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大空头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花皮的皮
咽下杯中茶水,沈建南躁动的心,安定了不少。
“新月。你知道资本最可怕的地方是什么吗”
“”
卢新月没有回答,她知道,沈建南只是需要她聆听。
“资本真正可怕的地方,是渗透无形。当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只闻其名,而不见其形,处处皆是它,却又看不见它。”
卢新月通透的眸子一凝。
“你是说洛克菲勒”
“没错。以前,有很多事情我想不明白,但忽然就想明白了。洛克菲勒已经是真正的大而无形,将品牌运行做了一个百年的布局。”
沈建南沉声说着,脸上有着少有的凝重之色。
借慈善,做资本是后来任何人都不算陌生的资本运作手段,凭着慈善的外衣,总可以事半功倍达到超出预期的效果。
因为好与不好,都会有直接的体现,如果真正投入了真金白银,那么难免会渗透人心。
以慈善支撑起九鼎集团在乌克兰的发展,很容易就能够将九鼎集团的发展融入乌克兰人的心里,曾经索罗斯在格鲁吉亚干过,在乌克兰也都干过,作为一个挂逼,想要模仿并运用,完全可以做的更好。
等到九鼎品牌通过慈善渗透乌克兰,那么乌克兰人会在骨子里怼它认可,无论是沈安然基金,九鼎集团、沈建南学校,还是安然卡戴珊,都会在乌克兰数千万人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人,难免会对熟悉或者看过的、了解过的,留下记忆,广告营销效果也皆是如此。
等将来九鼎渗入乌克兰四千万人心里,等到需要的时候,这些痕迹,就会成为大势推动的主要因素。
那些现在培养的学生,他们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就会不自觉接受汉语的所带的文化,那些接受了馈赠的家庭,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九鼎集团,接受了沈安然基金。
这些,都是看的见摸得着的好处。
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当那些孩子长大成人,他们吸收的文化和曾经接触过的点点滴滴,就会像是刻痕一样,刻入灵魂深处。
这是一种品牌入侵效应,或者说,是一种文化入侵,差别,无非是化的差别。
品牌广告营销是如此,明星效应制造也是如此。
但昨晚听到卢新月引据洛克菲勒和铁路大王之间的崛起,沈建南忽然意识到一个更恐怖的入侵方式,无形无声,看不见摸不着却又非常成功的入侵方式。
在后来,全球金融市场大崩溃,证券、货币、大宗商品资源全部剧烈震荡。
凭着对市场极度的敏锐,沈建南干了一件很缺德的事情,管理的基金亏了个底朝天,这厮赚了很大一笔钱,肆意享受着收获的喜悦。
但有时候,他就会想一个问题。
为什么华夏的传承医学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拥有治病救命且低廉的成本,却几乎消失在历史长河。
直到昨晚卢新月引据洛克菲勒的历史,经过反复思考,他才豁然开朗。
原来的历史轨迹中,将天府可乐、到非常可乐,再到无数被国外资本吞并的品牌拿出来对比,很容易一目了然,当一个品牌失去了品牌效应,当市场被垄断侵占之后,就根本不会再有翻身的余地。
大而无形。
早在1921年,洛克菲勒就在华夏投入了五亿美元,成立了医学院,并且帮助华夏建立了现代化的医科大学,教授了一代又一代的医科学生。
而如果将传统中医看做一个品牌,将西医也看做一个品牌,那一切就说的通了。
中东石油,让中东地区连续遭受了数十年的战乱,尸体遍布中东各个角落,但相比石油,医药体系的利润又岂止庞大十倍。
命和医药可是从来都不带还价的。
家国天下!
拿着手中的茶杯,沈建南不由想到了唐解放说过的家国天下。
咽下杯中尚在冒着热气的茶水,感受着茶水所留下的淡淡清香,沈建南眼神停留在了麻生织月身上。
随着沈建南的目光凝聚,新川雅子和卢新月也将目光投在了麻生织月身上,被三人齐齐看着,麻生织月心里有些惴惴不安,每次没三人一起盯上的时候,就是她最惨的时候,被折腾的死去活来。
偷偷避开沈建南的目光,她红着脸低下头,像是蚊子哼哼道。
“主人!干嘛这样看着织月!”
