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乔安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程剑心
乔安躲在桌子背后,一直等到听不见丝毫动静,才壮着胆子站起来。
走到窗前一看,“气孢之眼”的幼体已经排出体内大部分气体,变得干瘪下来。
乔安打开窗口,放出污浊的空气,使了个“魔法伎俩”,使“气孢之眼”幼体恢复常温,而后持刀将之剖开。
“气孢之眼”幼体的内表面,生长着一层柔软而湿润的绒毛,看起来有点像羊膜。
这些绒毛的顶端,悬挂着细小的带刺颗粒,就是“气孢之眼”的孢子,而那些刺状组织,其实是孢子的鞭毛。
“气孢之眼”的孢子,不仅含有烈性毒素,而且能够寄生在动物的血肉当中,疯狂吸收养分,使宿主时隔不久就衰竭而亡。
宿主的尸体,将为新一代“气孢之眼”生长发育提供肥料。
乔安将这些孢子小心地收集起来,装进一只试剂瓶,回学校以后,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尝试从中提取出“孢眼毒素”,进一步丰富“毒击术”的施法素材。
将这瓶危险的真菌收进储物袋,乔安搓了搓手,接着查看菌王赠送的五瓶孢子样本。
这五瓶孢子,全都采集自蕈人一族,但是并非所有蕈人都拥有全部五种孢子,尤其最后一瓶绿色孢子,唯独菌王本人才有,可谓稀世珍品。
五种孢子,全都含有发光物质。
其中发出红色荧光的那瓶孢子,带有某种信息素,蕈人们往往会在遭遇危险的时候释放出去,向附近的族人发出求救讯号。
在空气流动相对不那么激烈的地底世界,蕈人体内喷发出的“报警孢子”,短时间内就能迅速弥散到百码开外。
接收到这种孢子的蕈人,都能对求救者发出警报时的恐惧与痛苦感同身受,大多会尽快赶去援救。
乔安还记得,昨天在河滩附近,触须怪犯贱袭击那个蘑菇小孩的时候,对方在意识到生命受到威胁的第一时间,就喷溅出大量这种闪烁红色荧光的孢子,其后不久,就有许多蕈人收到警报,赶来营救。
除了“警报孢子”,还有两种超自然孢子,所有蕈人都能在自己体内生成,而且是冥修集会必不可缺的前提,就是“心灵孢子”和“致幻孢子”。
乔安昨晚参加了蕈人们的冥修集会,对这两种孢子已经很熟悉了。
“心灵孢子”是蕈人与外界生物进行交流的媒介,可以跨越种族与语言的障碍,使蕈人与同处于“心灵孢子”弥散空间内部的所有智慧生物,直接进行精神沟通。
散发出蓝色荧光的“致幻孢子”,乔安最初以为是一种类似“毒蝇碱”的致幻性神经毒素,然而深入了解这种物质过后,他发现“致幻孢子”的成分比自己预想中更复杂。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致幻孢子”的毒性远没有某些臭名卓著的毒蘑菇那么强烈,吸食过后只会造成轻微的生理不适和幻觉,倒不至于威胁生命。
所谓的“致幻”,或许只是对这种孢子的误解,乔安怀疑“致幻孢子”本身并不能刺激神经产生幻觉,更有可能是联合“心灵孢子”共同发挥作用,构成一架“桥梁”,将一个人脑海中的画面,如实传达给另一个人。
第164章:孢子研究(Ⅱ)
乔安目前还不了解“致幻孢子”的具体成分,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猜测,主要是基于参加冥修集会的亲身体验。
一个人只要还活着,脑海中就会频繁生成新的意象。
清醒而专注的状态下,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大脑生成特定的意向,比如强烈的思念某个人,脑海中自然就会出现对方的音容笑貌。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很难长时间保持高度精神专注,也管控不了自己的大脑胡思乱想些什么,尤其是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脑海中应激产生的意象,往往会偏离主题,并没有什么明确的逻辑可言。
哪怕在入睡的情况下,人脑同样会产生意象,梦境便是因此而来。
人们在清醒的时候进行交流,无论是采取语言文字,还是借助“心灵孢子”或者“心灵连线”这样的魔法,直接进行思想层面的沟通,能够确切传达给对方的信息,必然预设对方可以理解。
以此为前提,就需要建立起一个共同的语法逻辑,使用公共语言,甚至要求使用彼此都能讲述和书写的语言文字。
那么毫无疑问,所有这些沟通方式,必然都是合乎理性的。一个人想要传达给别人的东西,必须是他本人理解的,如果他都不明白自己想表达什么,就更不可能使别人理解他的所思所想。
人类充其量只能理解彼此理性的那一面,而理性只不过是“意志”这座冰山的小小一角。
这也就意味着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没有人可以真正理解另一个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一座孤岛。
如果蕈人只拥有“心灵孢子”,他们在相互理解方面也不会比人类强多少,无非是在传达理性思想方面做到更精确,更高效。
但是蕈人还拥有更为神奇的“致幻孢子”,将“致幻孢子”与“心灵孢子”结合起来,就能将自身那些莫可名状的非理性感受转换成生动的意象,传达给别人,使对方也能体会到他的心情。
这种运用“致幻孢子”的方式,对于蕈人的社交生活至关重要。
乔安毕竟不是蕈人,对社交生活也没什么兴趣,但是他发现“致幻孢子”与“心灵孢子”相融合,能够使他的精神冥想效率提升一倍,还能使准备法术所需的时间,从正常情况下的一个小时,缩短为半个小时!
