊正觉寺附近的一条胡同口停着一辆马车,马车周边站着数个黑衣大汉,隐隐可见其身上携带兵器。
一个黑影从胡同里缓缓走来,然后上了马车,车中有一人躺着养神正是东厂大太监常宇。
“大哥,前边第三家门口有三个拴马桩的那户就是那周太仆家”春祥上了车长呼一口气,看着常宇。
谁能想到在清军铁蹄之畔的京城里堂堂的大明东厂厂公常宇此时竟然在干一件见不得人的秘事受坤兴公主之托把她的婚事给搅黄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