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昭昭大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骠骑尉

    因为王大人会有一个多时辰和大家在一起,会和这一个小队中的每一个士兵说话。这对于很多士兵而言,能和自已最崇敬的王大人说说话,已经是幸福不已的事了。

    而且王瑞在每一个小队时,还会注意观察这一小队的每一个士兵和军官。表现优秀的士兵,王瑞会当即决定将其调入亲卫队。

    亲卫队那是啥是王大人的亲军!虽然亲卫队吃穿也和其它的战兵一样,甚至训练还更辛苦一些,也需要承担更多更繁重的任务,但天天呆在王大人身边,可是更容易被王人注意,除了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外,前途无疑也比普通的士兵更宽广一些。

    至于小队的伍长,总旗等军官,也能在和王大人一起训练时受到提点和鼓励。这些能成为基层军官的人,本来就是更聪明更勇敢的人,当然明白这是一个极好的升迁途径。

    所以,这个规定一制定出来后,每个小队都打了鸡血般的拼命训练了起来,就为了获得最优的成绩,以取得和王大人一起越野跑的“福利”。

    除了每日上午和战兵们一起训练、指导训练外,王瑞还会在中午时和少年近卫营一起吃饭,吃完饭后,则是亲自指挥少年近卫营训练和学习,通常这样的时间都不会低于一个半时辰。

    少年近卫营是王瑞最看重的一支力量,他绝不愿意假手他人。甚至连他最信任的大哥马举,也是轻易不会来插手的。王瑞对这些少年们的看重,由此可见一斑!

    和这些少年们折腾完后,王瑞还需要去制作镜子和玻璃制品的作坊,现场了解生产情况,指挥调度生产。

    虽然每个工坊都任命了匠师和管理人员,但这个时代的人,对于设置流程生产、调度安排还是颇不熟练,还需要王瑞这个“老板”亲力亲为的指导提点。

    长弓和弩箭的制作,虽有马举在具体的分管,王瑞还是时不时的。玩大工业流水线生产,他本人无疑于领先于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人。

    经历过后世知识爆炸的时代,让王瑞拥有了更为宽广的视界,考虑事情也更加全面和实在。有时王瑞一个小小的提示,在这个时代就能弄出一个非常巨大的创新出来。

    其实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就是俗话说的:“凡事怕说破,说破不值钱”!

    潘学忠走后,王瑞就这样每天忙碌着,很快便过了十多天。看看年关将近了,王瑞终于决定要尽快前去即墨营走马上任。

    这一日,王瑞和马举带着挑选出来的六百名战兵,在五十名骑马亲卫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前往即墨营上任。

    即墨营的一众营官千总等人,本来对王瑞是不太瞧得起来的。虽说也打听到王瑞在辽东杀过不少建奴,又在前不久刚斩杀了几百倭寇,但因为这个时代杀良冒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所以,既便打死他们,他们也不相信王瑞真能立下如此大的军功。

    不过,这些军官都是在当地扎根久了的,大多数人还都是世袭的军职出身,各种弯弯绕绕,他们可是知




第四十五章 踏歌而来
    “会顺利的!要相信会有奇迹发生!”

    从海边回去的路上,马举再一次拍着王瑞的肩安慰道。看ΔΔ书阁

    哦,这话听着怎么这么熟悉呢

    “大哥!你也是穿越者”王瑞脱口而出和马举开了个玩笑。

    不过话音一落,他马上就后悔了:我傻比!口无遮拦嘛!

    穿越这个事实可说是他王瑞最大的秘密,如果马举知道自己来自于几百年后,不知道他会不会把自己当成怪物架起来烧烤了!

    “穿什么穿越火线愚兄只闻: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马举摇头晃脑地吟了起来。

    “大哥,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下轮到王瑞不明白了。

    “空了多读书!”马举笑笑,片刻后他又叹息道:“不过,你这一天忙的,可没有时间!”

