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皇帝培养手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夏闰羊

    全琮,字子璜,吴郡钱唐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其父全柔,在汉灵帝时就已经举为孝廉,并被补任为尚书郎右丞。

    董卓之乱时,全柔弃官归乡,被本州刺史辟为别驾从事,朝廷因此就地诏拜全柔为会稽东部都尉。

    建安元年,孙策进兵至江东,全柔举兵归附孙策,因此,孙策表全柔为丹杨都尉。

    一郡的都尉,那可是仅次于太守的官职,比起吕蒙的姐夫邓当,全柔的官职可就相对大得多。

    全柔在丹阳郡做官,而他的儿子全琮却被留在了吴郡钱塘县老家。

    因为当时中州士人避乱江南,依附钱塘全家而居者数以百计,全琮居然不计较得失,几乎倾尽全部家财以救济这些逃避战乱的难民,其贫富与共的作风,由此,使得他的名声远播吴郡内外。

    而孙权和顾邵到现在还不知道的另外一件与全琮有关的事情——孙暠攻占钱塘县时,全琮正是凭借着他平日里笼络得这些难民的保护,这才得以率领着大部分难民和他的全家,一起趁乱逃进了富春县县城。

    孙权吩咐完,又看向吕范,问道“吕爱卿,你还有什么可以补充的吗”

    “启禀主公,正像方才张贤侄所说的那样,让程普老将军去修建防线,也实在是有些大才小用了。故此,末将向主公您请命,请求主公您能够准许末将同程老将军一起出发,末将愿意协助老将军修筑完防线,并替他驻守防线,这样的话,老将军就可以腾出手来,汇合陈武和韩当将军,尽快向南夺回四县之地!”吕范俯身拱手回答道。

    有了张承那份建议做开端,吕范也就刚好可以在孙权的面前主动请战了,这样说,也就不会显得他在与程普争功,争兵权了。

    吕范自己都没有能够想到,他自己临时拉来的两个小子,当着孙权的面所提出来的建议,居然比他自己提出来的都要好一些。

    何况,若单是防守的话,吕范在这方面的能力就未必会弱于程普,而且,修建防线其实也要归属于治政能力的一种体现,故此,吕范干起来,其实比程普极有可能会更加得心应手。

    吕范说完,这场孙权所引发的小会议也就结束了。

    结果,三人离开后,孙权不但立刻将有关这三人,以及全琮和张奋的人事任命,全都派手下迅速传达了下去,而且,他还将相关人事任命的内容一并转发给了张昭和程普。

    张昭看完后,心里知道,这恐怕就是吕范做得妖,可是,他却偏偏发作不得,因为,孙权任命的人中,居然有两个是他的子侄。

    有心拒绝吧!

    张昭担心自己拒绝,会给孙权和吴国太留下他张昭怕死,不肯让他的子侄赴险的印象。

    表面大方,赞成吧!

    可张昭的心里到底还是有些担心自己的长子会在接下来的战争中遭遇不测,兵凶战危,祸福难测,作为一个父亲,而张承又刚刚才成年,他担心是必然的。

    可最终,对于孙权新的人事任命,张昭什么话也没有说。

    程普就更会反对新主公孙权的决定了,他看得出,孙权既是有意在培养他自己新的班底,而且,此举从大方向来而言,也是在解放了程普他自己的手脚,让他可以将防御任务交给吕范和三个新进的官员,而他自己则可以亲自率兵直接参与到接下来的战斗中。

    这其实,也是程普非常愿意看到的局面。

    ……

    再说吕范,他离开了城主府,立即返回到家中。

    因为吕范知道,有关他的新的人事任命马上就会到,故此,他急着回家,要安排一些事情。

    吕范长子刘先今年刚过弱冠之年,只可惜,刘先的身体一直不是太好,不能承担出仕当官的重担。

    刚一回到家,吕范却从长子口中得到了一个对他,对整个吕家而言,都如同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




