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江入海

    郭大路看了他一眼,这特么跟我拍有什么区别?

    张建忠一滞,楞道:是啊,这是你的,你的剧本,又让你当主演,这确实没我什么事儿啊,你自己就能拍好!

    他一脸尴尬道:可我在咱们国家的男演员里寻摸了一个遍,也就只有你符合这个形象啊,换别的演员,根本就演不出来这个人物!

    张建忠说完这句话,迎接他的黄运佰贺铸等人鄙视的目光。

    看什么看?要不你们试试!

    张建忠恼羞成怒,看向冯小龙等人,要不你们来搞!

    冯小龙嘿嘿笑道:老张啊,你没有这本事,就别硬撑啦!这剧本是郭爷的,你还让他来当主演,你干脆让郭爷直接导演得了,然后在导演一栏,写上你的名字,那多省事!

    贺铸也道:张导,张导,量力而行,量力而行!你看老黄,直接就认怂,那也叫有自知之明,总比你逞强好!

    在几个人乱起哄的声音中,郭大路一脸的哭笑不得,你们这几个废物,妈蛋,怪不得华夏电影起不来,没剧本抱怨没剧本,有剧本了又特么没实力拍!我看这样吧,你们干脆都当我的副导演好了!




第七百五十九章 价值
    当你的副导演?

    张建忠等人互相对视了几眼,都有几分心动,但同时都有几分迟疑。

    心动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好奇郭大路的拍摄手法,这家伙一连拍摄了这么多部有叫好又叫座的影视作品,可谓是品质好,产量高,张建忠等人都十分好奇郭大路到底是怎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拍摄出质量如此好的作品的。

    如果能与郭大路合作一次,一部影片拍摄下来,估计怎么也能学会点东西来,到了他们这一步,想要更进一步,已经是难能可贵,如果跟随郭大路当副导演能有收获的话,那真是比什么都要强。

    迟疑则是因为他们这几个家伙如今都是名声响亮的大导演,最为在意名声,现在要是给一个晚辈做副导演,打下手,这说出去不好听,也不好看。

    虽然演艺圈里的人,普遍不要脸,但是到了大导演这个地位的人,毕竟对于脸面还是会要的,只有实力不够的人,才不在乎脸面。

    实力到了,昔日的脸面便会再度捡起来。

    张建忠之前跟郭大路合作过奥运会开幕式,他并没有在郭大路身上学过什么东西,郭大路的套路天马行空,透着一股子神秘的高深莫测的味道,这种导演能力,根本就学不来,似乎是郭大路与生俱来的天赋,远不是后天所能学会的。

    不过那次奥运开幕式的节目,全都是郭大路的创意,因此张建忠才跟不上,但是电影不同,电影有剧本,已经事先就有了非常清晰的框架与画面,导演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这个故事巧妙的给讲述出来,如何把情绪渲染到位,如何精炼台词,以及音乐如何与镜头的搭配,这都是一个导演应该做的。

    同样一个故事,两个人来讲,因为能力问题,因此效果就截然不同,谁能把这个故事讲述的最有冲击力,最有画面感,最能打动人,那他就是最好的一个说书人,也是一个最好的导演。

    张建忠在读完《红高粱之后,脑子里呈现出很多书中的画面,到时候只要能把这些脑中的画面在现实中拼接出来,那就是一部他自己的电影。

    可在他脑子里的画面中,故事中的人物,永远绕不开的就是郭大路。

    他在看完《红高粱后就自动的把书里面于占鳌这个角色代入到了郭大路身上,他相信任何导演再读了这本书后,也会把于占鳌与郭大路之间联系起来。

    无他,就是因为书里面于占鳌这个角色,放在现实中,那活脱脱的就是郭大路的一个翻版,一样的无法无天,一样的充满了野性,也一样野蛮粗暴,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是郭大路在写他自己一样,书里于占鳌这个角色,在读者脑海里不知觉的就与现实生活中的郭大路重合了起来。

    因此在看完整部中篇与电影剧本之后,张建忠就知道,这部电影,要想拍成,里面的男主角,非郭大路演不可,换成别的演员,根本就演不出那种强烈的荷尔蒙的气息。

    他考虑郭大路来饰演这个角色的时候,下意识的就忽略了郭大路的导演身份,知道此时才想起,郭大路是导演作家演员诸多角色集合在一体的家伙,而他却将这些给忽略了。

    好,当你的副导演也行!

