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天竺国去不了,过达图鲁阿提达坂山口去和契丹人死磕也是送死,绕道葱岭去西喀喇汗朝的地盘避难看来也不大靠谱。一来契丹人可能会继续进攻河中和费尔干纳;二来桑贾尔也未必会答应将自己的附属国西喀喇汗朝交给东喀喇汗的大军控制。

    聚集在喀什噶尔的十万喀喇汗朝的勇士,咋就有点走投无路的意思呢?

    粮食还可以支撑多久?狮子汗问。

    如果要保留下大军穿越葱岭的行粮,那最多只能坚持三个月了,到秋天如果再不能逼退敌人,那咱们就得翻越葱岭了

    马上就有喀喇汗朝的大臣将坏消息告诉狮子王。喀什噶尔虽然地处绿洲,但是天山脚下的绿洲再绿也就这样的,根本不可能供应十万大军和挤在喀什噶尔城内不下三十万的百姓以及从于阗莎车等处迁来的难民。

    所以这些日子,喀什噶尔城内粮仓中的储备,正在迅速消耗当中,撑不了太久也是情理之中的。

    可是桑贾尔会出兵来喀什噶尔吗?狮子汗不确定地问。

    也许会吧。伊卜拉欣道,他是这样保证的

    上桃花石的异教徒呢?狮子汗问,他们是怎么解决粮草问题的?难道就靠抢来的牛羊和放牧吗?

    没有人能回答狮子汗的问题。因为在宋军(河西军)盘踞的莎车绿洲附近活跃着大量的西凉骑兵,足以让狮子汗的骑兵难以靠近。

    所以喀什噶尔城内的人们,是怎么也不会想到,安西教化团的总教谕章援,这个时候正带着一群大宋武官模样的壮年,在葱岭南河(又名叶儿羌河)边一边漫步,一边看着头戴斗笠的士兵们在收割金黄色的冬小麦。

    宋军居然在莎车绿洲的农田中播了一季的冬小麦,现在已经到了可以收获的时候了。一季麦子收上来,怎么也能让章援和赵忠顺麾下的八万大军吃到明年年底了。

    看着眼前一派收获的场景,章援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让部队携带着麦种和农具进入西域可是他的主意!当时总军机房的那些军事机宜们可是反对的多,支持的少西征军主力通过大沙漠进入西域所携带的物品是有严格计划的,携带大量的麦种和农具,就会挤掉别的物资。

    所以负责后勤的军事机宜可没少和章援这个外行争论,最后还是章援力排众议,实施了这个计划。现在看起来,带着麦种和农具入西域是完全正确的!莎车绿洲这里几十万亩的旱田全都在去年冬天栽上了麦子。现在长势那么好,起码有几十万石可以收获。

    有了这几十万石,八万大军不仅可以在莎车坚持下去,而且还可以节省大量的牛羊这些牛羊当然是克里雅约昌两个绿洲的于阗百姓为了迎接大宋解放军而自愿奉献出来的!这种长了脚的军粮,可是河西军翻越葱岭大山进入迦兹尼和天竺的关键物资。

    所以能够节省下牛羊,又能获得几十万石的小麦,这场对下桃花石的战争已经胜券在握了。

    想到胜券在握,章援就有点诗兴大发,刚想即兴赋诗一首,马政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打断了他的的雅兴。

    教谕,萧合达军的使者刚刚抵达了莎车大营!

    萧合达?章援听到这个名字就眉头大皱了,他当然知道萧合达这几个月干什么去了。

    他不是投靠契丹人了吗?章援问,怎么还有脸往莎车派出使者?

    教谕,他的17000大军已经抵达达图鲁阿提达坂山口了!马政道,这个山口位于喀什噶尔的西面,是喀什葛尔往西翻越天山的咽喉要道。

    哦?他想干什么?

    马政没有回答,而是接着报告说:萧合达的人还告诉咱们,契丹人已经和突厥人达成了协议,不会干涉突厥人和咱们的大战。

    什么?章援一愣,突厥人要过葱岭?