第914 江东乱14
    “父亲大人,咳咳咳,您终于回来了!”问候完,吕先轻咳了三声,趁势微不可查地微微抬头冲着自己的父亲使了一个眼色。

    吕范立即会意,他冲着自己身边的亲卫们一挥手,吩咐道“你们先下去吧!对了,一会儿,主公传令的使者若是来了的话,让据而替我去迎一下!据儿,你听见了吗”

    “诺!父亲大人!”一直站在吕先身后的小吕据小大人一般,冲着吕范一躬身,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吕据,字世议,吕范的次子,今年才刚刚只有十岁。年纪虽小,可是,小吕据从小就像极他的父亲,不但做事循规蹈矩,而且,腹有韬略,即便智谋方面及不上他的哥哥吕先,可是,他从小便身体强壮,武艺不俗,被他的父亲吕范十分看好。

    在另外一个时空里,作为官二代的吕据凭着他自身的能力,最后做到了吴国骠骑将军,只可惜,因为他被牵扯到了吴国皇权争斗之中,最后,因为不忍心背叛吴国,选择自杀,而吕氏一族也因此被孙綝夷灭了三族。

    父子二人先后来到了密室之中,吕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从怀中掏出一封信,直接用双手递交到了吕范的手中。

    吕范接过来,抽出信纸,信封里只装了一张信纸,他定睛仔细一看信纸上所写的内容,即便一向稳重的他,也被信上的内容吓了一大跳。

    原来,这封信,正是之前小会议上,孙权向吕范询问的建昌都尉吕蒙亲笔写给吕范的密信,在信纸中,吕蒙非常隐晦地先是写了一个大写的‘西’字,这之后,就只写了一句话,望伯父您能够尽快做出选择!

    吕范一看,立即就明白了。

    那个大写的‘西’字,意思很明显,在现如今整个江东刚刚陷入到一片混乱之中的时候,吕蒙却早就做出了选择——背叛江东孙氏一族,投效周瑜。

    吕范猜测得出,他认得这个胆大包天的侄儿,极有可能就是在孙策病故的消息传出之后,做出的这种选择。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

    看完这封信之后,吕范虽然心惊不已,但是,他也明白,吕蒙为何会做出这种选择。

    一方是被守旧势力包围的年仅十八岁的新君主,而另外一方,虽然是没有太多太耀眼的战绩,但是,本身既有真才实学,又已经接受了朝廷公开册封,名正言顺的扬州牧,一向聪明过人的吕蒙会选择周瑜作为新侍奉的新君主,这原本就在吕范的预料之中。

    吕范跟着孙策的时间长了,而且,他在孙策麾下既管军务,又监管财政,故此,孙权年轻时喜欢铺张浪费,喜欢乱花钱,喜欢利用自己是孙策二弟的身份向他索取金钱,这件事,就没有给吕范留下太好的印象。

    孙权真正变好,变得像一个英明的君主,也就是在他继承孙策留给他的基业之后,可是,在这个时空里,刘备和周瑜都不会给他留下充足的去让他发挥个人聪明才智、能力,等等作为一个合格君主的时间。

    “父亲,看完这封信之后,您心里面究竟是怎么打算的呢

    您若是立即将此信呈交给主公的话,虽说吕蒙已经转投了周瑜,但是,他毕竟只是您认下的干侄子,并不是直系亲人,故此,主公看完后,也肯定不会因此像孙瑜和孙皎那样,不再相信您的。

    可是,您若是选择替他故意隐瞒下来的话,一旦消息走漏了,主公即便肯看在先君的份上,绕过您,可张昭和程普那两个老东西,却未必肯放过这个彻底解决您的好机会啊!不然的话,蒋钦、陈武和董袭三位先君亲自选拔的大将,也不会在先君刚刚病故的时候,就被主公左迁到了地方任职。

