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宗喀吐蕃的变故现在成了蔡京为首的新党攻击韩忠彦的一个口实了。因为河湟二州是在韩忠彦安焘两人的提议下,由占领改为羁绊的。在建中靖国元年的时候,这个决策也没什么不妥。因为之前的横山之役消耗过大,陕西六路府库非常空虚,根本无力再支撑河湟二州的治安战了,不如暂时放弃,以集中精力巩固天都山—横山一线的防御。
如果宗喀吐蕃内部不发生变故,赵怀德可以继续糊弄事情,名义上当大宋的驻西藩都护,知鄯州。那么蔡京等人一时也没有攻击韩忠彦的口实,毕竟河湟之地名义上还在。只是由直辖变成了羁绊。
可是宗喀吐蕃偏偏发生了内讧,换了个一心想要去大宋化的藩家王子溪赊罗撒。
这下韩忠彦主张的羁绊就变成了弃土辱国的罪过了!蔡京一派的御史言官可就不客气了,弹章雪片一般的往韩忠彦身上砸过去了。
而韩忠彦也不是什么抗压性特别强的官僚,看到弹章一多,自己就先软了。连着上了几份辞呈,请郡大名府,同时推荐苏东坡出任首相。
韩相公也做了几年首相,是该急流勇退了。好在有苏相公接替,左相是不可能的,不过一个右相还是有的。
高俅笑着接过话题,他一边给童贯武好文倒酒,一边笑着说:而且苏相公原来的右丞会给李文叔接,旧党还是可以稳住阵脚的。
如果能以资政殿大学士出判大名府也不错了,武好文笑了笑,又道,只盼着官家不会穷追建中靖国元年的弃地之错。
其实武好文并不赞成岳父请郡退让,因为这次西征是必胜的,而且担任西征主力的御前骑士又是韩忠彦倡议下组建的,如果能够建功,自然少不了韩忠彦的份。况且他还是首相!
所以只要硬着头皮顶住,过几个月也就将功补过了。而且旧党这边还有武好古这张王牌,大不了让他快点回来去官家那边进忠言
当然了,苏东坡上去当右相能够起到的作用也不比韩忠彦小。毕竟苏东坡党羽众多千万别以为苏东坡只是个会写诗词还特别会发牢骚的才子,其实他是一个学阀!苏门蜀学是和洛学新学一样的儒学山头。门下进士一大堆,而且都是上了年纪,中进士许多年的老资格文官,随便拉一个出来都可以宣麻的。
另外还有一个梁师成好像真的是苏东坡的出子,现在也因为能写一手瘦金体毛笔字,得到了赵佶的宠信。
而韩忠彦就是孤家寡人,背后只有一个相州韩氏门阀。可是现在又不是门阀时代,韩氏门阀在政坛上的影响力根本不能和苏门学阀相比。
可问题是苏东坡的身体明显不如韩忠彦,元月的时候就病了一场,咳嗽不止,听说还吐了血,直到天气渐暖后才好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一病不起!如果苏辙和哥哥苏东坡政见相同倒也不怕,大不了让苏辙再来接班。
但是二苏现在因为左右榜进士和国子监改革的事情闹了矛盾!因此不可能让苏辙去接苏轼的班,如果苏轼不起,就只能让眼下颇受皇恩的李格非去接班。
可李格非又过于清高,和苏东坡门下的支柱武好古关系冷淡。似乎也不赞成左右榜进士和国子监改革!
看到武好文的眉头越皱越紧,童贯还以为他在为岳父的前途担忧,便笑着安慰道:相州韩家可是深得皇恩的,而且蔡京也没功夫去和韩相公过不去东坡先生可不好相与!
武好文摇了摇头:东坡先生推行左右榜进士,又主持太学改革,又提出了《天理说和《实证论,所作所为争议颇大。若如王荆公当年那样四十八岁宣麻还好,到底身强力壮,足够支撑上二十年。可是东坡先生今年已经68岁了
高俅叹道:蔡京那厮却是体壮如牛啊!
