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鸾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云芨
“啊,小叔!”
纪大夫人和董氏正闲聊着,忽然听得珠儿喊。扭头一看,来的可不是纪小五
纪小五过年十九,身量抽高了一些,身板也厚实了,终于长成了他梦想中的样子。
他穿了一身玄都观的道服,深蓝近黑的服色,将他衬托得挺拔而稳重。
有一段时间没见纪小五了,纪大夫人与董氏围上去嘘寒问暖。
纪凌与纪小五差了不少岁,董氏进门的时候,他只有十二,而且还是个幼稚鬼,跟多了个儿子没两样。
纪小五被两个女人围着一顿问,稳重的形象迅速崩了。
他叫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了,我有好好吃饭,没有瞎看书,也没偷溜出去玩……你们怎么就是不信我呢!”
“还不是你以前太乱来了,现在都没人信了。”纪凌陪着希诚道长,从外头进来。
“那你们问师父啊!我真的很乖的。”
希诚道长仍旧一张冷面,只眼神看着有些温度,颔首道:“小五学艺尚算勤奋。”
“听听,你们听听!”纪小五得意洋洋,“我都说了,就是不信!哎哟!”
却是纪凌弹了他脑门一下,说道:“不管读书还是学艺,认真是必须的,你还挺得意”
纪小五眼睛朝上:“反正大哥你怎么都看我不顺眼呗!”
“你还有理了!”
说了些闲话,双方终于进了正题。
纪大老爷道:“道长,小五年纪不小了,他表妹来信说,近日便会回来,您看是不是应该先给他成婚”
希诚道长还没说什么,纪小五先叫了起来:“爹,你说什么呢师父已经答应给我传戒了,受了戒我就是正式出家弟子,哪能娶妻”
“你说什么”纪大老爷拉高声音,“你要受戒不回家商量先前你不读书,要学玄术就让你学,用得着一定出家是不是不想娶你表妹,故意找的借口就算你不想娶表妹,也得成家!”
“为什么一定要成家家里不是有大哥吗”
“你大哥是你大哥,这怎么能一样”
“有大哥在,自有人传宗接代,少我一个无关紧要。”
纪大老爷气得想打他,然而这里是玄都观,只能忍着。
“怎么叫无关紧要你父母之恩未报,就想着出家,想气死你老子是不是”
纪小五怕挨打,缩在希诚道长身后顶嘴:“报恩的方法多得是,为什么一定要成家成家有什么好的,还非让我娶表妹爹你是真傻还是装傻表妹离家干什么去的她追着别的男人跑,你还让我上赶着戴绿帽子!”
纪大老爷气得脸都青了,顾不得希诚道长在场,就想把他揪出来痛打一顿。
“还敢坏你表妹名节!看我不打死你!”
纪小五抱头鼠窜,一边跑一边叫:“我说的是真的,爹你怎么就信她不信我”
冤死了好吗这话明明是素节过来传的,叫他该出家出家,该退亲退亲。
呸!出墙的又不是他,凭什么叫他退亲啊不退就不退!反正他没人要娶,看谁急!
