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乘鸾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云芨

    明微回身,笑着施礼:“宁先生,你不是认出来了吗”

    宁休道:“一个深闺小姐,你不应该有这样的身手。虽则体弱,但你的箫音,没有二十年的功力,根本达不到,可你有二十岁吗”

    “……”

    宁休续道:“还有,你的功法,与我有异曲同工之妙,应当同出一源,可我不记得自己有什么师妹。”

    “……”

    “你到底是什么人”

    这些问题,明微一个也答不上来,便去看杨殊。

    杨殊就冷笑:“她是我的人!行了吧不是答应帮我查我爹的事,赶紧去查啊!揪着她做什么”

    宁休不为所动:“小师弟,我今天一定要弄个明白,你再赶我,我也不会走的

    。”

    杨殊气极:“你讲不讲道理”

    宁休淡淡道:“只有我认的道理,才是真的道理。”

    “……”

    宁休的目光再次落到明微身上:“我们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既然这里是师弟你的地盘,不如坐下来好好说”

    杨殊怒道:“我为什么要跟你说”

    “不然,我可以跟你们耗一晚上。”宁休认真地道,“就是这么一来,被别人看见,怕你有麻烦。”

    杨殊无话可说,他现在后悔了,先前为什么要给他好脸色看就应该把他赶出去京城才对!

    &nb




222章 夜谈
    明微看着眼前的宁休。

    从琴曲、功法、师门规矩来看,他们两家必然存在某种关系。

    但这并不能保证,宁休是可信之人。

    心念电转,她有了主意,便盯着宁休,慢慢说出那句话:“我,是命师。”

    宁休眉头微微一动,似乎有些疑惑:“命师”

    明微问:“先生不曾听过吗”

    宁休摇了摇头。

    明微说不出的失望。

    她还想,如果宁休和师门有关,甚至于,他就是自家师祖,那她说出这两个字,就找到了亲人。

    然而不是。

    “姑娘,你到底是什么来历”宁休再一次问道。

    明微收起失望,答道:“先师天算子……”

    “还有呢”

    明微带着几分自嘲,摊了摊手:“除此之外,似乎没什么可说的。与贵派一般,先师就是个四处流浪的江湖人,如果宁先生没有听过,那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了。”

    宁休盯着她,似乎在思索她这些话的可信度。

    过了会儿,他看向杨殊:“你们认识多久了”

    杨殊翻了个白眼:“你知道她的身世,还不清楚我们怎么认识的”

    见他气咻咻的,像只炸毛的猫,宁休只能转回来,继续问明微:“你的功法是师门所传”

    明微坦然答道:“是。”

    “我能问一问你的音波功是怎么练的吗你所用的技巧,有些甚至连我都只是刚刚摸到门槛。”

    明微毫不脸红地答:“师父说过,我天赋远超常人,领悟特别快。”

    “……”

    明微又道:“你看我内力不足,就该知道练武的时间不多。”

    宁休思来想去,实在找不到破绽。亏得他不知道明七小姐原来是个痴儿,不然肯定不会这样轻轻放过。

    听他们说了半天,杨殊不耐烦了,敲了敲桌子:“够了吧你都问完了,是不是可以滚了”

    宁休淡淡道:“我今日来找你,原本想与你说,查到了你父亲的线索,不过看样子你心情不太好……”

    “你查到了什么”杨殊猛地站起来,“快说快说!”

    宁休问:“不叫我滚了”

    “……”杨殊试探地说了句,“对不起”

    明微硬是从宁休那张面无表情的脸上看到了满意两个字,然后向她瞟过来。

    “她知道。”

    宁休的满意马上前面加了个不,眉心叠了叠,最终还是选择了直说:“你说你父亲当时去城外,请你祖母回来,是不是”

    杨殊点头。

    “问题就在这里。我查了那座庄园,发现你祖母当时正在生病,而你祖父就陪在她身边。他们直到政变三天后,才回的京城。”

    杨殊愣了下:“所以”

    “我记得,你祖母当时派人去护思怀太子了,对不对”

    杨殊点头,这个说法,是官方版本。

    “既然你祖母和祖父都在庄园里,谁替她掌兵最名正言顺”

    听出他言下之意,杨殊面色变得青灰起来。

    宁休继续道:“你祖父祖母,共诞育二子,长子就是你伯父,因生来体弱,几乎不习武。所以,他们的希望都放在你父亲身上,从小严厉教导。你觉得那种情况下,你父亲回城坠马而重伤的可能性有多大”

    杨殊嘴唇发抖,看着他,吃力地道:“你是说,我父亲当时去、去……”

    “去救思怀太子了。”宁休替他说完后面的话,“当时,思怀太子被贬为庶人,一家迁往易州,谁知路上遇了盗匪,全部蒙难。事后,秦王获罪,所谓盗匪,实是伪装。”

    相比起坠马而死,这个死因显然更合情理,也更体面。

    只是杨殊实在不能理解——

    “思怀太子已



223章 江湖
    所以说,回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他这样不依不饶的,宁休只得回答:“长公主说,你不适合京城……”

    “呸!”杨殊毫不客气,“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怎么就不适合了像你们一样浪迹江湖,那种苦日子我才过不惯!”

    “可你性子太野……”

    杨殊冷笑:“我哪里野了现在不是混得好好的,哪里野了”

    宁休再次闭嘴。

    “说啊!你们到底在密谋什么凭什么要把我送过去当道士吃苦”

    “你可以不出家的,师兄就没有出家。”

    “这是重点吗”杨殊差点跳起来。

    可是这回,不管他怎么生气,宁休就是不答。

    杨殊气得够呛:“……滚滚滚!没见过送上门当师兄的。我不需要你帮,你也不用替我查了!”

