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所谓将,是一个大约五六千人的作战单位。是《将兵法下宋军最大的常设部队编制。而部比将小一级,兵力大约一千。

    虽然大宋实行以文御武,又搞了宦官监军,但是对将部两级,无论文官还是宦官等不会直接染指,完全是由武官掌握的。而章援现在提出了御史到部的建议,等于大幅加强了文官对新军的掌控。

    其次,章援还提出了开办由国子监主管的速成武学对右榜进士御前猛士和一部分东西军的将门子弟进行训练,让他们能够胜任新军的部营队等各级军官。

    第三,在开办速成武学的同时,章援还提出了训练模范军的建议。模范军隶属速成武学,设左中右三将,另设骑兵部辎重部,员额两万五千人。这支军队的各级军官都由速成武学的师生担任。他们可以边学习,边练兵,在实践中进行摸索。等到速成武学的学业完成,模范军也就差不多训练出来了。

    有了模范军做种子,接下去扩建新军可就容易多了。等到新一批速成武学的学员学成后,就能将模范军的三个将变成三个军,到第三批速成学员学成,三个军的九个将就可以扩充成九个军,到四批速成学员再出来,那可就是足足二十七个军,六十七万五千大军。还怕辽国不能铲平吗?

    而在每一批速成武学的学员是和每一届科举对应的。也就是说,四批学员要历经四次科举,前后需要十二年。而这十二年,也就是新军壮大,旧军逐步退出的时间表。

    也不必大刀阔斧的裁军,只需要连续十二年不招募新的禁军,同时再逐步提前禁军退役的年限——比如每年提前一年。这样十二年后,现在二十岁的禁军也已经三十二岁,而退役的最大年龄也提前到了四十多岁。这样禁军的人数不仅会大大压缩,而且平均年龄也会急剧增加。到时候再安排一个集体专职的方案,应该也没有什么难度。

    第四,章援的计划中也给了禁军将门出路——将门子弟可以由朝廷保送进入南北云台格致辟雍青城等五大学宫。还可以和骑士子弟一样进入云台学宫下属的骑士学院,学成之后也充当新府军的军官。

    第五,新府军的骑兵将采用雇佣加骑士的组合,走高价质优的路线。

    好!致平,你真是大才啊!

    哈哈,看来浦城章家早晚要再出一个相公了。

    蔡京蔡卞两兄弟已经看完了章援送上的建白书,两人都是拍案叫好。这个方案实在太好了,完全可以满足他们两人的需要。这回可真是欠了章惇章援一个大大的人情了。

    蔡京蔡卞互相对了下眼神,蔡京问:致平,你现在的这个大教谕不伦不类的,不如换个知州做做吧。

    蔡卞也道:是啊,西北遥远苦寒,征安西也是河西军的事儿,咱们不必掺和。

    章援冲蔡京蔡卞感激地一笑,抱抱拳道:相公,学士,家父毕竟是得罪过官家的,下官在大宋官场上注定是个异类。所以是不能走正途的,想要有荐跻二府的一天,只有去建功立业。

    北伐燕云是十余年后的事情,下官等不了那么久,所以就只能在安西寻个机会了。

    不瞒二位,晚辈还想在界河商市和京东商市雇一批效用士。人数可能比较多,还望行个方便。

    用在安西,便是官家知晓了也无妨。蔡京道,只是西平王能让你的人进入河西吗?

    下官自有办法。章援回答。

    那就行了。蔡京说,老夫寻个机会去和官家说一说,给你求一份密诏,准你自募效用甲士1000,辅兵3000,再给你求一些空白官告和度牒。

    下官多谢相公成全!

    章援的私兵,其实已经招募,哦,应该是招标完成了。

    中标的就是河东文安邦,医巫闾山风鸣山。

    其中文安邦和风鸣山各中了一个步兵部。包括战兵辅兵护兵传令兵在内,一个步兵部至少有2000名兵士,全部由文安邦和风鸣山负责募集,总共也就是4000人的合同。

    其中的1500人需要壮丁,1500人得达到效用士的程度。不需要自备装备,也不需要配置军官。

    一名壮丁按照一年50缗的标准结算基本军饷,一名效用士则按照一年100缗的标准支付基本的酬劳,辅兵则是30缗一年。伙食装备训练,都会有雇主免费提供。在合同到期后,装备可以归个人所有。

    另外,在战场上取得的斩首登城破敌,都可以领取数额不等的奖金。

    在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抢劫

    惩罚的措施也是相当严厉的,任何违反军纪的行为都会被严惩,包括体罚禁闭或斩首!

    而阵亡失踪(战场失踪)和负伤,都可以得到相当诱惑的抚恤金。

    最后,文安邦和风鸣山的佣金另算,自然是丰厚的,但不得从付给佣兵的军饷上刮油水——如果违约,那不是赔钱的问题,而是要斩首的!

