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可是现在,哪怕在不怎么在乎学费的青城学宫之中,乡村士大夫的子弟的占比也很低。
所以有些事情,你想得很好,可是实际做起来,就会不知不觉的走歪了道!
苏迟皱眉道:大人,新鲜的事物总是比较昂贵的。现在云台学宫出来的生员不多,出路又好,要么做官,要么做幕,能为人师表的本就不多,而需求又大,薪俸自然不低了。不过现在学宫日益扩招,新学生员也渐渐多了起来,将来的新学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昂贵了。
新式教育的高成本,很大程度是因为老师的高薪同样的情况在后世的清末民初也是存在的。毕竟是物以稀为贵嘛!而且眼下也没有地方去请外国老师,就只能从云台学宫和辟雍学宫的生员中招人。而这两个学宫的生员,特别是云台学宫的生员素质很高,出路也广,身价自然也就不菲了。
不过这种高身价不可能一直维持下去,随着学宫(大学)越开越多,实证学派生员的身价必然会贬值。
到时候,自然就会有更多的新式学堂出现了。
那得等多少年?而且实证学派助力工商太甚,真到那时,国事当已被奸商恶贾所乱。
实证学派的道理是对的,这一点苏辙也不否认,但是他也发现实证学派所具有的颠覆特性了。
那大人想要如何呢?苏迟知道自己的父亲一定有了什么主张,孩儿鲁钝,大人不妨明言。
你在西北多年,难道不知蓝田吕氏乡约?苏辙道,如今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府兵,不就是出自蓝田吗?在为父看来,乡约乡兵乡学才是国家的出路啊!
乡学?苏迟一愣,教什么?怎么办?
苏辙笑道:为父不知道,不过武崇道一定有办法!伯充,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知道了!苏迟想了想,整军乡约乡兵乡学都是一体的。武崇道不能只整西军,不管其他。否则西北必然大乱!
请记住本书域名:。手机版网址:
第911章 关陇的幽灵 上
阳春二月,一场精贵如油的春雨,随风而至。
雨不大,只下了半个时辰便停了下来,很快就云破日出,春日的艳阳也洒了下来。土黄色的大地在阳光下蒙上了一层灿烂的金色,其间还有大片大片的嫩绿麦苗钻出的泥土,正在欢快的生长。可是看着阡陌连绵的田野间,葱嫩的绿色被金黄色模糊了开去,武好古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连带着苏迟赵佳人陆人嘉何天然王彦苗傅刘正彦这些和他一块儿策马前行的官员也都跟着皱眉头了。
今春陕西的降雨明显偏少,所以冬小麦的长势并不理想,哪怕是武好古这个不会种田的汴梁子,一路自东行来,也能感觉到越往西去,土地就越贫瘠,人口就越稀疏,工商百业就越萧条。
在被认为过分重商的界河商市京东商市周遭,这会儿早就是一片庄稼茁壮成长的场面了。那里的土地远比关中平原肥沃,而且那里水源充沛,少有旱灾,只要没有人异想天开要改变黄河流向,水灾也不常见。基本上就是种什么都能有不错的收成,比起江南水乡也差不了多少。
此外,界河商市和京东商市周围的乡村地区交通也非常方便。水路四通八达,陆路也不难走,到处都有上好的官道。这个时节,那里的河道上早就是轴橹相连,官道上也都是来往的客商。
正因为有周围发达的农业作为支撑,两大商市才能在短时间内聚集起数十万的工商人口,如果把这两大商市挪到贫瘠的关中,几十万人的吃饭问题就无解了,更不用说商市中的许多产业还需要从农村获取原材料主要是各种经济作物和牲畜,比如茶叶丝绸酿酒的粮食马匹牛羊黄豆等等。
所以邪恶的资本主义萌芽,现在出现在界河商市和京东商市,也许还有明州泉州等沿海大城市,也就是理所当然的。
在武好古看来,历史上的大宋也无疑站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门槛上了,但是由于缺乏文艺复兴的条件,也就是没有办法建立起一个可以鼓励技术进步的哲学基础,所以就无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毕竟科技进步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而这个思想上的限制条件,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实际上,现在的南北两云台已经变成了两个创新中心。已经在冶金火药造船印染机械育种建筑和建筑材料等多个行业取得了重大技术进步。
另外,在基础科学研究上,云台学宫和青城学宫这两年也硕果颇丰。云台学宫在格物学(光学力学化学等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而青城学宫则在算学和逻辑学方面取得了成就,主要是概率学统计学和归纳演绎法这都是大数学家李清照的贡献!
