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敛财人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林木儿

    见面不容易,相互拉着手对视一眼,然后眼里就有了笑意。

    没时间扯别的,只能尽量用简单的话把各自的处境说了一遍。

    林雨桐皱眉:“……出了一点状况……”毕兰可汗的伤情不在姑姑的预料之中,很多计划都得提前了,她把北康的情况简单的跟四爷一说,四爷就明白了,“你选二王子庆格……”随即他又摇头:“庆格继承汗位,北康必然会出现你所预料的情形。但是……你的这个计划,却把你放在了他们的内斗之中。得利和风险是等价的。其实完全不用如此,是不是庆格继承汗位,那都是以后的事了……如今,只要搅乱这一池子的水,是鱼吃了王八,还是王八吃了鳖,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这倒也是!

    林雨桐脑子里灵光一闪,低声跟四爷嘀咕了小半个时辰。

    四爷这才笑了,给了正面的评价:“妥当!”

    谁也不知道两人在帐篷里嘀嘀咕咕了些什么,哪怕是跟着四爷的护卫,个顶个的高手,也没听到只言片语。

    阴成之只能等他儿子洗漱之后出来,跟他说这情况。

    而其他的使臣,早已经在等着了。

    都没有在帐篷里面,而是在帐篷中间的空地上,铺着毡毯跪坐着呢。

    然后四爷过来,特别平静的陈述了两件事:第一,毕兰可汗遇刺之后,有人在包扎伤口的纱布上藏了秽物,导致伤情加重,如今伤口已经严重腐烂,又高烧不退,情况不是很乐观。另外,还着重强调,去年秋猎可汗遇刺之时,靖国的使团并没有离开,而是在距离围场不算远的地方。

    这两件表面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却叫众人心里一惊。都扭头看向了上官淳。心里也都明白了太孙的意思了。

    太孙是想说,别轻举妄动,别叫人家把可汗遇刺的事推到靖国身上。否则,这次的使团,只怕是谁也别想活着回去。

    上官淳头上的汗都下来了。柴同更是怒了,因为压根就没人知道上官淳在回朝的途中到底在哪里遇到状况推迟了他的行程。他只说身体有恙,暂停休养了一段时间。谁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他没细说,就没人细问。可如今这么一说,就不由的叫人想起初见太孙的晚上,太孙说的,在围场被刺杀的事,以及对上官淳的态度。

    很明显,这里面有猫腻。

    好死不死的,偏偏北康的可汗在同一天被刺杀,这很容易就被人联想到靖国的身上。

    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竖子!”文博蹭一下站起来,指着上官淳就骂了一句。

    阴成之深深的看了自家儿子一眼,然后才道:“诸位都稍安勿躁。事情已然发生了,要追究那也是回朝之后的事了。如今咱们要做的,就是怎么从这次的事件中顺利脱身。”

    “不错不错!”宗人府的经历官大人急忙道:“阴公子,殿下还有什么话要说”

    四爷垂下眼睑:“……这就是第二件事了。殿下说,这次的事情比想象中的要复杂。毕兰可汗将事情交给长宁公主追查……”

    “公主为何要接如此一个烫手的山芋”上官淳急忙问了一声。

    阴成之轻哼一声:“不接难道把这把能要了咱们命的刀递到别人的手里要真是如此,真换个人查试试,咱们这些人只怕掉了脑袋还做的是糊涂鬼。”

    没错没错!是这样的!

    谋害毕兰可汗,如果不是敌国,不是仇人,那必然是跟几位王子脱不了关系的。交到谁的手上,谁都不敢往他们身上引。而南靖的使团就是送上门的替罪羊,直接拉过来就能顶罪,何乐而不为呢。

    说到底,公主是为了使团,是为了南靖。

    这叫人不由的唏嘘起来。

    上官淳也有些讪讪的。闭嘴不再言语。

    蒙放就催促:“阴公子,请继续。”

    四爷将一圈人的表情看了一遍,这才道:“……公主觉得这事棘手。亲手给毕兰可汗包扎伤口的是二王子的生母云姬,可负责王庭各项供给采买的,却是大王子的小舅舅。只是在去年,也就是在秋猎之前,这位大王子的小舅舅却暗地里收了三王子送的一个美貌的姬妾……而这姬妾据说跟四王子的生母有些渊源……”

    这一圈子的话说完,直接叫众人懵圈了。

    什么意思

    四个王子,谁都有嫌疑。

    可究竟是谁,却又无从判断。

    但不管是谁,给这些王子有机可乘的元凶,都必然是那次的刺杀。而刺杀的最大嫌疑,依旧是去年来北康的使团。

    所以,看似火没烧到使团身上,但他们却始终在漩涡的边缘,随时都可能被漩涡吞没。而他们的人手,只有护卫五百,就算是把各位大人带着的随从护卫马夫伙夫都算上,也才不过区区八百人。在人家的王城里,八百人,都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文博就说:“阴大人,您是上官,这事得您来拿主意。”

