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这样的职位所拥有的事权,几乎超过了北宋开国初期的行营都部署,和后来的南宋中兴诸将曾经拥有的最大事权仿佛。一个大宋的武官做到这个地步,还会有好下场?
而武好古现在提出要授予高太尉这样的大权,目的自然是为国为民啦现在的大宋王朝在天可汗赵佶的英明领导下,各项工作,特别是基础建设和军事建设,都进行的非常顺利。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北伐燕云很可能会提前。到了那时,武好古自己多半就是宣抚了,如果不让高俅当这个出头鸟试试水,那武大郎自己就得出头了!也不知道一帮文官老爷会不会拿着神臂弓在后面等着打出头鸟呢?
所以得让高俅先去探探路万一真有风波亭什么的,武好古也好有个准备。
陛下,对于高俅的提问,武好古早就准备好答案了,六路大军指的是军将出自六个安抚使路,并不是兵分六路。西北诸军出自六路,向来难以统辖,数十万大军没有一个主帅,各自为战,此乃兵之大忌,取败之道。
而且如今西贼地盘被大大压缩,无定河畔诸州和河间之地皆为我有。朔方鄜延环庆大军可屯兵盐州。此处距离泾路大军所屯驻的西安州(天都山)不过二百里,距离兰州不过七八百里,并不能算相距遥远了。如果不设总帅,盐州西安州和兰州三方面无法呼应,很可能会被西贼契丹联军各个击破。
赵佶犹豫起来,又将目光投向了殿中的宰执重臣。重臣们全都眉头大皱,一言不发。
让高俅担任六路总帅,兴灵宣抚,还要给便宜处置之权难道就不怕高俅造反吗?哦,倒真不怕。谁都知道高俅不可能造反的,但高俅毕竟是武官啊!大宋的祖制是以文御武。高俅如果担任了总帅,那不就成了以武御文了?六路安抚里面除了童贯挂着武官衔,其他可都是文资。
陛下,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左相苏东坡终于开口了,老臣以为设置六路总帅并无必要。因为西北之战已经旷日持久,陕西诸路疲敝不堪,新得到的朔方路也百废待兴。一举破灭西贼,看来是不现实的。不如暂时放过西贼,允许乾顺察哥兄弟改过自新。
苏东坡的建议的确是稳妥的不过现在契丹人要价还是挺高的。苏辙从析津府发来消息说契丹人要求宋朝交出盐朔二州,并且承认西贼是大辽的藩属。
交出盐朔二州还好,但是承认西贼是大辽藩属却有点为难了。因为大宋一直以来都认为西夏地盘是大宋的土地,西夏并不是独立的国家,更不是契丹的藩属。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让了步,那么兴灵盐朔凉甘肃沙瓜等九个州在宋辽大战取胜前就不可能收复了。
而且西贼一旦入辽,以后大宋要收复燕云之地就更困难了。不仅要打败契丹人,还必须要在西北压制住和大辽联合的西夏。
不可!左相蔡京立即站出来和苏东坡唱反调,纵虎归山,必有后患;一日纵敌,十年不安。如今西贼式微,我朝正是鼎盛。即便不能一举攻占兴灵,也不必割地与贼,更不能承认西贼为契丹藩属。
蔡卿是支持让高俅出任六路总帅?赵佶问。
蔡京摇摇头,高俅一介武夫,有勇无谋,怎可总帅六路大兵?以臣之见,可将六路大军一分为二,西路辖河西泾原熙河之兵,由钟傅总帅。东路辖朔方敷衍环庆之兵,由陶节夫总帅。高俅可任前军都部署,率部西进兴灵。
赵佶轻轻点头,蔡京提出的建议倒是正合他的心思六路大兵分成两个总帅,这样就能互相牵制。总帅都由文官出任,下面在安排武将当都部署都总管。也不能一个方面安排一个,至少得安排几个都部署都总管,让他们互不统辖,同时再安排内臣监军。另外,赵佶还可以给东西两方面授予阵图,下面的将领只需要依着阵图行事,就能保证打败仗了!
