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鸾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云芨
清霖不愿意相信。
她浸淫此道二十余年,便是玄门大派的高手,也未必及得上她,怎么可能被一个没正经学过玄术的丫鬟破掉
“好啦,别耽搁下去了,过一会儿就真天黑了!”杨殊道。
看着眼前三人,他目光森寒:“能抓活口就抓,抓不了格杀勿论!”
听得此令,弩箭上膛,机括即将扣响。
被围在当中的三人变了面色。
“走!”虚日鼠喝了声,身影一掠,几乎化为残影,就要逃出。
女土蝠扔出几颗雷震子,紧随其后。
清霜则一甩拂尘,却见黑雾突起。
雷鸿毫不犹豫下令:“射!”
弩箭激射而出,这么短的距离,只听两声闷哼,有人中了箭。
只是黑雾浓厚,看不清是谁。
随后一道尖锐的声音响起,直冲耳膜,众人只觉得脑袋仿佛被针扎了一般,疼痛极了。
下一刻,低沉的箫声响起,缓和了疼痛。
杨殊一眼扫过:“东南边,追!”
一眨眼,这些人追的追逃的逃,不见了踪影。
只留了几个在原地,护卫她们。
阿绾面色惨白,摇摇晃晃地走回来。
多福默默地递过一张帕子。
阿绾接过来擦了擦,含糊地回道:“多谢。”
多福没想到她会道谢,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阿绾也醒过神来,发现递帕子的是她。
两人面面相觑。
上次撕打完,就跟仇人一样,忽然这么礼貌地道谢,真是不习惯……
过了一会儿,多福道:“我这是看在你保护小姐的份上。”
阿绾低头看着脚尖,闷声道:“我是听从公子的命令。”
“……”
继续沉默。
明微瞧见她手臂上血又洇出来了,便道:“来,赶紧把伤口裹一裹。”
阿绾闷不吭声,伸出手任她给自己裹伤,中间插了句话:“我这有伤药。”
她的药自然是好的,明微接过,给她伤口洒上,三两下包裹好。
“这次多谢你了。”她语气诚挚地道。
阿绾扭开头:“都说是公子的命令了。”
“就算这样,也是你在拼命。”明微柔声道,“这份情,我总是要记的。”
阿绾更不自在了,扭开头不说话,脸色却隐隐泛起了红。
明微瞧见,不禁一笑。这姑娘,对别人凶巴巴的,莫不是受不得别人的好吧不过正经谢了两句,就不好意思起来了。
三人等了一会儿,杨殊回来了。
“怎么样,抓到人了吗”
杨殊叹了口气。
“没抓到”明微皱眉。这次他们做了更多的准备,这样都没抓到吗
杨殊道:“那个道姑不知道是什么来路,叫她金蝉脱壳走了。至于那个虚日鼠,削了自己一条手臂,遁走了。与他同行的女子倒是叫我们抓到了,可是没问两句,她竟然自尽了。”
明微点点头。
“你不意外”杨殊侧头问。
明微道:“一个几十年间,都没能暴露的组织,肯定有点门道。我原本算着,你们能抓到一个就不错了。现在你们确实抓到了一个,算是完成了预定的目标。”
杨殊垂头丧气:“我原以为,召了那么多帮手过来,就算不能全部截留,也该有点收获,现在连个活口都没有……”
明微笑道:“谁说没活口明三不是还在吗”
杨殊被她提醒,精神一振:“对!一定不能让明三死。走,我们先回去!”
……
清霖逃走,迷雾慢慢地散了,只是车队损失惨重,一时没法启程。
160章 云京
三百年前,天下纷乱,群雄并起。前朝太祖雄心壮志,起兵统合四方。待一统天下,弃原国都不用,另选丰美之地,建新都云京。
后来乱世再起,姜氏取而代之,云京又成为北齐国都。
三百多年下来,云京已是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都。
明微幼时,曾随师父在云京定居过一段时间。
她曾问师父,齐楚并立于世,为何要择齐而非楚是因为师父是齐人吗
师父说,原因细究起来有很多,最明显的一点,便是北齐的国都在云京。
京都的选址,关系着一个王朝的眼界。
云京北扼雄关,西临河湟,南面沃野,东接长河,坐一城而观天下。只有这样的皇城,才能养出胸怀四海的气度。
彼时,明微对此毫无兴趣。
她只知道,云京是个好地方,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
而现在,她远远看着那座巍峨的皇城,才体会到师父说的这些话。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宽阔的官道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无数装着货物的车马,排着队等着进城门。远远望去,迤逦了十数里不止。
“人好多啊!”多福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人,惊呼。
坐在车前的纪凌含笑:“这里是京城,当然人多了。”
多福伸长脖子,看着望不到头的队伍,忧心:“这么多人,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进城”
“别急,”纪凌道,“蒋大人这是押解囚犯进京,不需要跟他们走一个城门。等他们交涉完,我们就能进去了。”
果不其然,没多久,车队就动了。
他们越过这些推车挑担的百姓,从另一个城门进入云京。