    马政道:如果萧合达没有欺骗咱们,那么突厥人多半要来喀什噶尔插一脚了。

    章援这下一点做诗的兴致都没有了。

    现在的突厥仿佛很强大啊,掌握了大食国的实权,是西方的霸主。如果他们要支援被困在喀什噶尔的喀喇汗人,章援可就没有必胜的把握了。

    突厥人要是来了,这一战可就不容易打了章援看着马政,不如马上出兵决战吧!

    其实也不怕什么,马政道,敌人兵多,咱们粮食多,不如就依着南葱岭河据守,让突厥人和喀喇汗人自己来送死!

    章援拈着胡须,思索着说:在莎车绿洲决战不如前出到恰克玛克河的南岸筑垒也不必全军滞留在恰克玛克河南岸,只需要留下数千精锐即可,还可以沿途每隔数十里就构筑一垒,倚为据点。

    这不就是平夏城之战的法子吗?马政马上就想到了章惇的堂伯父章楶用来对付西夏小梁太后的高招。筑一座可以供几千人据守的坚城,让对手的几万乃至十几万大军攻城不果,损失惨重,然后灰溜溜的撤退。再趁着敌人追击的时候尾追,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怎么样?章援问,能成功吗?

    能!马政想了想,筑城没有问题等麦子割完了,咱们就出兵五万北上,摆开决战的架势。狮子汗自恃有突厥强援,一定不肯决战。这样咱们就能在恰克玛克河南岸筑一座一夜城。

    好!就这么打!章援道:此战本官亲自领兵去疏勒绿洲!总军机以为可行吗?

    自是可行,马政连忙恭维道,总军机是知兵的,如何不能亲率大军?

    章援其实并不怎么知兵,不过马政和他相处久了,知道他有两个优点,一是胆子大,不会被战场上的杀伐给吓坏了;二是能听军机的话,不是那种不懂装懂的帅司阃臣。所以他也上得了战场!




第964章 大宋书生能掌兵 二
    章援还是第一次穿上界河瘊子甲行进在千军万马之中。

    披甲行军是因为他正率领五万大军,行进在随时有可能和敌人发生遭遇战的荒原和绿洲之间。

    这是真正的上战场!不是那种躲在坚固的,远离前线的堡垒中运筹帷幄。两者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堡垒中运筹帷幄是玩别人的命,自己披挂上阵则是玩自己的命。

    眼前的荒原是真正的荒凉浩瀚,目之所极,看不见一棵树木,一间房屋。除了隆隆开进的大军和在大军四周警戒的西凉骑兵,也没有任何人烟。只有一轮红日,悬挂在西方的半空之中,红日之下,还有几缕孤烟升腾而起。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昔日摩诘居士所到的边塞,大约就是这里吧?

    章援循声回头,马政不知何时已经策马走了上来。

    现在代表河西军的总军机萧合达并不在军中,所以马政就成了集结在莎车绿洲的八万联军唯一的总军机,自然是责任重大,事务繁忙。就在刚才,他还跟随军的总军机房成员们在行军途中召开了一次军机房军议。

    章援手指前方燃起的一道道直烟,问马政说:仲甫,那边烟柱看着很直,是用狼粪烧出来的吧?

    怎么可能?马政哈哈笑了起来,狼粪烧出来的烟是浅棕色的,比干柴堆冒出的烟还要淡一些,远处不容易看见。

    可是狼粪燃烧所出之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章援辩驳道。

    那是陆陶山在《埤雅一书中所说的吧?马政笑道,他一定没有找几块狼粪来烧一烧,估计也找不到,他一老书生也不可能去抓几匹狼来拉屎啊。

    他顿了顿,忽然笑了起来:不过骑士学院干过这等蠢事儿,让学生们去捉了几匹狼产粪烧过,所谓风吹不斜纯属瞎扯。而且狼不怎么拉屎,产生的粪便很少,上哪儿找恁多的狼替官家拉屎?倒是牛粪易得,而且容易点着,不过烟气也不大,只能用来引火,不能全烧牛粪。

    章援笑了一下:实证学派果然讲究实验啊,还专门去捉了狼不过军中好像一直有预备狼粪的制度啊。

    上下相蒙而已。马政道,过往军中条令不严谨,各种荒唐的规矩可多着呢,没有谁会认真遵守的。也正因为不严谨,使得军中的武官无法通过学校教养而出,武举出身的武官也带不了兵。

    章援轻轻点头,然后又抬手一指前方的直烟:那是逆虏点气的峰烟吧?