武好古一直在偷眼打量赵佶,察言观色的事情,他也是会的。
陛下,武好古奏道,钟傅在西路用兵多日,进展颇是缓慢,看来没有阃帅之才。
这话一出口,连苏东坡也有点不满了。
一个武官怎么能说文官阃臣没有阃才呢?而且,谁不知道钟傅是知兵的?如今大宋的文官阃帅里面,也就是钟傅和陶节夫是真懂打仗的,别人的水平更糟心。
武好古又道:陶节夫虽有阃才,但是他是鄜延路安抚使,坐镇延安,距离兴灵有千里之遥,如何指挥作战?不能指挥,这总帅又有何用处?
蔡京冷冷问:武防御难道不知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吗?
这是《史记高祖本纪中的记载,高祖言: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可是汉高祖也没让张子房代替韩信督军打仗啊?陶节夫善于运筹帷幄,有张子房的才干。高俅善于统兵作战,不亚于淮阴侯韩信,蔡相公和苏相公则有萧何之才。张良韩信萧何各司其事,汉朝才得以建立。
武好古的一番狡辩,居然让蔡京哑口无言。不过高俅要是听见,多半是不敢承认自己有韩信之才的韩信可没什么好下场啊!
赵佶还是皱着眉头,似乎非常犹豫,想了一会儿,还是摆摆手宣布散朝,却让武好古一个人留了下来。
大郎,你这是把高俅放在火上烤了!宰执重臣们一离开,赵佶就用埋怨的口吻对武好古道。
武好古一笑:陛下心疼高俅了?
赵佶叹了口气:本想让高俅去立点功劳,不想他真是用兵的奇才。只是我朝家法如此,有甚办法?
能在武好古跟前说这话,看来赵佶还是信任高俅的。
陛下,武好古道,如今不用高俅的威名,不摆出破灭兴灵的架势。小苏相公在析津府就谈不下去了如果契丹大军真的长驻兴灵,那么将来无论北伐还是西征,我们都将同时和契丹西贼开战。
用高俅为前军都部署也不行?
陛下,武好古摇摇头,如今不在于兵战,而在于攻心。高俅是否领兵进攻兴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契丹人和西贼相信高俅会领着西北六路数十万大军将他们压碎!这样陛下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只要西贼降伏,契丹撤兵,朔方得以整顿,数年之后,就是西贼的末日了。
赵佶看着武好古,大郎,你的意思是让高俅去吓唬西贼和契丹?高俅有那么吓人吗?
不是高俅有多吓人,而是陛下敢于重用善战的武将并授予全权,就足以让西贼和契丹惊恐了。
我朝人口和财富十倍于辽国,百倍于西贼。只要能有英武之主善加运用,灭贼平辽不过是反掌之事!
说到这里,武好古昧着良心揖拜一礼:陛下就是我大宋百年不出的英主,如今契丹和西贼都视陛下为天可汗第二!臣也相信陛下定能扫平群贼,恢复安史以来之失地!
这话在宋朝其实也不是什么好话,如果在朝会的时候公开说,少不得被御史一顿弹劾大宋的官家个个都是明主啊,怎么能和李世民那个平庸之君相比?不过赵佶现在一心想要灭夏平辽,也就觉得李世民其实还是挺厉害的。自然就觉得武好古的奸言颇为顺耳了。
而且摆出大用高俅的姿态吓唬契丹和西贼如果真的能奏效,倒也是不错的。毕竟眼下这场战争打的有点久了虽然进展顺利,但是西北诸路的物资消耗也是非常惊人的。现在有二十万大军被动员和布署,数十万民伕忙于转运物资,还有一整个朔方路要开发利用。陕西转运使司可早就在叫苦了!如果能早点结束,休养个几年,巩固一下成果,再打起来就更顺手了。
只要任命高俅为兴灵宣抚,总帅六路大军,就能迫使西贼降伏吗?
武好古笑着保证:待臣到了界河商市还会有所安排,保管让西贼除了降伏别无出路!
好!赵佶看着武好古笑道,如果高俅是朕的韩信,你武大郎就是朕的张子房了有你们辅佐,朕还怕打不下燕云和兴灵吗?