    “我丑吗人丑才多读书嘛!再说了,俺这是没时间!”王瑞自我安慰了起来。

    “好啦,好啦!你是没时间。放心吧,二弟既然有信心,你就要相信他,这笔生意他一定能做好!”马举微笑着道。

    “嗯,大哥说得对!”经过这个插曲后,王瑞也安下心来。

    既然都他能从几百年之后的后清穿越而来,又有什么奇迹不可能发生就拿现代一些公司的发展来说,也不是相当神奇吗!例子比如小米公司,比如格力集团。

    余下的时间里,王瑞便放下自己不必要的担心,每日上午进入军营参与练兵。

    他规定,每天训练优秀的小队,就可以在第二日,和王瑞一起进行负重越野五公里。跑完回来后,王瑞还要和他们共进早餐。

    和王瑞共进早餐,其实并不能让大家吃得更好一些。但这却是一份每个队长伍长和士兵们,每日都在打了鸡血般争取的荣誉。

    因为王大人会有一个多时辰和大家在一起,会和这一个小队中的每一个士兵说话。这对于很多士兵而言,能和自已最崇敬的王大人说说话,已经是幸福不已的事了。

    而且王瑞在每一个小队时,还会注意观察这一小队的每一个士兵和军官。表现优秀的士兵,王瑞会当即决定将其调入亲卫队。

    亲卫队那是啥是王大人的亲军!虽然亲卫队吃穿也和其它的战兵一样,甚至训练还更辛苦一些,也需要承担更多更繁重的任务,但天天呆在王大人身边,可是更容易被王人注意,除了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外,前途无疑也比普通的士兵更宽广一些。

    至于小队的伍长,总旗等军官,也能在和王大人一起训练时受到提点和鼓励。这些能成为基层军官的人,本来就是更聪明更勇敢的人,当然明白这是一个极好的升迁途径。

    所以,这个规定一制定出来后,每个小队都打了鸡血般的拼命训练了起来,就为了获得最优的成绩,以取得和王大人一起越野跑的“福利”。

    除了每日上午和战兵们一起训练、指导训练外,王瑞还会在中午时和少年近卫营一起吃饭,吃完饭后,则是亲自指挥少年近卫营训练和学习,通常这样的时间都不会低于一个半时辰。

    少年近卫营是王瑞最看重的一支力量,他绝不愿意假手他人。甚至连他最信任的大哥马举,也是轻易不会来插手的。王瑞对这些少年们的看重,由此可见一斑!

    和这些少年们折腾完后,王瑞还需要去制作镜子和玻璃制品的作坊,现场了解生产情况,指挥调度生产。

    虽然每个工坊都任命了匠师和管理人员,但这个时代的人,对于设置流程生产、调度安排还是颇不熟练,还需要王瑞这个“老板”亲力亲为的指导提点。

    长弓和弩箭的制作,虽有马举在具体的分管,王瑞还是时不时的。玩大工业流水线生产,他本人无疑于领先于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人。

    经历过后世知识爆炸的时代,让王瑞拥有了更为宽广的视界,考虑事情也更加全面和实在。有时王瑞一个小小的提示,在这个时代就能弄出一个非常巨大的创新出来。

    其实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就是俗话说的:“凡事怕说破,说破不值钱”!

    潘学忠走后,王瑞就这样每天忙碌着,很快便过了十多天。看看年关将近了,王瑞终于决定要尽快前去即墨营走马上任。

    这一日,王瑞和马举带着挑选出来的六百名战兵,在五十名骑马亲卫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前往即墨营上任。

    即墨营的一众营官千总等人,本来对王瑞是不太瞧得起来的。虽说也打听到王瑞在辽东杀过不少建奴,又在前不久刚斩杀了几百倭寇,但因为这个时代杀良冒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所以,既便打死他们,他们也不相信王瑞真能立下如此大的军功。

    不过,这些军官都是在当地扎根久了的,大多数人还都是世袭的军职出身,各种弯弯绕绕,他们可是知



第四十六章 新官到任
    “啊!原来是这样。刘大人!无妨的,下官这就安排好。”王瑞也不想让刘猛和众人为难。

    他回头对马举道:“传令!马上安排队伍,在城外择地扎营!今晚全体加餐!”

