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蔡京笑着说:是啊,各国使臣都已经准备好了上表,等会儿就会送上宣德楼,陛下只需点头允可,便可以如李世民一样,有一个号令海外的尊号了。

    好!赵佶笑着,中华之君,可以号令万邦,实在是千古少有的盛事,等这次的事情完结,朕还要去封泰山,观沧海!

    请记住本书域名:。手机版网址:




第999章 忍无可忍的耶律延禧
    宣德门外山呼万岁的声音起来的时候,在千里之外的大辽国奉圣州鸳鸯泺,大辽皇帝耶律延禧正在大帐之中大发雷霆。

    原来是他派去界河商市和武好古秘密见面的萧保先灰溜溜的回来了。

    钱没有要到,而且还带回了宋国已经背盟的噩耗。

    澶渊之盟,已经被言而无信的宋国正式毁弃了。今年的岁币多半不给了,而且宋国正在界河——拒马河以南构筑城池。这可是明目张胆在违背澶渊之盟了!同时也把耶律延禧逼到了不得不战斗的悬崖边上了。

    作为大辽国的天子,他必须,也只能是一个能带着全体契丹人抢到东西,收到保护费的强盗头子。而且还得是天下第一大贼头!

    因为他统治的草原之民,除了为数不多的契丹核心部众,其他人都是墙头草。谁能带着他们去抢,他们就拥护谁当老大。如果赵佶是个更好的强盗头子,那么大家伙就认个成吉思汗又能怎么样?

    唐朝那会儿,大家不就认李世民当登利可汗了?

    虽然赵佶打仗的本事多半不如李世民,但是他抢钱的本事可比李世民厉害啊!

    这边刚刚派人去海外抢了一千多万,那边又有赵家人准备去天竺抢劫了。

    原来身在大宋,心里还有点向着大辽的赵乾顺就让人送来了奏章,说是赵忠顺和萧合达在波斯国东部(其实是阿富汗)如入无人之境,在去年冬天还占领了一个富得流油的城市名叫迦兹尼(是迦兹尼王朝的故都),抢到了很多财宝!而且据传在迦兹尼东边两千多里,还有更加富庶的拉哈尔城,那里位于一片和中原差不多富饶的大平原上,绝对是可以作为帝王家的宝地。

    所以赵乾顺决定将苦哈哈的河西走廊还给大宋,自己马上带领部众也要去天竺抢钱抢地盘了

    真是个败家子啊!耶律延禧那个气啊,天竺能有多富?连河西走廊都不要了河西走廊多好的地方,也就比大辽国的南京道差一点。赵乾顺这个败家子居然要把那里还给大宋!

    要给也给大辽国啊,怎么能给大宋!?

    难不成赵乾顺这个小子现在真的要给赵佶当孝子了?不就是分了半个天竺给他去抢嘛!至于这样连祖宗百战而得到的土地都送给赵佶吗?

    不过这事儿再好好想想,耶律延禧也感到危机了。赵乾顺对赵佶看来是真心的这说明,赵乾顺和整个河西军的上层,真的跟着赵佶尝到了甜头,在那个什么迦兹尼城抢到了几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

    所以现在的赵佶,对赵乾顺而言,真是比亲爹还亲了。

    而赵乾顺会是最后一个爱上赵佶爸爸的人吗?

    是可忍,孰不可忍!耶律延禧咆哮着命令道,传朕的旨意,大军明日开拔南下,朕要踏平界河商市!朕倒要看看赵佶这个成吉思皇帝敢不敢真的御驾亲征!

    什么?踏平界河商市?

    耶律延禧御帐内的大辽忠臣们听到这话心都在抽筋啊!

    大宋那么老大的一个国,哪儿不能去踏平?为什么非得是界河商市呢?大家都在界河商市有投资啊,踏平了岂不是要血本无归?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北枢密院使萧奉先。在如今的大辽朝中,就数这位仁兄最得天子信用了。

    而且他在界河商市的产业也颇有规模啊!