    张建忠毕竟与郭大路关系交好,我还真想看看你到底是怎么拍摄电影的!

    郭大路嘿嘿笑道:成啊,你想学啊,我教你!

    他扫视现场的几个导演,给你们剧本,你们自己还不拍,我也无话可说了!还有谁觉得自己拍的吃力?不行的话,老子把剧本收回,你们再去搞别的得了!

    谢三武道:你给我的几个剧本我也都看了,别的都还好说,可是唯独这个《亮剑,郭爷,李云龙这个角色,恐怕也非你不可!别的演员很难把握住这个人物的精髓,也缺少那那种草莽气息。你给张导的《红高粱我也看了,发现于占鳌与李云龙很有相似之处,这种草莽豪杰,郭爷,也就只有您能演了!

    郭大路点了点头,得嘞,这部电视还是我来搞吧,给你好剧本,你们都不好好把把握,我也没办法了!

    他本来是想把这些剧本给这些导演,让他们替自己分担点东西来,谁知道自己想的有点太理所当然了,自己的这些剧本虽然都不错,但这些人却不是异世界的那些导演,他们拍摄的风格也都不一样,同样的剧本,郭大路觉得不错,可以拍成一部好片子来,但是换成另外一个风格不同的导演,他可能觉得这个本子非常一般,不值得耗费精力与时间来搞这个。

    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郭大路懒得在给他们提供剧本了,彼此不再讨论拍电影的事情,而是真正的享受起天禧酒店的服务来。

    陈瑞虎这次大婚对于酒店里的宾客那是全力招待,食物酒水,那都是世界一等一的水准,各地的美食都有,酒店房间也按照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分成几十种装风格,就连床铺座椅等东西也都不一样。

    可以说,住在这里,应该算的上是世界顶级的享受了。

    这些宾客们在海南住了好几天,白天出去旅游,晚上回来居住,总算是见识到了华夏这座城市的魅力。

    因为来这座城市的富豪富商太多,当地政府在与陈瑞虎沟通之后,特意在楼下举办了一场商务论坛会议,很多宾客都被邀请参与,倒还真让当地政府谈了好几个大生意。

    在陈瑞虎婚礼的三天后,宾客们陆续离去,没有离去的宾客可以在酒店里随意住宿,就是住上一年,酒店也是一切免费,服务照旧。

    这场婚礼,引发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可惜无人能参与现场报道,一切消息都只能靠猜测。

    等这场世纪婚礼真正从观众与媒体记者心中结束后,时间都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来月了。

    然后一些关注郭大路的粉丝书迷们,才发现了一件事,郭大路这家伙的新书已经发出来了,而且还是两部,一部是长篇武侠连载,就是早就说好的《天龙八部,另外一部就是一部中篇传统文学作品,叫做《红高粱,而《红高粱如今已经印刷了实体书,且与《老人与海《阿q正传合成一套文学作品集,现在即将全面销售。

    卧槽,郭爷这是要干什么?这是要转行传统文学吗?

    不要啊,我就喜欢看通俗,我不看传统文学作品!

    现在生活这么累,谁有心情看那些累人的啊,我们需要可以使人放松的作品,历史上的严肃文学还少吗?郭爷就别再掺和了!

    我讨厌严肃文学,就喜欢武侠!

    那个,如果这都是传统文学作品,咱们到底还买不买啊?

    废话,当然买了!就算是买了不看,放在书房里,那也能装逼啊!传统文学,在现代社会,估计也就有这么点装逼的价值了!



