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皇帝培养手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夏闰羊

    就在不久之前,因为陆绩大哥陆俊身边的心腹将朝廷下达给陆家的圣旨送到了陆家,陆逊已经着急了一次家族大会,那一次的大会上,不光是陆逊兄弟二人,就连其他陆氏族人也都觉得,朝廷只给圣旨和印信,对于手中没有任何私兵的陆家而言,害处要远大于他们能够得到的好处。

    那一次的家族大会中,几乎所有陆氏族人一致决定,圣旨可以收,但是,并不会按照圣旨上所指示的那样,起兵与孙策任命的吴郡太守朱治交战。

    因为陆绩一脉的关系,陆家并不敢像江东其他世家那样,蓄养私兵,好在陆康为官时,官声非常好,再加上陆逊和陆绩被陆康送回吴县之后,陆家就一直闭门自守,不与外界进行任何的接触,故此,在没有任何武力保护的情况下,江东其他世家也都并没有趁机对付陆家。

    故此,现如今的陆家即便手中有大汉天子亲自下发的圣旨,陆家也没有能力起兵与朱治在吴郡对抗。

    “事情就是这样,诸位陆家的亲族,你们认为,我们兄弟,还有我们整个陆家应该何去何从呢”族人聚齐之后,陆逊当着一众族人的面,将方才他们兄弟与周瑜派来的使者之间商谈的内容,非常翔实地转述了一边,说完之后,他这才问道。

    “逊公子,还能怎么办族长儁公子不在,绩公子又不见了,现如今,家里面能够做主的,也就是你们兄弟二人了。你们自己决定就是了反正老夫已经老了,还是留在家中等死吧”陆逊说完,按照惯例,家族之中就应该由最年长者先开口,七十多岁的陆甲摇了摇头,有气无力地回答道。

    陆甲口中的族长指的就是陆康的长子陆儁。

    这个陆甲是高祖陆闳长子陆稠一脉的子嗣。陆闳有三支,长子广陵郡太守陆稠,次子乐安太守陆逢,幼子隐士陆褒,也就是陆康的父亲,陆逊的曾祖父。

    陆稠和陆逢两系并非没有子孙留下来,只不过,这两个嫡系陆家子弟当中,与陆逊同辈的子孙不是已经病故,就是死在了陆康坚守九江郡那一役之中。

    后来,当上吴国丞相的陆凯,以及他的亲弟弟陆胤就是其中一嫡系子孙的后裔,他们二人都是陆逊的侄子。

    陆甲的辈分就算是比陆康都还高了一辈,只不过,他本人既没有太大的才能,又是庶子,故此,在历史上籍籍无名,也做不了陆家的主。

    作为一个老人家,当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管陆绩,还是陆逊兄弟他们怎么折腾,他们只愿意继续留在家中。

    陆逊的庶叔,也就是陆逊的父亲陆俊的庶弟陆秀立刻不以为然地说道“诸位陆氏族人,话可不是这么说得。古语有云,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之前,因为康大哥的关系,我们与孙家不和,没有在他麾下当官,也就罢了。

    可是,西边那位与我们陆家可是无冤无仇吧现如今手中只有豫章郡半郡之地,若是我们陆家在这个时候,协助他拿下整个江东的话,吴郡太守一职可谓是唾手可得啊但是,如果我们陆家像之前那样,一直都选择两不相帮的话,等江东平定之后,江东四郡可就再没有我们陆家什么事情了。

    就算是我们手中一直把着圣旨不放,手中没有任何兵力的话,西边那位根本就不会听从朝廷的旨意而行事。所以,逊公子,叔叔我还是希望,你能够尽快做出决定,立即到西边那位身边做事。若是你能够立下大功的话,到时候,我们陆家能够得到的可不止只有吴郡一郡之地而已啦”

    。




第891 吴县陆家4
    陆甲的话代表了陆家一大批年长者的心意,可其中,陆秀的话却代表了陆家当中很多少壮派的心意,而现如今留在陆家大宅院里陆氏族人,就是以这些少壮派族人为主,占到了八成以上。暂时躲避在吴郡山中的,全都是那些老家伙们的子侄或者孙辈。