    您究竟打算准备怎么办时间可不等人啊!”看到父亲的神情,吕先急忙沉声问道。

    吕先知道自己父亲的性格,如果孙权还继续信任吕范的话,他就一定不会背叛江东孙氏一族,更何况,孙策虽然死了,但是,孙策的儿子都还活着。故此,他才会讲明利弊,在话语中力劝他的父亲尽快将吕蒙背叛一事上报上去,这样的话,即便会有人因为吕蒙的关系而猜忌吕范,却也不会让吕范遭遇到孙瑜和孙皎那样的结果。

    只是,这一次,吕先却是猜错了,不,应该说是猜错了其中很大一部分。

    吕范自己虽然不肯背叛孙氏一族,背叛孙权,但是,因为吴国太、张昭和程普,以及他自己对孙权的认识,再加上这个时空金珏的横空出世以及周瑜的变化,使得他的心态已经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吕范先是沉吟了好一会儿,才压低了嗓音,沉声对长子说道“先儿,世事变化无常。为父即便马上就将蒙儿的信上呈给主公,主公也肯定不能立即出兵讨伐他,因为,现在的蒙儿还不足以威胁到主公,要不然,他也不会主动投效周瑜那边去了。

    而且,主公以及那些老臣们也未必会感激你我父子,甚至,还会因此而猜忌为父。

    相反,为父就算是将这封信隐瞒下来的话,你不说,为父不说,蒙儿也肯定不会卖了为父,那么,宛陵城中,谁又会知晓此事呢但若是蒙儿知道为父为了在主公面前邀功,卖了他,他又会如何想呢

    所以,为父决定,将信烧毁,就当没有这件事,不过,为父还是会遵照先君的遗命,继续为主公效力。不过,先儿,你和据儿都未曾效命于先君和主公,因此,也就不必为他尽忠。

    先儿你身体不好,所以,为父决定,趁着江东五郡全都陷入战乱的机会,将你想办法送到益州去。金珏,华佗听说都是有名的方技,想必有能力治好先儿你的病,至于据儿,为父会将他交给蒙儿照管。如果周瑜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想必他念在先君的面子上,不会难为据儿和先君子嗣的。”

    。



第915 江东乱15
    吕先听完,彻底愣了。

    原来,吕范想要派人将吕先送到益州去,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早已有之,而让他真正下定决心的,却并不是吕蒙恰巧派人送来的这封‘要命’的信,而是他的前一位主公——孙策,如此英雄人物,却如此轻而易举地死了,这件事给了他极大的触动。

    长子吕先从小体弱多病,若只是个普通的孩子,在古代,吕范还未必会有多疼他,可是,此子却又极为聪明,这才让吕范下定了决心。

    就在此时,密室的门被人从外面敲响了。

    “父亲大人,主公的命令下来了!孩儿已经代您接了!您现在就要看吗”在门外,吕据小大人般地邀功请示道。

    “嗯!为父马上就来!”吕范闻言,回答了一声,便转过身,突然,他扭过头,对吕先吩咐道“先儿,你现在就与夫人和据儿多待一会儿,今夜,为父就派人送你和据儿一起出发!”

    吩咐完之后,吕范便头也不回地打开了密室的门,快步走了出去。

    留下吕先一个人在房间里发愣。

    在门外,吕范从吕据的小手中接过文书,打开来一看,果然,在单独的小会议上,孙权到底还是听从了一大两小的建议,最起码,不再像之前的军事会议上那样,把吕范一个人闲置了起来。

    按照孙权刚刚下发的新的人事调动令,吕范担任程普的副手,协助程普修建以宛陵县为轴心的防线。

    孙权年纪虽小,但是,他也明白,这个时候,急不得,如果急着派出全部兵力与刘备进行决战的话,极有可能会给周瑜留下可乘之机。

    事实上,孙权及其麾下所有文武大臣们心里面都明白,相比于刘备,周瑜对孙权而言,才是争夺整个江东五郡之地最大的对手,哪怕是一向都瞧不起周瑜的程普也是如此。

    与刘备相比,周瑜是扬州本地著名的世家,庐江郡虽然在江北,但是也归属于扬州刺史部管辖,而且,周瑜比刘备更加熟悉江东五郡的风土人情和山川地理,也比刘备军更擅长水战。

    上一次,要不是周瑜突然及时出兵庐江郡,成功将孙贲救出了重围的话,孙贲所部极有可能会像孙河一样,被刘备军和金珏军的联军一起包了饺子。

    孙权和程普还都不知道,因为孙贲要参加孙策的葬礼,等到他回归江北驻地的时候,退兵已经晚了,现如今,正被太史慈亲自率领大军团团围困在寻阳县县城之内,此县城被攻破,只是朝夕之间的问题了。