    陛下,臣以为踏平界河商市是大可不必的萧奉先斟酌着用词,他其实也知道,踏平界河商市是根本不可能的。

    萧保先早就和他说了现在的界河商市是怎么一个情况了。不说是固若金汤,至少也是难攻不克的坚城。况且,界河商市的主体是在界河以南的。大辽兵在陆地上兴许还有点实力,到了水面上恐怕是打不过拥有四海的宋军的。

    不过这话是不能和耶律延禧说的。这位大辽天子可不大喜欢别人唱反调,特别是说大辽军队有点渣之类的逆耳忠言。

    萧奉先笑着说:界河商市可是只会下金蛋的母鸡,而且还是一只会跑的母鸡

    会跑?耶律延禧不解道,商市要怎么逃跑?

    萧奉先看来萧保先一眼,萧保先马上插话道:陛下有所不知,界河商市的根基是海,是云台学宫,是工匠,是商人,是金银财帛,并不是土地房舍。只要将这些东西装上船,顺风南下,只要找个可以停泊海船的良港,就可以再开一个商市了。

    他对界河商市还真是够了解的!

    这个商市刚开张的时候是以宋辽商贸为本的,但是将近十年发展下来,依托着辽国的廉价原材料(主要是木头粮食羊毛和毛皮)和云台学宫,界河商市的手工业发展很快。现在已经变成了以造船冶金酿造纺织建材木器皮具造纸印刷等手工业为主的工商业大城市了。

    也就是说,界河商市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是可以进行迁移的!

    而且因为海路市舶制置司掌控了强大的海上力量,也的确有能力将界河商市的精华从界河边上挪走。

    不过契丹人恐怕当不了界河商市的拆迁队,他们没有这个实力了。

    那就让他们逃跑吧!耶律延禧自信满满,他们从海上逃走,朕的确没有办法,但是界河以南的宋土,就任凭我大辽勇士践踏了。

    可是陛下,沧州荒芜,哪里比得上界河商市之万一啊!

    萧保先又在忽悠耶律延禧了。现在的沧州可一点也不荒凉,到处都是骑士的庄园和城堡。如果辽军要去一个个打下来,只怕契丹人要死伤惨重了。

    那朕该怎么办?耶律延禧瞪了眼自己的小舅子,总不能这样放过宋人吧?

    陛下可以驻扎析津府,再以重兵压迫界河商市,让武好古拿出300万缗消灾。

    萧枢密(萧保先是同知南院枢密院事)此议甚善!和萧保先同掌南枢密院的耶律俨立即开口附和,若能有300万岁币,我朝的财用将可大大宽裕,编练宿卫新军的花销也有了着落。

    如果让界河商市跑了,咱们向谁要钱啊?总不能和统和二十二年那回一样吧?如今执掌大宋的,可是成吉思皇帝啊!

    统和二十二年的宋辽战争的结果就是澶渊之盟!在那场战争中,大辽军队的表现其实不怎么好,最后由于宋真宗的软弱才给了三十万一年的岁币。

    可现在的大宋官家可是一代雄主赵佶,号称成吉思皇帝,是和李世民一样的牛人

    耶律延禧哼了一声:那就点齐十万大军,驻兵析津府城!

    南京道留守马人望筹措大军粮草,勿使供应有缺。

    耶律延禧将要亲自统领十万大军进驻析津府城的消息,在三天后就传到了界河商市。

    这个消息是辽国的南京道警巡使张觉其中给武好古送来的。张觉这几年一直负责和界河商市打交道,官职也升到了南京道警巡使。而且他和武好古的关系很不错,在界河商市上也置办了宅子,也常到共和坊的武家大宅串门。

    怎么回事儿?张觉显得非常紧张,在界河商市城内的武家宅邸书房中连声发问,你们大宋真的要北伐燕云了?

    北伐?武好古笑着问,听谁说的?

    张觉跺跺脚,这不是明摆着嘛!你们停了岁币,大宋官家又称劳什子成吉思皇帝接下去难道不是发兵燕云了?

    武好古笑着点点头,那么燕云豪强准备起兵响应大宋北伐了吗?按照五代的划分,燕云之地有十五个州吧?这可就是十五个节度使啊!怎么样?张院使也来一个吗?

