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战马失去了操控,速度也渐渐缓了下来,耶律章奴耳边却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他吃力的转头去看,只见几骑披着半副瘊子甲(只有前掩心),手持马矟的骑士真向自己这边跑来
看来要死在这里了!
耶律章奴忍着剧痛,在马背上直起身子,打马调头,然后大喊一声:大契丹耶律章奴在此!何人敢来一战!
喊完了名号,章奴就用足了最后的气力,挥鞭抽打战马,全速冲向迎面而来的一骑假子骑士。
那名被耶律章奴盯上,向要驱马撞击的对象,正是武好古的头号假子武天。他早就看出了章奴的心思,不过还是策马上前,只是稍稍避开了耶律章奴的马首,让两马在两三尺开外的距离上相交而过,同时用马矟朝着章奴背上一抽,利用马匹奔驰的产生的惯性,将章奴打落下马。
从马背上落下的耶律章奴已经没有力气挣扎了,只是大口大口的喘气,眼前也是一阵模糊,看不清什么了,耳边却传来了一阵阵的欢呼!
大宋万胜!大宋万胜!
章奴知道,这一定是宋军夺下了桑干河上的浮桥!
就在这时,武天已经策马到了章奴的跟前,发现此人还在喘气,低低的哼了一声:契丹狗!
话音未落,手中的马矟已经再次扎向了平躺在地的耶律章奴!
在历史上惹出了好大风波,加速了辽国灭亡的耶律章奴,也在燕京城下,舍身取义了!
第1038章 南征北伐——皇上别怕
官家赵佶迷迷糊糊之间,好像被谁扶上了开封府西城的万胜楼,他放眼向万胜楼外往去,入眼的是黑压压一片的兵马,铺满了整个大地,一直延伸到了天边。
无数的黑色旗帜迎风招展,各种各样的攻城器械已经被架设完毕,金鼓号角之声一波一波的传来,间或还有契丹语的欢呼。
声浪铺天盖地,无数人一起在怒吼:破开封,灭宋国!
契丹大军兵临城下,大宋王朝岌岌可危!
一声恐惧到极点的惊呼,赵佶从噩梦中惊醒时,浑身已经被汗水湿透。
官家?身边的美人儿被惊醒了,支起手肘撑起了娇躯,让赵佶沉迷的身体,在微弱的灯火之下,出现在了赵佶眼前。刘太后的声音轻柔,可是又做噩梦了?
没事儿赵佶摇摇头,契丹人在梦中兵临城下的场面,让他惊魂未定。
自从定州城陷落的消息传来,赵佶就再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了。他本来以为大宋的军力很厉害了,西夏也平了,喀喇汗朝也灭了,连波斯大食都跪了,什么三佛齐注辇国的,更是不值一提啊。
可是没想到契丹和西夏喀喇汗波斯大食,还有天竺国的一帮人完全不是一码事儿啊!
和契丹人的战争才打了多久,定州路的治所就被辽兵夺取了!而且河北西路的主力,由钟傅率领的4个将,总共四万(账面上的数目,包括辅兵)大军,还有随行的上万民伕,很可能也已经被契丹人的军队吃掉了。
另外,驻守广信军安肃军的两个将,也在和契丹人的交锋中蒙受了重创,合计损兵近万。
而驻守定州的一个将,同样在定州之战中损失了八千多人,几乎也可以算是全军覆没了!
也就是说,单是在定州路的战场上,开战至今,不包括民兵和民伕,宋军的损失就高达一万八千之多!如果钟傅所部最后全军覆没,那么损失的数字就会一下跳涨到五万八千人
另外,真定府路和高阳关路还有武好古其中指挥的宣抚司直辖各部也上报了总共超过万人的损失。
一眨眼的功夫,差不多七万大军就打没了呃,打没的当然是账面上的部队了!
空额什么的,都是不存在的!大宋都是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宦官不好色的,怎么可能有几万几万的空额呢?
就算是有,眼下也是一个把空额一笔勾销的好机会了。
所以各路报上的损失中,有相当部分都是空额兵,只是存在于账面上,实际上是没有的。
不过赵佶并不知道其中的门道,看到下面的奏报,真以为辽兵大大的厉害,转眼就打没了大宋那么多的精兵。
杨戬!赵佶叫唤了一声。什么时候了?
就在榻旁不远,一个尖细的声音响了起来:回官家,才三更天。顿了一下,那个声音又道,官家,杨都知昨日就离京前往河北了,今夜宿直的是奴婢刘友端。
刘友端是刘太后的心腹,赵佶今夜留宿的地方可有点不对,所以直宿的人也就是刘太后的红人刘友端了。
河北
赵佶沉默了下去,他想起杨戬是在一天前,定州失陷的消息刚刚传来时,被赵佶派去界河担任河北路监军了河北西路形势大坏似乎不是撤换负责监督河北东路战场的监军使的理由。
但是赵佶还是派出了自己的心腹杨戬,换下了干得好好的谭稹这样的人事安排当然是有原因的,杨戬是带着赵佶的密旨赶往界河商市的。
密旨的内容,当然是向契丹求和了。
河北西路的七万大军大概都打没了,武好古在河北东路还能打出什么花儿来?就算赢了几场,也是占了辽军主力不在场的便宜。等回头契丹大军往东一压,武好古还不得全军覆没?