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赌神,李清照应该早就掌握了统计赌博结果,计算胜负概率,然后再归纳演绎推理的方法。只是没有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两大格物工具以及随之建立起来的学术体系,她无法将这些方法变成可以传承的学问。
虽然这些成就用后世的眼光来看都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可是这些科学进步大多是原创的,而不是武好古开的金手指。
这说明在掌握了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两大思想工具之后,宋朝的一部分天才知识分子,已经拥有了格物穷理的能力。
可是在界河商市京东商市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大城市跑步进入资本主义的同时,在大宋帝国的大部分地区,一切都还是老样子。
所以当武好古进入关中平原,望着广袤而贫瘠的原野,也忍不住叹息着对苏迟说:伯充,其实令尊的想法也是有点道理的。
骑着一匹走马和武好古并肩而行的苏迟皱眉道:崇道,你也觉得不安置好西军将士,西北早晚会大乱吗?
武好古悠悠地说:大国终究难治,天南海北,各有不同,平时想要维持均平就不易了,何况遇上千年剧变之局?
所谓千年剧变之局,当然是武好古折腾出来的祸事了!
补齐了儒家哲学体系的缺陷,打开了技术进步的阀门,促成了两大自治商市的建立,还拉开了小航海时代的序幕。
这些因素凑在一块儿,如何不是千年未有之剧变?
而剧变无论发生在何时何地,必然伴随着震荡,这是不必多言的。
现在被武好古释放出来的,可是资本主义的魔鬼!
而且除了资本主义魔鬼之外,北方的大辽帝国内部,同样在酝酿着一场惊天剧变。
一南一北两场剧变凑在一起,还能让这天下保持太平安宁那就是见鬼了。
崇道,苏迟不知道武好古的消极想法,于是开始兜售苏辙的设想,所以家父认为,必须要在裁撤西军的同时立乡约,设乡兵,建乡学
乡约乡兵乡学好像还少了什么吧?武好古问。
他当然知道苏辙开出的是个什么样的药方界河商市和京东商市代表是迈向资本主义不归路,而乡约乡兵乡学所代表的其实是封建化。
还少了什么?苏迟其实也是个汴梁子,并不了解乡村的真实情况。
还少了乡绅。上了年纪的赵佳人插话道。在被武好古所用之前,他其实就是大名府乡下的地主要不是地主,他也不可能没完没了考那么多年科举。
所以他是了解乡村情况,也知道比较保守的地主阶级士大夫们在打什么算盘。
无绅不治乡,赵佳人道,朝廷治理只到县,在往下还是得靠绅。东边是绅商难分,不少士绅兼营商业而成巨富而陕西这边,恐怕多的是豪强士绅,又是不同了。
若要妥善安置西军将士,那么就要以军将为乡士,兵丁为乡民,以乡士治乡约办乡学,同时再授予边远官地根据官衔高低授予不同数量,还要严禁买卖,减免租税。
赵佳人的想法,其实就是要将西军从佣兵集团转为一个以土地为基础的府兵集团,同时再最大程度固化其原有的阶级。
固化乡村的阶级,大概也是中国乡村士大夫的梦想吧?科举制度理论上说可以起到打通底层上升通道的作用,但实际上底层农民子弟根本没机会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压根考不上进士。科举的上升通道和他们没有关系。倒是在界河商市京东商市之中,底层民众上升的机会更多。
因为商业活动科技创新和殖民活动本来就是颠覆性的大宋最底层的沙门岛上出来的坏人,现在有不少已经在殖民扩张中翻身了。哪怕没有什么机会,只要跟着纪大坏蛋出海的,至少都有五十缗的年入,而且在南心岛上人人都分到了黄金,回头抢完迦陀诃又可以再分一回金子。几年冒险回来,谁不攒个几百缗的,一定是赌钱输光了的倒霉蛋。
有了几百缗的积蓄,海州附近上百亩的水田也有了,怎么不是阶级上升了?这还是没有什么好运气,也没什么大本事的。如果运气好,本事大的,在南心岛那个冒险家的乐园混成大富豪,或者弄个殖民地总督当当也没一定。
这种上升通道可比当了佃户还梦想供儿子读书中进士靠谱多了武好古很怀疑大宋一朝有没有出过一个佃户进士?