第786章 撼山易,撼高家军难 十三
位于沙漠之中,以盛产青盐著称的盐州白池城内的官署,现在已经挂上了大宋兴灵宣抚处置使,管勾朔方鄜延环庆泾原熙河河西六路军事,同知枢密院事高俅的节旗。
白池城内外,戒备森严,大兵云集。城关内外,往来的都是报马急递,将泾原熙河河西等路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递过来,又从盐州的高俅帅府传回大宋的中枢开封府。
朔方路和陕西路的两个转运使司,同样派出了官吏在白池城设置了转运判官衙门。朔方鄜延环庆泾原熙河河西等五路安抚使司,也都在白池城设立了官衙,除了朔方路的童贯亲自坐镇之外,其余五路的阃臣也都派出了心腹机宜在白池城听用,每天都得一大早去高太尉的辕门听鼓,接受一道道高宣帅传下来的命令。整个西北六路的大军,似乎都已经在战无不胜的高太尉的统一指挥之下了。
而高太尉统领这支庞大而分散的大军的方式,说起来也非常简单只要会骂人,会写自己的名字,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因为武好古留给他的军事机宜指挥是相当给力的!
几十名西军小将出身,在兵学司学堂呆了四年(包括一年骑士训练),又在西北战场上历练了两年的军事机宜们,现在被分成了几个都,分别负责作战训练军令后勤情报,各司其职,各管一摊。
各种各样的方略在最短的时间中被他们拟订出来,提交到了其实看不大懂的太尉高俅面前,只等他批示后用了官印,就能下发执行了。
这种带兵指挥的方式,对于宋朝的文武官员来说其实也不是特别新鲜。因为各地的安抚使都能征辟幕职,拥有不少机宜为自己出谋划策。可是不知是什么原因,宋朝的安抚使们总喜欢使用文士作为自己的机宜安抚使可不是转运使,主管的是军务,却用一帮没有军旅经验的文士出谋划策,效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战场什么样都没见过,出的主意能管用那绝不是大概率事件。
另外,一支军队并不能靠奇谋立足。日常的严格管理,战场上的周密布置,才是真正能立于不败的关键。而这些事情是不能靠外行去做的!
顺便再提一下,后世的和戏剧之中,也经常能看见一堆摇鹅毛扇子的军师再给大将军或是大军阀们出谋划策。这其实反应的就是宋朝开始实行文武殊途后的情况,在宋朝之前,文武官员并不殊途,没有一点武力值的文士当然也有,或许也会出现在军旅之中,但绝对不是主流。在那个时代担任幕职的大多都是贵族或大士族的门客家臣,谁会养一堆没有什么事干能力,只会文采风流的家臣门客?就算要装大文豪也是大士族大贵族自己去装啊。哪有花钱雇一群底下人来装逼的?
因为有一群不装逼,能实干的军事机宜。盐州城内外,现在只剩下了一片大宋少有的肃杀和严整之气。这可不是一个将帅的经验在发挥作用,而是一个几十人的团队在协助,所有人都兢兢业业,全身心灌注在这场战事之上,当然能将所有的一切都调度的井井有条。
其中最能立竿见影的,就是作为朔方军主力的六将新府兵的组织和训练了。同武好古离开朔方路的时候相比,这支军队不仅更加严整,而且规模也更大了除了战斗府兵之外,辅助府兵也全部到位,配属到了各将各部各营。
一直困扰高俅童贯的骑兵,也已经得到了解决。在军事机宜们的建议下,朔方路抚司实行了骑士职田制,用多达2000亩的朔方路土地使用权(40年使用权)招募骑士。不仅陕西六路的汉人骑士可以应募,各地的番人骑士一样可以应募。
于是一个多月内就有数千人投到了高太尉旗下,总算是把新府兵六将所需的骑兵营补齐了,而且高俅的500黑甲选锋骑还被保留了建制,成了直属高俅的一支甲骑部存在。
再凑齐了骑兵和辅兵之后,单是新府军六将的总兵力就已经达到了五万之众!