“织月。有一件事,我想让新月去做,但需要你帮忙。”
在场三人都是一怔,静静望着沈建南,不知道是什么事,会让他如此凝重。
“建南。怎么了。”
“新月。以九鼎的名义尽快成立一家传统医疗慈善基金。”
“”
“”
第十六章 利差的影响
当香港在近三十五度的高温下喘息时,地球北边那个叫芬兰的国度在白夜召唤下,迎来了平均气温不到二十度的凉爽仲夏和各种狂欢。
因为冬天总是漫长而寒冷,这里的人们对短暂的夏季总是充满热情,大多数芬兰人在仲夏节会在远离城市的度假小屋中与家人或朋友一同度过,留在城市里的人会聚集在派对上。
有人会去参加音乐节,音乐节的种类从爵士、蓝调、摇滚、歌剧到室内乐,无所不包;有人喜欢在沿海岛屿之间航行,或是在夏季木屋里享受慢生活,有人会拿着报纸,躺在沙滩上的躺椅上,吹着海风,晒着太阳,喝着啤酒的时候再看看报纸。
对于芬兰人来说,生活总要适度的享受,那才叫生活。
但,这些都是过去式了。
随着证券市场的下行,房地产市场的下行以及出口贸易的缩减,有几十万人忽然就失去了工作,让很多人很难再去肆意享受夏季带来的舒适和热情。
没办法,世界虽然很大,但钱包干煸,想去看看,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赫尔辛基,曼内嗨母路。
米卡哈基宁从邮电报刊亭买了几份报纸,边走边阅览着。
他是赛乌拉造纸厂的一名技术工,只是厂里生产的纸张主要是出口苏联为主,随着苏联市场的剧烈变化,近几年厂里的业务大幅消减,在经营状况不断恶化下,老板不得不开源节流选择了裁员来避免企业的破产。
很不幸,米卡哈基宁成为了被裁掉的员工之一。
他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要养,突然失去了经济来源,虽然还有一些存款,但不得不抓紧时间寻找一份新的工作。
只是米卡哈基宁找工作的过程并不顺利,他的技术都是在造纸厂学习来的,而整个国家的造纸业都遭到了苏联市场恶化的剧烈冲击,不少工厂产品大量积压,甚至出现了破产。加上证券市场的持续下行,房地产市场的冷清和恶化,连续一个月时间,米卡哈基宁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啃着手里拿着的面包,米卡哈基宁找到了路边一张长凳坐了下来,他已经做好了打算,不管什么样的工作,哪怕是在国外,也要先去工作再说。不然坐吃山空下去,以前攒下的存款,恐怕很快就会消耗一空。
《晨报》,是芬兰最大的传媒报业之一,除了有关芬兰的经济时政和热点新闻,背后还会经常刊登一些招聘信息。
吃掉手里的面包,米卡哈基宁习惯性将报纸翻到了最后,寻找起其中的招工信息。
招聘厨师、教室、行政人员卡车司机
拿着笔,米卡哈基宁逐一在招聘信息上来回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工作。但很遗憾,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他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有些烦躁将报纸倒翻过来,米卡哈基宁顿时感觉更加烦躁。
一张很熟悉的封面人物在占据了报纸五分之一的刊幅。
芬兰央行行长,安宁。
配图消息:央行决定,自6月20号起,下调基准利率百分之零点五个几点。
都是一些财政和数据方面的消息。
统计部表明:第二季度,全国失业率增加了百分之五,达到了百分之十五。
gd增速下降了百分之六点八,同比下降了百分之二。
经济学家葛宁表示,证券市场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按照目前国内经济环境,希望央行可以干预市场,依次稳定持续下行的股市。
全都是很糟糕的消息,米卡哈基宁已经没有心情再看下去了,特别是央行下调利率的决议。
银行下调基准利率,就意味着存在银行的钱,收益会降低百分之零点五,现在失去了工作收入已经断了,银行利息还越来越少,简直是糟糕透了。
“这帮该死无能的混蛋!”