韩忠彦软弱,苏东坡体弱,而蔡京却是手腕和身体双优,根本无懈可击。一旦苏东坡过世,旧党这边恐怕就要靠李格非独立支撑了,可李格非又如何是蔡京的对手?
童贯眯起了眼睛:无论东坡先生,韩相公还是蔡相公都先帝留下的老臣。东坡先生是仁宗朝的进士,韩相公也是仁宗朝就入仕了,蔡相公年轻一些,也是神宗朝的进士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苏东坡韩忠彦和蔡京都是几朝老臣,对于当今的官家而言都是爷爷辈的官了,真的能看得上?大宋官场的未来,还是武好文和高俅这等后进的舞台啊。
高俅眯起了眼睛:蔡京那厮好像在力推陶子礼,想要和咱们争功啊!道夫兄,你熟知西事,那陶子礼到底如何?
陶子礼?童贯眉头微皱,倒是个真知兵的,跟随章质夫多年他现在派了甚差遣?
高俅道:陕西转运副使,知延州事。
知延州事?童贯一愣,蔡相公莫不是想在东路立个奇功?
武好文问:能成功吗?
不好说,若是能成功,只怕北面又要风波骤起了!童贯摇摇头道,就不知道界河先生能不能应付了?
现在的辽国其实很不愿意和宋朝开战,但是他们在宋夏战争问题上也是有底线的。除非出现磨古厮或是后来阿骨打那样的乱子,否则辽国绝不会坐视西夏灭亡而无动于衷。
一旦宋朝在西北战场上取得决定性的进展,辽国必将会进行军事干涉。
而界河商市这块摆在辽人嘴边的肥肉,极有可能成为辽国兵锋所向的目标!
辽人会对界河商市下手?高俅顿时有些急了。
现在高俅武好古潘孝庵再加上一批认同实学的苏门弟子才是真正的一党。而他们的根本就是财源滚滚的界河商市!有了界河商市,他们才能有钱有资源,才能替赵佶办成各种大事儿。若是界河商市因为蔡京陶节夫在西北的冒险成为辽人攻击的目标,那么这一党人的根基就要动摇了。
童贯呵呵的笑了笑,知道他们的打算就不怕了,东坡先生和界河先生都是有办法的人,不会让蔡京和辽人得逞的。咱们只管在洮西打好就行了。
给了四百张房契?呵呵,官家真是越来越会拨弄那帮武人了!
赵佶要用开封府的房子去激励御前骑士和御龙猛士力战的事情,当天晚上蔡京就已经知晓了。告诉他这事儿的正是张叔夜,因为王厚投靠了旧党,所以张叔夜的官运就来了,被蔡京推荐为权发遣兰州蔡京陶节夫需要一个熟悉兰州情况的官员去执行拉拢仁多保忠的任务。而张叔夜因为担任过很长时间的兰州录事参军,熟悉那一带的情况,又允文允武,所以就成了不二之人选。
另外,张叔夜还当过兵学司的教授,和不少兵学司出身的御前骑士很熟,可以从他们那里打听到不少消息。赵佶用房子犒赏骑士和猛士的消息就是他打听来告诉蔡京的。
相公,御前骑士和御龙猛士本就精锐非常,如果再有了房子做激励,恐怕会打得那西藩贼人找不到北了。
蔡京看着张叔夜,西藩很弱?
很弱,念经念坏掉了!张叔夜笑道,西北的羌胡都有这毛病,西贼也不例外,不过他们比吐蕃人好点儿,要不然支撑不到如今了。
在唃厮罗建立宗喀吐蕃王国的时候,大宋君臣一度非常害怕,担心吐蕃就此崛起!可是唃厮罗的雄起并没有完成太久,就被一帮吃斋念佛的子孙折腾坏了其实唃厮罗自己也是个和尚,靠佛教凝聚人心,子孙更是沉迷宗教,杀性也就一代不如一代了。
所以大宋西军虽然打西夏打得挺累,但是虐宗喀吐蕃是没一点问题,只是受制于后勤压力而无法长久占领青塘高原。
蔡京点了点头:如果宗喀吐蕃惨败了,西贼是不是会出兵青塘?会是仁多保忠带兵吗?
