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江入海

    其实震惊的何止是谭云初一个人,现场所有人都是吃惊不已,张佩玉舌头都吐出来了,妈呀,这是哪一派的唱法?他不会真的自己开了一派吧?

    现场没人理会她,大家全都看向面前的郭大路,都想听听他接下来怎么往下唱。

    这一段《打虎上山极为高亢有力,又富有激情与感染力,唱腔上更是多变,层次丰富,婉转悠扬,这种风格在这个世界上还是第一次出现。

    从穿林海开头,一直唱到地覆天翻,这个小段方才算是唱完。

    郭大路唱完之后,郭大路伸手摆了摆,乐队的动静戛然而止,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向了站在中间的他。

    啪啪啪!

    谭云初第一个鼓起掌来,随后现场众人如梦初醒,全都拍起了巴掌,一霎时全场掌声雷动,乐队班子也全都站起身来,随着众人鼓掌。

    郭先生,实在是太精彩了!

    谭云初走到郭大路面前,双手握住郭大路的手,一脸钦佩,这配音,这腔调,实在是太绝了!我实在想不出还能哪一家的唱法能将这段词表现的这么到位,这么富有激情!

    说实在的,郭先生,我一开始是实在是不看好您的编剧能力,因为我没有听说过您对京剧有研究啊!

    他又惊又佩,你这次可是吓着我了!也吓着大家了!

    郭大路大笑,你觉得这段子可以?

    谭云初道:不是可以,是十分可以!

    项云华与张佩玉梅斯之等人也都围拢了过来,都露出惊疑不定的神色,张佩玉快言快语,郭爷,这真的是您自己的唱腔?这也太神奇了吧?

    郭大路看了她一眼,剧本已经装订好了吧?大家先都看一下剧本,熟悉一下这个故事的梗概,把立面的人物角色都细细品味一下,立面的角色,大家觉得谁合适的话,咱们自己来选。

    郭大路唱的这一段是属于《智取威虎山中比较代表性的一段,将主人公的壮志豪情在这些唱词中很形象的凸现出来。

    《智取威虎山其实就是一个剿匪的故事,不过里面的一些小情节,很有特色,一些句子也流传甚广。

    在异世界,就算是没有听过京剧的人,也都对其中的一些句子耳熟能详。

    比如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比如脸怎么黄了?防冷涂的蜡!这些黑道切口,很多孩子都知道,可见它影响力有多大。

    现在郭大路将这部戏搬到这个世界上来,他还真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这种艺术形式,不至于使它埋没。

    就戏曲与歌曲来说,现代人中,年轻人都喜欢歌曲,很少有人喜欢戏曲,可是人一过中年,随着眼界的提高与阅历的增加,很多人便会发现很多流行歌曲其实并没有什么意思,喜欢听歌的爱好渐渐就会消失。

    很多人会唱的歌曲,大都是五六年前的歌,甚至是十多年前的歌曲,对于新歌曲别说唱了,连听都没有听过,有些人去包厢唱歌,唱的还都是十多年前的老歌,若是有人给他说起新歌,一般情况下都是一脸懵逼神色。

    这种人一般都是三十来岁的人了,到了这个年岁,心智已经完全成熟,很少有人再会歇斯底里的追星,对影视歌曲等娱乐项目都有了自己的看法。

    很多人开始在这个时候喜欢上了戏曲,一个是因为戏曲唱腔优美身段漂亮,但是更重要的是,戏曲中作假的很少,梨园这一行是非常严格的一个行业,没有真本事想上台,那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比影视圈里天天曝光下半身的演员,反倒这梨园一行显得干净一点。

    如果说二十年前喜欢京剧的人有十万人的话,如今起码也得有百万之多,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昔日流行歌曲的新奇性也在减少,大家的审美情趣又开始向传统回归。

    特别是一些上层人士,全都不怎么瞧得起流行歌曲,他们最喜欢玩高雅,而什么高雅呢?现在有两种被高雅的方式正在他们这个群体中流行,一个是唱京剧,你看吧,但凡有点层次的家伙,一般都会哼几句京剧唱段,以表示自己有品位。

    另一个是古董收藏和书法练习,有钱的话,想要显得有格调,那就要买几车书,然后在书房里摆上自己淘换来的古董,到时候朋友间一聚会,聊聊古董,聊聊京剧,显摆显摆书法,那才叫一个上档次。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喜欢这些的家伙身份一般都不是很低,很多都是官员或者富商,他们喜欢这个,自然带动了下面不少人也跟着喜欢。

    前两年本来京剧已经很没落了,但是如今因为高雅的缘故,被很多人莫名其妙的喜欢,反倒有了一种畸形的复苏繁荣的感觉。

    别管大家真喜欢还是假喜欢,反正在这个时间段正是推广戏曲的最佳时机,也因为这个,在李久三让他配合京剧编纂小组搞创作的时候,他才一口答应了下来。

    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能多推广,多被人知晓一下,总不是一件坏事,等什么时候,老外喜欢唱戏多过喜欢听歌剧,那才叫真的把传统文化推广了出去。




