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而武好古所办的学校和大宋所有其他的学校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些学校都是研究型的。因为它们都是以《实证论为指导思想的学校,所以他们是拥有相当强大的研究能力的可别小看这种哲学思想上的突破,没有实证主义和科学方法,研究和探索就缺乏方法,就很难展开。

    而科学研究又是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军事学就是典型的社会科学门类,是可以通过研究探索实践加以提升的。

    比如这一次无定河之战的经验教训,就足够让云台学宫和骑士学堂的教授们研究上好几年的。而他们自己研究出来的成果,可比武好古的金手指更有价值!

    赵钟哥静静的听着,半晌之后才是一笑:好,末将回了界河后就替元首主持骑士学堂吧末将去看看斜也,他也累得够呛吧?也不知现在睡饱了没有?

    他举止潇洒的站起身来,抱拳行礼。别看他是个赳赳武夫,其实是燕云四家的子弟,妥妥的世家子。这些日子大约是太过操劳,整个儿瘦了一圈,看着没那么粗旷,倒是多了几分风流倜傥。他定定的看着武好古:元首,潜龙在渊是为蓄势,蓄势乃是为了一飞冲天!末将和诸位军事机宜,都愿意随元首建立大好功业!

    听到赵钟哥的话语,武好古一怔,最后也只是默然点头。

    赵钟哥这样的人物愿意追随自家,自然是有所图的。而他所图的,就是大好功业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功业在他眼里才算得上大好?

    两人正相对无言之际,就听见外面又响起了急匆匆的脚步声,还听见了罗汉婢的声音:老爷,老爷!白姐姐她们来了!

    武好古以富豪之身从军带兵,自然不能太过艰苦朴素了。否则下面的人会觉得你抠门,上面的人又会觉得你是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总之,就是里外不是人,脑袋要搬家了。

    所以武好古就把白飞飞这个开封花魁带着一块儿出征,而且不仅带了一个白飞飞,还让白飞飞组织了一个营伎团,跟着一起到了西北。

    不过武好古也没让白飞飞和她的伙伴们临阵,而是将她们留在比较靠后的地方。一开始摆在延安,后来又放在了银州的石城。在统万之战打完后,才让人去把白飞飞等人招来统万。

    招白飞飞来统万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筹备一场庆功大宴。统万一战不仅是激战,而且是苦战。总算让三直军的兄弟们扛下来了,现在不得好好让大家伙乐一乐?

    除了筹备组织庆功宴,白飞飞还是武好古的御用交际花官场交际可不是小事儿。她是开封府的花魁行首出身,和高俅童贯等人都很熟悉,同王老军事家王小军事家,还有东线主帅陶节夫都是认识的。而且还有办法从他们口中套话,摸清他们的心思,有时候还能当个行贿的桥梁

    所以在武好古的团体中,白飞飞,还有现在留在界河的阎婆儿,已经主持佳士得行的墨娘子,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飞飞,见到了风尘仆仆的白飞飞后,武好古马上就给她分派任务了,今晚安排筵席,我要宴请童道夫和高师严。

    老爷,白飞飞行了个福礼,今晚的筵席是要大办,还是摆个家宴?

    摆个家宴,武好古说,你来弄,有甚需要就去找罗汉婢。

    另外,给童道夫和高师严的请帖你亲自去送,不要让无关之人知晓此事。

    白飞飞又是盈盈一福,奴婢省得了。




第753章 没有实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贯 三
    在统万城内武好古的临时府邸当中,这一餐开封风味的家宴,那是人人都吃得舒服之极。

    这些日子在西北征战,酒肉固然不缺,但是开封市井民家风味的饭食,却只能在梦中品尝了。此番白飞飞和她的两个女徒弟出手,烹制了一餐正宗的开封菜,香糖的果子,芥辣的瓜儿,绿嫩的野菜,米粥熬得微黄,无定河里捞起的鲤鱼熬了浓汤,当然还少不了最有特色的开封菜猪油炸子鸡。

    这可是三个不着粉黛也姿色绝佳的美人儿亲自下厨烹的美味,而且三位美人还亲自在席间作陪,如何不叫武好古高俅和童贯三人胸怀大畅?

