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敛财人生[综].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林木儿

    怎么才算是把日子过好呢就是得养家糊口,得叫家里人跟着吃香的喝辣的,不为生计发愁。

    于是哥俩再加上许强和铁蛋这些人,想办法踅摸钱去了。

    怎么踅摸呢

    以前中原重工的农机厂,其实还生产过农具,像是铁锨和锄头这些,都有生产,但是只生产过很短的一段时间,上面就取消了。

    不是因为这边生产的农具不好,相反,是太好了,大家都不愿意要原来农具厂生产出来的东西了。为了平衡,那干脆生产的好的这边先不要生产了嘛。

    市场上没有好的,这不好的自然就能凑活了。

    端阳这几个,就瞄准了这个市场。你们的农具我们可以给你们代加工,这其实就是多了一道淬火的工艺,这一道手续只要用点心的的,都能跟老师傅学到。

    帮着处理农具,但他们不要钱,拿东西就行。

    不拘是粮食杂粮芝麻花生还是粗布麻线,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钱。而且对外的说法叫做青年学农小队。他们帮助生产队修补农具,不要钱的嘛。至于人家硬要给点东西,这属于人情往来,不属于买卖的性质。谁能说什么

    当然了,要是遇到那种条件非常苦的,真拿不出东西的,也没关系。咱们也不是现在就得要。等到秋收后给咱们也行。真要给不了,也不硬要。可用过人家加工过的东西,他们觉得好用了,秋里肯定会给的。要不然可就是一锤子买卖,再没第二次。

    他们又是都是一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的跑,差不多每次回来都是大包小包的,杂七杂八的,什么都有。几个人分的时候,朝阳就比较有心了。别人家多分粮食,他和端阳呢,就要些稀罕的果子,自家种的苹果梨枣子核桃,还有自家做的杏脯,“我嫂子要给我生侄儿呢,这些带回去给我嫂子吃。”

    把铁蛋都感动的不行,回去还跟家里人说:“金叔林婶子一家,对端阳那真是好的没话说。”就说朝阳咋给他嫂子搜寻吃的呢。

    把苗大嫂气的:“你还知道那叫有心啊!你就不想着你儿子你媳妇。”这个傻小子。说着,就拍了过去。

    甘草赶紧挡了:“娘,看你!打他干啥嘛!咱家没人家那条件,踏踏实实的就挺好。我也不贪嘴,孩子也不惯那贪嘴的毛病。咱啥样人过啥日子呗。”

    话是好话,可苗大嫂还是不乐意听:“我孙子也是金贵人。”

    于是,越是那些不顶饿的东西,反倒是越受欢迎起来。

    宋璐说朝阳:“我不害口,什么东西都吃。别刻意为了的,你们跟着折腾。”

    朝阳不折腾了,丹阳折腾呢。

    秋庄稼收起来之后,丹阳给学校打了报告,说了自己的学农经历,并表示愿意实践下去。并且大胆的提出了,想要尝试着种植大棚蔬菜和果木。

    学校想把丹阳塑造成实践m主席最高指示精神的榜样,这是知识青年和工农结合的典范啊!

    于是,所需要的废料地膜这些东西,都是学校帮忙从农资w申请下来的。

    大队一听,这可了不得了,这可是有领导支持的了。

    别管丹阳年纪大小,都开始喊丹阳做林技术员。

    林技术员要找人找车把农资拉回来,这个容易,大队的手扶拖拉机派出去给你用。小小的试验站一下子就变的重要起来了。好些知青都想过去帮忙,丹阳没拒绝,论起做实验,记录数据,这些知青要比村里这些姑娘要用多少。他们至少是那种你说一遍大概的意思,他们就能理解并且执行的人。而村里的姑娘,干农活是把好手,但说到观察记录做报告,实在不行。

    慢慢的,她有点明白爸爸之前说的用人之道是什么意思。用人嘛,便是用人的可用之处。很不必吹毛求疵。

    越是用到的时候,越是觉得父母在家里当做闲聊时候说的话,能当大用。于是,越发的爱回来说工作的事。

    “……蔬菜的事,我倒是不怎么担心。在咱们院子里是试过的,今年不过是范围更大一下,要照管的需要更精心一些而已。”她说着,就拿起桌上的苹果,“原理上大棚的果木应该是可以的……”

    四爷摆手:“你不用把目标放那么远,你如今常见的品种,比如你手里的苹果,它本身能储存的时间就比较长,你就是让它提前成熟了,意义也不大。”他指了指摆在桌上的小金桔:“这是一个朋友送的,小金桔做摆件还不稀奇,如果你能将其他的果木,也做成盆景,要是能放在桌面上的话,那就更稀奇了。”

    以现在的条件,培植其他的作物可能性不大。关键是她这么点年龄,压根就没有那个资源。怎么办呢先把自己的位子提上去了,那么想做什么就都容易了。

    只要她能做出来,他这个当爸的就能给送到d中央去。

    丹阳眼里闪过一丝什么:“也不是不行,不过得选合适的苗木。”

    那就是她的事了,四爷这个当爸的再不管了。还说林雨桐,“不许帮着孩子作弊。”

