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而且更让唐逍遥感到无奈的是,他那个开饭店开到倒闭的爸爸一点儿都不吸取教训,还想让自己步他的后尘。所以不赞成他继续赶考,而是要他转行去学开饭店,先从做厨子开始还打算把祖宗传下来的烹饪秘籍传授给他!
这也太荒唐了!一个堂堂的才子,考过两次发解试的读书人,怎么可以去做厨子?虽然唐逍遥本就做得一手好菜,很可能是才子界中菜做得最好的一位了。
可那是兴趣,不是谋生的手段!
望着高大雄浑的开封府城墙,心里本就不是滋味的唐逍遥,眼中闪烁着泪花。
今科不中,就得和炒锅菜刀相伴了人生自此,不亦悲夫!
一旁和他并肩而行的成都府学的同窗宇文黄中,看着红墙,倒是一脸兴奋。
上一科他哥哥宇文粹中得了个探花郎,这一科该自己大显身手了。如果不中也没关系,他那个探花哥哥现在是青城学宫司业赵明诚的左右手了,会给他在青城学宫谋个生员
这个青城学宫背后可是官家!入了青城学宫,就等于是官家的弟子了!
元中,你在开封府可有去处?如果没有安排的话,不如一起去青城学宫借住吧。
宇文虚中的话,把唐逍遥拉回了现实。
上一次进京赶考时他借住在开封府唐家的宅邸中那是唐家的嫡流,开封府七十二正店之一的唐家老店就是他们家的。现在唐逍遥还带着老爹给开封府唐家老店总管的亲笔信。呃,是推荐他去学生意的!如果他这科考不中,那就得放弃梦想了
好!就去青城学宫。
唐逍遥实在不愿意去开封府唐家,想到他们心情就不好了。真要住进去,那今科落榜是一定的!
青城学宫在开封府城南,占用了原来青城行宫的房舍,那可是相当的气派宽敞。就眼下还在筹办中的青城学宫的那点人手,根本用不了。所以主管这座学宫的赵明诚和梁师成就很好心的把学宫多余的房舍拿出来,给进京赶考的举子们居住。而且还免费提供饮食,为的就吸引一批落榜考生来报考青城学宫。
和学费高昂的南北云台和格致学宫(现在也是学宫了),以及不收学费,但是门槛很高的辟雍学宫都不一样。青城学宫一不收费,二不拼爹,一切全看个人的才华。
不过这个才华不是道德文章,而是书法绘画音律医药,这是一所以培养伎术官为目标的学宫。
因为有免费的住宿和饮食,当唐逍遥和宇文虚中抵达青城学宫的时候,这里已经聚集了不知多少前来赶考的士子,在学宫门前排起了长队,等待办理入住的手续。队伍很长,手续办得也很慢。
宇文黄中也不知道去哪儿找自己的哥哥宇文粹中开后门,于是就和唐逍遥一起跟着排队。就在沿着红墙展开的队伍慢慢挪动的时候,唐逍遥忽然发现身边的红墙上贴满了告示。
叔通,你看墙上都是告示
宇文黄中也发现了,告示的数量极多,几乎贴满了一整堵墙面。他挑了离自己最近的一张告示念了起来:《乞不开右榜进士科疏,臣等闻:士者,国之栋梁也;工商,四民之末也。今天下郡县至广,士大夫至众,辅国安民,是为根本。而巨商大工之徒,侥幸暴富,横行无法,盘剥小民,以致民不聊生,是为国贼。然贼犹是不足,富而思贵,又无科举通达之才,所以以虚妄之学,蛊惑天下,扰乱圣听,欲废经术取士而开杂学闻达之路,此乃绝天下士子之望也
好!好一篇雄文!
宇文黄中念了一半,就已经有人大声叫好了。
而且叫好的还不止一人。
这才是振聋发聩的好文章啊!
可惜天子被奸臣蒙蔽,看不到这样的雄文!
废经术正途,而用实证杂学,长之以往,国家不国乎
吾等书生,怎可坐视大好河山,为奸佞所坏!
没错,自建中以来,奸贼横行,众正压抑,正需要有人挺身而出!
挺身而出?难道要仗剑护道,诛杀奸贼吗?
正议论着,也不知道是谁,大吼一声说要仗剑护道,顿时大家伙儿一下都没了声音。
仗剑护道好像是云台学宫博士团的口号这个博士团一看就不是什么善类,一天到晚嚷嚷什么仗剑护道成仁取义教化四夷诛杀国贼。
听说云台学宫出身的士子还要剑不离身,以理服人,这话说得都奇怪,既然以理服人,你要剑不离身干什么用?讲道理不行就砍人?
奸贼不过一吏商尔,吾等士大夫诛之如杀一狗尔。
不知道哪个儒生又多了句嘴,众人都把敬佩的眼神投过去了这是要去界河商市杀武好古?那得多壮的壮士啊?不过众人看到的,却是个二十出头,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看上去也不像能仗剑诛杀武好古的样子。
在下解州赵鼎!那人冲周围的举子拱拱手,先来了一番自我介绍,愿与诸君联手除贼!