多半会的,张叔夜说,如果要出兵,必是仁多家族的人马冲在前面。如果能痛打仁多家族,仁多保忠就有可能倒戈。
得给多少好处?蔡京问,一个归义军节度使可够?
不够。
归义军都不够?蔡京皱眉,难不成仁多家还想要定难军?
张叔夜摇摇头道:归义定难都是空的。仁多家族占据卓罗城盖朱城喀罗川和仁多泉城却是实的。如果仁多家族倒戈,这些地盘都有可能不守。仁多保忠怎么肯弃了实实在在的地盘去图一个虚职?
那咱们该给甚好处?
给青塘城!
蔡京一愣,给哪里?
给青塘吐蕃的大本营青塘城!张叔夜道,只要咱们肯给,仁多保忠一定会把仁多家族带到咱们这边来!
第639章 房奴猛男西征 三
给青塘城!
蔡京听到张叔夜的建议,顿时对这个开封将门出身的知兵文官(够变扭的,明明是个大将,偏偏要做文官,做了文官又总往兵事上靠)刮目相看了。
这就是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啊!
仁多保忠对嵬名乾顺再不满,他也有一个大家族要吃饭。如果没有了地盘,仁多一族不得饿死?别说给个归义军节度使,就给了大白高国的皇帝他也不能叛变啊。
但是青塘城的油水肯定比卓罗城盖朱城喀罗川和仁多泉城这些边角料要多啊!那是后世青海省城西宁市的所在,又靠近水草丰美的青海湖地区,宜牧宜耕。一旦归了仁多家族,仁多家说不定就能发展成第二个唃厮罗,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独立王国。
所以一旦宋军碾压了青塘吐蕃,又痛击了援助吐蕃的仁多保忠,再拿出青塘城的地盘引诱,仁多家族多半会倒戈。
而仁多家族一倒戈,河西走廊就有可能被宋军拦腰斩断!这样西夏就不得不从东线的无定河前沿抽调精兵去反扑卓罗城盖朱城喀罗川和仁多泉城一线了。
好!蔡京拍了拍手,嵇仲,你果然是知兵善战的文臣!你的建议很好,老夫一定会设法促成。你且放手为止,不过一定要记住,在招诱仁多保忠之前,一定要严格保密,哪怕自己人都不能说,否则朝中一定会有人反对让出青塘城的,可明白了?
下官谨记相公吩咐。张叔夜当下大喜,连忙拍着胸脯做了保证。
同一时间,韩忠彦正在苏东坡府中探望病人。病人就是苏东坡本人!他在今年元月的时候染病,一度咳血,到了天气转暖后才有所缓解,不过今天苏东坡又告了假,没有去上朝,所以韩忠彦非常担心,当晚就上门探望了。
韩忠彦抵达苏府的时候,苏东坡和儿子苏迨一起出迎了。跟着进了书房后,韩忠彦才松了口气,苏东坡似乎并无大碍。
等韩忠彦落座,苏东坡就笑着和他说:昨天晚上又受了点风寒,今天早上有点伤风,就告了假,请了大夫在家休养了。
没有大碍吧?韩忠彦问。
苏东坡道:并无大碍,总能再支撑个两三年吧。
韩忠彦点点头道:人到了咱们这把年纪,保重身体才是最要紧的。
苏东坡笑着:是啊,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替晚辈们支撑起一片天地了。
韩忠彦点点头,对于苏门实学来说,苏东坡活着是最要紧的!他是名震天下四十多年的苏东坡苏大才子啊!不仅资格老,而且善读书,善用书,文章独步天下。现在他又是副相,又有武好古和梁师成两个很厉害的小人帮衬,别的小人也不敢再用文字狱对付他。所以在政坛文坛学坛上,苏东坡都是一株可以给实学一脉遮风挡雨的大树。
如果他不在了,界河商市和云台学宫可就要风雨飘摇了。
你是得好好养养,韩忠彦道,再过几日,你就要两度宣麻了!