    她手里握着大杀器,只要苗子没死透,就都能育活,且还能活的很滋润。

    这个方向给出来之后,丹阳就真的忙了。如果各个生产大队都要求有一个自己的果园子,三林屯的山上沟里也都种着呢。更有农场,树的年龄更大。

    丹阳就瞄准了这些已经成年挂果的,每天在果园子里蹿,选择合适的植株。

    至于大棚里的果子,她选了草莓和小西红柿。如今是没有什么所谓的圣女果的,但是每一片西红柿地里都会有几株那种小西红柿,农家的孩子把这种小的很甜的西红柿叫‘羊奶西红柿’,是说那个形状,想母羊身上的某种器官而得名。林雨桐都没想到丹阳竟然搜集到这玩意的种子,也算是长心眼了。然后如今把这东西跟草莓一样种到大棚里,算是水果的一种。

    所以的活儿,都是她派下去,大队的姑娘们干。

    她也会动员人,说了:要赶在春节前叫草莓小西红柿还有各种鲜菜成熟,要给m主席的年夜饭桌上添一道菜。

    有了这个口号,好家伙,一个个的都不回家了,就在门房住着。要时刻看着,谁都不让碰。

    天慢慢的冷了,林雨桐也不能清闲了。

    这天晚上正睡着呢,外面开始敲锣打鼓的,干嘛呢大家如今也都已经习惯了,这是传达m的重要指示呢。一层一层传下来,也就一两个小时而已。好些人都起来,跟着学习重要的指示。不过乱糟糟的,也没人查,林雨桐和四爷翻了身,又继续睡。

    睡醒了,就不能闲着了。这不是批|私斗|修嘛,要以‘批|私斗|修’为纲,要叫学习班遍地开花,所以,林雨桐和四爷都得在学习班里学习了。

    先是计寒梅和齐思贤,去省里的学习班学习。学习回来之后,又在厂里办学习班。职工也一样,一期二期的学员,大家轮换着来嘛。

    &

    nbsp;这学习班里,都是成年人嘛。男男女女的一块上课,一整天的都在一起。同学之间,最容易滋生出一些男女之情的。这跟年代没有关系。

    没上几天课,就传出些风言风语,谁跟谁走的近了,谁跟谁有那个意思了。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瞎说的。

    林雨桐跟四爷坐同桌,人家还笑话林雨桐:“咋把男人看的那么紧啊!”

    都是厂里的老熟人了。

    林雨桐也跟他们扯:“主要是我男人好……”

    大家一起说说笑笑的,就有人说:“那个年丽华,跟那个宣传队的带队冯队长,我看有点意思……”

    这种事是不能瞎说的。

    听了这话才两天的时间,计寒梅就接到了举报信,举报信上说:年丽华跟冯队长存在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这事计寒梅当然得跟林雨桐商量了:“你找她谈谈,如果这事属实……好歹要顾着齐思贤的脸面。”

    意思是先给离婚了,再说其他。

    林雨桐接到信扫了一眼,就耻笑:“这根本就是齐思贤的笔迹,不信你回去对照对照。”

    年丽华是不是跟别人有什么她不知道,但是齐思贤写这封举报信,肯定是别有用心。

    计寒梅叫恼了,她肯定是更愿意相信年丽华的,觉得这是齐思贤急着想离婚想出来的主意。于是气冲冲的找年丽华去了,把信给年丽华看了。

    年丽华的风向当即就变了:“我不离婚了。坚决不离婚了!如果她坚持跟我离婚,要跟那什么云朵在一起,这事我就得请组织上给我一个公道。”

    有一方不愿意离婚,那另一方你想离婚,那是做梦。只要年丽华政治立场没问题,不犯什么错误,他齐思贤想离也离不了。

    省里这不是要举行样板戏比赛嘛。这任何一种比赛,都是政治任务。

    比如这红灯记吧,就是中原重工要参赛的曲目。年丽华负责这事,那哪怕是专业出身的云朵,想要参加这曲目,也不可能。

    年丽华来找林雨桐,叫林雨桐去演李铁梅的奶奶。林雨桐哪里愿意去多方推脱,“我家儿媳妇肚子都那么大了……”

    “你这样……怎么是这样的觉悟呢这是政治任务!”

     




1263.旧日光阴(75)三合一
    旧日光阴(75)

    今年冬天的雪, 也格外的大,格外的频繁。自从农历十月落了雪, 路上就没干净过。雪沾了泥, 脏兮兮的,鞋子和裤腿,总是湿的泥的。

    想要说刷洗干净,那是不可能的。出门紧着一双鞋穿,湿了就靠在暖气片边上烘干, 烘干之后,把鞋拿到外面, 然后把上面已经干了的泥用刷子刷掉,再放在台阶上磕两下, 这就行了。也没那么些讲究了。

    天一冷,丹阳的试验站那边, 就显得非常重要。每天晚上要保证暖棚里的温度,就得有人值夜班。丹阳当然也是排着班的。一般排夜班都是三男三女, 省的出了什么事。跟丹阳一组的就是林朝英林新秀, 小伙子里就有一个是谢东升。丹阳就不是很想跟谢东升在一个组, 晚上回来的时候还想着跟谁换班呢,结果朝阳说,值夜班的时候我陪你。