    这一次,周瑜可不会在出兵救援孙贲了,更何况,经一事长一智,太史慈又不是莽夫,早在围城之前,他就已经派他的副将,率领五千精兵扼守住了寻阳县通往长江水道的要道上,就是放着江东有人会像上一次一样,利用水军来营救被围困的孙贲。

    随着军事会议的结束,以及孙权一连串新的人事任命的下达,所有接到新任命的将领和年轻官员们,于次日便立即出城调兵,一队队士兵被迅速调动了起来,跟着将领们分别赶赴驻地指定的驻守,以防备刘备军可能发动的大举进攻。

    而蒋钦和朱桓很快就与前来接替他们的张承和从富春县急匆匆赶来的全琮进行了交接,紧接着,他们便率兵分别按照孙权下达的命令,赶往战场。

    孙权和程普都极为想要吸引刘备立即发动总攻,可是,刘备和徐庶也不是傻子,他们都知道,自己一方的时间相当紧迫,但是,不管时间再如何紧迫,却也不急在这天之内。

    因此,当最后一波第二梯队——赵云所部五千兵马全部被甘宁运送到长江南岸,豫章郡彭蠡湖以东,赵云居然成功地奇袭彭泽县。

    赵云拿下该城之后,他自己都感到非常奇怪,因为,在攻城的时候,其所部攻城的士兵根本没有感觉到城内的守军有多大的反抗力度。豫章郡彭泽县负责守城的将领或者县长以及守军的表现,根本看不出是那个与传闻之中能够与孙策相提并论,并被大汉军师排行榜编纂者排在第四位的周瑜所应该有的能力。

    事实上,赵云的猜疑并没有错。

    彭泽县根本就是周瑜故意抛给刘备军的一颗香饵,不只是彭泽县,周瑜甚至早就一句做好了准备,将与彭蠡相连的鄱阳湖以东的另外一个县——鄱阳县也一同‘送给’刘备军。

    周瑜之所以怎么做,有两个原因。

    第一,当然是示敌以弱。

    并不是周瑜就真得派了刘备,历史上,周瑜在面对曹操几十万大军都没有怕过,更何况,屡次败于曹操之手的刘备呢在有金珏影响的时空里,刘备虽然几次击败了曹操和孙策,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刘备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徐州之战中的表现,主要依然还是防御为主。

    第三次徐州之战中,真正在战场上主攻,并未刘备开疆扩土的,北边是金侯,南边是魏延和魏明,就连赵云拿下泰山郡,多半也是金侯的功劳。

    因为大汉军师排行榜的关系,因此而给周瑜带来的名声,其实并未增长他在整个江东地区士林和百姓之中的名望,反而给他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一方面是孙策因为这份榜单会更加猜疑他,而另外一方面,周瑜和刘备其实都知道,所有排行榜全都是出自金珏之手,而他们两个又多信服金珏。故此,周瑜担心,在出兵进攻江东的时候,刘备极有可能会因为排行榜排名的问题,会派大将重点监控他的行动。

    示敌以弱,就是最好让刘备军放松警惕,助长其麾下将领骄傲情绪的最有效的手段。

    第二,彭泽县和鄱阳县地理位置的问题。

    这两个县都位于豫章郡的东部,与郡治南昌县之间,阻隔着彭蠡湖和鄱阳湖。

    原本,周瑜手中有着一点都不逊于黄盖亲自率领的吴郡水军,有水利之便,他是不会如此轻易地放弃这两县的控制权的。

    。
1...250251252253254...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