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培养手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夏闰羊
在当时,即便管统再三劝阻袁谭,出兵之前还是应该事先请示过袁绍,之后,再决定是否在这个时候出兵,可是,管统这个时候显然并不了解他的这个主子的心理。
袁谭就是要在没有依靠他父亲任何名声和权势的情况下,做出一番事业,既给他的父亲,给世人看一看他的能力。
对于袁绍这么大的势力继承人的问题,历史上,并不是官渡之战之后才出现的,而是现在就已经存在。袁绍续娶的妻子家族势力也很大,再加上袁绍的幼子袁尚年少聪明,又经常在袁绍的身边,也的确是非常讨袁绍的喜欢,因而,袁谭这个长子,且是无能长子的地位就变得非常尴尬起来。
即便在袁绍三子当中,第一个占据了一州刺史的位置,而且,除了平原国之外,青州其他所有属郡也全都是他一手一脚打下来的,只是,自从赶走孔融之后,袁谭在青州刺史任上干得并不如何出色,这还是只官方说法,曹操身边的两大谋士的评论最为贴切——两汉历史上最差的青州刺史,没有之一。
甚至于,他可能是历史上两汉十三州最差的刺史。
就算是袁谭的前任青州刺史——焦和,在很多方面都比袁谭做得要好得多。
这也就难怪,袁绍对这个长子已经变得有些失望了,袁谭暗地里已经由安插在邺城里的暗探那里得知,袁绍其实已经有了易储的念头。
这对这些年自认为兢兢业业经营青州的袁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为,他才会不顾已经得到他极大信任的管统几次三番的劝阻,一意孤行要出兵进攻徐州。
为了弥补冀州粮食的空缺,袁绍不仅仅只是从幽州涿郡抽调了一部分粮食,而且,还从青州平原郡——这个青州非常重要的产粮地也抽调了近一半的粮储,因而,青州自身的粮储也并不是太充裕。
没奈何,管统只好硬着头皮,主动向袁谭请缨带兵出征,第一个目标并不是被泰山贼之首臧霸控制的琅琊郡,而是东海郡,为此,在大军过境琅琊郡之前,管统不惜在极有可能会泄露青州军军事情报的情况下,事先派人到臧霸那里,提出过境的请求。
只是,让
第1089 进击的袁谭2
但是,这个锅,可真得是不应该由管统来被。
事实上,彭城国周边的很多人都知道,在以曹操为主导,连续发动第二次和第三次徐州之战中,为了让曹操不能就食于敌境,刘备在彭城国境内一直采取的都是‘丧心病狂’坚壁清野的策略。
刘备不但亲自下令,让士兵们在彭城国境内四处放火,使得彭城国境内各县几乎到了寸草不生的境地,而且,除了彭城国国都彭城县县城之外,在第二次徐州之战爆发之前,刘备就已经命人战略性地将彭振国其他属县境内的百姓全都迁徙去了下邳国。
因而,一得到青州军进攻东海郡的消息,当时担任彭城国国相的
因为到现在还未能在扬州江南打破三方僵持的局面,故而,刘备暂时还不想放弃下邳国,故而,他在得知青州袁谭居然敢出兵夺取徐州的消息之后,立即把负责驻守糜兰跑得比兔子都快,他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将彭城县县城里的百姓和所有能够搬走的东西全都运抵了寿春城。
糜兰是糜竺和糜芳的族弟之一。
举荐此人的人,恐怕很多人的想不到,他就是金珏。
没错,就是金珏,当初,因为刘备极为重视金珏,因为糜竺和糜芳派了不少小厮和使女伺候金氏兄弟和华佗一行人。
糜兰虽然姓糜,也的确是与糜竺他们兄弟有亲戚关系,但是,却是已经出了五服的穷亲戚,故而,他才会被糜竺故意当成小厮,安插在金珏的身边。
