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怎么会生祸患呢?赵佶似乎没有听懂纪忆的话,界河商市有何不妥?
商人治市就是最大的不妥。纪忆说,商人之所以成为四民之末,是因为其所作所为,长期来看对国家对朝廷是不利的。
臣本商家出生,对商人做大之害是再清楚不过了。历朝历代重农而抑商,并不是毫无道理的。而界河商市非但不抑商,反而将一镇之权,尽付商贾,任凭商家唯利是图,长久以往必为国家所害。
赵佶还是没听明白,于是又问:究竟如何为害?
纪忆道:商人为害大者,便是不守尊卑上下,不遵国家法度,以财犯禁,恃富违法,投机居奇,扰乱民生。
国家定立尊卑秩序,乃是为了使天下安稳,士农工商,各得其所。然而商人往往以为钱能通神,财可买法。因此常常欺压士农,变贱为贵。而在界河商市,商贵士贱,上下颠倒之风尤为突出!商市之中,以所谓元老院为尊,掌立法人事税赋之大权。而元老院之三十三老,俱是豪商,并无一个士大夫!
而界河商市中却颇多学宫书院,也是有许多士大夫的,甚至还有进士出身的官人他们在界河,却要遵守商人所立之法!
这就是商贵士贱,上下颠倒了!
纪家其实也是界河商市的三十三家股东之一!商市元老院中也有姓纪的元老。所以纪忆对于界河商市存在的问题认识是非常透彻的。蓄养私兵什么的,在纪忆看来反而是小事,真正的大错,则是商市对封建等级的颠覆。
封建社会是要讲等级的!而商人又是四民之末,属于被统治之阶级。可是在如今的界河商市,商人俨然翻身做主了。三十三家豪商执掌元老院,完全执政。而堂堂士大夫是四民之首,在界河商市中,却处于被统治的地位,需要遵守商人制定的法度!
赵佶虽然有点没大没小,但是也觉得让商人来统治士人是不对的!
你说的有点道理赵佶顿了顿,不过界河商市的法度是宋辽两国共同拟定的,当时说好了就是商人治市。而且现在真正掌握界河商市的,还是武好古,他可不是商人。
纪忆闻言一愣。武好古不是商人?他是全大宋,不,应该是全天下最大最奸的商人啊!
赵佶笑道:武好古是朝廷的官员,而且他出身洛阳名门武氏,是堂堂士族,不是商人。
纪忆心想:这个标准放在唐朝是对的。武好古是士族,士族经商做买卖的多了,但是士族的身份不会因为做了买卖就变成商人的。可本朝不是这个规矩啊,武好古家里面就是潘楼街卖书画古董的,自己也一直在做买卖,又没考过科举,怎么不是商人?而且皇上不是还赐了一枚天下豪商的押印给他?现在怎么就变成士族了?
赵佶笑着:不过界河商市的办法的确不适合在别处施行。纪忆,说说你们的办法吧。
纪忆当然不会和赵佶去争论商人的认定标准问题,于是就奏道:臣提议,在京东商市采取官督民办之法。
官督民办?赵佶问,如何官督?又如何民办?
现在朐山县天涯镇所采用的‘士约’和‘三级会议’之法就可以用于官督。纪忆说,将来京东商市之约可以参考‘士约’,京东商市的市老会也分成三级。其中三分之一的市老由京东市舶司派遣,三分之一由居住在商市内的官员士子推选,三分之一由各行会推选。官士商三级共和,方为治市之根本。
还别说,章惇曾布吕嘉问纪忆这伙人还是很有办法的!果然在天涯镇民主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出了一个怎么看都算是靠谱的办法。
这个所谓的官督,其实比起后来清朝的那种衙门办产业要好多了。就相当于在地方议会里面派了中央的代表,对地方自治有影响,但是并没有改变自治的性质三分之二的议会席位还在地方手里呢。
赵佶有些不解地问:纪忆,你之前不是说了商人一堆不是,为何还要给他们三分之一的市老位子?
纪忆笑着说:因为京东商市也需要商人投钱的,如果三分之一的位子都不给,只怕京东商会的股份就卖不出去了。
而且,让商人参与商市经营,也有利于京东市舶司日后征税和买。
虽然京东商市不是在一张白纸上进行建设,但是投资还是不能少的。而且这个商市给投资人的回报,也不可能和界河商市一样。所以就必须出让一定的权力,以换取商人的投资了。
倒是挺周到的赵佶轻轻点头,不过京东市舶司下辖的商市不止京东商市一家吧?还有登州蓬莱市和密州板桥市准备如何经营?也搞这个三级会商吗?
京东市舶司是京东东路的市舶司,而京东东路海岸线很长,商港也不止一个,除了新划入的海州之外,还有登州密州两处拥有大型商港。这两处商港的条件虽然比不了海州,但多少还是有些价值的。
臣的建议是将这两个商市买扑出去。
买扑?赵佶一愣,难道就不怕商人治市和尊卑颠倒了?