第五百三十七章 梨园收徒
    《智取威虎山这场戏,整部戏里分成好几个段落,每段唱腔不尽相同,各个角色唱的也都不一样,还有身段架子那都是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学会的,现场这些演员们想要学会,还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郭大路展现出来的余派唱腔,这些演员们都从未听说过,想要改变自己多年来学习的唱腔风格,这一下子根本就变不过来,非得让郭大路一字一句的教,等琢磨透了之后,方才敢开口唱,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而就在这些京剧演员们向郭大路学习唱腔的时候,原本编撰组的几个文联的作者围拢在一起,一个个检查起剧本中唱词的问题来。

    他们一帮人忙了几个月都没能将剧本搞好,现在郭大路一来,就拿出了一个完整的剧目,这让他们情何以堪?都觉得没面子。因此都想从剧本中找出点问题来,这也算是能出一口闷气。

    可是他们几个在唱词里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帖的地方,顿时都感到气馁,我们十几个人还比不过你一个?这家伙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其实如果是原版的《智取威虎山,里面肯定有很多不符合这世界的东西,可是郭大路既然把它搬运了出来,那自然是要修改一番才行,使之完全符合这个世界之后,才将之示之于众。

    这部戏乃是异世界举国之力搞出来的本子,几乎到了完全没有瑕疵的程度,如今又经过郭大路的一番润色加工,现场中的几个作家,能从这里面找出问题来才怪!

    真当异世界的群众的智慧是摆设啊?

    这几个作家找了半天,并没有发现什么瑕疵,都感无趣,几个人对视了一眼,一人苦笑道:这本子都已经出来了,我们还在这里还能干什么?

    是啊,剧本都出来了,这已经用不着我们了啊!

    这些编剧们也都是有点真本事的人,一个个眼光还是有的,将《智取威虎山这个本子看完之后,心里便有了定论编剧组可以解散了!

    郭大路的这个剧本出来之后,已经用不着他们这些编剧了,因为这个剧本完全可以成为最终定型本了。

    剩下的就是这些演员在郭大路的指导下对唱段与人物的打磨了,这些编剧们已经到了离开的时候。

    果不其然,就在郭大路这部剧本拿来之后,第二天便送到了上级部门,上面文化部门的官员,看了剧本之后,大为赞赏,命令剧组务必听从郭大路的吩咐,一定要搞好这一场戏,争取有朝一日,能上中央进行汇报演出。

    而这本子定下来之后,原来的编撰小组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只留下郭大路与演员们就可以了,其余的编剧啊,作者啊,收了一笔钱后,都离开了京剧院。

    这些编剧们走的时候,脸上都不怎么好看,他们十几个人加在一起,都比不上郭大路,这说出去太也丢人,一个个脸上无光。

    郭爷,您这这种唱腔可真的算是自成一脉了!

    张佩玉在听郭大路讲解完一段之后,对郭大路佩服的五体投地,这要是想把这场戏演好,演主角杨子荣的人必须得拜你为师啊!不然没法唱啊!

    她这家伙说完之后,现场顿时一静,参与学习的一群戏曲家们,此时方才反应过来,都有点发愣。

    在梨园行中,演员们想要学习哪家的唱腔艺术,必须要拜师学艺才行,不然没有师承来历,那你就是野路子,戏曲界的同行是不会承认你的,况且如果不拜师的话,也不可能学到真本事。

    《智取威虎山这部戏中,杨子荣的唱腔身段,全都是这个世界上所没有过的新东西,如果有演员想要演这个人物,那必须要拜郭大路为师才行,不然的话根本就没法演。

    这就好比相声演员,你没有师承,即便你说的再好,那也没有人会承认你是相声圈子里的人。

    在异世界,一位文艺培训班的代课老师,一辈子培养出了几十名优秀的相声演员,可是就因为她本人不是相声界的人,她只是帮一名相声演员代课,所以她的学生只能是哪位相声演员的徒弟,而不是她的徒弟。

    她就只有代课教导的资格,却没有收徒的资格。

    这在很多现代人看来都感觉难以理解的规矩,在当前这个世界里依旧存在,相声界是这样,梨园行也是这样。行有行规,说的就是这个。

    拜不拜师无所谓!

    郭大路可不想收徒弟,他是当今大宗师,眼角何其高?他若是想要收弟子,那必将是天才中的天才方可,差一点的都不可能入他的眼。

    现在只是排演一场戏而已,若是因为这个收了徒弟,那实在不是他的本意。

    咱们梨园行的规矩就是这样,您要是不收徒弟,这部戏没法演啊!你这必须当老师,才能把这唱腔传下来啊!

    谭云初见郭大路收徒的心思不浓,他倒是有点着急了,郭爷,您要是不收徒弟,您这一脉怎么往下传呐?再说了,没有师徒的关系,您这部戏谁也不敢唱啊!