    少许酒菜下肚,揽着美人儿的三人也放开了心神,不住的谈笑风生。说的都是开封府的风花雪月,隐隐都有些思乡。白飞飞一张巧嘴也颇能应景儿,不时赔笑几句,就能让在座的两个半大老爷们(童贯只能算半个)心情欢快。

    这开封府撷芳楼的花魁行首,还真是名不虚传啊!

    高大哥,白飞飞朝着高俅微微一笑,用一口纯正的开封口音说着,奴奴听人说,你现在可是大宋第一将了,上回在河湟就是头功,这回在无定河又是头功,奴奴佩服的紧,先敬高大哥一杯。

    高俅闻言摆摆手笑道:飞飞,你莫听人瞎说,某可不是头功,上回在河湟全靠童大官指挥运筹。而这一回,大郎才是头功啊!

    武好古听了这话连忙摇头,笑着说:高大哥,你怎恁般谦虚?某一个商人,又不会打仗,怎能立下头功?

    唉,高俅一笑,你怎不会打仗?那个军事机宜指挥,还有两个工兵指挥,不都是你让人建立起来的?另外,用骑士武官训练府兵也是你的办法啊!光是这三个法子,就能让你坐实了一代名将啦!

    武好古的嘴角带着一丝淡淡微笑,听着高俅说话,目光却在童贯脸上扫了又扫。只看见这大貂珰面带微笑,手拈胡须,却不知他的心思如何?

    高大哥,你莫抬举小弟了。收回眼神,武好古继续谦让,小弟哪是一代名将?小弟压根连金鼓军号都分辨不出,成立军事机宜指挥不过是小弟实在不懂打仗,不得已才靠那些懂行的骑士。那些骑士,不都是高大哥一手带出来的?

    我也是拿现成的,高俅摇摇头,殿前御马直里面也没谁是我调教出来的若有功劳,也该是慕容先生的。

    武好古笑着:慕容先生不过是把那些骑士领进了兵学的门,真正带着他们上战场,将他们编组成军的,不还是高大哥你吗?这次的头功,我看是非你莫属了。童大官,您说是不是啊?

    童贯只是笑着看看武好古,又瞅瞅高俅,却只是笑而不答。其实武好古的谦虚让他有点意外,这一次的头功无疑就是武好古的!

    而且武好古一不小心,还在军学之道上面开创了四条新路一是依靠军事机宜指挥调度;二是组建专业的工兵;三是运用火药炸毁城墙;四是以骑士御府兵。

    就这几条,说他是军学大家都不为过!

    还不会打仗这谦虚的,可有点儿过头了。

    看到童贯不言语,又瞅瞅高俅,一样是若有所思。武好古心里就是一沉,能在历史上扬名立万的,果然个个都不简单啊!

    高大哥,童大官,武好古斟酌着用词,某终究是个商人,战场不是在下能长久驰骋之地。所以这功劳嘛,够用就行了难道某还要长久在西北苦寒之地带兵打仗?这仗有啥好打的?界河商市那边还有一大堆事情,对于东南海上的开拓,也才刚刚开始呢!

    这话说的倒是在理。

    童贯轻轻点头,但还是没有表态。

    武好古接着又说:道夫兄,师严兄,你二位才是真正领兵打仗的人啊。作为将帅,才需要功劳以固恩宠,立威名。有了恩宠和威名,二位才能继续与军中为国家为官家效命。所以这次的首功,某看还是高大哥的。

    高俅摇摇头,又想谦让真没想到高俅也是一个懂得谦让的君子武好古连忙继续说道:至于道夫兄现在可是使相了,朔方路经略安抚制置使,封疆一方,手里没点兵马也忒不方便了。不如就在三直军中选个万余壮士跟随吧!

    武好古的提议把童贯吓了一跳,连忙摆手道:不可,不可,三直军岂是咱家可以染指的?

    是啊,高俅也道,三直军是殿前司的人马!

