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都市那些事儿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黯奴
他们发觉儿子和媳妇儿根本什么都不做心里特别着急,跟儿子谈不拢,就威胁儿子说如果他不跟媳妇儿做那事儿生孩子就要收回房子车子以后也不给男人钱花,让他自生自灭。
男人的房和车都是父母给买的,平时穿的衣服买的东西都是大牌子,靠那点儿工资根本养不活自己,都是父母一直在接济他。
一番衡量,最终男人决定听从父母的话,跟妻子把夫妻之名坐实。
他们都没有想到,他们的对话会被姐姐听去。她被吓到了,完全没想到自己竟然掉进一个婚姻陷阱。
她跟男人提出离婚,男人不同意,转头又跟他的父母说了,那对老夫妻一不做二不休把姐姐绑起来,强迫儿子跟媳妇在一起。
他们怕姐姐挣脱束缚伤害到他们的儿子,干脆就守在旁边看着,姐姐身体饱受摧残的时候心灵上也倍受侮辱。
唐悠发现这件事的时候,姐姐已经被他们整整折磨了五天。
老夫妻对姐姐说,如果她不听话就去伤害唐悠,把唐悠送给一直跟他儿子在一块儿的男人当媳妇儿,让唐悠给那个男人生孩子。
姐姐自己受ru无所谓,却不能看着他们伤害唐悠,忍辱答应老夫妻的要求。
她让唐悠马上
第468章 巨婴
临近中午的时候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飘起雪花儿。
这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场雪,还是大雪,大家都挺关注。
唐枭和二师兄出去处理警情回来,进派出所大门前先抖落一身残雪。
“这雪又大又急,挺有意思”,孙磊抱着保温杯站在门口笑着对他们说道。
他也刚从外边回来,又累又渴,急需跟同事唠唠嗑缓解一下。
“你在外边儿一上午都干什么了”唐枭很上道的问道。
三个人一起走回办公室,孙磊拽着自己的椅子挤到唐枭和二师兄中间,吸溜一口热水,唉声叹气的说道:“还能干吗,给人民群众当苦力呗。我们负责的那一片儿有一八十多岁的奶奶,一下买一百多颗大白菜,她自己运不上去就让我们去帮忙。她住四楼,没有电梯,我们上上下下不知道多少趟才给她全弄上去。”
“现在还有人囤白菜”二师兄不解。
唐枭也不解问道:“就是囤白菜一月囤是不是也晚点儿了奶奶想干嘛”
孙磊又吸溜一口水,摇头无奈道:“她自己个儿说的,孙子在国外,打电话回来说想吃辣白菜想吃酸菜馅儿的饺子。老太太心疼孙子,觉得外边儿买的味儿不正,要自己动手做。她都十多年没弄这些了,就为了孙子随口的一句话折腾成这样,真没话说。”
田国庆见他们聊得欢实也过来凑热闹,听闻事情经过,纳闷儿道:“她买这么多白菜不是可以让卖白菜的把货都搬上楼么,干嘛折腾你们啊”
孙磊轻哼一声,“确实有送货上门服务,那不是得多花钱么。她这一百多颗要给人家五十块钱,她舍不得。”
真是一位勤俭持家的老太太,可显然她这勤俭持家没用到对的地方。
她心疼孙子在国外吃不到想吃的东西,怎么就不能心疼心疼别人的孙子呢警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不假,可也不是谁家的奴隶,什么破事儿都找警察去干。
感情警察耽误的时间和精力就值几十块钱,就这笔账,一般人都不好意思算。
唐枭几人对孙磊表达同情,孙磊更觉心酸,长长叹口气,“这事儿还没完呢。我们临走的时候老太太可说了,家里腌菜的缸不够,要多买几口,到时候打电话叫我们去帮忙搬缸。”
唐枭:……
人民警察就是免费的搬运工,老太太很有想法。
二师兄在旁边淡淡的来了一句,“得亏我和小唐负责的片儿区这样的人不多,也挺长时间没有出现这种事儿了。”
孙磊指指二师兄,“你可别说这种话,保不齐你们今天就能遇上呢。”
嘿,还真让孙磊说着了,当天下午他们便遇上这种人。
下午两点多钟接到报警,白杨胡同一今儿新搬来的短租租户说是需要警察的帮助,电话里也没具体说是什么样的帮助,只说挺急,唐枭和二师兄匆匆赶过去,肺都快气炸。
报警的是一对情侣,看年纪都不大,二十岁左右吧。
他们搞了一个乐队,他俩一个主唱一个鼓手,乐队还有其他成员,不过今儿没过来,要等他们都安顿好才过来一块儿排练。
他们大老远从外地来这里是要参加一个什么音乐节,不是受邀嘉宾,就是在场外找个地方摆摊儿凑热闹的。他们都挺当回事儿,带来不少东西,大包小包的行李还有各种乐器,乱七八糟的堆在院子里面,不像从外地过来的,倒像是同城搬家。