既然手中已经有了充足的“心灵孢子”和“致幻孢子”,乔安很自然的就想到利用这两种材料加工一种炼金药剂,用来提升冥想修行的效率。
但是在此之前,他还要对这良种孢子的安全性进行慎重的检测。
对蕈人没有毒害作用的孢子,未必不会损害人类的健康。
尤其是“致幻孢子”,更得加倍小心。
如果只是有毒,乔安还可以采用炼金学的方法,在不破坏其冥修功效的前提下尽可能去除毒性。
可要是具有“成瘾性”,哪怕能提升修行效率,乔安也只能放弃使用,这条底线,容不得妥协。
菌王赠给乔安的第四种孢子,比前三种更稀罕,只有成年蕈人才能生成。
这种焕发金色荧光的孢子,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无论直接吸入还是皮肤接触,都会对生物的神经系统造成干扰。
大多数生命活动,尤其神经传导系统的正常活动,总会伴随着体内生物电位和极性的频繁变化。
生物吸入成年蕈人散布的金色孢子,如果抵挡不住孢子中蕴含的生物电磁干扰,脑神经系统就会停止放电,暂时陷入“歇工”状态,整个人随之丧失思考能力,仿佛遭到震慑,变得呆若木偶。
至于什么时候才能排除“震慑孢子”造成的负面影响,恢复正常思考能力,首先取决于体质是否足够强壮,其次,坚强的意志力也有助于尽快摆脱精神干扰。
如果只看“震慑孢子”造成的症状,可以将之视为一种“毒素”,但是又不同于炼金学意义的毒素,更像是电磁干扰造成的物理效应。
乔安也说不准,“震慑孢子”究竟算是一种“毒素”还是特殊的“微型炸弹”,好在这种孢子同样可以作为“毒击术”的施法素材。
最后那瓶绿色荧光孢子,就是唯独菌王才能生成的“寄生孢子”。
这种孢子如同其名,每一个孢子微粒都是独立的生命体,单独来看谈不具有什么智能,但是大量“寄生孢子”聚集在一起,就会神奇的获得群体意志,智力属性高达2点!
如果不算“魔法兽”之类超自然动物,2点智力属性就是全体家畜和野兽的智商限了,比如以聪明著称的虎鲸、海豚、大象和一部分家犬(边牧当然没问题,二哈恐怕不行),智力属性也就只有2点而已。
无意识的微小孢子,聚集在一起就智商线了
这种操作,乔安觉得有点似曾相识啊……
这不就是约瑟芬夫人所说的“母巢意志”!
乔安对“母巢意志”这个课题有着浓厚的兴趣,看过的相关文献不下百篇,在这一领域的知识积累称得丰富。
一般来说,只有虫群和兽群才有可能形成“母巢意志”,可乔安从未听说过,孢子也能形成“母巢意志”。
孢子,说到底只是脱离母体存在的生殖细胞,这些处于演化链条低端的存在,凭什么能形成“母巢意志”
在乔安以往的认知里,像“母巢意志”这种高端大气档次的机能,最起码也得是昆虫那个级别的生物才有可能具备,然而“寄生孢子”的出现刷新了他的旧观念,迫使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太小看这种似乎很低等的生命形态了。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认识到“寄生孢子”集群,实际就是一个具有智能的“母巢”,那个在乔安心头萦绕多时的困惑,便迎刃而解。
为什么“寄生孢子”能够使宿主,比如巨蜥的尸体,像是受到死灵法术影响那样,变成类似僵尸的不死生物
奥秘就在于“寄生孢子”集群独特的“母巢意志”。
第165章:寄生之谜(Ⅰ)
一个生物死亡之后,魂灵便离开躯壳,只剩下一具冰冷且无意识的尸体。
在这种时候,如果大量“寄生孢子”趁虚而入,用自身“母巢意志”替代尸体缺失的魂灵,激活一部分器官的机能,就能重新站立起来,甚至还能像生前那样活动自如,成为“母巢意志”的一件血肉“外套”。
被孢子寄生的生物,魂灵被“母巢意志”取代,无论生前的智力水平有多高,现在的智力属性都将变得跟“母巢意志”一致,只有2点。
巨蜥这样的生物,活着的时候智力属性还达不到2点,死后被孢子寄生,转化成了孢子巨蜥,反而变得比生前更聪明,真是有点尴尬。
如果宿主体内只有“寄生孢子”,并且所有“寄生孢子”共同形成的“母巢意志”具备自由意志,那么它就会按照自己的思想为所欲为。
然而从孢子巨蜥体现出的行为模式来看,显然并没有绝对的自主权,处处受到菌王的控制。
菌王为什么可以控制孢子巨蜥,准确的说,如何控制“寄生孢子”的“母巢意志”
在乔安看来,这存在两种可能的解释。