    总之,摆在文安邦和风鸣山两个佣兵头子跟前的,就是两份在界河商市最常见的合同凭由。条款一大堆,把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都考虑进去了。

    风鸣山看得仔细,一字不漏,看完以后,又了个问题:元帅,军官从哪里来啊?

    武好古笑了笑:风老大,军官你能给某寻了来?

    这个风鸣山哈哈一笑,元首要的那种军官的确雇不着。

    一旁的文安邦一副文士打扮,摇着界河美人扇(就是有美人图样扇面的折扇),笑道:风大,你也不看看界河这边藏龙卧虎,哪里用得着咱们去寻头领?

    少贫嘴了!武好古摆摆手,打断眼前的佣兵头子,你们何时可以把人拉来?章大教谕可急用。

    人很快就能拉来。

    您给的价好,又不需要自备装备,自然好招人了。

    武好古给的钱对禁军猛男,对将门家养的效用士来说是不高的。但是文安邦能吃这行饭,就是因为在太行山山沟沟里面有许多朋友。拉来的都是山里面的苦汉子,缗,那可就不少了。

    至于风鸣山这厮是辽人,50缗100缗在辽国那边是天文数字了!估计直接会有豪族家的庶子带着门下的死士应募了——这其实就是武好古给风鸣山开出高价的目的。

    他现在就是要和辽国的汉人豪族子弟多拉关系,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军事能力。

    你们俩随军吗?武好古问。

    随军,当然随军了。

    额也随军,随军可以看看眼界,学点本事啊。

    武好古点点头,没错,是该学点本事这样吧,等队伍训练的时候,你们就跟队参加。看看正规打仗是啥样子,以后有的是机会让你们大展身手。

    说完,武好古轻轻一抬手,文安邦和风鸣山都明白什么意思,双双起身,带着合同凭由告退了。

    接着走进来的是苏之涣,这个河北豪客生得却是副秀才模样,面色白净,几缕须髯可以随风飘扬,一身白色的儒服,腰带上也挂着宝剑。他也一样参加的招标,不过却没有中标——但是武好古还是把他招来了自己的市政所。

    苏之涣见过元首!苏之涣见着武好古,便是一个揖拜之礼。

    免礼,武好古一笑,之涣,这次没有挑你发财,是不是有点怨恨某家了?

    岂敢,岂敢。

    武好古哈哈笑了笑,还是有单小买卖,就看你做不做了。




第857章 请蔡入瓮 四
    小买卖?苏之涣在一张杌子上坐下来,小买卖也做!元首的买卖,再小也不会让某家吃亏的。

    倒也是啊,武好古笑了笑,那就先说说生意吧。

    给风大和文三的买卖,是从太行山和燕云拉出壮丁去西边。给你的买卖相反,武给你钱,给你骑将,你去西边给我雇人,雇骑兵,年纪要小,马背上的功夫要好,最好是西军里面干过的,弓箭手也行,越多越好。

    元,元首,您和某开玩笑呢?苏之涣被武好古的提议吓了一跳。

    这是挖西军的墙角啊!脑袋还要不要了?他苏之涣虽然是豪侠,但是传统武术是不行的,真要让人逮可跑不掉

    怎么是开玩笑呢?武好古瞧着苏之涣一脸的害怕,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不是叫你去挖西军的墙根他们的墙根不用挖,已经都是窟窿了。

    现在西贼成了河西军,在朔方还有童大官,在灵州又有高宣帅,还养西军做甚?裁撤调动,就是转眼的事儿了。说是裁汰老弱,但是最后被裁掉的,一定都是少年精锐。你去给我拉一点到界河商市了。

    怎么样?这买卖敢做吗?

    把西军裁汰下来的少年精锐拉到界河来干雇佣军怎么看都有点图谋不轨

    行!苏之涣重重点头,某家本就是个走江湖的,有甚不敢做的?

    好!武好古点头,去找西门大哥,他会给你安排的。

    苏之涣行了一礼,转身去城外制置司衙署的军事机宜制会找赵钟哥了。他前脚刚走没一会儿,赵钟哥就和米友仁一块儿从外面走进武好古的大书房了。两人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米友仁手中还拿着封书信。

    寅哥儿,钟哥儿,又有好事儿了?武好古笑着发问。

    老师,米友仁行了一礼,苏仲南派来了快船通报消息,高丽国发兵3000,去攻打日本了!

    3000高丽侵略者就要打日本这事儿听着都不像是真的。

    高丽国发兵?武好古一愣,马上伸出只手,书信拿来。

    米友仁一边把书信双手递给武好古,一边说道:是纪忆之把高丽国大王给说动了,高丽人可能不打曷懒甸,改发兵攻打日本国了,已经派了3000人去占领对马岛和隐歧岛。苏仲南也坐船去博多了他想看看能不能提供船只帮日本的朝廷运兵,这样应该就能让日本开国了。

    苏仲南也长进了!武好古拍了拍手,又问:武藤亲一在哪里?