    这话得到众人的认可,连上官淳都点头。

    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还得求助于朝廷。朝廷大兵压境,迫使北康放人,这是唯一的途径。北康在内忧未除的情况下,会放人的。而想叫朝廷出兵,在座的除了阴家父子,只怕没有谁有那么大的面子。以阴伯方的性格,只要知道儿子孙子有生命危险,那是绝对会不惜一切代价的。

    所以,所有的小心思,个自的小算盘都得放下。没有什么比安全离开更要紧的。而想要安全离开,只能唯阴成之马首是瞻。

    阴成之看了儿子一眼,才道:“那就请各位该干什么干什么,只要不出营地,暂时应该无碍。”

    等人散了,父子俩回了帐篷,阴成之就问:“是太孙叫你这么说的”

    四爷:“……”这个跟桐桐真的无关。只是知道她要干什么了,自己难道连这一点配合也打不好吗

    他没回答,好在阴成之也没有细问,只问:“北康到底如何了”

    刚才的话真真假假,听起来是那么一回事,也确实是说的通。可那么多人聚在一起,听一个刚在外面溜达了一圈回来的少年说话。不可疑吗谁都知道他们是在说秘密的事。

    那些四散在营地里端茶倒水的,个个可都是人家悉心安插进来的。

    刚才进帐篷的时候,撩开帘子的就不是同一个人了。

    很显然,自家儿子刚才在外面的那一番话,明显是故意那么说的。

    为什么要那么说呢

    一是他想把这些话传到有心人的耳朵里去。二嘛,带着几分危言耸听,反倒是叫使团内部上下一心了。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可越是这样,越是证明这背后有猫腻。

    四爷并不觉得所有的事都告诉给阴成之是明智的举动,他选择性的说了一些,比如毕兰可汗确实是受伤了,伤口确实是溃烂的厉害,要是没有活死人医白骨的手段,是必死无疑的。同时,透漏了可汗以殉葬为要挟,叫长宁公主彻查被谋害一事的始末。

    阴成之信了。

    有种这才对的感觉。

    到了如今,长宁不管查出什么来,都不能说。她自己不能说,但不意味着不能借着别人的嘴说。可借谁的嘴传出去才最可信呢

    当然是长宁跟自家人说的私密话是最可信的。

    当天晚上,靖国使团‘密谈’的话,就被传到各家主子的案头。

    大王子巴根几乎是怒不可遏:“什么管着王庭采买的是我的小舅舅……北康不是南靖,哪里有什么小舅舅大舅舅的关系……要这么说,我的舅舅都够组建一个侍卫营的。”

    马上叫人去打听,这采买的所谓自己的小舅舅的,到底是谁。

    弄了半天才知道,是自己的亲外婆生的一个儿子。早些年部族争斗的时候,她连同部族里的女人被另一个部族掠劫过。女人是不会被杀的,也没人会看中贞洁。跟另一个部族的男子交合,生下了个孩子。等自家的部族打回来把她带走的时候,生的孩子是得留下的。后来战端平息了。两个部族有来往了。母子之间也都知道谁是谁,但也仅此而已。

    不过,自家这边的供应,确实是王庭里除了大汗最好的一份。自家的阿妈也是一样。肯定的,为了过的更好一些。只怕自家阿妈跟这个所谓的小舅舅私下是有一些来往的。

    这本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如今拿出来,真就不好说了。

    根本就说不清楚。

    “该死的!”巴根深吸一口气,“只能咬死了庆格不撒手了。”

    庆格细细的听完,就看向明天就准备去凉州的儿子牧仁:“你怎么看”

    牧仁摇头:“您真的确定这位靖国的公主帮的是咱们”

    庆格轻笑:“她是个聪明的女人。谁都牵扯进去了,才就真都安全了。真要论起来,咱们的嫌疑才是最小的。谁会蠢到自己动手呢大家会这么想,汗王也会这么想。”

    牧仁迟疑了一下微微点头:“阿爸,为什么我们不将有些人的事做成实证呢”

    庆格对着儿子就笑:“长进了……”

    然后拍手,外面进来一个牧仁从来没见过的汉子来,头发乱糟糟的看不见脸。

    庆格低声道:“……那位采买官……我不想叫他看见明天的太阳……”

    当毕兰可汗叫人宣召这位采买官的时候,才发现,他连同他的那位据说是三皇子送给他的跟四皇子的生母有某种瓜葛的姬妾,两人都人绞死在他的帐篷里了。

    杀人灭口!