    孙策与陆康一系有仇,那其实也就等同于与整个陆家有仇怨,因此,自从孙策一统江东之后,陆家被孙氏一族压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可现如今,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江东孙氏即将面临徐州刺史刘备和被朝廷正式册封的扬州牧周瑜的前后夹攻,再加上孙氏一族的顶梁柱孙策已然病故,故此,江东易主迟早会发生。与其让陆绩那个孩子跟着刘备平定江东,夺得吴郡太守之位,还不如让年纪更大,更成熟的陆逊投奔周瑜,替他们这一系的陆氏族人拿下吴郡太守一职。

    当然,其他陆氏族人大部人心中也全都知道,陆秀说出这番话,有他自己的小算盘,但是,让他们在陆逊或者陆绩二人之间选择的话,他们宁肯选择更为年长的陆逊,而不是名声更大的陆绩。

    这是因为,陆绩在江东的名望虽然很大,但是,他毕竟才只有十二岁,而且,陆绩小小年纪就已经表现出说话耿直,不太懂得变通的性格,这样的人当官,若不是遇到明主的话,只会给家中惹祸。相反,陆逊沉稳大度,他的弟弟陆瑁虽然说话也很耿直的,但是,也是懂得变通的,并不是陆绩那么宁折不弯的性格。

    可就在此时,陆瑁却当众问了陆逊一个非常出人意料的问题,道“大哥,你为何一定要投奔西边那位呢而不是更西边的那位呢既然那位二公子一直都那么看好你,你为何现在不去投奔他呢现在的他,才算是整个天下潜力最强的诸侯啊!”

    陆瑁口中西边那位指的是周瑜,更西边那位,所指的自然不是张羡、刘璋和刘表,而是金珏。

    金珏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从张鲁和刘璋手中成功的夺取了整个益州,这件事,从刘璋带兵进攻荆南开始,就震动了天下所有有志的青年人。

    别说是陆瑁,就算是陆逊,在最近,也长在自己的书房里,感叹此事。

    陆瑁说得话,陆逊听得明白,在场陆氏族人也全都听得明白。

    陆逊闻言,并没有急着回答,他先是微微沉吟了一会儿,接着摇了摇头,回答道“弟弟,诸位族人,你们认为,是私仇重要,还是问鼎天下重要呢”

    陆逊口中道出的这个问题,让在场一众族人中部分人的脸色微微变了变,尤其是陆绩父亲陆康还在世的几个庶弟。

    因为,陆家人由这句话想到了他们陆家,陆康虽然是病死,但其实,就是被袁术和孙策间接逼迫死得,这个血海深仇,不光是对陆绩,对陆逊和陆瑁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陆逊并没有让大家多联想,他立即公布了答案,道“弟弟,诸位族人,我问这个问题,并没有其他意思,而单是就金珏此子一贯的行事作风来判断的。

    世人皆知,金玮和金珏兄弟的父亲金尚死于袁术之手,但是,他却是拿着大汉天子亲自册封的兖州刺史印信被曹操赶出了兖州。现如今,袁术兵败授首,据传闻,他的首级已经被人暗中送到了金珏那里。也就是说,金家剩下的仇人,就只剩下曹操一人而已。

    故此,自金珏加入吕布军开始,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从各个方面,找曹操的麻烦,这都是有迹可循的。

    先是说服吕布联合刘备击败袁术,接着,吕布向刘备借兵北上,顺带着血洗了兖州不少郡县,实际上,这并不是传言中陈宫献上的计策,而是金珏献给吕布的计策。

    后来,金珏借助西凉军的力量,先夺略阳城,再夺枹罕城,最后,先后于从张鲁和刘璋手中夺取了汉中郡和益州其他州县。在这么激烈紧张的交战中,金珏依然能够或是使用计谋,利用刘备和吕布找曹操的麻烦,亦或者,及时派出援军,协助刘备打赢了第三次徐州之战。

    更有甚者,那个温县司马懿主导的东郡之战,未尝没有金珏的影子。凡此种种,我可以判断,这一次,即便孙策身死,金珏依然不会派大军参合进来,曹操宁可背弃盟约,出兵攻打马腾,表面上是要避过锋芒毕露的袁绍,其实,暗地里,他是想要尽快夺取关中三辅和凉州,彻底堵住金珏从益州出兵凉州或者关中三辅的通道。

    由此,我若是去投奔金珏的话,势必要将整个陆家迁往益州,如果我走了,就算是孙氏一族不找我族的麻烦,周瑜会轻易放过我们吗还有,你们难道没有想过,周瑜是从何人那里听过我们陆家的名声的呢从这一点,我大胆判断,周瑜必然与金珏在暗中达成了一定条件的盟约,不然的话,金珏看中我,周瑜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故此,现阶段,我们陆家投奔周瑜,得利最大,若是真要投奔金珏的话,就要做好举家西迁的准备了。这恐怕都是大家伙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吧!唉……!”

