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培养手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夏闰羊
至于秣陵县水营,水营的将领暂时还不需要进攻,想要将之夺回,必须配合陆军协同进攻,不然的话,秣陵县内的乱军或者刘备军一直加派援军进行支援的话,就算是赔上所有水军,也未必能够将之攻破。
负责吴郡所有水营的大将,正是三老将之一的黄盖。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其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跟随孙坚或者孙策征讨时,他的部队总是显得更加勇猛善战。
而另外一位三老将之一的韩当,因为他是辽西人,又极为擅长弓术和马术,膂力过人,故此,这次人事调动中,他被留在了孙权的身边,在宛陵县主管掌管孙策军中的骑兵。
黄盖得令后,并没有立即出发,而是分别写信给孙权和朱治,希望能够让他率领水军趁机进攻广陵郡,只要能够拿下广陵县,孙权军既可以拿下广陵郡的一半,又可以用围魏救赵之计,即便不能立即逼迫刘备军从江东撤军,但至少可以逼迫刘备军不能加派更多的士兵渡江,参与到江东之战中。
黄盖毕竟不是朱治的部属,而他被孙权派到水营的时候,也没有得到过必须听从朱治的命令,故此,他的这种做法并没有错。
当然,否了朱治的命令,这并不表示黄盖守着数万水军和近千条战船什么也不做,他还是会亲自率领水营之中的一半水军在白天逆流而上,巡视整个长江水面,防止刘备军的船队运送军队过江。
只是,黄盖不知道的是,有了铁锁连船这种方法,甘宁根本不需要等到天亮之后再率领船队渡江,执行运输任务,他完全可以寻找到某个温度、风力等条件都比较适合的天气用铁链将船舶串联起来,趁着夜色渡江,这样的话,就可以暂时规避掉黄盖所亲自率领的船队的围追堵截。
在没有将第二梯队完全运输过长江之前,即便心里面一直憋着一口气想要与孙权军水军在长江上进行正面交锋的甘宁,也会顾全大局,完成刘备交与他的这个对于整个江东攻略战局至关重要的任务。
随着秣陵县的失陷和蒋钦所部溃散,接到刘备命令的金侯立即行动了起来,他真得如同朱治预料的那样,先取丹阳郡东北部三县湖熟县、句容县和江乘县,紧接着,他和侯龙将手中的兵力分成东西两路,向丹阳郡中部地区进击。
两人各率领五千徐州兵和五千丹阳兵。
之前,侯龙因为战功和个人能力的关系,被刘备调动到张飞麾下,替张飞训练骑兵,这一次,因为张飞所部还未渡江,故此,金侯暂时将跟着主力部队先行渡江的侯龙先调到自己的军中效力。
在金侯手下,唯一一个具备独自作战能力、且被他所信任的将领,暂时也就侯龙一个人而已。
事实证明,刘备和金侯全都没有看错人。
二将分兵之后,从北到南,侯龙先后攻取了石城县和芜湖县,而金侯先后攻取了丹阳县和溧阳县。
并且,金侯还在溧阳县县城与孙权军主力部队有过短暂的交锋。
溧阳县是丹阳郡中部里宛陵县县城最近的一座城池,金侯手中兵力有限,不能完全封锁住整座城池,故此,在夺下城池之后,有部分散兵游勇很快逃回了宛陵县,这就招致孙权很快就派出援军想要夺回溧阳县县城。
只可惜,那个说话,孙权军得到消息的时候就已经晚了,等到韩当奉孙权的命令,亲自率领三千名骑兵和一万精锐陆兵抵达到溧阳县县城外的时候,金侯不但已经完全控制了县城,而且,还完成了先期布防任务。
至此,刘备军江东攻略丹阳郡部分,先期任务已经全部完成了。