唐枭问他们为什么报警,小情侣就告诉唐枭二人,“我们坐好几个小时的车又累又困,特别想休息,可东西又得赶紧收,所以打
第469章 话不能乱说
“你牛”,小伙儿冲唐枭竖起大拇指,掐了烟扔地上踩两脚,“地头蛇我们惹不起,惹不起。抱歉了警察同志,耽误你们宝贵的时间,我们这种人以后就是遇上天大的事儿也绝对不打扰你们,成了吧”
“抬杠是不是”对面痞,唐枭就能比他还痞,“你阿姨我杠精见的多了,你这种的我还真不怵。不服气是不是觉得我们没围着您转心里不平衡了是不是在粉丝面前丢脸特生气是不是嘿,怪得了谁啊!我们这是警察不是你们爹妈更不是你们保姆,还替你们搬东西,用不用我们给你换尿不湿啊”
“你……”小伙儿指着唐枭的手直发抖,气的说不出话。
姑娘及时站出来说道:“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你们警察是为人民服务的,就这服务态度我告诉你们,我还拍了视频,完整版的,你们刚才说的话我也录进去了,我看你们以后还敢不敢这么嚣张。”
一个巨婴就够劲儿了,这俩巨婴凑到一块儿堆还真是让人头疼。不过往好的方面想,他们俩成一对儿倒是省的去祸害别人了。
唐枭指了指身上佩戴的记录仪,“你还能有我拍的全我们发视频可不会剪辑拼接。劝你别干自找打脸的事儿,互联网也不是只有你们会玩儿。”
姑娘也被她怼的哑口无言。
唐枭觉得差不多了,放软声音,“得了,有跟我们抬杠的这个时间早把东西收拾好了。别指望别人了,赶紧收拾吧。还下着雪呢,在给你们的东西弄湿了。”
二人准备离开,被同院的一租户李大姐叫住。
李大姐是一位离异的母亲,儿子九岁在读小学,母子俩在这边租住挺长时间了,跟唐枭和二师兄比较熟,笑呵呵对二人说道:“小唐小李,天儿冷,要不要来我家喝杯热水啊”
“不用,我们回所里暖和就成”,唐枭往外走两步,又想起一事,回身对李大姐说道“李姐,您工作找的怎么样了这都好几个月了吧,实在不成我帮您想想办法,您有困难可以跟我们说,能帮忙的我们肯定帮。”
李姐不是本地人,搬到白杨胡同后只工作了几个月就没有再工作了,每回问都说还在找,也不知道她要找什么工作。
李大姐不好意思的笑笑,“不麻烦警察同志了,我手里还有点儿余钱,还不多着急,就想找一份可心的工作,以后稳定一点儿少跳槽,小健上学也方便。”
这么想好像也没什么毛病,唐枭便没有多说,跟二师兄一起走了。
刚才跟李大姐的对话不知道能不能让小情侣有点儿触动。正常情况,群众真的遇上什么困难让警察知道了,即便不报警警察也会帮忙的,可有的事儿即便报警了警察也不会管,那是在浪费警力资源,属于违法行为。
俩人刚走出白杨胡同就跟王大妈碰上了,王大妈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健步如风,见着唐枭二师兄未语先笑。
“哎呀,我还寻思去找你们呢,没成想走大道上遇见了,这不就是缘分么。”王大妈拉着唐枭的手说道。
“大妈有事儿您给我们打电话也成,天冷路滑的也省的您单跑一趟”,唐枭说道。
王大妈摆摆手,“我们这个年纪整天待在家里啥都不干得闲出一身毛病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我们商量着咱们春节前再搞一次相亲活动呗,有钱没钱的带个对象回家好过年,多好的事儿,你们说是不”
“那就搞呗,这些事儿王大妈您张罗就成
第470章 雪人
“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提前跟我说一声”唐枭穿着厚实的手工钩织的棉拖鞋倚靠在厨房的拉门框上,笑意盈盈的问道。
晏梓非回头看她一眼,笑意比她要浓烈许多,“给你个惊喜。别搁这儿站着,有油烟,去换个衣服洗把脸,马上就能吃饭了。”
唐枭听话的去换衣服洗手洗脸,收拾完,饭菜果然已经上桌,两个人两荤两素一凉拌五道菜还有一个汤,于家常餐来说算丰盛的了。
筷子明明就摆在旁边,唐枭却还是忍不住直接上手捏一块糖醋排骨送进嘴里,裹着鲜艳好看汤汁的精排条儿酸甜可口,正是唐枭百吃不厌的味道。
“嗯,好吃”,唐枭中肯的评价道。
晏梓非端着两碗米饭从厨房走出来,无奈的看着她,“就不能用筷子夹,多大的人了还用手。”
唐枭嘿嘿一笑,接过一碗饭,拉着椅子坐到晏梓非身边,挺大的一张餐桌,她偏要跟他挤在一边儿吃,幼稚的可笑又倍觉温暖。
他们没有食不言的习惯,吃饭的时候还聊着最近的情况。
晏梓非的培训生活枯燥无聊,每天就是上课上课上课,光笔记就做了好几本,用晏梓非的话说,“我感觉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把我半辈子的字儿都写完了。”