    武好古笑道:殿前骑士和御龙猛士才是殿前司的人,其他人可不是!某的意思是,道夫兄不如把那万余使长枪的府兵留在朔方。人数虽然不多,却是很好的路子府兵要多少都有啊!

    童贯闻言就拧起眉头。他当然知道三直军中那些长枪府兵的好处了那可是既廉价,又好用啊!

    这种义务府兵的招募成本可比募兵低多了,而且还不用支饷。真是再廉价都没有了!原本以为这种廉价府兵没有什么用,最多充个辅兵屯田兵的,上不了战场。

    可是谁能想到,让那些从御马直中抽调出的骑士军官训练了几个月后,这些府兵非但能上战场,而且表现非常不错。虽然比不上猛士,但也不比寻常的西军精锐差!

    这事儿可不是出人意料那么简单,而是有可能砸掉一大批人的饭碗了!

    道夫兄,武好古认真地看着童贯,府兵稍加训练就能当大用这事儿,终是隐瞒不住的,也不应该隐瞒。而且西军各家将门现在一定知道了这是咱们三人的功劳,推是推不了的。

    这话的意思是,得罪人的是咱仨,谁也跑不了。而且最跑不掉的就是你童贯了!

    武好古还能去界河商市避风头,高俅大不了回开封府混殿前司。而童贯却得在朔方路的任上顶着,如果手里面没兵,又被西军将门看成砸饭碗的对头。那这个朔方路经略安抚制置使还怎么当?

    看到童贯的眉头越锁越紧,武好古心里终于松了口气。童贯毕竟是童贯,历史上封王的宦官又怎么会没有功名利禄之心?想让他急流勇退,放下朔方路经略安抚制置使的权位回开封府去养老,那是没有可能的。

    崇道,师严,思索良久,童贯终于开口道,不如咱们一块儿给官家递个奏章,说一说这回的无定河大战。

    行啊。高俅点点头。

    都听道夫兄的。武好古也笑着。

    童贯又道:今次大战的头功师严,要不还是你来担待则个。

    高俅眉头微皱,似乎也在担心风头太过。他当然不知道岳飞的悲剧,但是前面毕竟有个狄青。宋朝的武将最怕太出风头,出了风头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被各方面没完没了的挑毛病,日子是不会好过的。

    童贯连忙道:师严你也莫担心,咱家也帮着担待一些,三直军中的府兵,咱家上奏天子,请求留在朔方。并且再请留带兵的骑士二三百,负责调教府兵,并且组成朔方路军事机宜指挥。与此同时,咱们再把兵学司出身的骑士可以带兵,可以帮着将帅指挥的法子报告给官家。

    这事儿高俅也不傻,自然知道这事儿忒得罪人!

    童贯笑着又对武好古说:大郎,你也不能置身事外,你得让苏相公上一道兴兵学并练府兵的上疏。他是相公,肩膀可比咱们能担待啊!而且官家何等英明?那么好的事情,他能不恩准吗?

    武好古明白了,童贯知道躲不开了,干脆就把事情闹大。让苏东坡这个右相出面去捅军事改革的马蜂窝。

    武好古童贯高俅三人肩膀单薄,扛不住太大的压力。可是苏东坡一出面那就不一样了,他可是堂堂右相啊。那么众矢之的也就是苏东坡了。北宋重文轻武,敢去招惹右相的人除了御史也就是左相了。那些西军的将门是怎么都不敢怼苏东坡不管有没有理,谁怼了谁就是一个跋扈的罪名!

    而且童贯知道赵佶是比较冲动的,看到武好古童贯高俅的奏章,再加上苏东坡的上疏,肯定会批准改革。

    官家一批准,呵呵,篓子就捅大了!自有一帮拍马屁的文官武将去附和,武好古童贯高俅三人不就解套了?

    好!武好古举着酒杯大笑起来,还是道夫兄有办法!小弟佩服,小弟敬道夫兄一杯。

    童贯举起一只手摇了摇,大郎,你且慢敬酒,咱家还有事儿要请你帮忙。

    说甚帮忙?武好古豪爽的一挥手,大官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且吩咐吧!