首先,“寄生孢子”是菌王体内生成的生殖细胞,相当于菌王的子嗣,很可能与菌王本人之间存在某种神秘的精神联系,绝对服从菌王的意志。
乔安不由回想起自己对血液样本进行的那些“活化实验”。
自己体内抽取的一滴血液,活化并且赋予智能过后,形成的“活化启蒙血虫”,不就恰好可以类比菌王体内分离出来的“寄生孢子”
既然“活化启蒙血虫”认他这个“亲妈”,乖乖听他吩咐,还积极帮他破解法术构型内部的加密符咒,那么作为类比,“寄生孢子”形成的“母巢意志”,遵循菌王本人的意志也就不难理解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可能性,也是乔安通过观察孢子巨蜥得出的猜想。
乔安注意到,孢子巨蜥体内并非只有闪烁绿色荧光的“寄生孢子”,同时还有大量银色“心灵孢子”。
“寄生孢子”赋予巨蜥魂灵与活力,而“心灵孢子”则使这具已经死亡的巨蜥,重新获得与外界沟通的能力。
或者更确切的说,“心灵孢子”是为“母巢意志”服务,“母巢意志”可以通过弥散“心灵孢子”,与周围的生物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
在这种情况下,“母巢意志”当然可以与菌王进行心灵沟通。
只要菌王说服“母巢意志”认下自己这个老父亲,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吩咐“乖儿子”替自己做事,包括驾驭孢子巨蜥,为老父亲充当代步工具兼战斗机器。
这个逻辑链条不能说无懈可击,但是基本自洽。
两种理论都说得通,那么哪一种才符合事实呢
乔安越想越兴奋,起身在卧室里来回踱步。
纯粹的理论推演,已经无法帮他解答疑问,接下来唯有依赖实证手段,才有可能为他揭开笼罩真理的一角面纱。
乔安决定,明天一早就找同伴们商量一下,请大家先别急着离开蕈林,给他一些时间,用于研究孢子巨蜥。
只有利用孢子巨蜥这个样本,进行一系列实验,乔安才能搞明白“寄生孢子”的作用原理。
当然,他还要向菌王请教——这或许是解答疑惑的最简便方式,根本用不着费时费力做实验。
然而乔安还是坚持认为,但凡有一线实证机会,就不要仅仅满足于别人传授——或者书本得来——的知识。
倒不是说他不信任菌王,事实,菌王的经验很可能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然而还是只有亲身验证过后,他才觉得心里踏实,仿佛只有这样学到的知识才真正属于自己。
这种“强迫症”似的心态,乔安自己都觉得很讨厌,但是又克服不了,只能苦笑着自嘲:
“反正我早就是一个怪物了,也不在乎再多一样怪癖。”
乔安把求知当成自己生命中最高的乐趣,但是想到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得不耽误同伴一天行程,他也不免心中有愧,只能请求同伴们多多谅解了。
每当这种时候,乔安的内心总会非常纠结,忍不住产生一个冲动地念头:“如果我是独自探险,想留就留,想走就走,做什么事都不需要向周围的人解释,那该有多自由啊……”
然而他马又会迫使自己打消这个危险的倾向,并且严正警告自己深刻反省:
“因为些许不如意,就自暴自弃,妄图逃离人群,一人独处,这种行为是非常可耻的!”
“乔安维达,你不能纵容自己逃离那些善待你的人们,沦为一头荒野中独行的怪物!”
第二天,也就是地表时间的6月15日,乔安鼓起勇气,在早餐桌旁,向同伴与菌王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结果令他非常感动。
海拉尔、奥黛丽和霍尔顿都不介意为他改变预定的行程,还说反正现在时间还早,继续在蕈林停留两三天也不要紧。
乔安做研究的时候,他们三人也不会浪费时间,大可在蕈林地区测绘地图,采集矿石和动植物标本,资料收集的越完备,将来探险结束后,获得的实习积分也越多。
菌王老头也很够义气,不光耐心帮乔安答疑解惑,向他公布了“寄生孢子”的全部奥秘,还把自己那头孢子巨蜥借给乔安做研究。
听了菌王的指点,乔安发现自己昨天晚做出的那两种推测,都只是部分正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