他全军覆没还是小事儿,要是契丹皇帝亲率大军从定州路南下可怎么办?定州以南不到八百里就是黄河,过了黄河可就到开封府城下了。
到时候,大宋就要亡国了!
一想到亡国,赵佶怎么都睡不着了,猛地坐了起来,去准备热水,待朕更衣!
官家刘太后看到赵佶一脸忧惧,蹙了下秀眉,低声说,不再多睡一会儿?
多睡?怎么还睡得着?一合眼睛就是契丹大军兵临城下的场面啊!幸亏赵佶有一副强壮的不像赵家天子的好身板,如果换成哲宗和神宗,现在说不定都病倒了。
官家,刘太后看着自己的小叔子一副惊慌失措的模样儿,莫不如让高俅去主持河北军务吧。
赵佶眉头一皱。刘太后这话是在干涉朝政!他封嫂子刘皇后当太后只是为了讨这个年轻漂亮的嫂子的欢心(当时刘皇后只有22岁),可不是为了让她干预朝政的。
可是这位嫂嫂总归有点不大安分,总是喜欢对朝政指手画脚不过把高俅调去河北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昨天崇政殿问对时蔡京也是这个意思。
朕自有分寸。赵佶有些不耐烦的应了一声,又问刘友端道,可有钟傅的消息?
刘友端摇摇头,小声的回道:没有。
武好古和陶节夫有奏报上来吗?
也没有。刘友端偷眼看了下赵佶的脸色,又小心翼翼地说,官家,若是有紧急军情,都军机司肯定会立刻报与官家知晓,或许好消息就在这两天了
真能有好消息就好了,赵佶轻叹了一声,又抬起眼,把张叔夜王禀宣到崇政殿!
赵佶深夜宣召张叔夜王禀当然是为了商量调整前敌的布署了武好古的宣帅看来是不会打仗的,他的云台机宜团也是言过其实,看起来不得不让大宋天子亲自遥控指挥了。
你,你说什么?
陛,陛下,臣有罪,臣在桑干河畔兵败了!
那,那燕京城呢?燕京城在谁手里?
不知道
就在赵佶做噩梦的同时,远在定州城的耶律延禧都恨不得自己是在做噩梦了。因为大晚上狼狈而来的萧保先给他带来了一个噩梦还可怕的消息。
萧保先率领的两万四千宫分军(其中正兵八千)在桑干河边惨败,损失超过一万三千!而更可怕的是萧保先居然不知道析津府城还在不在大辽国的掌握之中
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耶律延禧都快暴走了。
丢了就是丢了,没丢就是丢,啥叫不知道?
陛下,萧保先哭丧着脸道,臣在六天前发现宋军大约五万人绕过萧家堡北上,于是就弃了武清县城和萧家堡急赴燕京,想抢在宋人之前进入燕京。谁知道让宋人的骑兵抢了先,先到了桑干河和高粱河之间,还烧毁了三座浮桥中的两座。臣派兵抢下了最后一座。臣当时就想,这般汉儿骑兵最善冲锋,多半不善肉搏,而且燕京城中还有咱们的兵马。如果能打一场夜战,再和燕京城内的兵马来个里应外合,夹击宋军,也许就能胜了。结果臣在燕京城外和宋人苦战一夜,却不见有一兵一卒从燕京城中杀出
难道燕京城真的丢了!?可是燕京城墙恁般高大坚固,怎么可能就丢了呢?
难道,难道燕京城内的汉人中出了许多奸贼
耶律延禧想到这里心都快凉了,瘫坐在御座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和燕京城的得失相比,他在定州取得的胜利根本不值一提啊!
而且燕京城差不多就是燕地豪强的老窝,南京道侍卫亲军八营将士的父母妻儿,大多也住在燕京城内。如果燕京归了大宋,南京道侍卫亲军八营到底姓宋还是姓辽都不好说了!
如果燕地豪强和侍卫亲军八营都叛变了,大辽国在山南诸州的统治恐怕就要结束了。
陛下,陛下,燕京城不会有失的,请陛下放心!
马人望这时开口了,显得胸有成竹,南京道副留守耶律讹里朵乃是宿将,麾下有不少镇州安复军带出来的勇士,弓马娴熟,可以在阻卜草原上奔驰几日几夜,也不需要休息。如果燕京真的有变,耶律讹里朵就算没有办法对付,也该会把消息送到陛下御帐的。
好像有点道理
耶律延禧眉头微皱,正想着要怎么收拾眼下的残局,新任的领牌印宿直事耶律余睹快步走进了大殿,冲着耶律延禧行了一礼,便道:陛下,南京道副留守耶律讹里朵派来了信使!