    那这问题就解决了。亲弟弟跟着,没啥事。哪怕朝阳晚上只在门房的炕上睡大觉, 也叫人知道丹阳有家人陪着呢。

    因着姐弟俩进进出出的, 林雨桐倒是不担心了。说实在话, 如今这治安条件,其实挺好的。要是不说反|动的话,不做反动的事,那就更没什么可怕的了。

    这段时间过的还算是平顺,只要吃饭的时候小心点,别叫人逮住了把柄就好。端阳和朝阳继续他们的小金库业务,四爷呢借着没人碍手碍脚,给来年厂里的发展做新的规划。

    日子就这么波澜不惊的过着。

    突的这天,家里来了两个穿军装的人,只问:“这是林团长的家吗”

    林团长,这是说林大垚。

    林雨桐就赶紧应是,把人往里面请。

    把人请进去了,才知道,这两人是安排到公社的军代表。这两人跟大垚有些私人的关系,过来是带了大垚的信。大垚怕是知道信件来往必然是被监视的,信件拆开检查都不算是违规。因此没写信,没打电报,甚至连电话都没有。就这么叫俩战友带了信过来。

    信上没别的,只简单的说这两人可以信任的话,然后又问几个孩子的情况。说要是无法安置,就把孩子交托给这两个战友,叫孩子当兵去吧。

    几个孩子,指的是大原家的援朝,晓星家的援华,还有自家的朝阳。

    这事,林雨桐当然得跟大原和晓星商量,于是,跟人家说晚上给他们消息。要留人家吃饭,结果人家也说,太打眼了,转一圈行,但耽搁的时间太长,影响不好。

    那就只能先这样了。

    大原和辛甜倒是希望援朝去参军,要不然就得想办法安置工作,再不然就得下乡去。援朝倒是无所谓,去当兵也是在二叔的手底下,跟在家里也没啥区别。但是援华却不愿意去,她现在在一一五厂,在那边也不用住宿舍,那边本来就有家里的房子。她跟她小姨吴荣一块住,姨甥俩作伴,觉得当工人挺好的,不想离开家去参军。晓星和苏瑾倒是想叫这丫头去,可死活这孩子不愿意。不愿意就算了,随着孩子吧。

    林雨桐和四爷还征求了朝阳的意见,朝阳并没有要去当兵的意思。但这次,却顺利的把宋桥给塞过去了。

    宋桥是谁,跟家里是什么关系,林雨桐跟大原都跟援朝交代过了。叫他转告给他二叔,看着安排。援朝拍着胸脯子保证:“绝对不会叫他受委屈。”

    受委屈不受委屈的,现在都顾不上了,能顺利的送到部队去,这就算是给人家宋家有个交代了。

    去部队上能拿什么其实什么也拿不了。他们用的都是统一发的。最多就是给孩子带点钱,带点粮票,然后把人交给那俩代表,看着俩孩子在寒冬腊月飘着雪花的天气里上了火车,去了哪里暂时都不能知道。

    辛甜没哭,大原倒是哭了。

    “哭啥啊”辛甜吸吸鼻子,“部队里,其实挺好的。”

    大原心说:你那时候呆的地方那是宝育院,比中|央领导的待遇都好。如今自家孩子那是当大头兵去的,会过什么日子,只有孩子知道。

    但不管什么日子吧,为了孩子的前程,撒手了。

    辛甜跟林雨桐就说:“……我真是后悔,当年哪怕是领养一个呢如今就我们两人,日子寂寞……”

    很快就不那么寂寞了,因为宋璐在年前顺利生下个六斤重的男婴。

    因着宋璐跟计寒梅的渊源,生孩子的时候,计寒梅也在。关心嘛,在就在吧。

    可这一在,她的嘴就快,看见皱巴巴的孩子,张口就来了一句:“是个小子,那就叫红卫好了。”

    宋璐和端阳比较傻眼,这取名字该是爷爷奶奶的事吧,你说这热心的,该怎么办

    计寒梅说完了,才想起来了,一拍脑袋:“我就是随口说的。要是觉得红卫不好,就换一个。”

    都叫‘红卫’了,我敢说不好吗

    林雨桐忍着牙疼,“就叫红卫,挺好挺好!”

    四爷发誓,几辈子的孙子,都没叫过这么应景的名字。

    但是那话是怎么说的,活久见嘛!这么大年岁的人了,什么不都得经历一遍吗

    挺好挺好!红卫就挺好。

    被认可的计寒梅一下子乐呵起来了,好像怀里的是她的孙子似的。又是张罗着米汤,又是张罗奶粉。宋璐可不敢全听她的。

    说句不怕人恼的话,她自己的孩子都没养明白过,会养孩子才怪。还是听婆婆的多些。婆婆说咋办就咋办。

    苗大嫂都羡慕的:“你看你家媳妇多听你的话。再看看我家这媳妇,养孩子的事上,她那主意咋那么正呢。好像我要害她似的。”
1...13711372137313741375...1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