    “喏!”马举应了一声,便快步跑了出去,冲军列大声吼道:“全体都有,向右转!便步走!”。

    整个队伍为之一震,依然步伐整齐地向大路右边走去。

    走出去一百多步后,马举就安排出两个十人小队伍分别在四角警戒,其余人则在另一个年轻军官的组织下扎起营来。

    众人一见王瑞居然安排自己的军队就地扎营,看着颇觉有趣,心道:这下总要乱起来了吧

    因为这大明卫所军队到了晚期,实在是破败不堪,岂不说这野外扎营,就是正式的兵营,也是又脏又乱的。

    而且这些卫所兵还极为懒散,任何出动前,都要开拔银。这类扎营的事,他们更是不愿做也做不来!所以,明末的卫所兵出动时,常常要裹挟民壮,帮着干这等他们眼中的粗笨活儿。

    如果想要强迫他们去干,那等待你的可能就是兵士哗变!

    所以,即墨营的军官们都脸上带着玩味的微笑,就等着看这个新来的守备大人笑话。

    但是在浮山军中,对于扎营,却是有着严格的操典规定的。

    只见这些大家以为会闹事的兵丁们,开始在各队各伍长官们的组织下,分节分段挖起了壕沟来。而且整个干活的气氛,出人意料的很是活跃!

    “第一队,干起来!今天我们先干完!”一个粗暴的声音大喊了起来。

    “今天我们先干完!今天我们先干完”这队兵丁一边跟着高喊,一边用铁揪拼命的挖起土来。

    “二队的,干起来!唱起来!”另一个同样粗犷的声音在另一边喊了起来。

    “浮山军人个个要牢记:营盘扎好最实际!壕沟挖得呀,深不见底,敌人偷袭就掉下去!嘿,就掉下去哟掉下去!"这队兵丁一边唱着歌一边干得很欢!

    即墨营的一众人等看着很是奇怪:这些人就不累吗走了上百里,还有精神这样折腾

    连同刘猛这个前任守备,一个个即墨营的军官开始对这浮山前所军的扎营之事兴致勃来!

    只见这些兵丁很快便在这片荒地上挖出一个圆形的壕沟来,挖出的泥土都被拍在靠内的一圈。而另一些兵丁,正在中间挖去杂草,把营盘分成几大块。

    挖完壕沟后,这些兵丁又把挖出来的土拍成一个矮矮的土墙。还用就近砍回来的杂木,削成两头都带尖的木枪来。

    木枪削好后,便被插在外面的土墙上。整齐的枪头斜指向外,就象一个刺猬,看着很是壮观。

    刘猛禁不住赞道:“贤弟的这些家丁,训练得如臂所使,真是彪悍。能有此强军,实在让人赞叹!”

    一个营官也凑了过来,自以为是地分析道:“这营盘扎得确实不简单!光这壕沟,就能拒敌于营外。只是,这营地现在就在所城外,这营盘不用扎得如此牢实。就是没有壕沟拒马,也是无碍的!”

    王瑞笑笑道:“我只是要让他们养成好的扎营习惯!军队就得有军队的规矩!”