    就是他们点的,马政道,看来西凉骑兵在前面已经和他们干上了!

    呜呜

    马政的话音刚落,一声声号角就从前方传了过来,马政凝神倾听了一会儿,笑道:赢了,前方畅通无阻!

    河西军用于这场西征的一共有7个步兵将和3个骑兵将,现在3个骑兵将都被萧合达带走了。剩下的7个步兵将则在赵忠顺的率领下,陆续抵达了莎车绿洲。现在有6个河西步兵将参与了向疏勒绿洲挺进的行动,这6个河西步兵将中包括了6个西凉骑兵部和6个铁鹞子营。总共有5400名西凉骑兵和1800名铁鹞子骑兵。

    另外,安西大教化团也出动了2个步兵将和2000名骑士。

    也就是说章援赵忠顺和马政麾下一共有9200名骑兵战兵。而且全部拥有半甲(前心甲和头盔)或全甲,并且配置了马枪顽羊角弓和骑弩。单兵的战斗力就不亚于天方教国家的古拉姆,根本就不是东喀喇汗朝的游牧骑兵能对付的。

    顺便一提,游牧骑兵也不都是一个水准的,基本上厉害的都出在蒙古高原那一片。别处的都比较水,根本不是受过严格训练的轻骑兵的对手。而窝在疏勒绿洲莎车绿洲一带的游牧部落就更弱了,马政和赵忠顺只是派出了手中三分之一的西凉轻骑,就把狮子汗摆在莎车绿洲和疏勒绿洲之间的游骑兵全都清理干净了。

    河西军的这些半甲轻骑很不错啊!既能充当游骑远拦,又能结阵突击,若是几年前他们有这样的骑兵,咱们肯定到不了这里。

    河西军的西凉骑兵在这一场战争中的表现的确可圈可点,而且也让本身就是骑兵专家的马政学到了不少东西。当然,也看到了一丝危机!

    因为同样的改革,不仅河西军可以采取,北方的大辽国一样能够做到!反而是大宋,因为骑兵的基础薄弱,再怎么改革,都没有办法弥补数量上的劣势。

    所以在大辽和大宋同时进行骑兵改革的情况下,大宋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一点军事优势,就会很快被对手超过。

    可惜不能指望他们去对付契丹人,否则来日北伐就容易多了。章援叹道。

    是啊,马政也道,有个万把西凉骑兵左右遮护,大军在前沿开进也都和在后方行军一样,安安心心的,不必时刻备战,力气都能省下来用在交战上了。

    而且,敌人也不知咱们的虚实,想要伏击偷袭,连个方向都没有,只得在喀什噶尔坐以待毙!

    狮子汗会坐以待毙?章援问。

    多半会吧。马政看着远方一道峰烟正在散去,狮子汗不仅不知道咱们的虚实,也不会知道达图鲁阿提达坂山口那边萧合达所部的虚实。他现在可是腹背受敌,不被咱们吓跑就不错了,还敢主动出击?

    狮子汗会弃城而逃吗?章援又问。

    不好说,马政道,狮子汗已经是瓮中之鳖了,西面的达图鲁阿提达坂山口被萧合达封锁,北面的龟兹已经被高昌回鹘收取,只剩下了南越葱岭一条生路了。能不能走,就得看葱岭以南的势力容不容得下他了。另外还得看赵忠顺和萧合达肯不肯放他南走了。

    现在萧合达在西,咱们又要逼近南葱岭河,卡住了喀什噶尔的东面。狮子汗想要南走,西凉骑兵不会去追吗?一路追击之下,十成人马里面能有一成过得了葱岭就不错了。

    那他会投降吗?

    不是会不会,而是能不能?马政一回头,瞟了一眼河西军节度留后赵忠顺的将旗,此间的八万兵马中有六万出头是河西军!