    好!童贯笑了笑,那咱家就说了!咱家的朔方路眼下还是草创,一穷二白,除了土地啥都没有,可怎样才能尽快兴盛起来?



第754章 没有实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贯 完
    如果说武好古在军学上崭露出的本事还能稍加掩盖,那么界河商市如今的繁华,却把他在经营方面的才干完全展露出来了。

    若是说武好古不会打仗,人家兴许还能相信。如果武好古要说自己不会经营,那无疑是在说一个极大的笑话了。

    而且通过经营界河商市,武好古还积累起了一批善于经营的人才!

    这可都是能办实事的人才,不是那种大道理一堆,实干才能没有的人才。

    对于武好古的能力和他夹带里的人才非常了解的童贯,现在自然想要借助武好古的本事来经营朔方路了。

    北宋朝廷对地方的压制是比较厉害的,据说是钱也收了,兵也收了,刑罚也收了。不过在西北地方还是有点特殊政策的,适当放了点权,让地方上有点腾挪经营的空间。因此童贯也想努力经营一下朔方路。

    说句真心话,童贯虽然是后世公认的奸贼,但是谁都不能否认,他是一个很有事业心的奸贼,是奸贼中的劳动模范,为了大宋江山东征西讨好不忙碌。至于后来宣和北伐的失败,其实责任也不在他一个贼身上。真要追根溯源,大宋朝的历代官家,才是最大的责任人吧?

    正是他们这些重文轻武的君王,让大宋变成了一个很难放开手脚练出一支精兵的国家。

    要不然,就是这次无定河之战中出现的军事革命的苗头,好好呵护一下,浇点水,施点肥。保管长出一支半近代化的军队,哪怕没有火枪大炮,拼长枪弓箭和刀盾,也能扛住塞外辽东的各种敢达了

    武好古看着一心求教的贼中模范,轻轻叹了口气:道夫,朔方路和界河商市终究是不一样的。界河商市之所以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繁盛起来,的确有其得天独厚的方面。而朔方路虽然也是边地,但是没有水运之利,交通实在太过不便了。

    在北宋做了几年商人的武好古当然知道这个时代陆上运输的成本有多吓人了。所以远离海洋,又没有内河运输可以依靠的地区,想要发展成工商业中心是根本不可能的。

    甚至连资本主义农牧业都很难发展起来农产品陆上运输的成本是难以承受的,哪怕土地成本为零,朔方路的农产品运输到关中地区大约就没有一点竞争力了。

    童贯皱着眉头问:可是朔方有青盐,还有无边无际的草原可以养马啊。

    武好古摇摇头:青盐不过是二三十万缗一年,再多的话别处的转运司怕是要跳起来了。至于养马,那是群牧监的烂摊子,会让朔方路置司插手?

    群牧监又养不好马。高俅连连摇头,开封府的禁军马兵一半没有马,剩下的也没像样的战马这不都是群牧监的错?

    武好古一笑:马养不好,土地可有许多啊!群牧监在熙宁变法的时候一年就能收上三十万缗的租子,被各级官吏贪墨的怕还得翻上一倍!

    现在有了河套草原这等养马的好地方,群牧监还不得把中原的马场都租出去,然后把马养到朔方来?如果咱们能从中抠出个上百万亩再安置一些骑士就很好了,让朔方路大办马场是基本没戏的。

    童贯轻轻点头。武好古的分析不错,朔方路的马场的确办不成,群牧监绝不会让步的。而青盐能到手的利益的确不多。

    武好古接着又道:再说了,朔方路要不了多久就会有转运司或是转运判官司的,青盐一定是归转运司的财路。

    童贯拈着胡须,看着武好古,似乎在等着他的对策。

    武好古道:朔方置司可以染指的,只有营田和冶铁,前者是府兵屯田,交给转运使是没道理的,理应由一路置司把持。而后者则是干系军政外交的大事,必须由置司控制!
1...428429430431432...8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