第七百六十章 文集
    如今郭大路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正在启创网上火爆连载,人气之高,比当红明星的绯闻都要高出不少,如今随着郭大路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很多人对郭大路的小说也都十分感兴趣,然后慢慢的就成了郭大路武侠小说的忠诚读者。

    武侠小说这种文学形式,读起来很有一种速度感,体验是别的作品所不能比拟的,也因此,这种作品早就突破了年龄与性别的限制,读者从十来岁的小孩,到七八十岁的老翁,受众面大到不可思议。

    按照郭大路对小说一贯的营销方式,一般都是作品连载到一半的时候,实体书便已经同步跟进了,现在《天龙八部已经连载了几十万字体,书迷都在盼望着实体书的出版,好赶快畅快的读完一部作品,享受一下那种一气贯穿的爽感。

    因为实体书出版的时候,往往都是一套套的出版,是完全版本,而网上的连载都晚于实体书的出版。

    所以大部分读者为了赶快看完这些故事,都会选择购买实体书,反正看实体书花费的钱与看虚拟书籍的费用,相差并不大,有时候实体书的费用甚至比网上看书还要便宜。

    可就在广大读者都等着盼着《天龙八部的实体书时,没想到郭大路的实体书出版倒是出版了,不过不是武侠小说,而是纯文学作品!

    这让一些喜欢武侠作品的读者兴致缺缺,很多人都提不起精神来。

    《红高粱?啧啧,这名字起的,是不是还有一本书叫《白大米还有一本书叫《黑芝麻?这名字看着就土气,光看名字,就减少了读者的**。

    不过既然这部书能与《阿q正传《老人与海相提并论,看来写的也不一定很差,作为一直支持郭大路的粉丝书迷们,就算是喜欢看,未来支持一下郭大路,这套书还是要买下来的,反正花不几个钱,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想看看一直被媒体吹嘘的《老人与海,写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故事,为什么国外那么多的作家都对这部书表示赞赏肯定?

    自从郭大路跟随雷雨老爷子一起领了诺奖之后,郭大路的这部《老人与海便随之面世,刚一出现,就被世界几大文豪一致肯定,认为这部书有争夺诺奖的实力。

    但是这部《老人与海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在华夏出版,就连盗版都没能进的来,搞的华夏老百姓们,除了在海外的人能看到这部书外,绝大多数人都只是听说过这本书的名字,但却从未真正拿在手里看过。

    很多人都急的心里痒痒,虽然有些读者把这本书的大致情节在网上公布了出来,但具体的写作内容,却没几个人能看的到。

    而这部书之所以没有出版,原因就在于雷雨觉得这么一部中篇小说实在太过单薄,因此一直在劝郭大路多写一点正统文学的东西,好能与《老人与海合在一起,组成一套文集形式的系列作品,这样一来,也能像是一个文集的样子,不然单单一本《老人与海实在撑不起这文集两个字。

    不过现在《老人与海《阿q正传《红高粱,这三本中篇小说,总算是能形成一个郭大路中篇小说系列了,这样说出去也好听,看着也舒服。

    郭大路这部《红高粱出稿之时,曾提前让雷雨看了一番,这部书的魔幻写作手段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狂野气息,使得雷雨这老头激动的不行,对郭大路道:这么强烈风格的小说,在华夏近代小说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这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乡土文学中的精品,大路,你可以出文集了!

    也就是听了雷雨的话,郭大路才让黄河文艺出版社的人开始为这三部中篇小说设计封面与印刷套数。

    这三本书都不是通俗文学,在印刷的时候,江东流生恐印的太多卖不出去,与社里的同事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印五万本再说。传统文学作品,能在首日销售突破一万册,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数据了。这次因为作者是郭大路,江东流才特意多印了几万册,但也不敢加印太多。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三部套装书的销售局面竟然火爆到不行。郭大路如今的影迷与书友,已经接近两三亿人的可怕数据,这些人见他出版的新书竟不是武侠小说,都感到兴致缺缺,但是为了支持一下郭大路,这套文集,大家还是购买的居多。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那样,书橱里要是放的都是武侠小说,逼格确实上不去,有时候亲戚朋友来串门,也经常拿书橱里的武侠小说开玩笑。现在要是多放点纯文学的书籍,档次立马就上来了。虽然自己不一定看,但别人不知道自己不看啊,放在书橱里唬人也是挺好的。

    既然买纯文学书籍就是为了装逼的,那何必去买别人的书?直接买郭爷的书就行呗!