    张觉被武好古的话吓了一跳:那么快?那么快就要北伐了?咱们可都没准备好啊!

    武好古笑了笑,他知道现在除了马植在认真准备,其他的燕云豪强都在忙着捞钱,没谁真的相信大宋马上就要北伐了。

    毕竟宋弱辽强已经一百多年了,哪儿能说逆转就逆转了?

    呵呵,的确没有那么快。武好古笑着,放心好了这一次大宋是不会北上燕京的。

    那就好,那就好张觉嘴上这么说,脸上的表情却无比凝重,顿了顿,又道,那么你们最多可以拿出多少钱?

    钱?是平州张家要用钱?武好古笑问道。

    什么呀,是你们能拿出多少给大辽皇帝!张觉道,现在大辽皇帝开价300万!

    不给,不给,武好古连连摇头,一文钱都不给的!

    不给那界河商市可就要陷于战火了!张觉看着武好古,就算你们能守得住,也得花不少钱,耽误不少买卖吧?

    武好古苦苦一笑:这事儿也不由我啊!官家是雄主圣君,自然不甘心一直给契丹岁币了。所以就要趁着上尊号为成吉思皇帝的气势压一压辽国,说什么也要把岁币给停了。



第1000章 战争才是最大的生意
    那边张觉急匆匆的离去,大约是去和马人望商量对策。这边常驻界河商市的河北宣抚使武好古就在自家在界河北岸的别墅里面,召集大家伙议事了。

    众人议事的地方是在一处临着界河的三层楼阁之上。窗外,正是各种船只往来穿梭的界河,好一派繁盛热闹的景象。一群穿着官服的男子,都一脸肃然地端坐,个个神色凝重,茶香同时在楼阁之中幽幽飘动。

    这次被召集来的,除了武好古的几个心腹,还有界河商市元老院里面的头面人物。连一直和武好古不大对付的向安纪晟和张克相这样的反对派元老都来了。本来因为界河商市中一直都存在的权力斗争,这几人是绝足不登武好古的宅门的。但是随着耶律延禧在鸳鸯泺集中大军,随时将要南下攻打界河商市的消息传来。这些反对派的元老也放下了和武好古的那点恩怨,时常来访,共商对策了。

    说起来,他们这些已经蜕变成万恶的资本家的界河元老,最关心的还是自家在界河商市越来越庞大的产业。作为界河商市的第一批投资者,他们无疑享有了商市成长所带来的大量红利,全都成为了家资数百万的巨富。而且和后来的那些主要从事海洋贸易和手工业的商人不同,他们的财产主要是以不动产的形式存在的。拥有大量无法移动的出租物业,还有不少自营的酒楼旅店,每年光是坐收房租也能进账个十几二十万缗的。

    也就是说,一旦界河商市被契丹铁骑踏平,他们几位就是最大的苦主了。现在这种收租加挥霍,还能在元老院里面放点厥词的好日子,可就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这几个没少给朝廷打小报告,揭发武好古在界河商市暗蓄武力,私筑城池的元老,只觉得界河商市的武力太少,城池不坚了。

    砖石的城墙怎么只修了一道?应该修个两三道外城才保险啊!

    而且城里面的公民兵还是太少了,撑死一两万,怎么够用?那边造船的,打铁的,还修路盖房子的,壮工那么多,都可以编入公民军啊!实在不够就去买,前一阵子不是说在安西那边抓了许多古拉姆奴隶兵吗?为什么不统统买来界河商市当打手?

    还有那个瘊子甲产量也太低了!应该多占一点临水的土地修建水力锤,修上一千个水力锤作坊,都用来敲打甲片。

    还有界河弩,应该通过个法令,取消管制,让界河商市公民甚至普通百姓都人手一弩才对啊!