不怕,纪忆解释道,此二市不比界河京东,因为没有内河水道可以联络天下,所以不可能做大,只是两个小商市,想来也不会有多少士人居住其中的。
那么应该如何买扑呢?
臣建议由佳士得行和保利行各负责一座商市的唱卖,一次性买扑商市十年运营之权,价高者得。
两处的抽解税和和买呢?
纪忆道:一并买扑出去便是了。
赵佶点点头,笑道:你倒也会省事儿。
臣也是头一回做市舶司,能搞好一个商市就不错了,再来两个怕是顾不过来。
也好,赵佶道,且容朕想想吧。
崇政殿内,赵佶和纪忆召对的时候,武好古早就已经回到了一片热火朝天的界河商市了。
现在已经是大宋建中靖国三年的春天了,这座始建于元符三年的商市,到现在已经进入了第四个年头。根据最初由宋辽双方达成的协议,五年的免税期很快就要届满,如果不改元的话,从建中靖国五年开始,就要向宋辽两个交钱了。
当然了,现在商市发展的火热,当年定下的每年向宋辽两国各缴纳五万匹绢帛的税率,也要水涨船高了。
就在武好古抵达界河的第二天,代表辽国的马植就亲自过河,到了武好古的府中,同他商量加税和增开新市的可能。
加税的要求完全在武好古的意料之中的,辽国方面提出的要求也不高,只是增加一倍,从五万缗一年增加到十万匹一年,如果可以预支建中靖国五年的税赋,那么只需要给七万匹绢就可以了。
很显然,现在的大辽朝廷相当缺钱!
不过增开商市的要求,却有点出乎武好古的预料了。
马二哥,武好古轻轻转动着手中的茶碗,现在大辽是不是很缺钱?
怎不缺钱?马植苦笑着说,这事儿其实也有一些是拜你所赐!
拜我所赐?
马植道:你的界河商市现在愈发兴旺,却是吸走了析津府的财路不少析津府的商人,现在都把买卖转到界河商市了。
竟有此事?武好古装糊涂。
这事儿早在他预料当中界河商市的地理位置比析津府优越不少,临海靠河,水路交通便利。而且这里毕竟是商人之市,再怎么也比析津府这个世选大族统治下的城市讲道理啊!
看到武好古似乎流露出了担忧的神情,马植一挥手笑着:不必担心,大辽那边在界河商市发财的人可不少,没有人会想关掉商市的。况且析津府一年的商税才多少?都加给界河商市都没甚底。而且现在南京道转运司还在界河商市和析津府之间设了税卡,一年收到的商税也有两万匹绢呢!
还是不够大辽的官家花用?武好古笑着问。
怎么会够?马植苦笑,阻卜那边又闹起来了,东京道又闹了个萧海里之乱,虽然平定下去了,可是损失也不小啊而且高丽人已经开始进攻生女直了,战事一起,东京道的税赋又得减少。没得办法,俺那叔父还有萧保先就只得一块儿提出增开商市的法子了。
第630章 有阴谋
新的商市,准备开在哪里?武好古斟酌着用词,又准备交给谁来运营?
马植的心思他当然是了解的,不知道的只是马家是不是打算把这个新开出来的商市作为自家的基业来经营?
现在南京道已经有界河商市了,再开一个也没处放,所以新的商市就准备开在东京道或是中京道地面上。
马植笑了笑,冲武好古眨了眨眼睛,具体摆在哪儿,我叔父还没想好不过这地方必须是既能做买卖,将来又可以用做根据之地的。
将来?武好古笑了起来,这是马二哥你的意思,还是马相公的想法?
呵呵,这有甚不同么?马植道,辽国的大势可是一年不如一年了,而当今的这位皇帝比起他祖父似乎还不如,当了两年的皇帝,就知道替他的父亲报仇。其他的就没有丝毫振作,根本比不得大宋的雄主啊!
大宋雄主?
武好古只是笑了笑:若是马家想要个基业之所在,那么最合适的自然是苏州安复军关外的地盘了。
苏州安复军就是后世的大连,辽人在那里修了个不长的长城,将辽东半岛的那个尖部和半岛其他地方分割开来,称为关外之地。
那里做基业是不错的,马植道,可是作为商市能繁荣起来吗?一年若是交不出个两三万,耶律延禧那厮怕是不好说话吧?
能啊!武好古道,大宋这边最近正在筹备一个京东市舶司,预备在登州蓬莱镇开一个新的商市,苏州安复军不就在蓬莱对面?另外,我还向官家要了沙门岛。到时候苏州关外商市沙门岛蓬莱市连成一片,还怕赚不到钱?
其实武好古在忽悠马植,宋辽之间一年的贸易量才多少?有了一个那么繁荣的界河商市,怎么可能还有大连市的机会?