    这是所有人心里想到的。

    本来毕兰可汗是不怎么信服长宁的调查结果的,这女人一直说在查,却总说困难重重,一天一天的往后拖延。要不是探子来报,他还不知道这女人查出了这么多。

    但对于这个结果,他觉得不足以叫人信服。

    北康和南靖不一样,不会有那么多的所谓的血脉为纽带的羁绊。

    给自己生儿育女的女人也会赐给臣下,那这女人再生的孩子,难道也是王子王女的兄弟姊妹




1153 鸾凤来仪(7)三合一
    c_t;鸾凤来仪(7)

    林雨桐皱眉:“孩子是圣上的”

    阴成之摇头。

    林雨桐就疑惑了:“不是圣上的那何以反目”

    “我摇头是因为我也不知道。”阴成之摊手:“这件事除了当事人, 谁也说不清楚。不过结果却是戚威的外家以污蔑圣上,玷污圣名,离间君臣关系而获罪……满门被抄斩。戚威的母亲在娘家被灭门之后……自缢而死。”

    林雨桐的眉头皱的更紧了:“戚威叛国……足以说明戚威的外家, 当年是被冤枉的, 是吧”

    阴成之又摇头:“反推是这样。但真实的情况如何,还是那句话, 除了当事人, 谁也不清楚。”

    林雨桐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那就是阴成之每次提到戚威的外家的时候,都是有些回避的。比如说到戚威的表妹兼妻子,他总是以‘表妹’来称呼,却不说某某某。比如说戚威的外家获罪,他不说谁家获罪, 而是只以戚威的外家称之。

    她就问:“戚威的母亲姓什么”

    阴成之愣了一下, 深深的叹了一口子:“有没有人跟你说过,慧极必伤。”

    林雨桐却笑:“不是我聪慧, 是您太刻意了。刻意到我甚至觉得,这戚威的外家, 与您或者说跟您关系匪浅的人, 有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阴成之拢在一起的手松开, 然后低头一副整理袖子的姿态。

    这是一种回避的姿态。

    整理完了, 他才抬头:“告诉你其实也无妨。戚威的母亲姓华。”

    啊!

    “宫里的华贵妃, 是否出自华家”林雨桐挑眉,“华家当年不是满门抄斩了吗”

    阴成之摇头:“臣……不是很清楚。”

    这就是拒不回答了。

    林雨桐轻笑:“我想, 您既然知道。想来,姑姑也该是知道的吧。”

    阴成之抬头,眉头微微皱了皱:“问她华贵妃的事,可不是什么好主意。过往的那些,对她来说,并不是什么愉快的回忆。”说到这里就不继续往下说了,很有些点到为止的意思。随即看了林雨桐一眼,就又叹了一口气,“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孰是孰非,早已经没有追究的必要了。不管当年的事真相到底是什么,戚威心里过不去的坎儿,只是他母亲的死。仅此而已。过去的那些恩怨情仇,是是非非的,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淡化了,只有她母亲的死,是他所耿耿于怀的。所以,这就是个解不开的死结。当年,戚威不是没有抵抗就叛国了……他真要有心叛国,不会在凉州又坚守了十余年后才叛国……北康突袭凉州的时候,戚威刚刚守完父孝,在赶往凉州的路上就接到战报……日夜兼程赶到的时候面对大军压境也并未就放弃……可是军械库里连一件完整的铠甲都找不出来,粮仓里干净的连老鼠都没有……这才导致了三州接连丢失……你以为甘州和云州是怎么还回来的是戚威带着亲卫深入敌营,俘虏了当时北康的可汗冒都……可他的家人,却被当时还是王子的毕兰所擒获了。如若放弃家人,不被威胁,那凉州自是不会有失。可当刀架在他妻儿的脖子上的时候,他选择了退让。双方谈判,互为友好。云州甘州归还南靖,凉州归北康。戚威提出凉州都是南靖的子民,都是中原人,他要驻守凉州。这一点死活不肯退让。北康同意这一点,但是却增加了公主和亲这一条。南靖送一公主入北康,戚威驻守凉州。而后来补充要送质子去北康,却是北康出尔反尔的结果……以一州百姓为要挟……要戚威带兵退出凉州……戚威不肯退让……曾急报朝廷,给他粮草,给他兵器铠甲……可皇上却派了使臣过去,最后的结果就是……送质子去北康……”他目光灼灼的看着林雨桐:“以太孙看来,戚威若何果为叛臣乎”

    林雨桐沉默了。戚威驻守凉州,尽量把北康的力量控制在凉州以及凉州以北的区域,尽量叫百姓避免为奴为婢甚至沦为牲畜一般被人鞭打驱使的命运。这十数年,虽然总小有冲突,但这种情况在边境的任何朝代都是不可避免的。不能以此来说明这都是戚威的过错。他唯一的过错,就是没有放弃家人。他想在其中选择一个可以保全两方的平衡点。

    可显然,结果却是两面不是人。

    南靖视他为叛臣,北康押了他的女儿为人质。

    这种说法不好听,但确实是事实。庆格的妻子戚氏,说是联姻,其实就是人质。并且,这个结果直接就把戚威叛国的事给坐实了。

    连辩解的余地都没有!
1...751752753754755...8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