    宁休想了想,站起来:“那我先走了,有事就用这个传讯给我。”

    他留下了一枚短笛,干脆利落地走人了。

    杨殊更生气了。什么人啊,说滚还真滚了!

    可他又拉不下脸留宁休,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出去了。

    明微慢吞吞喝完一盏茶,说:“你这是恃宠而骄啊!”

    “喂!”

    明微摆手:“你别把气撒到我身上,我可不是你师兄,任你撒气不发火的。”

    杨殊更气了,偏偏他这气又没处发,梗了半天,终于道:“你会不会说话这时候不应该安慰我吗”

    明微眨了下眼:“哦。”

    然后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别气了,乖。”

    “……”

    “懒得跟你说!”他面颊发红,拔腿往外走,一不小心,脑袋撞在了门框上。

    明微忍不住笑。

    听到笑声,杨殊更恼,哼了声,气呼呼地走了。

    见他身影消失,明微收了笑,看着桌上的残茶。

    宁休的反应有点奇怪,他肯定没有说全部的实话。杨殊生于侯府,娇养着长大,离开京城,对他来说才辛苦。没有环绕的仆从侍婢,没有锦衣玉食,叫他像个江湖人一样生活,太难想象了。

    长公主为什么要送他离开京城到底有什么危险,让她觉得杨殊在外面更好还有,她怎么会死得那么突然,又留下那样的遗言

    有太多说不通的地方了。

    梆子敲响,已经四更了。

    明微起身伸了个懒腰,准备回去休息。

    桥洞尸骨之案告一段落,而玄非以她没有想过的方式出现,她需要好好考虑一下,玄都观的问题了……

    ……

    时隔半个月,纪小五看到自家大门,差点哭出来。

    “我的娘诶,终于活着回来了!哎哟!”

    刚说完,脑袋上就挨了一记,却是纪大老爷从门里出来了。

    “出去游个学,就要死要活的,你能不能有点出息”

    纪小五捂着脑袋,眼泪都要流下来了。

    爹啊,你儿子真的差点要死要活,你知不知道

    “小叔!”珠儿扑出来。

    纪小五感动得眼泪汪汪,心想还是珠儿好……

    “你是不是被先生打回家了”

    “……”谁家小孩,有没有人管的!

    明微走过去,抱起珠儿:“小叔正伤心呢,咱们别嘲笑他。”

    “哦……”

    吃过晚饭,两人到隔壁院子的屋顶说话。

    “你说教我玄术的,说话算话”

    “当然。”明微指着院子里的多福,“我已经跟多福说过了,你想学什么就教什么。”

    纪小五不开心:“你有没有点诚意亲自教一下会死吗”

    “你别瞧不起多福好不好”

    “我没瞧不起多福,是你瞧不起我!”

    明微觉得这个对话有点没营养,就说:“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没时间。”

    &nb



224章 婚事
    杨殊进宫的时候,刚刚散了朝。

    众多朝臣往宫门走,只他逆着人流。

    为官多年的老臣,多半识得明成公主,见到他,少不得停下来打个招呼。

    首相吕骞特意停下抬舆——他年纪大了,腿脚不便,皇帝体恤,特赐乘抬舆。

    “三公子这是去见圣上”

    对这位年过七十的老臣,杨殊还是很恭敬的。他躬身行过礼,答道:“是。”

    吕骞笑道:“今日早朝,蒋文峰奏报,京城丐帮已被你们连根拔起。此事做得好啊!早年本相做京兆尹的时候,也清理过丐帮,奈何他们狡兔三窟,没过几年又死灰复燃。还是你们年轻人有冲劲,把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比下去了。”

    杨殊回道:“吕相过奖了。打击丐帮,非一日一时之功。现下虽然已经清理了贼窟,但要杜绝后患,还要蒋大人费心费力。”

    听他这么说,吕骞笑得更加和善:“三公子说的有理。”

    两人只短短说了几句话,便分开了。一个出宫办公,一个入宫面圣。

    这在别人眼里,根本算不得事。谁不知道吕骞早年落魄的时候,曾经得过明成公主的帮助对其后辈多加照应,本是人之常情,何况只是碰面说句话而已。

    可在太子姜盛看来,就有些碍眼了。

    文渊低声道:“吕相对他,可真是另眼相看。”

    姜盛不大自在,口中却道:“毕竟有姑母的情面在。”

    文渊又说了一句:“他对殿下可没有这么和善。”

    姜盛没说什么,大步前行。

    吕骞是首相,向来持身以正。不管别人对他这个太子怎么巴结,他都是公事公办,既不亲近,也不疏远。

    姜盛之前觉得这样很好。他是太子,名正言顺的储君,吕骞不结党不偏向,就是最好的态度。

    可这些日子以来,不知道怎么的,心里越来越别扭。

    他是不结党不偏向,可他对那个小子,好得没话说。父皇一提起来,总要说好话。

    那小子是没有皇子名分,可如果有一天……

    姜盛越想越不开心。

    偏偏文渊又说了一句:“四妹妹好像惊吓到了,这几天总是睡不安稳。三妹妹心疼得不行,想去玄都观给她求个护身符。殿下,您最近心神不宁,要不一起去”

    姜盛突然顿住。

    文渊被他吓了一跳,见他脸上不好看,琢磨着是不是缓和一下。

    哪知姜盛又笑了:“好啊!”
1...7273747576...2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