在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在私下里,糜兰把糜竺兄弟故意将他安插在金珏身边的事情,偷偷告诉了金珏。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一个人能力高低其实不要紧,金珏一直都认为,想要在这乱世当中活命,进而立足,成为一个任务,最重要的一个特质不是别的,就是要识时务。
很显然,糜兰就是一个非常识时务的人。
因而,在建安元年的那个时候,已经在刘备麾下效命的士人当中,除了赵云这一个一直都被刘备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忽视的大将之外,金珏唯独就像刘备举荐了糜兰一个人。
当时,金珏就实话告诉过刘备,这个糜兰自身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能耐,但是,以后刘备占据的地盘大了,若是有不重要,只需要人去维持那里的秩序,亦或者像彭成国这样随时可以放弃的郡县时,糜兰绝对是首先之人。
为何,糜兰怕死啊
不仅如此,糜兰怕死,却又不像糜芳那样对自己的主子不够忠心。
金珏走后,在两次徐州之战中,刘备一直都把糜兰放在沛郡南部担任县令,他在治上的表现,正如金珏所说的那样,中规中矩,可是,一到了战争爆发的时候,这小子就会比兔子跑得还快,不进入此,他还会严格按照刘备的要求,在他逃跑的时候,居然还能够将他所治理的县县城内的百姓一个不拉地全都转移到下邳国去。
因为,刘备决定在实施金珏的让徐州计划时,第一个被任命的郡太守,就是糜兰。
管统在彭城国里虽然一无所有,但至少将彭城国全境拿下,但是,袁谭那里却是在东海郡和下邳国的边境上遇到了来此刘备军的强力阻击。
袁谭在这里遇到了曾经与袁绍军交过手的老对手——常山赵子龙。
扬州之战,从去年年底开始已经陷入到三方僵持不下,三方军队已经在吴郡和丹阳郡形成了犬牙交错地战
第1090 进击的袁谭3
曹操建立的虎豹骑,真正成型,也是在他出兵柳城,彻底击败乌丸人之后,也就是建安十二年左右的事情了,那一战中,曹操不但让他的虎豹骑在于乌丸人的交战之中得到了充分的磨练,而且,还从战败的乌丸人那里获得了大批乌丸人优良的战马。
这也是后来,曹操在夺取荆州时,敢让五千虎豹骑一路上紧追刘备不舍的根本原因。
而刘备赶到侥幸,却不难理解,让徐州计划,本来就是将徐州让出去,不管是谁接受了徐州,之后,就都与刘备无关了。
这是刘备对被曹操所操控的汉献帝的反击。
汉献帝不是任命陈氏家族主官整个徐州吗那么,刘备就很干脆地将徐州整个让给陈氏一族,可让了又如何
得到只剩下空壳的徐州,陈氏一族在徐州,在大汉天下的地位,还不如在刘备麾下效力的时候,那个时候,为了安抚整个陈氏一族,刘备可是将整个广陵郡的所有事务全都交给陈登主官,这也是看在陈登既是个人才,对刘备本人也是极为尊敬的面子上。
不然的话,刘备早就听从金珏的建议,将陈氏一族彻底从徐州铲除掉了。
可是,陈氏一族被从广陵郡放回到原籍下邳国淮浦县之后,便逐渐发现了刘备的‘阴谋’,事实上,刘备暗中逐步将徐州境内的百姓向以九江郡为主的地域迁徙,并未特意隐瞒。
因为,刘备知道,哪怕陈氏一族暂时在徐州失势了,可是,陈氏一族毕竟是在徐州经营了数百年的地头蛇,徐州境内还是有不少陈家安插在刘备军内部的奸细。
想要完全保密让徐州计划,无异于痴人说梦,因而,刘备干脆就大大方方地让陈家知道自己的行动。
这个时候,陈珪这个自以为是的老狐狸才知道,之前,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作茧自缚而已,失去了徐州,尤其是下邳国本地百姓的支持,整个陈家就成了失去皮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个成语,用在现在的陈氏一族身上,再没有比这更恰当的。