    郭大路沉吟片刻,抬头道:那好,我先收一名记名弟子算了,戏曲不是我的主职,我真正精通的实际上是武学方面的东西,别的方面的技艺即便是有传人,也只能是记名弟子,入不得真传!

    他看向众人,有谁愿意当我的记名弟子?

    现场众人面面相觑了片刻之后,张佩玉第一个站了出来,郭爷,你收我当徒弟吧!

    她在听了郭大路解说的几个段子之后,越听越喜欢,再加上她本就有好几个老师了,再多一个也无所谓,而且郭大路的唱功以及技巧也是大师级的水准,完全有资格做她的老师。

    你一个女老生也要跟我学?

    郭大路对张佩玉倒是挺喜欢,你可是戏曲界的张玉皇啊,要是跟我学习的话,这个皇上可是当不成了啊。

    张佩玉不以为意,我就是因为肯拜师,肯学习,才被人称作张玉皇。我要是不肯学习,就是张丞相张县令也当不成。我说,郭爷,不是,师父,你就收下我吧!



第五百三十八章 行内规矩
    老婆,我给你带来了一个礼物,你喜不喜欢?

    郭大路回到家里之后,对在院子里活动的王小璐笑道:你想不想当师娘?

    王小璐又惊又喜,师娘?你收徒弟啦?

    她掐着腰挺着肚子,一脸的兴奋,我现在也是当师娘的人啦?你的徒弟呢?领来我看看!

    郭大路反手将跟着自己背后的张佩玉揪了出来,呐,这就是我徒弟!来,乖徒弟,见过你师娘!

    张佩玉笑嘻嘻的走到王小璐面前,师娘,您好!我小师弟快出生了吧?

    张玉皇?张佩玉!

    王小璐小嘴张开,一脸的惊讶,你怎么拜大路哥当老师啦?你不是学京剧的么?

    张佩玉亲热的扶着王小璐的胳膊,师娘,我就是跟老师学京剧的呀!

    王小璐惊奇的看了郭大路一眼,大路哥,你什么时候会唱京剧了?你就是会唱,也教不了佩玉姐姐啊,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张老板,角儿!

    这次轮到张佩玉惊讶了,师娘,你不知道我老师会唱京剧?

    王小璐道:我不知道啊!这家伙很邪门的,什么东西不声不响的就学会了!

    她拉着张佩玉的手,笑道:我应该喊你姐姐才对,你的戏我看过好几次了,在网上看的更多,唱的真好!我在音乐学院的时候,就专门听过你的唱腔发音,发现你发音的时候真稳!好多人都比不过你!

    张佩玉态度恭谨,师娘,礼不可废,我是大路师父的徒弟,自然要喊您师娘。您可千万别喊我姐姐,您这么一喊,我就成了欺师灭祖了我!

    王小璐看了郭大路一眼,你怎么什么都会啊?

    郭大路一脸的理所当然,我除了不能怀孕生小孩之外,还有什么不会?

    王小璐:吹吧你!来,佩玉,咱们进屋说话!

    郭大路道:等会儿,还有一个徒弟没过来呢?

    王小璐:还有一个?你到底收了几个徒弟?都是唱京剧的?

    正说话的时候,脚步声传来,京剧小生项云华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走了过来,师娘,您老身体可还好吧?小师弟快出生了吧?

    王小璐更是吃惊,项云华?项老师?你怎么也拜大路哥当老师啦?

    项云华一脸慌乱,师娘,您可别这么喊我?您这是折我的寿啊!我跟佩玉拜老师当师父,那是老师的京剧实在是唱得好啊,别开一派,醇厚清刚,在京剧院里一亮嗓就惊呆了全场人。

    王小璐虽然有点不相信,但眼前这事情做不得假,于是只好相信,只是心中毕竟还是觉得荒诞,自己的老公收徒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但是收徒弟收的是梨园行的徒弟,这就有点奇怪了!

    郭大路文武双全,几乎就没他不会的东西,但他的立身之本却只是一样东西,那就是功夫,武道宗师境界的功夫!

    没有这个超强的个人修为做主体,郭大路不会猖狂到这个地步。按理说,郭大路收徒,第一个徒弟应该是学功夫的才对,没想到却是两个梨园行的唱戏的。

    并不是说唱戏有什么不好,王小璐自己还是一个唱歌的呢,只是这件事透着那么一种荒诞的奇怪感,怎么大路哥什么都要插上一脚啊?

    就连郭开山王世权夫妇也感到十分惊奇,但不相信也得信。

    次日,两人在几个京剧名角的见证下,向郭大路叩头敬酒,这个师徒名分就算是定了下来。

    两人本来是住在京剧院的,可是为了方便学习,干脆都住在了郭大路家里,随时听从郭大路的教诲。

    京剧界与相声界一样,徒弟对老师恭谨的都不像话。

    在异世界,孟广禄为了学戏裘派花脸,多次向方荣祥恳请拜师,但是方荣祥就是不收,直到后来当时的津城书记后来的总理大人亲自出面,方荣祥这才收了孟广禄为徒。
1...267268269270271...4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