    在如今的华夏,书橱书柜,已经成了房间的装饰品,而书柜里的书籍,反应的就是主人的层次与品味。

    很多人为了彰显自己是个文化人,突出自己有品位经常去买一些世界名著来填充自己的书柜,但这些名著只是起了个门面装饰作用,其实根本就没人去看。

    很多暴发户为了显示自己不是暴发户,买书都是一车一车的买,书橱恨不得把自己的房间都排满,因为他们觉得买的书越多,自己就越像是有学问有身份的人,殊不知这种买书的行径,更暴露了自己附庸风雅的暴发户气息。

    有的人为了图省事,直接就买了一些假书,这些书外面是名著的封面,封面里面包裹的却一块白色泡沫板,看着像是一本本书籍,实际上都是假的,为了看着好看而已。

    郭大路如今的实体书出版,很多人都抱着反正也要买实体书,买谁的都一样,最后都不会去看。那就不如买郭爷的书了,起码他的武侠小说和电影作品都是不错的。

    人同此心,一个人这么想,两个人也这么想,当一大批人都抱有这个念头的时候,那就是一股很大的力量了。

    所以郭大路这个《中篇小说合集的实体书,在进行实体书销售的第一天,就把江东流印刷的五万册全都被卖光了。



第七百六十一章 硬汉风格
    郭大路在将脑海里的文化作品搬运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基本上都会进行一番修改,改动可能不大,但细节方面的东西却都做了修正,比如一些作品中与现实相关的时间地点,郭大路都做了改变,就像《红高粱中作者家乡的地名,郭大路就直接改成了宝兰城。

    这部小说郭大路极为喜欢,感觉里面的人才叫人,于占鳌肯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这家伙打家劫舍,绑架勒索,是土匪恶霸一般的人物。

    他去抗日,也不是出于什么崇高的理想,而是日军实在太不是东西,杀的人实在太多,他的兄弟好友都被杀了不少,因此他才想着要报仇。

    所以他不是抗日,他只是想要报仇,没什么崇高的理想,也没有高深的道德修养,他做这些,主要还是为了生存。

    而女主戴凤莲也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这个女人也不是个安分的主,跟于占鳌好上之后,因为于占鳌又找了别的小娘们,因此戴凤莲便报复性的钻进罗汉的怀里,跟罗汉睡觉。

    所以这个女子被后世传为风流娘们,风骚的很,并不是一个道德完人,只是一个特殊时代中少了很多束缚的女子,也不能归结为好人之类,可也不能算是坏人。

    这种多面性与复杂性才是活生生的人,而大多数人的书,都是脸谱化的东西,人物特性不鲜明,所以算不得什么好书。

    而这本《红高粱写的却是活生生的人,而且还非常的具有立体感,这就需要很强的文笔了。

    而《老人与海这部书中,郭大路直接就把背景搬到了华夏的海边,把里面的人物形象也全都汉化,比如打渔的这位老人,郭大路直接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做郭大海,简直就跟郭大路一个辈分的家伙。

    郭大路无耻起来,也是非常有特点的,让人一看这本书,就觉得是在写他自己。

    雷雨是世界级别的文学大师,他的文学欣赏水平与自身的文学修养,已经是整个华夏最顶尖的几个人之一,因此在看到郭大路的这本《红高粱之后,就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觉得这本书完全有资格列入郭大路的文学集中,于是这才有了黄河文艺出版社出版郭大路中篇小说集的事情发生。
1...351352353354355...4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