    狮子汗能不能投降,必须要看赵忠顺和河西军的态度。而河西军的目标,可不是把东喀喇汗朝变成自家的附属,而是要趁着河西军的武力没有星散的机会,最后一搏,试着在西域和天竺再打出一片天地。

    所以收服狮子汗肯定有一定的好处,他是个不错的带路党嘛。但是狮子汗麾下人马众多,同河西军之间又存在宗教上的冲突,想要消化也不容易。

    现在就看葱岭以南的那些人了!章援冷笑,若是他们不越葱岭来援,又不愿意让狮子汗率部南下。那么最多再有五六个月,狮子汗就得归顺了。

    不必五六个月,马政道,最多再坚持两三个月,狮子汗就得投降或者奋力一搏了。因为天气一旦入秋,留给他的时间就不多了。如果不能在大雪封山前过了葱岭,他的兵马百姓就走投无路了。

    好啊!章援笑了笑,看来这一仗容易打了,只要葱岭以南的突厥苏丹不出兵,咱们都不必野外浪战,只需坚守壁垒,就能迫得狮子汗俯首称臣了。

    马政摇摇头道:大教谕,现在害怕野外浪战的可不是咱们,而是阿斯兰汗!他今次如果肯出城迎战。那疏勒一役就大定了!

    同一时间,就在章援马政所在的行军纵队后方,看上去已经变得成熟稳重的察哥,也就是赵保忠,正和副统军曹勉并辔而行。

    曹勉就是那位曾经坚守秦王川城,挡住宋军河西军前进步伐的西夏大将。他是末代归义军节度使的后裔,母系则出自于阗王室后裔。在于阗疏勒一带,多少还有点影响力。

    在大宝于阗王国的王室之中,可还有不少人梦想着恢复祖业呢!而他们所能依靠的对象,除了计划生育高昌国,就只有诡归顺了西夏的归义军余部。而高昌王国和归义军余部,包括西夏,也乐得给他们一点援助,然后让他们以商人的名义出入于阗疏勒故地,探听喀喇汗朝的情报和虚实。

    而为了方便行事,一些于阗王室的后裔还把自己伪装成了天方教商人,在于阗疏勒故地开设了许多商馆,久而久之还搭上了不少喀喇汗朝上层的路线。

    在这一次的桃花石内战中,曹勉控制的这些特务商人,甚至还搭上了困守喀什噶尔的阿斯兰汗。

    统军,阿斯兰汗愿意向腾格里汗称臣纳贡,并且肯割让于阗龟兹碎叶,只求能在疏勒养老。

    听着曹勉汇报秘密接触的结果,赵忠顺只是冷冷一哼,在疏勒养老?我都不敢想,他还敢想?做梦!

    另外,曹勉道,咱们的人还探听到突厥国的桑贾尔苏丹(其实不是苏丹)已经在葱岭以南集中了十万大军!

    十万?赵忠顺一笑,真要有十万就好了!到时候咱就让章援学一把李世民,一战灭两国!

    请记住本书域名:。手机版网址:



第965章 大宋书生能掌兵 三
    夜色当中,一条火龙仍然在高海拔的帕米尔高原的山路上面弯弯曲曲,滚动一般的前行。

    帕米尔高原的地形,几乎可以和青藏高原相比,平均海拔在4000米7700米之间,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群立,耸入云天。而帕米尔这个读音的意思,在当地的高山塔吉克人的语言中,就是世界屋脊的意思。

    虽然帕米尔高原的平均海拔惊人,但是通行的难度并不太高。高原东部地形比较开阔坦荡,由两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和一系列的河谷湖盆构成。而高原西部则比较陡峭,由大量的高山深谷够成,高山和深谷之间的相对高度差可以达到20003500米,但还是有许多通道可以开进。

    另外,东西帕米尔高原的降水情况也差别极大。东部高原因为由高山阻挡湿润气流,因此降水将很少。不过期间也有一些盆地河谷因为有高山融雪补充水源,因而比较湿润,周围也有大片可以放牧的草场。
1...548549550551552...8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