不过大宋因为没有秀才举人两个长久的功名,而且也不限制土地买卖。所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们地位也不是特别牢靠,往往得靠抱团取暖的义门维持。
而以乡约的形式确立乡绅的统治地位,也是一个思路,但是乡约的实验并没有在蓝田县以外的任何地方取得过成功。
现在,苏辙苏迟两父子又借着裁撤整理西军的机会,想再试试乡约的路子。
不过苏大胡子和他儿子一定没想清楚西军武士集团和普通的士大夫地主之间的区别西军一旦在裁撤整理的过程和土地挂钩,并且建立起大乡绅小乡士乡兵乡民的等级体系,搞不好就是关陇武士集团的复活了!
伯充,武好古问,你觉得赵机宜的想法怎么样?
可行!苏迟马上就点了头,只是土地怎么分配?西军人数不少,如果要妥善安置,不知道需要多少土地?
土地有的是!武好古一笑,而且西军也没多少精锐,扣除已经给了土地的弓箭手,最多就是四五万精锐这还包括了各家的效用士了。安置平均每人400亩土地计算,也就是2000万亩。陕西六路没有那么多官田,加上朔方路和灵州就差不多了。灵州还有30万亩水田呢!那可是一亩能顶几亩旱田分出去的。
现在的问题就是朝廷能不能同意分配西北三路的土地,以及西军将门能不能支持咱们?
请记住本书域名:。手机版网址:
第912章 关陇的幽灵 中
末将(下官)等恭迎苏大漕武军机
在京兆府外,接官亭畔官道之上,一群袍褂俱全的将领与京兆府的文官还有陕西路转运使下属的官员,都文左武右分班站好,一切仪注行过,恭迎从马背上下来的苏迟和武好古。这个场合,苏迟武好古都穿上了官员的常服,戴上了长脚幞头,每走一步,两根细窄的纱翅都微微颤动。这两位年纪都不怎么大,但都已经位极人臣的文武官员,都是一副雍容气度,都拱手抱拳,向来迎接的诸人还礼。
大宋一朝,文官的地位虽高,但也没有在明面上乱了官场的上下尊卑。要是按照明清的规矩,武好古现在的正任武官身份可没资格让几个朝臣级别的文官出迎(有苏迟在,他们还是要来迎接的,不过不会有恭迎武军机的话)当然了,大清朝的旗人武官是例外的。
宋朝的以文御武和明清相比,其实还没发展到登峰造极。要不然高俅也当不上三路宣抚,童贯也不可能节制朔方一路,武好古也做不了沿海市舶制置使。在这些职官下面,可还有不少级别不低的文官在听命呢!