苏东坡现在就是尚书右丞,再宣麻就是当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了。虽然苏东坡身体不好,但是赵佶还是决定让他接替蔡京出任右相(蔡京升任左相),以便保持朝中的平衡他哪怕天天在家生病,只要人在,朝中就会风平浪静。
只是后继乏人啊!苏东坡微微摇头,秦少游陈无己已经不在人世了,黄鲁直和李文叔的身体也不是很好。
秦少游就是秦观,陈无己则是陈师道,这两人都是苏门六君子的一员,不过已经病逝了。而黄庭坚和李格非身体也都不是太好,也不知道能支撑几年?如果这两人和苏东坡都过世的话,苏门蜀学中够分量的人就只剩下苏辙晁补之和张耒三人了。而苏辙偏偏看不上苏门学士中真正的灵魂人物武好古
觉得气氛有点压抑,韩忠彦笑了笑道:不是还有武好古武好文米友仁,还有几位苏家的后起之秀吗?再过十年,他们中就有人可以宣麻了。
苏东坡摇摇头:还需十年
这十年中,至少有五年是空窗期,蔡京赵挺之张商英这帮新党悍将能放过那几株幼苗?
韩忠彦叹了口气,安慰道:也许不用那么久这一次的河湟之战也是个机会,兴许可以立点军功,这样五年也能到朝臣了。
他说的立点军功,争取五年做到朝臣的人当然是武好文了。这个晚上,他正在和娘亲冯二娘告别。
明日,就是他随军开拔,往兰州而去的时候了!
而在今年二月,刚刚当了官的武诚之也跟着米芾一起去了苏杭造作局所在的平江军。家中的长子武好古现在又在界河商市做元首,要到秋天才会返回开封府。
娘亲,真的不要搬到梨花别院去和嫂子一起吗?
晚饭的时候,武好文又向母亲提出了搬去梨花别院的建议。梨花别院还有一大家子人,冯二娘搬过去也能热闹一些。
不必了。冯二娘看着儿子,为娘就在这里住便好,有媳妇,还有孙儿陪着,怎会寂寞?
她当然不愿意去和潘巧莲一块儿住了。因为武好古和潘巧莲一直管她叫小娘,这是用来称呼父妾的用词。而冯二娘的确是小妾扶正,还不是良家出身,实在有点不大过硬。在武好文的妻子韩娘子面前也就罢了,武好文到底是她的亲儿子。可是在潘巧莲面前,真个有点抬不起头。
特别是潘巧莲是哥哥潘孝庵当年还和她好过,她青楼出身的事儿,潘巧莲都知道啊!
如此也好。武好文也知道他妈不喜欢潘巧莲,他看到母亲眼眶里面闪烁着泪花,知道是在担心自己,于是就道:孩儿此去也不会太久,迟则一年,快则数月就能回来了而且也不会有危险的,孩儿是安抚司的主管机宜文字,不必临阵的。
这话其实是在骗人。安抚司的主管机宜文字必须跟着安抚使走,王厚是个武将安抚使,肯定要领兵出阵,武好文怎么可能不临阵?
而且迟则一年,快则数月的预期,也是毫无根据的。
嗯,娘亲知道的
冯二娘轻轻点头,看着已经长大成人,而且就要西去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儿子,说不出的欣慰和不舍。
武好古正坐在界河武家大宅的书房里面,手中捏着一本厚厚的花名册在看。这是一本刚刚统计上来的界河商市公民名册。
商市公民的人数一共是两万一千五百余人,其中男性公民有两万一千余人,女性公民有四百多人哦,这并不意味着界河商市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而是登记成为公民的女性远远少于男性。
女性当然可以成为界河商市的公民!只要她们依法纳税达到一定的额度,就可以成为公民,而且不必服兵役。不过这个时代有独立经济地位的女性并不多,在界河商市就更少了。所以女性公民的人数也就少得可怜。
不过在武好古家里面,女性公民还是蛮多的。现在陪在他身边的西门青就是公民!因为西门青名下拥有一条街的物业,都是需要缴纳地税的产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