而这个时候,陈氏一族真正的顶梁柱——陈登,却根本不理会这些东西,一回到淮浦县,陈登就命人将他和自己的妻子和子女们所住的宅院用围墙全部封堵了起来。陈登这么做,就等于是自行将他自己圈禁了起来。后来,哪怕他的老父亲陈珪三番两次亲自出面劝说,陈登依然还是不肯从围墙走出来。
也怪不得陈登这么做,做主接受汉献帝的册封,背叛刘备的人,就是陈珪,他是陈登的父亲,古人有言,子不言父过。
既然父亲亲自做出的决定,陈登自然不能违抗,但是,背叛信任自己一直效忠的主公刘备,这也与陈登一直信奉的君臣之道不符。
顺从父亲的意志,是为不忠,而反对父亲,是为不孝,加在自己父亲和主公刘备之间的陈登,自然是左右为难,因为,他认为,自己唯一能够做得的,就是自此以后,闭门不出。
因为,陈登心里面很清楚,自己这么做,只要陈珪不再自己作死的话,刘备看在他的面子上,是不会再为难陈珪,再为难整个陈家的。
至于已经被刘备军所杀的两个叔父——陈瑀和陈琮,以及陈登的两个弟弟,陈登从未因此而恨过,亦或是直接杀了他的两个弟弟的金侯。说到底,那四个亲族的死,也只能怪他们自己命不好。在
第1091 杯具的袁谭
第1091
不,应该说,赵云在此一战中,只是在适合的战场,适合的时间,发挥了出了他自身应有的军事而已,就算是这样,也不是袁谭和他手底下那些半吊子青州将领们能够抵挡得住的。
在赵云赶回来之前,糜竺负责下邳国的防务,因为他手中掌握的兵力的确是很有限,故而,在边境上的那几天里,守得的确是很辛苦。
三国演义中,说糜竺、简雍和孙乾是白面书生,虽然这样的评语有所偏颇,但是,在军事方面,他们三人,还真的就是白面书生。
如果不是金侯留下来部分他亲自训练出来的屯田兵,被糜竺临时征调进了防御部队,他还真就未必能够得到赵云及时从江南返回。
由此可见,哪怕是金珏的弃将,也对刘备产生了很多不可磨灭、不可忽视的影响。
现在,刘备麾下很多郡太守,都试图从金侯那里调一些他自己训练出来的屯田兵,因为其中不少士兵其实已经具备了单独领兵参与、或者指挥防御战的能力。
将大量士兵训练成将领,哪怕只是军司马,进而是部校尉,别部司马这个级别的中层将领,在这个时代,也是非常困难。
这是刘备麾下,不,这是天下除了金珏之外,其他任何将领都没有的能力。这一点,在金珏麾下,除了他自己和魏明以外,就算是魏延和傅彤在这一点上都比不上金侯。
撑到了赵云被刘备紧急从江南调回到下邳国,赵云利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从守军中精挑细选出三千人,在一个雨夜,偷袭了袁谭所率领的青州军大营,赵云只率领三千人当中的一千精锐,由他亲自率领直冲青州军的中军,来了一个直捣黄龙。
而剩余两千人,也被赵云事先分成两拨人马,提前绕到青州军的背后,在赵云发动总攻之时,他们便会从背后侧击青州军的两翼。
而率领这两拨分兵的将领,正是赵云临时从金侯那里借调来的,一个叫侯勇,一个叫候敢。
若是换成管统作为这支三万人的青州大军的统帅的话,即便是赵云也未必能够用一战将之击败,可是,换成缺少战场经验,又极度怕死的袁谭,情况便完全不同了。
因为赵云的勇猛无敌,再加上青州军猝不及防,被赵云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攻到了距离中军打仗只有两百步远的地方。
袁谭见势不妙,不顾手下人的劝阻,直接带领他的近百名亲兵,甩开三万青州兵,返身不光不顾向着青州方向狂奔而去。
侯勇和候敢听见动静,也立即发兵,从背后分别袭击青州军大营左右两翼的。