&
467章 退婚
明微也没想到,回来得这么晚。
他们原本预定,趁着下雪之前上路,哪知西北的雪说下就下,等他们从凉川撤回来,只来得及回高塘,无论如何也赶不及回京了。
想想高塘那么大的摊子,放着不收拾也不行,索性花一个冬天好好收拾。
傅今送来了一封长长的信。
和以往不同,这封信没有什么废话,全是要事。
他详细地分析了京城的情况,告诉他们回京的话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处境。还有高塘这边怎么处理为好,以及与宗家等人的来往。
皇帝命他归宗的诏书,确立了他的身份,但在同时,也捆住了他的手脚。
他不能再掌兵,更不能与重臣来往,他敢这样做,不用皇帝发话,那些臣子首先会跳出来指责。
因为他身份尴尬。
有两位郡王的例子在前,他会受到更严苛的对待。
但这一步不能不走。
藏在暗处发展实力固然好,可迟迟得不到正名,等机会来临,他想争位都没有机会。
高塘不能放,两年下来,这条商路已经与他们牢牢捆绑在一起,将会成为他们最大的财源。所以,高塘知县冯易那边,一定要重视。日后更要时时留心,知县和牧监两个位置,一定要是熟人。
幸好,牧监这个位置并不重要,宗叙答应替他周旋,让他留人下来继任。
与宗叙之间,师生的名分绝口不提,日后回京,维持着不远不近的关系就好。
如果种种,直到春天,他们才收拾好车马,动身回京。
杨殊没跟宗叙走。
他不打算再跟宗叙扯上关系,最好不要同路。
于是,一方从白门峡出发,一方从高塘启程。
杨殊的车队,刚好比宗叙早了一天,抵达京城。
西北军加紧进城的时候,他们已经进了城。
明微带着多福与侯良,回纪家去了。
侯良更想跟杨殊回去。
毕竟人家现在是越王殿下,回来定会独立开府,到时候他也能弄个一官半职。
然而明微无情地打碎了他的梦想。
这家伙,虽然目前没作什么妖,可他的节操实在不值钱,与其留在杨殊身边被荣华富贵腐蚀,不如带回去给她用。
童嬷嬷年纪大了,该养老了。素节和冰心又不够资历,做事缺了火候。侯良这个没节操的,正好帮她办一些见不得人的事。
于是侯良只能哀怨地跟着明微回来了。
他的当官梦……又一次碎了……
不过仔细想想,他又平衡了。
这回他的底子彻底洗干净了,明姑娘身边人少,他肯花心思,成为心腹的时间还更快。
做明姑娘的心腹,虽然没有明面上的官职,但好像待遇更好啊
比如杨公子……哦不,越王殿下对他更客气。
纪家一干人回家时,明微已经安顿好了。
两年多不见,自是一番亲热。
然后一家子吃饭。
纪小五也回来了,未婚妻回家,希诚道长特意放了他的假。
明微原本以为他长进多了,一顿饭吃下来……嗯,果然还是连珠儿的地位都比他高的纪小五啊……
用过饭,纪小五被赶去跟表妹培养感情。
两人坐在隔壁屋顶,他一脸生无可恋。
“表哥学艺学得如何了”明微分了一半青枣给他。
“好,好得很!”纪小五把枣子当成她,恶狠狠啃了一口,问,“你到底退不退婚”
明微吐出枣核,问道:“表哥要退婚吗我没关系的,去跟舅舅说吧!”
纪小五怒道:“不该你去说吗”
明微眨了下眼:“不是你要退婚吗”
“喂!”纪小五生气,“是你勾搭野男人,怎么又变成我的事”
“瞧表哥这话说的。”明微拿帕子慢条斯理地擦手,“你去退婚,那就是我被你嫌弃了,说出去是我的问题。如果我去退婚,那就是我瞧不上表哥你,表哥岂不是会被人嘲笑”
她柔声细语:“你仔细想想其中的差别,被退婚的那
468章 观礼
杨殊在车上换好衣裳,直接去了长乐池。
今日西北军回朝,皇帝要在长乐池边检阅。
当他踏进彩楼,无数道目光往这边看过来。
杨殊离开京城已经两年半了,对于每天都有新鲜事的京城来说,这是一段不短的时间,难免有人淡忘了曾经的杨三公子,看这新出炉的越王殿下眼前一亮。
他被引至皇帝面前见礼。
皇帝定定看了他许久,几乎认不得眼前的杨殊了。
他似乎又高了一些,肤色还是白,但比原来显得刚毅,先前在京里养出来的纨绔气息,全数不见了,只剩下英武之气。
一看到这样的杨殊,皇帝便后悔了,而后是深深的嫉妒。
他老了,这两年头风严重,越来越力不从心。