韩当率领手中兵力,足足攻打了溧阳县县城三天三夜,都未能攻破这座以往在他们眼中并不起眼的小城,这让这位孙坚时代就已经扬名的老将大失颜面。
孙权得到消息,不得不派人立即召回了韩当和他所率领的部队。
孙权这么做并不是怕了刘备,而是不得已为之。
随着时间的推移,丹阳郡水军全军覆灭,水营被刘备军占据,宛陵县以北丹阳郡内的属县被刘备军部将依次占据的消息,逐渐向江东各个郡县传播了开来。
孙权原本是想和程普一起率领所有主力部队一起前往溧阳县,先将之夺回。
但是,一个由后方传来的突如其来的消息,彻底打乱了孙权的所有计划和部署。
这个消息所产生的影响,对于整个江东,对于孙氏一族对江东四郡,不应该是三郡的统治而言,无异于一道晴天霹雳。
定武中郎将孙暠起兵造反了。
那么,这个定武中郎将孙暠又是何许人也呢
孙暠,是孙策和孙权的堂兄弟,东吴宗室,孙静长子。而孙静就是孙坚的三弟,孙策和孙权的三叔父。
起先,孙静献计协助孙策拿下会稽郡之后,孙策上表任命孙静为奋武校尉,打算委以重任。但是,孙静留念故乡,不愿再出外为官,当然,也很有可能是,他根本就不想在孙策这个侄儿的手下当官,于是,他请求留任家乡镇守。
孙策立即同意孙静的要求。
就在不久之前,孙策时候,孙权感刚刚执掌大事,就地升任孙静为昭义中郎将。
对于孙策制定孙权为继承人,在老家富春县养老的孙静并没有表示反对。。
但是,孙静表面上也许真得是没有任何野心,但这并不表示他的儿子就没有野心。
在得知刘备军已经渡江,且攻陷丹阳郡北部诸县之后,当时担任定武中郎将的孙静的长子孙暠,正屯兵会稽郡乌程县,他觉得这是个替代孙权,夺取整个江东控制权的大号机会,便立即起兵造反了。
皇帝培养手册
皇帝培养手册
。
第905 江东乱8
当然,孙暠起兵,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不能叫做造反,而是另外一种类型的清君侧。
因为,在此之前,孙策军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孙策一旦病故,他指定的继承人并不是孙权,而应该是孙坚的三子、孙策的三弟孙翊。
两个人性格等诸多方面都很像,由此,孙翊也得到军中不少人的支持。
只可惜,吴国太和文臣们都极为喜欢性格沉稳的孙权,而他又真得是孙策临终之前,亲口指定的继承人,故此,这才没有在军中引起太大的乱子。
只是,孙策留在丹阳郡和吴郡的部属们都对这个结果心服口服,可在这两郡之外的地方,就未必都信服这个结果了。
因为,他们在孙策病故的时候,都没有在孙策身边,因此,难免会有人怀疑这是文臣们在操控幼主,故意篡改了孙策的遗言。
就比如,现在被太史慈亲自率领大军团团围困在孙权军在江北唯一一块阵地寻阳县县城里的孙贲如果能够得到主公消息的话,他一定会质疑,而他的弟弟庐陵郡太守孙辅也对这个结果深表怀疑。
故此,孙权继位后,派人通知孙辅,让他和吕蒙一起,屯兵豫章郡边界,随时进攻豫章郡,准备先发制人,抢在刘备出兵江东之前,先消灭掉孙策麾下第一个背叛他的大将周瑜。
可是,孙辅却并未遵照孙权的命令立即起兵,他反而一边暗中派人前往长安城,准备向天子献礼求官。这是因为,孙辅认为以孙权的能力,并不足以承担孙策留下江东基业,与其让周瑜或者刘备全取整个江东,还不如由他先去求大汉天子,正式册封他一官半职,好让吴郡孙氏一族在江东有一块立足之地。
与孙暠所表现出来的野心不同,孙辅这么做,只是担心孙权会毁了孙策留给他的基业。
孙辅,字国仪,孙坚长兄孙羌次子,豫章太守、都亭侯孙贲之弟,孙策和孙权的堂兄。