说着话,双手将一份奏章递给了耶律延禧身边的一名内侍,内侍又将奏章转交给了大辽皇帝。
耶律延禧联盟展开奏章,先是一目十行扫了一遍,才长出口气,然后又逐字逐句看了一遍,最后将奏章啪的一声甩在了御案上。
宋军正在燕京城外的桑干河和高粱河之间构筑营寨,似乎在做长久之计!他轻轻吐了口气,目光灼灼的扫视了一番大殿内的群臣,诸卿,如今的局势,当如之奈何?
第1039章 南征北伐——如之奈何
如之奈何?
大晚上被叫起来做噩梦的大辽重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是一筹莫展。
宋军肯定是厉害的!
这一点大家有共识了。
也不说河北东路的宋军,那些家伙强得都不像宋军,倒像天可汗李世民的精兵了。好嘛,具装甲骑突击啊,而且是如墙而进,车轮而战!更可恨的是还会发生一种很吓马的火药武器,吓得大辽骑士们的战马到处乱窜这都不用说了。
就是那个叫钟傅的宋国大将率领的不到两万的弱兵,也是挺厉害的,筑起硬寨以后很不好对付啊!
虽然安阳口铺一役大辽天兵打得他们全军覆没,可那是八万打一万多,五倍的兵力优势,还是南北夹击,最后也阵亡重伤了五千出头这是还不包括京州兵的损失!
五千是不多,可架不住契丹人是少数民族啊!而且迷信佛教,现在能打的也就三四十万,一仗没了六七十分之一,还是和宋军的弱旅打的。这怎么受得了?
钟傅的弱兵修个硬寨就拼掉了耶律延禧五千人(主要是契丹人,也有少量的汉军),武好古的强兵在析津府城外修的堡垒,恐怕死伤五十万都不一定能平了
契丹人能死上五十万吗?死上十五万都得亡国灭种!
所以武好古在析津府城外修建的硬寨是肯定打不下来的,这是想都不用想的。
至于动用汉军去打契丹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一脸忠厚的马人望。并没有人怀疑马人望对大辽不忠。
因为马人望是公认的好人,他当知县的时候就很受欢迎了,总是能找到理由给下面免税免徭役。后来做了大官,在南京道任上不知道给大家伙找了多少财路,而且不愿意多收赋税。再后来耶律延禧要为父母报仇,让马人望去肃反,老马哥也总是替大家开脱,而且还不收好处费。
这样的好人,怎么可能不是大辽忠良?
而且马人望的老家不在燕京,而是在中京道的医巫闾山,他要反了大辽国,那么一大家子可就都要遭殃了。
所以大家都看着他,是想让他出个主意,毕竟在跟随耶律延禧亲征的大臣中,马人望是最了解南京道和宋国内部情况的。
马人望其实不想说话,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并不是契丹腹心部,不过是个汉人而已,可是大家都看着他,他总得说几句。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有两个,一是尽快调兵入燕京,燕京城内有二十多万汉人,契丹兵马只有一万多,而且也不是耐得苦战的精锐,万一内外有变,燕京必失!
二是尽快和宋国议和,趁着咱们手中还有点筹码,赶紧议和只要和局一成,武好古在燕京城外的军队自然就退了。
思路还是不错的!
被他一启发,原本脑子里面一片空白的萧奉先也有主意了,上奏道:陛下,我们可以一边议和,一边调兵入燕京。只要燕京城中守备充足,咱们就不怕和宋人周旋到底。
从哪里调兵呢?耶律延禧问。
可以从中京道的奚王府调动奚部精兵入驻燕京。
所谓奚王府其实不是一个王侯之府,而是一个管理部族的衙门,所管辖的是奚王六部。也就一群姓萧的原本属于奚族的契丹人。奚王六部和南院大王北院大王所管辖的契丹部族合在一起,就是大辽国仅次于宫分军的精锐。
实际上真的拉上战场,装备精良,养尊处优(相对而言)的宫分军是比不过苦哈哈的部落军的。
不过契丹朝廷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一百多年来都在利用成立宫卫来削弱部落,不断将契丹奚人部落的精兵和土地割走,充入新成立的宫卫。
所以契丹国内就出现了能打的部落军一代代被削弱,而从部落划归宫帐的勇士又渐渐养废的尴尬局面。
这一次耶律延禧本没想真打,就是想吓唬人再讹点小钱花花,所以就没调动部落军,而是带着自己的宫分军出马,结果就悲催了。
所以要调入燕京城打硬仗的部队,可不能再从宫分军中抽调,得从部落军中调集了。
好,就掉奚王府的兵马!耶律延禧说,让知奚王府事萧遐买领兵入卫燕京。另外,那个建言效法宋朝新军的回离保在什么地方?
回禀陛下,萧回离保现任北女真祥稳兼知咸州路兵马事。萧奉先回答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