以前他可以骄傲地说,自己是个勤政的皇帝,每日卯时便起,经常忙到半夜。可是现在,他已经无法负担这么多的政务,每两个月就得来一次小病。
青春,是他现在越渴望的东西,偏偏这东西又是求不来的。
他嫉妒杨殊的年轻,只看一眼便知道他有多么精力充沛。何况,他再瞎也看得出来,杨殊比原来更好了,这两年多的蛰伏,对他来说反倒是一种磨练,把原来的浮躁之气都洗掉了,真正显露出玉石的光华。
皇帝一直沉默着,彩楼内寂然无声。
杨殊跪得端端正正,视线半垂,不见急躁。
众臣都要觉得奇怪的时候,皇帝终于出声了:“你可知错了”
杨殊低了低头,回道:“臣胆大妄为,辜负了圣上一片慈心,叫您担心了。”
皇帝道:“知道就好。朕叫你去西北,是想让你见一见风霜,以后懂事些,别再瞎胡闹,你倒好,和朕赌气,跑去跟军汉厮混。故意气朕怎么的朕还教训你不得了”
杨殊垂头听训。
皇帝叹了口气:“大哥只留下你这么一点血脉,我们为了护住你,这么多年小心翼翼,你看着倒是长大了,可还是这么不懂事。”
杨殊抬起头,似乎想说什么,又不知道怎么说。眼中闪过一丝迷茫,又闭上嘴。
“好了。”皇帝的声音柔和下来,“知道你心里有很多疑惑,那些家事我们过后细说。西北军马上进城了,先观礼吧。”
“是。”
杨殊起身,便有人将他引到宗亲处一并观礼。
因他爵位比他人都高,便与三位成年的皇子站在一处。
太子和信王的模样,都变了一些。
太子看着沉稳了,二十七岁的他,已经是能担事的年纪,瞧着也比以前沉得住气。看到杨殊,点了点头,笑着招呼了一句,很有储君风范。
杨殊却从他眉宇间看到了深深的戾气,相比起以前的软弱,现在这种戾气倒叫人心惊。
信王也不是原来老实忠厚的样子了,瞧着意气风发,爽朗大方,看到杨殊过来,极是亲热地与他攀谈,问了些西北军的事。
杨殊只简单说了几句,问得比较深一些,就说自己不管军务。
等他们都说完了,安王凑过来,小声道:“杨三你可真有胆子,居然敢跑去打仗。”刚说完,他就轻轻打了下自己的嘴,“瞧我,叫习惯了改不了口。现在可不能叫你杨三了,该叫侄儿才对。”
大概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安王嗤嗤笑了起来。
以前的杨殊要喊他表叔,但毕竟表得有点远,真闹起来不会拿辈分说事。现在可是亲叔叔了,再敢对他不敬,完全可以拿长辈的架子压人。
他还笑着,被杨殊冷淡地瞟了一眼,迅速想起离京前被他掐着脖子的恐惧,就笑不下去了。
想想自己现在是长辈,怎么能弱了气势呢这小子总不能还那样掐他吧便咳了一声,板起脸:“干什么今天这样的场合,你还想胡闹不成”
杨殊收回目光,漫不经心回道:“没什么,只是想起先前的事,觉得有点过分,琢磨
469章 回府
大典结束,杨殊还是先回的博陵侯府。
不管怎么说,这是他住了将近二十年的家。
侯府已经得到消息,他进门的时候,博陵侯领着众人迎上来。
杨殊的身份不同以往,皇室宗亲,在皇帝面前都是臣子,在别人面前却又沾了半个“君”字。哪怕博陵侯还是长辈,该行礼还是要行礼。
尤其侯府众人都知道,自家与这位越王殿下情分淡薄,当初他贬去西北的时候,还拿了二房好厚的产业……
或许是心虚,众人越发恭敬,见了礼,便请杨殊上座。
女人们都告退了,博陵侯轻咳一声,说道:“先前殿下离京,将那些店铺交给我们暂理,现下殿下回来,也该交还了。”
杨殊道:“侯爷有心了,不过这产业,还是交还给侯府吧。先前本王不知自己身世还罢,现下已经知道了,还拿着侯府的东西,心中有愧。”
博陵侯忙道:“这原就是长辈的赠予,理所应当。”
杨殊摇头:“侯府养我多年,恩情还未还报,倒分走产业,哪来这样的道理侯爷莫再推辞。”
听他这么说,博陵侯才真的放心了。
对这个便宜侄儿,第一次发自真心生出喜爱。心想,爹娘倒是没白养他一回,看他这样子,对侯府确实没有怨怼。
也是,他这个伯父,先前可没亏待他。左右不过听些闲话,都是妇人之言。
又说了些客套话,杨殊便回自己的院子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