第862章 公车上书,以理服人 二
联手除贼的意思是一起去界河商市仗剑诛杀武好古吗?这事儿好像有点风险啊!
在青城学宫门外排队的士子们一时间都好像中了定身术一样,张着嘴,愣愣地看着赵鼎,动也不动一下。
界河商市可是武好古的地盘!那里还有可怕的云台学宫博士团,里面据说有许多号称剑不离身,以理服人的博士。你要去诛这群带剑博士的大团长,他们能答应?
他们要是不答应,也亮出宝剑,到时候谁诛杀谁就不好说了
场面有点清冷,让倡议联手除贼的赵鼎很有一些尴尬。在他想来,邪总是不能胜正的。现在云集在开封府的可是来自全天下的举子,而武好古不过是个奸商。大宋是和士大夫共天下的,区区奸商,势力再大,在天下士子面前,终是不堪一击的。
所以只要大家联手,打倒武好古这个奸商,还不是轻而易举?
怎么大家都不说话了呢?难道是害怕武大奸商了?这可真是太让人失望了
赵兄,这时终于有人打破沉默了,礼部大比就在年后,我等举子总不能不参加礼部试,都去界河商市杀贼吧?
是啊,杀贼哪有考科举重要?
没错,咱们读书人一生所学,不就是要将文章卖于帝王家吗?怎么能放着礼部试不考,去界河商市杀贼呢?
对啊,贼在界河,随时都可以去杀得,礼部试错过了可又得等上三年了
赵鼎眉头大皱,他知道大家误会了他的意思。但是将杀贼的重要性放在科举之后,好像还是有点不妥啊!
科举,怎么可以比杀贼重要?照这么个说法,如果国贼把持了科举,大家岂不是都要去从贼了?如果契丹打进来夺了大宋的江山,再开个科举给大家去考,那么契丹人就不杀了?都去考进士了?
赵鼎叹了口气,有些失望的扫了一眼正在排队的士子,然后伸手指着那篇贴出来《乞不开右榜进士科疏道:诸君,你们难道没有看出这是一份上疏吗?
对啊,这是上疏啊。
写得那么好,是谁的上疏?
众人不约而同向《乞不开右榜进士科疏正文上方的署名处看去贴在青城学宫的红墙上的《乞不开右榜进士科疏大字抄件可不止一张,而是一长排!所有贴在墙上的告示,内容都是一样的,就是这篇《乞不开右榜进士科疏。
署名处陡然书写着:四方举子臣等昧死拜奏,上疏皇帝陛下。
原来是四方举子给皇帝的上疏这是公车上书啊!
众人马上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了。
原来是有人要发动公车上书去废掉右榜进士科考试啊!
而赵鼎所说的联手除贼原来不是用剑去除,而是要用公车上书去除贼。这还差不多,不耽误大家考科举,而且就算除贼失败也不会有什么风险
赵兄,这篇雄文是你写的?宇文黄中问了一句。
赵鼎摇摇头,并非在下所写,不过此篇雄文却正好赵某心意,赵某一定要在上面署名的。不知这位仁兄如何称呼,愿意在这篇雄文上署名吗?
在下成都宇文黄中。宇文黄中一拱手,此文所言之事,也深合某心,自然愿意署名。只是不知此文的作者是谁?若要发起公车上书,也该以此文作者为首吧?
是啊,这篇上疏是谁写的?
看此人的文笔,今科必定高中啊!
如果能有幸结交
众人议论纷纷前来,但是谁也不知道这篇上疏的作者是谁?实际上,这是一篇匿名文章。
但是怎么一篇文章可以贴满青城学宫的外墙,到现在还没有被撕了,就知道这文章的来头不小要是没有点来头,早让人撕了几百回了!
就在大家伙儿开始讨论这篇大作的作者是谁的时候,忽然有几个青城学宫的官吏快步走来,一边走一边大声嚷嚷:快些,快一些,前面的人已经办完手续了,你们都快些,有什么事等住进学宫以后再议不迟
啊,原来他们被堵在门外排队就是因为有人想他们看见《乞不开右榜进士科疏一文现在看完了文章,那就赶紧住进学宫去吧。
住进去了,才好商量怎么搞公车上书啊
虽然这篇《乞不开右榜进士科疏写得很好,也是在为天下士子说话。但也不是每一个在青城学宫门外看到这篇雄文的士子,都愿意去趟这场公车上书的浑水的。
至少来自秀州的章之凤就不愿意参加这场公车上书!他本来是和几个秀州才子一起来的。在开封府城南的一处馆驿听说青城学宫有免费的食宿供应,结果就在几个秀州才子的力邀下一块儿来了。在看到青城学宫的外墙上贴满了《乞不开右榜进士科疏一文后,马上就知道不对了,于是找了个借口先溜了。
也不是溜回秀州不考进士了,而是去了开封府西城厢的梨花别院报信儿梨花别院原本是武好古在开封府的住处。现在武好古举家搬去了界河,这里就空了出来,被武好古用作了界河商市商会云台学宫沿海市舶制置司等机构在开封府的一个联络点。
这一次云台系举子(主要考右榜进士)入京后,也大多入住在梨花别院。
当章之凤急匆匆赶到梨花别院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云台学宫的学生和老师先一步到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害怕天下四方举子到梨花别院来仗剑杀贼,梨花别院门口已经加派了岗哨并不是应士的举子,而是一部分举子带来的随从充任进进出出的士子,也都是剑不离身,好一副时刻准备和人讲理的架势。
章之凤也带着宝剑,不过并没有携带盾牌长枪弓箭,因为他不是来考右榜的,所以不必携带这些应试时要使用的武器。
在门口出示了云台剑(云台学宫的身份证明,剑身上刻着名字学位和几时入学等信息)后,章之凤又问了些情况,便将走马交给了自己的随从,然后自己大步向梨花别院的大书房走去。几个云台学宫的教授,正在坐在里面商议着什么。为首的,正是海州云台学宫算学科的主持教授李纲。
李纲是云台学宫通才科第一期的学生,而且是以第一名的成绩入学,又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的高才生。毕业以后并没有离开云台学宫,而是留校任教同时研究学问,在算学形学光学力学等领域皆有造诣。是云台学宫中最精通自然诸学的教授之一!