当然,枯燥的培训生活还是很有收获的。除了脑子里多出的新觉悟新思想外,唐枭更感兴趣的是那些外在的东西。
晏梓非他们在培训期间发下不少东西,别人都是捡几样带回来,晏梓非一点儿没客气,全都装皮箱里带回来了。
唐枭不自觉的加快吃饭的速度,着急去看晏梓非的皮箱。
走的时候连一半儿都没装满的皮箱这会儿已经满满当当,一点儿空隙都找不到。
唐枭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些是晏梓非从家带走的东西,哪些是他从外边带回来的。
高档保温杯、电动剃须刀、多功能折叠刀具、还没有拆封的精装钢笔……
东西还真不少。
“你们培训怎么这么好,发这么多东西!”唐枭一边翻看这些东西一边感慨道:“这样的培训多搞几次多好,能省多少钱啊。”
晏梓非都被她这财迷的样子逗笑了。
“这种事儿多少年碰不上一回,你就别做美梦了”,晏梓非把她拉起来,俩人坐到沙发上,雪豹也十分敏捷的蹦上来趴到唐枭的腿上,两人一猫腻歪在一起继续说话。
晏梓非也挺好奇最近一段时间她都在忙什么的。
唐枭的生活可就精彩多了,每天要处理那么多的警情,随便一个就能说半天。
说着说着,两人就说到一块堆儿去了。唐枭把雪豹推下沙发,两个人在上面这样那样,雪豹趴在地板上不满的咕噜咕噜。
第二天去上班,唐枭觉得神清气爽。
在派出所门口遇见挺着大肚子的景染,笑呵呵的打招呼。
景染看看她,啧啧两声,“老公回来了吧”
唐枭讶然,“你怎么知道”
景染得意的轻哼一声:“瞧你现在的样儿,就差把心荡漾四个大字儿写脑门儿上了,谁看不出来是怎么回事儿啊。我劝你收一收,让单位的大姐们看出来有你受的。”
单位内勤大姐的战斗力太强,什么话都敢说,唐枭还真的招架不住。
她使劲儿用手搓搓脸,愣是把心荡漾搓成苦大仇深。
孙磊见着她还以为她出什么事儿了呢,凑过来关心的问半天,什么都问不出来再加上有警情才放过她。
她也没有清静多大一会儿,上午九点多钟,她和二师兄接到报警马上出去处理警情。
第471章 新邻
事儿就这么解决了。
看着像个笑话,其实还是挺值得深思的。
事情不大,本来都可以不用发生矛盾的,就是邻里之前的交流太少了。如果大家平常多交流交流,互相了解一下,很多事情都可以避免。
不过,这个交流与了解要有个度,太过也不行。特别是他们这种流动性比较强的租户,能够达到和睦相处的程度就可以,太深交了也未必是好事,兴许会上当受骗。
隔天上班唐枭和二师兄就处理了一件邻居之间诈骗的案子!
还是白杨胡同,一个院子挤了四户人家,三户搬来的时间较早,算是老邻居了。去年六月份的时候第四户人家搬进来,不大的院子变的有些拥挤。
最后搬进来的这家人姓曹,男主人曹宝成四十多岁,和妻子刘美云在京都摆小摊儿卖点儿小东西,起早贪黑的特别辛苦。夫妻俩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龙凤胎,都在读高中。
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他们在这边稳定后把孩子也接来了,让他们读了学费高昂的私立学校。
正好同院的一户人家也有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孩子,虽然没在私立高中读书,但因为同年级教材一样平常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接触的相对多一些。
一来二去,两家人的关系就近了起来。一开始还只是送个好吃的土特产什么的,后来遇着节日什么的两家人一块儿聚餐,再后来两家人一块儿排挤另外两家,有什么事儿他们抱团抱的贼紧。
曹宝成和刘美云都是那种跟朋友掏心掏肺的人,他们觉得邻居一家人很不错,就贼真心诚意的跟他们相交,遇着大事儿自己整不明白的还去找邻居商量让他们给拿个主意。
这不快过春节了么,曹宝成夫妻开始为春节之后做打算,手里的余钱不知道是该扩大摊位好还是存进银行好。
跟邻居一块儿喝酒闲聊的时候,曹宝成就说了自己的烦恼,希望邻居帮他出出主意。
好巧不巧,邻居就说自己有一个投资的门路,不能说一本万利但可以肯定保赚不赔。
邻居说的信誓旦旦,还拿出了自己签的投资合同书给曹宝成看,上面写着投资金额是一百万,八个月可以回本,一年能赚几十万。
曹宝成不疑有他,请邻居吃了好几顿饭喝好几顿酒拜托他帮忙给自己搭搭线也搞搞这种高端的投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