孙辅在襁褓中的时候,其父母双亡,是由其兄长孙贲一手抚养长大。
最初,孙辅以扬武校尉之职辅助孙策平定江东三郡。
建安二年,孙策征讨丹杨等七县,派孙辅驻守历阳抵御袁术,并招诱留下的百姓,纠合失散的兵卒。后来,他又跟随孙策讨伐陵阳,活捉祖郎等企图对抗孙策的山越人部落首领或者当地世家强族。
建安四年,孙辅随孙策袭击庐江太守刘勋,在孙策拿下豫章郡之后,这才因功被任命为庐陵太守。
后升任平南将军,假节兼任交州刺史。
在后来,孙辅担心孙权无力保守江东,便遣使与曹操暗中来往,事情泄露后,孙权将他软禁起来。
数年之后,孙辅在幽禁之中去世。
在这个时空里,无论是孙暠,还是孙辅都在按照原本的历史中那么做,其实也是历史惯性的一种表现。
在原本的时空里,时任富春县县长的虞翻得知消息,目前,他也是江东第一名嘴,当初,就是他成功劝服华歆不做任何抵抗,举豫章全军投降于孙策的。他立即派使者成功劝服了孙暠,逼得孙暠退兵。
可是,在这个时空里,这位江东第一名嘴的嘴功作用大减,在江东遭遇外敌以及周瑜也已经确定背叛江东孙氏一族的情况下,虞翻准备的说辞根本就无法吓退孙暠。
于是乎,由乌程县起兵的孙暠,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之内,先下吴郡东南部的由拳县和海盐县,再下吴郡南部的钱塘县和余杭县,因为虞翻的坚守,替孙权保住了孙氏一族的老家富春县。
不过,让孙暠和虞翻都大惑不解的是,孙暠的父亲孙静,在孙暠起兵之后,自始至终都未曾出过家门一次,虞翻想要请他出面劝阻孙暠,也没有能够见到孙静的本人,在孙氏一族的大门前,被孙静的四子孙奂,一个五岁的稚童给挡了回去。
很明显,在孙暠起兵之前,必然已经派使者事先通知过他的父亲,可孙静既未派人阻止他的长子,也未派人协助他。
孙静当官多年,手底下也积攒了不少的下属和能人,若是有他协助的话,即便是虞翻,也必然守不住富春县。
孙静五子,长子孙暠,次之孙瑜和三子孙皎现如今都在孙权的身边任职,孙瑜也就是之前被周瑜在接受朝廷公开册封之后,礼送出豫章郡的那一位。
孙瑜今年二十二岁,而孙皎比二哥小了二岁,刚刚弱冠。显然,孙奂应该是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才生下来的。
一直到后来,周瑜彻底平定了整个江东,见到这位老前辈之后,才从对方的口中知道了孙静当时的用意。
孙静并没有太强的识人之明,也并不了解孙权的能力,但是,他却非常信服孙策这个大侄子的眼光和能力,孙策如此忌惮却又在重用周瑜,这一点,孙策必然对孙静说过,故此,长子孙暠起兵,孙静的做法就是在坐观成败。如果长子强的话,他就会出手协助长子吞并侄儿孙权手中的实力,以此来对抗周瑜和刘备。
但如果孙权强的话,他同样也会立即出手,协助孙权吞并孙暠手中的实力。
但是,如何孙权和他的长子孙暠加起来都不如周瑜的话,为了保全整个孙氏一族其他族人,孙静并不介意及时出手,让孙氏一族放弃手中的权利,投降于周瑜。
江东归于孙氏一族或者周瑜,对江东世家来说都是好事,但是,孙静唯独就是不想让刘备窃据江东。。
能够在如此历纷繁复杂的局面大败各个对手的人,才是孙静,以及孙氏一族依托的人或者势力。
自己的长子有野心,孙静能不知道吗可是,孙静十分了解他的长子的性格和能力,但却并不了解孙权这个侄子的能力,因此,孙静想看看,在孙暠也起兵背叛的情况下,在刘备和周瑜同时起兵的情况下,孙权是否能够应付得了这么复杂、混乱、甚至是致命的情况。
皇帝培养手册
皇帝培养手册
。
第906 江东乱9