另外,李纲对云台兵学的兴趣也很高。特别是武好古将算学形学运用于军事的思路让非常佩服,所以还参与《步兵学《骑兵学《工兵学《兵器学等云台兵书的编修他现在学问做得不亦乐乎,也就没有马上进入官场的兴趣了。
而且他爸爸李夔现在是新党一派的大员,和武好古可不是一派,他要入了官场该怎么站队?
不过不入官场也不等于不能做官,武好古给他安排了一个可以远离是非的差遣作为纪忆的副手出访西方世界!纪忆他不大懂自然科学啊,让他去巴格达的智慧宫里随便拿,他都不知道该拿什么好东西回来。所以得给纪忆配一个专家团,李纲就是这个专家团的团长。
因此武好古还写了荐章,推荐李纲做官。这一次李纲入京,就是准备接受官告和官职,还有面见大宋官家赵佶的。
可是没想到,居然遇上了一次反对云台学宫的公车上书这可真是来的早不如来得巧!
身为云台学宫里面级别很高的主持教授,同时又是云台一期老大哥的李纲,现在可真是躲都没法躲了。
老师,咱不怕他们,他们人多有什么用啊?道理在咱们一边!
章之凤走进书房的时候,就看见一个背对自己的彪形大汉举着宝剑,在嚷嚷着要和人去讲理这还真有子路的风范啊!
可是李纲却大声呵斥,王子才,你个小孩子瞎起什么哄?你以为此间是界河商市?
老师,怎么是起哄这彪形大汉这时转过身往一旁退去,章之凤才发现这人年纪很小,大约只有十六七岁,应该是界河云台学宫一期二期的博士生。那时候云台学宫还不怎么吃香,什么人都收,也不看年纪,也不管有没有学问。
这时李纲已经瞧见章之凤了,露出惊喜的表情,子良,你怎么来了?也是来考进士的?你来了就好,你可是律学的,比我这个格物的要明白。你说说看,眼下的局面该怎么办?
李纲和章之凤的关系很亲密的,他们都是云台学宫一期通才科的同学,而且还是同乡,都是常州无锡人。在通才科毕业后,李纲留校搞研究,章之凤则入了律学院学习,不过两人还是经常见面。直到章之凤跟随武好文去秀州做官,才算真正分开。没想到在开封府又一次碰面了,还真是有缘呢!
第863章 公车上书,以理服人 三
伯纪,你是说那帮考左榜的书呆子在闹公车上书的事儿?
章之凤自己本来也是一个要考左榜的书呆子他是在秀州考的锁厅试,然后向武好文请了长假来开封府考试的。不过他并没有高中的把握,毕竟他不是苦读五经出身的举子,而是个律学方面的专才。如果要比诉讼的本事,别说那帮举子,就是刑部和大理寺里面正儿八经的官人,也没有一个能相比的。
当然了,刑部和大理寺的积年老吏都是很厉害的,章之凤的律学老师就是几个退休的刑部和大理寺的吏员以及开封府的大状师。
对啊!李纲挠挠脑袋,他这个理科男也不是一点不懂官场的事情,他爸爸李夔可是新党的大员。党争的事情,他从型耳闻目睹知道不少了。
而公车上书和伏阙上书绝对是党争中的杀手锏了,是最强嘴炮!比御史的风闻言事还要厉害闻言事可以不讲证据,但还是要讲道理,讲对错的。如果官家要处罚,也是下御史台诏狱,到了诏狱就要讲证据了。可是公车上书和伏阙上书连对错都不讲了,因为四方举子和太学生代表的是天下士子!
大宋是和士大夫共天下的,士大夫们的公论,再荒唐也是对的!
子良,怎么办呢?李纲急急地问。
他是真没主意了。别看他是什么主持教授,其实才22岁,过了年才23。可不是后来主持抗金时候四十多岁的李纲。
和他们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