    说到最后,陆逊忍不住轻叹了一声。

    事实上,若不是顾忌到陆氏族人,陆逊自己也想要到益州去,投奔金珏,看一看,这个年纪比孙策和周瑜还要小很多,却取得了远超二人功绩的时代弄潮儿,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陆逊解释到这里,陆家很多人,也包括陆瑁自己,全都明白了陆逊的苦衷。

    有得时候,家族是一个人的助力,可有得的时候,家族却成了人才发展的枷锁。

    现在的陆逊就是如此,摆在他面前的,看似有三条路——继续闭门自守、选择告发陆绩和周瑜,投效孙权,亦或是直接投奔周瑜。

    可事实上,陆逊有且只有一条路可走。

    。



第892 吴县陆家5
    那就是投奔周瑜!

    因为世家的束缚,陆逊只能留在江东,选择其中更有能力,更有希望像之前的孙策那样,一统整个江东之人。

    周瑜无疑是目前,陆逊最佳的选择,当然,就像陆逊自己预估的那样,现阶段,金珏不肯亲自带兵出益州,趁机夺取江南的决定,也让他无法舍弃整个家族,前往益州,投奔金珏。

    不然的话,金珏肯定是陆逊的首选。

    至于孙权,陆逊和陆家则完全没有考虑过,陆康的死,不仅仅只是陆绩,陆逊从小也几乎是被陆康养大的,养恩未必弱于生恩,故此,哪怕是陆逊现在出卖了陆绩和周瑜,孙权也未必会信任他。

    更何况,陆逊和陆家人已经朝廷派来的使者手中接收了天子下发的圣旨和吴郡太守印信。

    既然全家人已然做出了决定,陆逊也不再犹豫,和弟弟陆瑁一起,又迅速返回到了会客厅,见到周沉之后,他冲着对方一拱手,直截了当地说道“周叔叔,小侄已经决定,投效州牧大人。你准备何时启程,小侄自己随时可以跟你一起到豫章郡去。”

    周沉闻言,大喜过望,他方才听了这两兄弟的言论,认为陆瑁也是个人才,便试探着问道“陆大公子,我们随时都可以走,不过,请问,二公子也愿意跟随我们一起去豫章郡吗”

    “不,周叔叔,小侄走后,家中还需要有人照管。”陆逊闻言,摇了摇头,回答道。

    周沉听了解释,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陆家的情况,其实在来之前,周沉已经从周瑜那里听到了大概,现如今,陆家嫡支当中,年纪最大的就是陆逊兄弟二人,因此,他也就没有再强求。

    陆瑁的年纪虽然比陆绩要大一些,但今年也才十五岁而已,尚需要多多学习,离他出仕当官还早。

    陆逊要马上启程,他需要携带的东西并不多,因此,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他就已经准备行装,和周沉一起牵着马,来到了陆府的后门。

    “弟弟,也就只有你能够支撑起整个家了。为兄走了之后,你继续闭门自守,不必管外界战事进行得如何,大战暂时还打不到我们吴郡来。”临行前,陆续慈爱地看着自己的弟弟,吩咐道。

    “知道了大哥!”陆瑁点头回答道。

    最后,陆逊又极为不放心地叮嘱道“对了,还有,现阶段虽然刘备军还打不到吴郡,但是,难免会有宵小之辈趁乱趁火打劫,故此,你在家中既不要停任何人的建议,随意大肆私募家中的庄客,将之训练成兵,但也不能完全什么也不做。以我们陆家现如今家族中人的多寡,为兄走了之后,你只需在家中着急三百人的忠心仆从,将之训练成能够守御庄园的家丁即可。”

    按照陆逊的猜测,刘备军进攻江东,虽然第一站必定选在丹阳郡,而不会在短期内威胁到吴郡,但是,保不准吴郡之中,会有向之前的严白虎兄弟那样,趁乱揭竿而起,反抗孙氏一族的统治。世家在乱世想要保障整个家族安全,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家族当中保有足够数量的私兵。