另外,三直军现在也没有被调回开封府,而是由杨可世率领,继续在高俅麾下听用。不过人数已经大大减少,只剩下了不到4500名猛士,500600名骑士,还有辅兵和辅助骑兵,总数不到8000。
现在六将府兵和三直禁军,还有从鄜延路调来的一部精锐骑兵,都已经汇集在了盐州白池城,总兵力达到了62000余人。
可以说是空前强大,随时可以越过沙漠去佯攻兴灵,以配合河西熙河两军去解救被困于秦王川的高永年和种师极所部。
在盐州白池城中的街道之上,马蹄銮铃之声疾响。数骑银牌急递快马加鞭飞奔而来,路上巡逻的士兵纷纷闪避,不敢丝毫阻挡。
谁都知道,这是从水波城或是天都山来的银牌急递!传送的是河西抚司和泾原抚司的军报虽然十万分的不愿意,但是犯了错误的钟傅,和不想犯错误的吕惠卿,现在还是捏着鼻子听从高太尉的指挥了
现在高永年种师极率领的大军被包围在秦王川已经将近一个月了!如果再不想办法解围,恐怕五万大军(其实不足四万)就得全军覆没了。
虽然钟傅已经拼凑出了三万兵马交给了王舜臣和刘法,但是面对总兵力可能达到11万的契丹党项联军,知兵的钟傅压根不敢出兵。
至于吕惠卿,则是一面向赵佶上奏告蔡京和钟傅的刁状,一面搜罗了泾原路的三万大军交给了大将折可适,也随时准备向灵州进攻。
根据高俅的军事机宜们制定的方略。解围作战将运用围魏救赵的思路,由高俅亲自指挥六万大军,从白池城出击,冒险越过瀚海沙漠,吸引西贼的注意力。随后折可适将会率军再一次突袭灵州这是为了掩护高俅的主力从兴黄河东岸撤军。
当然了,具体的方案制定的非常详尽,特别是高俅所率领的主力两次穿越瀚海沙漠的行动计划,严密详尽到了每名士兵一天能喝几次水的程度。
几名水波城赶来的急递来到衙署前,从马鞍上翻下来,当先一人高举银牌,大声禀报:俺是钟帅司所差银牌急递!有紧急军情要面见宣帅!
一个军事机宜指挥管辖的传令兵马上接过银牌验看了一番,马上道:不知道规矩?有甚军情,都送到军事机宜指挥下的军情都。
高俅这个六路总帅还真有点像是军事机宜们的傀儡,连军情的上传下达,也都是他们在主管这是武好古留下的惯例,军事机宜指挥下属有专门的军情都,就管这事儿。
那个河西帅司派来送信的小武臣一怔,马上摸出一串铜钱递上去,用央求的口气道:这位都头,俺是奉了钟帅司的钧命,必得面报宣帅而且军中有则,持银牌者,得见率臣。还望都头通报则个,此乃急务,耽搁不得啊!
那兵士苦笑一声:你这是做甚?俺也不都头,就是个不值钱的府兵不过你要见高太尉其实也无用,太尉不怎么管事儿。军务都是由军事机宜指挥和朔方路兵马都总管王太尉在管着,高太尉就是点个头。
王太尉就是王禀,他也和赵钟哥一起,曾经在慕容忘忧主持的兵学司里面任职了好几年。算是学到本事了!而且后来又和高俅一块儿主持建立三直军,实际上是高俅的副手。现在也照旧在给高俅打下手,不仅接过了朔方路兵马都总管的差遣,而且还和军事机宜指挥李永奇一起管事儿。
而高俅本人,倒是甩手掌柜一个,这些日子除了在童贯跟前埋怨武好古,就是在自家衙署旁边的白池寺里面烧香拜佛。
今天也不例外,他这会儿正在童贯跟前说武好古的不是。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亏得某当天是兄弟,他却如此待某,把某放在火上烤还不算,还要再加把柴如今可怎生是好?兴灵宣抚,六路总帅,还兼着个同知枢密院事!若是再打赢了,岂不是要当枢臣了?某哪有这本事啊?狄武襄都干不好的事儿,某怎能干好
童贯则是同情地看着高俅。实际上,朔方路府兵的实力,是他和高俅共有的现在高俅已经不是朔方路兵马都总管了,只是凭着威望和军事机宜指挥着驱使朔方军。而童贯才是朔方军真正的主帅!
而且童贯其实是很想帮高俅去背黑锅的他不怕当狄武襄,他没那个把儿,谋朝篡位是不可能的!不是谋来没有人可以传,而是根本不可能。汉人看不起少了几两肉的宦官,根本不可能认一阉人当天子的,所以他不担心让人抹黑成谋朝篡位的奸雄。
但是也不知怎么搞的,现在就是高太尉的声望节节高升,他却有点默默无闻,看来宦官总是被人歧视啊!
第787章 撼山易,撼高家军难 十四
童贯正想着要怎么开解高俅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了杂沓的脚步声响,接着就看见王禀和李永奇二人脚步匆匆的从外面进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