得到消息的朱治,以及刚刚接替孙策,担任会稽郡太守的徐琨,立即行动起来,分兵封锁了吴郡吴县以南,以及会稽郡以北的通道,挡住了企图占领两郡的孙暠的大军。
徐琨与孙策同乡里,其所在的徐家也本为吴郡豪族,与同郡的孙家有密切交流往来,其父徐真,与孙坚相互亲善,故此,孙坚以其妹许配给徐真,两人后来便生下了徐琨。
徐琨就是孙坚的外甥。
起初,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他的舅舅吴景在袁术麾下,而徐琨跟随孙策作战有功,故此,在攻下丹阳郡时,他便任命徐琨担任丹阳郡太守。
后来,吴景从袁术处归来,考虑到吴景曾经担任过丹阳郡太守,而且,吴景宽仁得众,吏民所思,更得士庶之心,故此,孙策重新任命吴景担任丹阳郡太守,而让徐琨以督军中郎将职位领兵。
在原本的时空里,孙策死后,徐琨一直领兵,一直到他跟随孙权西征黄祖,不幸死于流矢。
在这个时空里,孙策死了,会稽郡太守的位置也就空了出来,因为朝廷突然册封周瑜为扬州牧,孙权在遥领会稽郡太守,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故此,孙权自封扬州牧,他和吴国太,以及张昭等人经过商议之后,便任命徐琨担任会稽郡太守。这样的话,吴郡、丹阳郡和会稽郡三郡的太守全都是孙氏一族的绝对亲信在担任。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吴景和徐琨又都是孙权的至亲,用起来自然比外人更加放心。
也幸好是这个改变了历史的人事任命,使得徐琨在到任之后,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派兵挡住了孙暠南下的通道。
不过,因为徐琨刚刚到任,需要先稳定住会稽郡的局势,会稽郡因为孙策突然病逝,再加上孙暠突然起兵叛乱,使得整个会稽郡内变得人心惶惶不安,再加上之前曹操和金侯分别派人用各种手段劝诱会稽郡内的反对孙氏一族统治的世家和山越人部落,故此,孙策病逝之后,会稽郡内部其实也已经发生了叛乱。
只不过,会稽郡内发动叛乱的规模都不是太大,真正有脑子的,都想等到刘备军或者周瑜真正与孙权军发生大战之后在大举行动也不迟。
现在起兵的,都是一些没有脑子,却野心极大的家伙。
也幸好,身为富春县县长的虞翻死守住了富春县县城,使得孙暠的叛军没有能够及时南下,让徐琨有了准备的时间,他这才来得及派兵北上,先协助虞翻继续守住富春县,以堵住孙暠叛军南下会稽郡的通道。
而身为吴郡太守的朱治就更难了,他既要派兵到丹阳郡东部几个县负责驻守,用以堵住乱军或者刘备军进入吴郡的通道,又要留下一部分兵力在丹徒县,防止刘备军水军进攻丹徒县水营,现如今,他手中的兵力能够挡住孙暠北上的叛军,已经实属不易了,想要平定叛乱,他只能寄希望于徐琨了。
这一点,朱治如实地将自己遇到的难处分别写信给孙权和徐琨。
孙暠的叛乱,暂时仅限于是吴郡南部地区,但是,他起兵背叛孙权的行动所产生的影响力,却是非常深远的。
因为,在孙暠发动叛乱之后,之前被曹操和金侯分别埋下的伏笔,立刻在江东四郡中显现,四郡当中,除了周瑜和建昌都尉吕蒙控制的区域外,到处都有世家或者山越人部落起兵攻打孙权军控制的县城,一下子整个江东乱了起来,到此都是烽火连连。
有当地重要世家做内应的县,就很快被叛军拿下。
这其中,尤其是孙辅所在的庐陵郡和会稽郡尤为明显,这两郡地域广阔,人口却不多,郡下属县也多集中于中北部地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