明微透过车窗,看着路旁的风景。
比之她见过的那个奢华中透着死气的云京,这个云京少了靡艳,多了雄浑。
这才像个帝都。
车队默默行进,阿玄过来了:“纪公子,这些犯人我们会直接押到大理寺,你看……”
纪凌问:“我们可以先走吗”
“当然。蒋大人那边已经打过招呼,你们留下地址,就可以走了。还请明姑娘近日不要出门,随时都有可能传唤。”
纪凌回身问:“表妹,你看呢”
明微道:“大表哥做主就是。”
又对阿玄说:“眼下不便告辞,你帮我跟他们说一声,后会有期。”
阿玄点头应下:“是。姑娘走好。”
他们乘坐的小车脱离了车队,拐到另一条街上。
先走大街,再进小巷,走了大约两刻钟,纪凌出声:“就在这里停吧,巷子太小,进不去。”
车夫依言停下,纪凌转身开了车门,带着几分愧意说道:“表妹,要劳你走几步了。家里不宽裕,住的地方有点窄。”
明微下了车,含笑:“表哥说哪里话便有广厦万间,卧榻不过三尺。”
她抬头,只见眼前一条窄巷,房屋相对陈旧,巷道还算整齐。巷子很长,似乎住了不少人家,有穿着干练的妇人进进出出,还有不少孩童跑来跑去。
看环境,这里住的只是一些小户人家。母亲说,舅舅在京城不容易,看来并非虚言。
纪凌吩咐车夫:“街头有家马车行,你将马车寄放到那边,然后来家。”
车夫答应一声,帮忙把行李都搬下来。
纪凌背上骨灰坛子,领着明微与多福往巷子里走。
有妇人看到他,喊道:“这不是纪家大哥儿吗回来啦”
纪凌点头回应:“是啊,苗大婶。”
听得这一声,附近的妇人俱都往这边看过来,还有孩童上前讨糖吃:“纪叔叔,你走的时候说给我们带糖的。”
&nb
161章 纪家
“小姐。”趁董氏去厨房的空档,多福小声道,“舅老爷家这样小,我们住得下吗”
明微道:“舅舅家有两位表姐,要住还是有地方的。”
“可是……”
明微摆摆手:“这话休提。”
她知道多福想说什么。东宁明府多宽敞的地方,余芳园那么大,只她们母女二人。纪家这么小,恐怕只能分得一两个房间。
多福担心她住得不自在,明微却是完全没有这样的想法。
她本来就是个江湖人,有三尺之地安身就可以了,不需要住得多宽敞。
不过,童嬷嬷和冰心素节还没过来,等她们到了,纪家确实住不下……
到时候再说吧。
没多久,纪大夫人回来了。
她是个很普通的中年妇人,甚至有点显老。
看到明微,她眼圈先红了,上前抱着便哭:“阿瑜,可怜的阿瑜!这么多年没见,居然就见不到了。这孩子长得多像你啊!”
明微不喜欢跟人靠得太近,可是她哭得这样真心诚意,不免也有些伤心。
童嬷嬷说,母亲还没出嫁时,多赖长嫂照顾,姑嫂感情很好,看来是真的。
哭了一阵,纪大夫人收了眼泪,柔声跟她说话:“舅妈没吓坏你吧实是多年不见你的母亲,想得厉害,偏偏又见不到了……好孩子,你们家的事,你大表哥已经在信里说过了,以后安心在这里住着。就是家里狭小,比不得你家,别嫌弃……”
明微笑道:“我如今无家可归,舅妈肯收容我,感激还来不及,怎么会嫌弃”
“好好。”纪大夫人拍拍她的手,“你一路辛苦,先坐着休息,舅妈给你做好吃的去。”
说着,风风火火地走了。
多福有点纳闷:“小姐。”
“嗯”
“舅老爷家,好像很不一样呢!”
明微笑了:“这不一样,好不好啊”
多福道:“感觉……好像挺好的。舅夫人很慈爱,少夫人也很好相处。”
到了傍晚,纪大老爷回来了。
他的样子,和明微想像中差不多。
四十来岁,和纪凌一般身材清瘦,形貌和明三夫人有几分相似,是以显得更俊朗一些。行走间大袖飘飘,一身文气。
看到明微,他虽然不像纪大夫人那样激动,却也红了眼眶,半天没有出声。
过了会儿,将泪意忍回去,才与她说话,先问明三夫人生前的事,又问明家的情况。
明微一一答了。
纪大老爷温言道:“你安心住着,你家的事,舅舅叫你表哥帮忙打听。圣上宽和,很可能宽待妇孺,不要太担心。”
明微应是。
纪大老爷默了默,又道:“还记得你小时候,与旁的孩子不同,没想到你有这样的福缘,多年的病就这样好了。这也是好人有好报,往后多给你娘上几柱香,叫她保佑你一生平顺。”
被他这么一说,明微眼圈微红。
纪大老爷又道:“听说你把你娘的骨灰带过来了,这样很好。明家既然待她不好,那就回来。将来你与小五成了婚,与她供奉香火就是。”
明微称是。
这婚事她自然不想要,不过眼下氛围不对,就先不提了。
眼看天快黑了,纪大老爷往门口看了好几回,问儿媳:“小五呢怎么这么晚还不回来”
董氏无奈:“儿媳已经叫人去找他了,只是小叔他……”
纪大老爷眉头大皱:“不是早说了,今天他表妹来,要早点回来吗”
董氏不好答话。
纪凌抱着女儿进来,道:“爹,小五那性子,你又不是知道。别管他了,咱们用饭吧!”
说罢,鼓动女儿去找爷爷。
纪大老爷被孙女奶声奶气喊两句,气不下去了,便道:“那就用饭吧。”
&nb
162章 月下
这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郎,一身青袍,看样子似乎是某个书院的制式。
因坐在墙头,看不出身高,只隐约分辨出体形修长。
明微一见,便知这就是一直没露面的五表哥了。
这位纪五公子的样貌,似乎更像父亲一些,生得清秀斯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