米卡哈基宁心里烦躁,忍不住愤愤骂了一句,但他甚至不知道是在骂自己的无能,还是骂葛宁的混蛋。
铃铃铃——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忽然传来,是米卡哈基宁随身携带的电话,随手将报纸扔在一旁,他皱着眉头按下了通话键。
“米卡。是我,戴维斯。”
贾里科瓦莱宁,和米卡哈基宁一样,过去在赛乌拉造纸厂上班,但在一年前,就遭到了炒鱿鱼的待遇,无奈朝西欧去寻求更多的机会,两人都是技术工,在厂里关系还算不错,偶尔也会电话联系。
“喔。戴维斯,好久不见。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
“许久不见,怀念我们一起工作的日子。米卡,你现在过得好么。”
“简直是糟糕透了,我现在也失业了,正在找工作。”
“抱歉。这真是一个不幸的消息。”
“你在德国还好么”
“还不错。这次我来找你,就是想告诉你一个赚钱的机会。你知道么,不久前,德国央行一次性上调了百分之零点八的存款利率,年化收益可以达到百分之六点。我想,我们可以把钱拿到德国的银行存起来。”
“什么年化百分之六的收益真的么”
“当然是真的。我上一周已经把我的钱全部存到了德意志银行,米卡,你也快点行动起来吧,这真的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
不久,两人又聊了一会挂断了电话。
米卡哈基宁脸上挂着激动之色,下定了一个决心。
德意志银行,是德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存钱进去,肯定不会有任何风险。
芬兰马克挂钩埃居,和德国马克的汇率一直波动不大,相比芬兰现在只有百分之一点五的年化收益,存入三十万到德意志银行,每年就可以多出百分之四点五的收益,也就是一万三千多。
这是很大一笔钱,而且不存在风险。
没有再犹豫,米卡哈基宁随手将报纸丢入垃圾桶,迈着大步朝芬兰银行走了过去。
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秘密,当一个消息被人传达到另外一个人耳朵,很快就会被再传达到另外一个人耳朵。
咔、咔、咔
英国伦敦,格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传真机在不断的咔咔声中,一张又一张文件被墨水打印了出来。
不久,一名个子高大的金发中年女子,收好打印完毕的文件,敲响了公司总经理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其娜卡诺斯基手里拿着电话,整个人笑的花枝乱颤,随着助手把文件放在桌子上,她将电话夹着脖子上,抓起文件看了一眼。
一行加大的字体整齐排列在文件顶端,标题名:警惕芬兰马克存在的贬值危机。
作者:沈建南。
第十七章 苟南不苟了
经济是一种财富交换的方式,数百年的经济市场表明,在经济运转中,总会存在起起伏伏的波动,我们称之为经济周期。
芬兰劳工部门的统计数据:第二季度,全国失业率增加了百分之五,达到了百分之十五。gd增速下降了百分之六点八,同比下降了百分之二。数据不会作假,它在清晰告诉我们,芬兰的经济陷入到了一个瓶颈。”
“”
“众所众知,芬兰的经济主要依赖出口贸易,但随着前苏联市场的剧烈变化,对于芬兰的出口业造成了严重打击,成百上千的造纸厂、纸浆厂不得不被迫关门寻找新的产业,而相关产业链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
“证券市场的经济的晴雨表,从芬兰赫尔辛基hex可以看到,从1991年6月开始,证券市场同比高点,下跌了百分之四十。经济的交换过程中,又存在着传导机制,受到股价大跌的影响,赫尔辛基房地产价格在四个月内,下跌了超过百分之三十。”
“”
“芬兰央行决定,将会下调基准利率百分之零点五个点。”
“”
从芬兰本土经济到芬兰出口业数据,再到芬兰就业率以及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引据芬兰各个部门拿出的数据和市场的现状,沈建南洋洋洒洒写了几百个字。严谨、真实,很公平、公正,既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什么弄虚作假,所有的数据都是芬兰官方公布出来的数据。
咋一看,没什么毛病。
所有的文字都是从一种客观的角度来写的,也都是所有人可以看到的数据,没什么知情人士透露或者猜测。但其娜卡诺斯基究竟沈建南熏陶,又经常会深入交流,哪里会看不出来这篇文章里面的猫腻。
完全是避重就轻,偷换概念,以及鱼目混珠来混淆视听,绝口不提芬兰政府在努力做出的改变,也绝口不提芬兰政府和芬兰企业在加快适应市场变化,以及财政部即将投资的基建改善。
其娜没听过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典故,但意思,她岂会不明白。
沈建南这么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无非就表达了一个意思,芬兰要完了,芬兰人自己都说他们要完了,这些经济数据,大家都可以看的到,这是经济危机才会有的数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