所以今天武好古和苏迟一起到来,驻京兆府的文武官员,除了永兴军路安抚使李夔(李纲他爸)碍于身份没有出迎外,其余叫得上号的文武官员,都一起出城迎接他们二位了。而且所用礼仪,还颇为隆重。
毕竟现在对整个陕西六路而言,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时刻。西贼看起来真的顺服了,现在河西大军云集瓜沙二州,眼看就要去攻打安西了。陕西六路,是无论如何都不再起兵祸了。
另外,现在陕西六路也不是边地了,在陕西六路北面还多了一个朔方路,这才是边地。
所以西军也不再是边军,六路安抚使也不再是边帅不是边地的陕西还用得着20万西军和六个安抚使路吗?一年耗费的开销,可是天文数字啊!不仅陕西的民生为之疲敝,连带着临近的四川河东京西诸路也不得安宁,疲于转运输送。
现在西北大安,朝廷自然要让陕西生民休养生息,怎么可能一直维持六路安抚使和20万西军?
而且这20万西军在压服西夏的战争中,也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啊!
所以西军上下这两年可一直是忐忑难安,都不知道朝廷会怎么处置他们这些苦劳一大堆,功劳却不是很大的老兵。
这两年,西军里面有数的将门,谁不是耳朵伸得老长,眼睛盯得老远,全副心思都在朝堂上?
他们虽然打仗不是很猛,但是手里还是有点本钱的,是可以和朝廷博弈一下。所以找了种种理由,又走了不少门子,总算顶住没有被调去洛阳白波大营西军都是地头蛇,要真的离了陕西,那可就是没有了爪牙的老虎,谁都能欺负一下了。
可是朝廷也有收拾西军的办法,就是减少粮饷的供应,减少转官和荫补的名额。原本西贼兴旺的时候,西军简直就是官家的心头肉,军饷不缺,赏赐不断,还给缘边弓箭手发放官地,豁免租税徭役。对于西军将门更是百般笼络,不少将门中,才出生的子弟,都给荫了个官儿。
而现在,大家伙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惨啊!以至于有不少西军的将领都在想念西贼了这帮西贼怎么就叫高俅武好古童贯给打败了呢?怎么就不能再坚持几年?
可惜,西贼是想不来了。倒是当今官家的头号心腹,都军机武好古和当今首相的长子苏迟,联袂而来了!
大家伙谁也不傻,怎么不知道武好古和苏迟是来干什么的?
那个苏迟也就算了,虽然是宰相的儿子,将来肯定也是要当宰相的红人,但毕竟没露出过什么手段。
可是武好古就不一样了他可是和高俅童贯齐名的大将,平定西贼也有他一大份功劳!而且他还是实证学派的学阀,还创立了界河骑士学院开封步军学堂和海州水师学堂。人家不仅有手段,还有人才可用,还有的是钱。
另外,在西军内部,也有不少人因为子侄的原因和武好古关系匪浅
所以今天穿着武官服的西军将领,都一脸堆笑着上来和武好古套近乎了。
崇道兄原来辛苦,我等已经备好了酒宴,但请移步光临
崇道兄,夏州一别经年,今日得见,一定要不醉不归啊!
都军机此来是为官家挑选骑士吗?选出的骑士是不是要在高宣帅旗下西征回鹘?我等这般的统兵之将,还有机会再上沙场,为官家效死吗?
一些和武好古有点交情的在那里拼命拉关系,自觉有些勇略的则想去安西战场上再搏一下。
武好古其实已经有了主张,不过不适合在官道上说出来这事儿得召集了六路主将,关起门来仔细的谈。谈好了,再和高俅童贯交换意见。取得他们的支持以后,才能和苏迟高俅童贯一起上奏。
当然了,武好古现在是有一个去朔方灵州视察的名义的。官家赵佶还想让他去给功高震主的高俅打气助威呢!
赵佶已经发了话了,他不学艺祖皇帝搞劳什子杯酒释兵权。所以高俅放心在灵州拥兵就行了!
如果将来能把河西收回,那就由他兼任河西路经略安抚使,官家是绝对相信他的这样的好官家,大概是打着灯笼都没地儿去找的,所以更应该努力报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