就这样,只用了一夜的功夫,青州军三万人的大营彻底崩溃,虽然在此战中,因为赵云所率领军队自身兵力不足,因而没有能够直接杀伤太多的青州军士兵,但是,因为昨夜是雨夜,乌云遮月,天色昏暗,再加上身为主帅的袁谭很早就弃营而逃的缘故,中军当中大约有五千人左右的青州军士兵直接扔下武器向赵云投降。
剩下的青州军中军士兵,自相践踏而死的就有三千多,侥幸能够逃回东海郡郡治莒县的,居然不到五百人,还有一千多人觉得在袁谭手底下干活,风险实在是太大,一些人直接去了琅琊郡或者泰山郡,投奔臧霸去了,而有一部分士兵结伙直接逃回了青州。
之后
第1092 用人与江东的得失关系1
若是能够得到江东,将来,即便袁绍消灭了公孙瓒,平定了整个中原,有长江天险在,他刘备还是能够在江东继续立足。
徐州这边,刘备军打了一个打胜仗,可是,只要青州袁谭出兵袭扰刘备的徐州,那么,无论是曹操,亦或者江东另外两个地头蛇孙权和周瑜的目的却也达到了。
刘备要摆平来自青州的威胁,必然要调派他手下的大将返回徐州,如此一来,刘备军、孙权军和周瑜军在江东形成的犬牙交错的极为不稳定的平衡,立时便被打破了。
江东方面,自进入到建安五年之后,周瑜将他的老巢豫章郡全权交给了不到二十岁的陆逊把守,而他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在丹阳郡的凌阳县与刘备对一直缩在泾县和丹阳郡郡治宛陵县两县之间构筑了坚固防御的孙权军主力形成了南北夹攻之势。
只是,他们二人为了防止对方从中获利,一直都不肯先一步主动对孙权发起进攻。
只不过,将军队摆在原地不动,对孙权和周瑜相对有利,可对刘备军是相当不利的。
不利之处有三,
第一,地域之争。
刘备自己都不是江东人,
这一点,他与还不满十八岁的孙权相比,都是一个极大的劣势。
周瑜虽然是江北庐江郡人,但是,庐江郡属于扬州刺史部辖制,即便在江北,江南人也将之视为江南。因此,周瑜的身份也没有问题。
更不要说,刘备军上上下下全都是江北人,江北人对江南人实施统治,难免会因为地域不同的关系而产生纷争,甚至是敌视。
尤其是那些山越人,先开始,金侯在的时候,在利益的驱动下,那些山越人部落首领还愿意协助刘备军阻击孙权的部队,但是,当孙权最终迫于形势,听从吕岱的建议,所在两县,坚守不出,金侯也被刘备调动到吴郡去,攻略吴郡,之后情况就完全变了。
占据了丹阳郡不少属县的山越人首领们不但开始互相抱团取暖,而且,他们还不会向之前那样什么都听从刘备的命令,对刘备所拍使者下达的命令逐渐也开始阳奉阴违起来。
在年轻气盛的徐庶的建议下,由从豫章郡带兵来到丹阳郡的赵云亲自领兵,剿灭了其中一个最不听话的山越人首领。
刘备和徐庶都以为此举能够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结果,让他们两个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此举反而是起到了反效果。
若是山越人那么容易被征服的话,历史上,孙氏一族在江东建立的东吴政权,从建立之初,一直到灭亡,他们与江东境内的山越人之间的战争就从未停止过。
此举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接下来,其余占据了丹阳郡属县的山越人首领们直接杀了刘备派驻到县城之中的使者,与丹阳郡境内其他山越人部落首领联合,一起反过来对抗刘备,不仅如此,他们还一同派出使者前往丹阳郡南部,主动向被朝廷册封为扬州牧的周瑜投诚。
从这点就能看出,刘备会识人却不会用人的弊端来。
在刘备麾下的三个谋士当中,最富有才智的,显然是最年轻的徐庶,但是,也正因为最年轻,凡是都想与天下的名士争一争高下,因为就不免在战事中失去了稳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