    当日晚间,一众军官在“云来酒楼”设宴,一为王瑞接风,二为刘猛送行。

    刘猛本是鲁省之人,这个时代和登莱还是两个不同的行政辖区,来到这又穷又偏的即墨营时,也是很失望的。

    不过,现在因为要给王瑞升官,要让他腾地儿,他便被顺位升迁去了登莱。所以,他和王瑞感觉上倒也是投缘,好几次不顾自己现在是上官,频频地向王瑞敬酒祝贺。

    当然,他如此亲近王瑞,也是还因为其它一些原因的。一方面,他知道王瑞在登莱背景极深;另一方面,他还要托付王瑞对自己还在即墨经商的亲戚朋友多加照顾。

    王瑞见他对自已言行亲切,便也想结个善缘,也就一口应承下来。

    至于其他的人,以后都是王瑞的下属了,酒席上敬酒的礼数当然也不会少。王瑞也是来者不拒,一一满碗饮了。

    可是却有一个千总,好似石头雕就的一样,只顾着自己闷头喝酒,对王瑞和刘猛都不理不睬。而且迎接新上官的孝敬银,他也只给了廖廖二两。这就让王瑞开始注意到了他。

    这人身形颇为高大,衣着也很是华丽,神情中满是桀傲不驯。

    刘猛见王瑞注意到他,便悄悄提醒道:“这人是左千总刁大达,即墨营的世袭军官,家中



第四十七章 一票难求
    王瑞和马举率领浮山前所的军队前往即墨营上任时,潘学忠也乘风破浪地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宁波府。看书阁免费连载小说阅

    家里人见潘学忠平安回返,便都放下心来。潘学忠安排财叔和随从将货物小心翼翼搬下船来,一一清点入库,这才回府去拜见父母。

    见到潘学忠拿出来的精美玻璃制品,以及雅致华丽的镜子时,潘学忠的父母都很是爱不释手。特别是潘父,他对雕刻有圣人名言的玻璃镇纸更是赞不绝口,连连大夸新奇!

    潘学忠的亲妈则对装了精美木框的镜子喜欢得不得了,一再叮嘱潘学忠别忘了送一面给三娘。

    潘学忠为人很是大气,不便送了那为人仗义的三娘一面镜子,还给大娘和两位姨娘也分别送了一面。其它的姐姐妹妹们,也每人得到了一件精美的玻璃制品。

    一时间,全潘府上下,人人都在夸赞四房少爷孝顺仁义!

    潘父是跑海行商了大半生的人,见到潘学忠带回的货品后,就知道卖完后能得到暴利。他一改之前对这次生意的不管不理,十分热心地开始为潘学忠的销售活动谋划了起来。

    听完潘学忠讲述的王瑞所谓的“饥饿销售”以及召开“展销会”的商业手法后,潘父捋着胡须赞道:“人皆言学而知之,为父观你这义弟仿佛是生而知之!若是走海行商,当不逊于陶朱子贡!”

    “父亲大人,可是要依三弟的妙计行事”潘学忠有点急切地问道。

    “不!忠儿,你还是急切了些。凡事还得多点思虑!”潘父笑着摆了摆手。

    待见到潘学忠红着脸,表示要虚心受教之后,他又说道:“你这三弟妙计虽好!不过,他却未知我宁波府的情形。这海商官绅虽然有钱,却也不是没有见识。若要让他们抢购,还需得显示出你这些货品的档次。我大明以读书人为贵,我们父子何不先开一诗会,让士子红牌豪商俱至,一起吟诗品鉴。如此一来,定能声名远扬!”

    “父亲大人果然更有高见!姜还是老的辣呀!孩儿受教了。”潘学忠赶紧奉承道。

    他又想起王瑞说过,销售时还要选着人卖,让一般的人有钱都买不到。便又建言道:“父亲大人!这品鉴之事,可不能人人皆可前来。咱们挑选一些有身份有名望的人去送请柬!营造一个一票难求的情形出来。”

    “哈哈,我儿聪明,真是心有灵犀,不逊为父当年!”潘父老怀大慰,开心地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个时代的宁波府,尤以海商官绅最为豪富,小小宁波城里便有豪华酒楼青楼十多座,其中尤其以城南的“镇海楼”和城东的“雅乐居”最为盛名。
1...1415161718...1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