另外,蓬莱市和沙门岛的商业价值也不是太高。如果没有界河商市还可以做出来,现在有了界河商市,那两处的商业价值就是鸡肋了。
不过武好古还是打算拿下沙门岛反正也不要他的钱,而且那里的囚犯可是能用来看疆辟土的。
至于蓬莱商市,武好古其实也想拿下,不过现在大宋国内好像兴起了一股子商市热,也不知道蓬莱市会不会被炒成天价?所以他打算先看看,如果有冤大头要高价接手,那就让他们先做起来,等亏得受不了了,自己再当接盘侠不迟。
其实对武好古而言,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扩张,而是巩固现有的地盘。
马植接着又道:如果苏州关外真的能做,那么我叔父就想让马家牵个头辽国那边毕竟和大宋这里不一样啊!总是几家大族说了算的。
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其实我叔父还是有点担心约束不了几家大族,这商市就难做了。
武好古笑着:商市就没有好做的!咱们的界河商市不也麻烦连连?
怎么了?马植看着武好古,是不是契丹人索要的税太多了?
武好古摇摇头,七万匹绢不算甚底,不过你也别马上说我答应了拖上几个月,显得艰难一点。
知道的,马植哼哼道,要不然他又要得尺进尺了。
大郎,你的商市到底遇上甚麻烦了?
大市难治啊!武好古笑道,商市草创的时候一切粗疏,现在越做越大了,要立得规矩法度也就越来越多了。
哦。马植点点头,你们这里的确事多,法度规矩,你一言决之不行吗?开甚元老院会议?而且居然还有人反对,真是太不像话了。
对于马植的这番言论,武好古只是苦苦一笑。界河商市从来就不是武好古的一言堂,虽然从商市建立时起,他就是市长和首席元老。但是商市的大权是属于元老院的界河商市的元老院,从来就不是一个木头图章。
这商市虽然是在武好古的领导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可是没有那些牛逼哄哄的股东们的支持,商市怎么可以一路平稳地发展起来?
而且武好古这个市长事情太多,总是分身乏术,每年至少一半时间不在界河商市。商市的运行倒不成问题,有张熙载黄植生林冲等人组成的市政团队,总还是能应付得了局面的。
不过对市政团队的监督责任,就完全落在了三十三人(武好古不在期间,他的元老职位可以由指定之人代理)组成的元老院肩上了。
而在界河商市元老院中,一直是存在武好古的反对派的!
今年已经五十一岁的纪晟放下了手中的账本,掀开马车的车帘向外望去。就见自己的车队已经到了好热闹的一条大街,街上满满当当,到处都是商号门脸儿,全挂着纪家老店的认旗。当中一处大门脸儿,上面挂着金字招牌纪家老店界河总号。
看来这里就是平江纪家在界河商市的产业了虽然纪忆和武好古早就不是盟友了,不过这并不影响纪家的产业在界河发展壮大!
而纪家在界河的产业,都是由纪忆这一辈的老大纪晟纪成之总管的,同时他也是代表纪家的商市元老。
十几个看着就听彪悍的纪家家丁都下了车马,整整齐齐的站在了门口。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男子快步从门脸儿里面出来,冲着马车里面的纪家老店界河总号大掌柜一拱手:大郎君,您可回来了,张殿直和向员外已经到了一会儿了。
张殿直名叫张克相,是张叔夜的族弟,有一个右班殿直的官位,不过没有实职。于是就被张叔夜派到界河商市,作为张家将门指派的商市元老。
在界河商市的三十三位元老之中,纪晟和张克相,一直都是作为武好古的反对派存在的。而代表大名向家的向安,原本是支持武好古的,但是在武好古的《文曲星在废除孟皇后的事情上当了急先锋,立场也发生了改变,和纪晟张克相结盟了。
相对于总数三十三人的元老院元老,三个反对派似乎不算什么。但是武好古也没有掌握余下的三十个元老,现在只有西门安国慕容忘忧潘琦苏安利林万成(代表高俅)林冲(代表赵钟哥)张熙载花满谷马植郝随(内侍,代表赵佶)鲁智胜任道兴万宝禄吴延昭黄植生(撷芳楼推荐)等十五个元老肯定是和武好古一伙的,加上武好古这个元首,拢共也就是十六个元老院席位,距离半数还差一席。
当然了,这一席之差是无论如何都扳不倒武好古的。毕竟剩下的十几个元老中,立场居中的是大多数,不可能全部被纪晟张克相和向安拉拢。
不过这三人却另有办法对付武好古。
成之兄,可收到纪忆之的信了?
纪晟在纪家商号深处的一间客堂里面和两位盟友分宾主落座后,张家将门的张克相就直入主题了。
收到了!纪晟笑着说,他让咱们揭发杜文忠那厮受贿的事情。
杜文忠是杜文玉的哥哥,本来在界河商市这里开了书画行,后来因为妹妹的关系,在界河商市的政所谋了个勾当行税务的差事这是财政所下面的一个肥缺,专门负责行税的收取,所谓的行税就是商税。武好古想出来的办法,将界河商市的商税摊派给各个行会,由商市和行会协商收取税收。
这个协商,自然就少不了幕后交易了!所以行税务的贪腐问题,就是这两年商市治理中的老大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