    有了私兵,在加上被修建的极为坚固的庄园和相应的地理,数百家丁甚至能够阻挡上万乱军的进攻。

    只不过,孙策病故,并不意味着吴郡太守朱治这个孙家的忠犬就会完全放弃对陆家的监控,若是这个时候,陆家在暗中开始大肆征兵,必然就会引起朱治的警觉和无端猜疑。但是,若是陆家只从佃户当中征募到少量的童仆,并将之训练成家丁的话,那就是东汉地方世家的常规操作罢了。

    在整个吴郡,甚至保有上千规模家丁的世家并不少,只是,这些被孙策留下来的世家在孙策一统江东的时候,并未表现出对孙氏一族统治江东太过明显的反对态度,孙策才没有动他们。

    “诺!大哥,你放心走吧!你交代的事情,小弟一定会办妥的。”陆瑁再次点头回答道。

    这就样,十七岁的陆逊比原本的历史上早了三年出仕,稍后不久,他更是在与刘备军的大战之中,初显峥嵘,在与刘备这个与他有着宿命般关系老对手的初次交锋中,就取得了胜利。

    先按着周瑜如何筹谋不说,再说刘备。

    一得到孙策病故的消息,刘备军的战争车轮迅速运转了起来。

    而先期被派到丹阳郡和吴郡西部境内的金侯,更是在两郡之中,混得如鱼得水。

    事实上,这两郡之内,在暗中准备伺机反抗孙氏一族统治的反对者,远比刘备、鲁肃和徐庶多很多,尤其是在山区之内的山越人,更是恨孙策入骨。

    祖郎作为丹阳郡最大的山越人头领,战败之后投降于孙策,这让很多山越人部落的首领们对祖郎都极为憎恨,以至于,祖郎被张龙诛杀之后,江东境内,尤其是丹阳郡内的山越人部落首领暗中派出使者与张龙联系,若是有可能,他们并不介意让荆州刘表派兵入主江东,消灭掉孙氏一族。

    只不过,张龙是金珏安插在刘表军中的暗子之一,再加上刘表本人是一个守成之主,并没有太大的奢望开疆扩土,故此,张龙根本就不可能擅自出兵,主动与孙策军交战。

    上一次,张龙为了尽快从孙策军手中夺回桂阳郡和零陵郡,擅自将镡成县让给了五溪蛮王蒲杜根,结果,刘表知道此事之后,非但没有奖赏张龙这个在第一次荆南之战中,立下比傅彤更大功劳的功臣,甚至因此,也没有给傅彤等其他有功之臣以相应的封赏。

    这件事,让很多参与了第一次荆南之战的荆州才俊都在心中十分的失望。

    甘宁率领其所部水军,立即驾船从巢湖出发,沿着巢湖与长江之间相连的水道,趁夜驶入了长江。现在,甘宁就等着选择一个适合发动奇袭的好天气,向孙策军在秣陵县长江段修建的水营,发动第一波攻势。

    。



第893 江东乱1
    建安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夜,长江的江面上刮起了东南风,而且,风力在五六级以上,风势相当的大。

    甘宁见此情况,便立即派传令兵,到各个舰船向船长们发布命令,全军立即趁夜出兵。

    “将军大人,看风力和风向,的确是利于我军,可是,现在还是黑夜,在风力如此大的情况下,并不能保证其余战船一直跟着旗舰,更不要说,中途风力如果再突然加大的话,即便您的旗舰能够顺利秣陵县,可我军到时候又还能剩下多少战船呢”副将甘静闻言,急忙上前单膝跪地,劝阻道。

    甘静是甘宁的族弟,一直忠心耿耿地跟着甘宁从西到东,从益州一直到投奔刘备,来到了广陵郡,他参与过甘宁主导的几乎全部战事,是甘宁身边的绝对心腹,没有之一。因此,他的话,一旦说出口,甘宁还是会听劝的。

    如果现在江面上,刮得只是三四级的小风,副将并不敢劝阻甘宁,可是,五六级大风,现在又已经进入了黑夜,就算是再有经验的船长,也不能够保证战船全都一直跟着甘宁所在的旗舰,一起抵达预定战场。这一点,副将说得并没有错。
1...240241242243244...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