    另外,花钱消灾的可能还有吗?朝廷不肯出钱,能不能由商市出钱?多了不说,几百万总是能凑出来的。

    宣帅,咱们都是生意人,以和为贵嘛!如果契丹人要钱,咱们就凑一点儿吧。朝廷为了脸面不肯给,那就由咱们掏钱吧。反正只要这个界河商市开着,每年都能从契丹人那里赚到两三百万。就算给他们钱,绕一个圈子,还是到咱们的口袋里啊

    说话的是张克相,他缓缓而言,气度优雅,偏偏话儿说得有点丧气,捧着茶碗只是叹气。他的老祖张耆可是景德元年之战(就是澶渊之盟那回)中的功臣,在澶州之战中担任东面排阵钤辖。而且还在景德元年之战前连年率部和契丹大战,多有胜绩,还在咸平六年(景德元年的前一年)时准确预测到了契丹将会大举入侵,还提出了先发制人,攻入契丹境内的建议,差点没把宋真宗吓死。

    可见张克相的恐辽症并不是遗传病,而是传染病是病,就得医治啊!

    纪忆的堂兄纪晟现在胖的都快不行了,坐在那里都在喘气,现在一边喘一边说着:还是破产消灾吧且不说商市能不能守住,只要一开战贸易就会中断商市里面的商人都得吓跑了,咱们的损失就大了

    大名向家的向宝也附和着:可不是嘛,兵荒马乱的还怎么做生意?我看还是给钱吧只要能买到平安,就阿弥陀佛了

    武好古面带微笑,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听着几个元老们都话儿,他只是淡淡一笑。

    兵荒马乱的怎么就不能做生意了?依我看,打仗才是最大的生意!契丹皇帝真的要带兵入了析津府,咱们界河商市可就要发横财了!

    说话的是主持元老武诚兰,他虽然是武好古的叔叔辈儿,可却是跟着武好古发达起来的,是武好古在武氏一门中最铁杆的支持者,现在也是武好古在界河商市元老院中的发声筒。

    横财?这可是和契丹人打啊!代表宫廷的元老,提举界河应奉局的内官郝随插话道,搞不好就是天下大乱,哪儿还有钱可赚?且不说打败了如何,便是胜了,河北各州郡也得惨遭蹂躏,咱们这个繁华富丽的商市,只怕也是盛景不在了

    郝随是刘太后的心腹,虽然入不了内官的核心领导层,但也是个通天的人物。在界河商市这边,也是躺着捞钱的主儿。他现在也没什么大报复了,就琢磨着在界河商市这边多捞一点,等什么时候年纪大了,就急流勇退,去海州当个富家翁。

    武好古这时却是呵呵一笑,将手中的茶盏轻轻摆在了案几之上,然后仿佛是自言自语地说:咱们的界河商市,其实就是为了北伐燕云而设立的这一点,诸位应该都是清楚的。要不然这些年,咱们怎么能在界河商市修筑城墙,蓄养武力?官家何等圣明?这些动作怎瞒得过他?若不是为了伐辽之时能有个本据之城,商市早就给封禁了。

    而现在,就是考验商市的时候了!若是咱们这个商市只会破财消灾,呵呵,那么咱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所以这一回,咱们应该打算的,就是怎么发挥界河商市作为北伐本据之城的作用!得让朝廷知道咱们界河商市是有大用的,也得让界河商市城内的工商之民知道,打仗也是一门财源滚滚的生意!不怕的,留下发财!害怕的,趁早离开!

    武好古的声音非常柔和,但是所有的元老都是心中一凛。

    潘孝庵的侄子潘琦皱着眉头问:战端一开,肯定有人要跑可若是真有大利,也会有新人进来的。可问题是大利在哪儿?

    武好古淡淡一笑:本官是河北宣抚使这话说出来,在座的元老都把目光投向武好古了。

    契丹皇帝不来,本官这个河北宣抚就是个空头差遣。除了沿海一路和沧州一郡,河北四路安抚还有河北转运大使都不认本官这个宣帅。河北四路的布防,河北十数将禁军的整顿,都没我什么事儿。这里面,可都是有大利的!要布防,就得修筑城池,整理民兵,囤积粮草和军备。修城墙的红砖泥灰,民兵的甲胄器械,还有转运粮草,采买战马,那一样不花钱?
1...568569570571572...8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