    武藤亲一就是阿比留亲一,武好古的日本家臣。跟着苏适去了几次日本国,都没有什么进展,于是也灰心了,返回中原后就一直跟着花满山混,后来花满山又让他到界河念书。

    他在界河,米友仁道,在云台学宫博士科念书,已经读到上舍了。

    太好了?武好古笑了笑,派他用处的时候到了!

    老师,您打算怎么用他?米友仁问,要让他出使日本国?

    不。武好古摆摆手,寅哥儿,你准备一下,等苏仲南和倭人的太宰府谈妥了,就作为大宋使团正使,和苏仲南一起去京都。

    至于这个武藤亲一嘛让他去当个新选组组长吧!

    新选组?米友仁和赵钟哥都没听懂。

    武好古笑道:就是个日本打手团接下去可有不少人要打,咱们手头的力量可不够啊!

    原来武好古是想让武藤亲一去北九州召集浪人虽然现在还不是武家执政的时代,但是武士这个群体却已经出现了,有了武士,必然会有浪士。毕竟有俸禄,有封地的武士数量总是有限的,而且武士也不计划生育,总有没办法安排的浪士。

    这帮浪士拉到中原是不够看的。但是送去南洋打天下不错,数量足够,又比较勇武,最主要是便宜啊!廉价炮灰!

    有了他们,大食海商和三佛齐国就都不再话下了。

    米友仁的事儿说完了,赵钟哥又开口了:帅司,大教化团的军事机宜名单已经拟好了,请您过个目。

    说完他就将一份军事机宜的名单递给了武好古。

    名单上面领衔的是马政,武好古的假子武天武黄也名列期间这两人可是武好古重点培养的对象。在这一次返回界河后,武好古还替他们俩安排了亲事,娶了西门家和柴家的闺女,还在界河商市给他们买了宅子。

    再加几个。武好古说着就提起毛笔,在名单上写了耶律大石韩大狗和萧铁牛三个名字,然后再递还给赵钟哥。

    他们仨?赵钟哥看了看名单,皱眉道,他们都是辽人啊,其中两个还是契丹。

    耶律大石韩大狗和萧铁牛三个是一起到界河商市,一起考入云台学宫博士科的,后来又一起转入骑士学院,现在已经从骑士学院毕业,并且留校任教。从培养军事精英的角度出发,现在也该让他们出去历练一下了。

    只是他们的身份有点问题。耶律大石是辽国皇族,萧铁牛是萧氏后族,韩大狗虽然是汉人,但却出身玉田韩氏,是韩德让的一族

    无妨,武好古摆摆手,我会亲自找他们谈话的。

    这一次要收拾的是天方教,他们可都是信天理的!

    对于黑汗回鹘和塞尔柱突厥当然得让大石头出马了,人家可是克星!有他在大教化团的军事机宜指挥中任职,可就不怕打不了胜仗啦。

    琼林宫,崇政殿。

    蔡京昨天终于下了决心,把章援送来的建白书的抄本蔡京自己抄的,还进行了修改以暗入文字的形式,送去给了赵佶。

    现在厚厚的一本《乞编练新府兵并裁撤旧军疏,已经摆在了赵佶的御案之前。

    蔡京和蔡卞当然不是冒失鬼,拿到了章援的建白书后,并没有马上往上递,而是找了钟傅蔡攸等人一起来研究。反反复复的推敲,最后得出结论,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这才将建白书改动了一下,又抄了一遍,以蔡京蔡卞的名义联名上奏给了赵佶。

    赵佶当然已经看过了,拍案叫好啊!

    能不好吗?

    按照这套办法,不仅新军可以牢牢控制在朝廷手中,旧军也可以一步步缓缓撤除。两者衔接得天衣无缝,完全可以保证国家的稳定。

    而且因为裁撤旧军的速度很慢,完全在旧军的承受范围之内全部裁撤要等到十三四年后,到那时新军已成,而旧军就都是一些中老年人,想造反也没力气了。

    所以今天,在崇政殿召对后被留下来的,就是蔡京和蔡卞两兄弟了。

    赵佶拍了拍案几上的《乞编练新府兵并裁撤旧军疏,满意地笑着:不错!果然不负朕望!两位蔡卿,你们看谁可以负责速成武学和模范府兵编练?

    此事当由陛下圣裁。蔡京绝不会推荐自己的弟弟,那样就太蠢了,以臣思之,速成武学和模范府兵不应该由一人主管,至少需要两人,而且还应该一人主管武学,一人主管模范军,其中主管武学者最好还能在枢密院任过职。如此才方便制定出一个由枢密院直接指挥调度新府兵各军的办法。

    虽然不能直接推荐蔡卞,但是却可以给赵佶下套,让赵佶自己往里钻。而这个套,在章援献给蔡京的建白书里面已经有了就是由枢密院直接指挥河东河北的新府兵各军!

    这可是老赵家从赵光义开始多少代的梦想了,可就是老也指挥不好。
1...487488489490491...8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