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妖高校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郑重骑士
“总之,传言很多,实锤没有。”
“唯一能侧面印证这些传言的,就是街上有许多老巫师,年纪都很大了……只不过也没人调查过他们具体多大年纪。这种事情不好直接问的。”
“你是邓老先生的孙子,他没跟你说过吗”郑清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你是吴先生的弟子,他跟你说过吗”邓小闲反问了一句。
“这不一样。”年轻的公费生表情一滞,继而低声咕哝着:“你们好歹也有血缘关系吧。”
邓小闲不赞同的摇摇头:“对于巫师们来说,血缘的关系并不见得比师徒关系更亲近。很多时候,巫师们会把财富传承给弟子,却不会传承给家人。”
郑清觉得自己很难理解那些巫师的想法。
但他没有纠结这一点,他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很在意。
“你刚刚提到的‘传奇’,是大巫师后面的位阶吗”他有些好奇的问道。
“你不知道吗”邓小闲有些诧异:“普通巫师、注册巫师、大巫师、传奇巫师、古巫师……这种笼统的划分属于常识吧。”
“你说之前我确实不知道。”郑清老
老实实承认道。
“真不知道你在大学都学了些什么。”邓小闲摇摇头,没有继续这个稍显猎奇的话题,而是摸出怀表瞅了一眼:“唔,时间不早了,我要赶紧回去配药了。”
郑清也掏出怀表看了看,距离母亲要求的回家期限还有两个多小时。
“啊……接下来做点什么好呢。”年轻巫师站在书店门口,搔着脑袋,目光在书架与屋后的那扇黑门间流转:“是看会儿闲书,还是去前店把黄哥请回来,跟它一起看电视唔,感觉看电视更有吸引力……不过黄哥看的动画片有点太过老土了……不知道它那台小电视能浏览多少个频道,有没
第八章 年祭
提及过年,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过年前后旬月那段忙碌而热闹的日子。但如果一定要将过年限制在某个时间点上,那么非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莫属了。
除了惯例的年夜饭、春晚之外,祭祀也是这一天不可或缺的习俗。
早上八点钟,郑清就被父亲从被窝里拽了出来。冬日的太阳虽然露面较晚,但这个时间,外面天也大亮了。
穿好衣服,推开门,郑清抽了抽鼻子,打了个小喷嚏。因为从客厅到阳台,屋子里到处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挥之不去的烟气。
郑清非常熟悉这股味道。
从小到大,每逢初一、十五,以及过年过节,家里那些神像、牌位下的香炉里,就会烧几株线香,以飨神祇。按照规矩,早上起床饭前一柱,中午一柱,晚上饭前一柱。上香的人以前是郑清的爷爷,现在爷爷年纪大了,由父亲负责。而郑清,即便是已经成年了,也只有在神像们面前磕头的份儿,并不能随意上香。
上过香,吃过早饭,男人们就要开始张贴春联、福字了。
照例,郑清负责将扯下的旧春联、福字、松柏枝等收集起来,装进一个大垃圾袋,而张贴的工作还是由父亲负责。前后大约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张贴完毕了。
以往这个时候,父亲会去楼下擦洗车子、然后给车子也贴上春联福字;而郑清则会陪爷爷一起在书房呆一会儿——老人坐在躺椅上看看报纸看看书,郑清则在书桌旁练习符帖。
但今天,父亲并没有急着下楼。
“现在你一年也不在家呆几天,以前你留在家里的那些符纸之类的东西,能收拾一下就收拾一下……你不在家,我们也不好乱动。”说完,父亲停了停,又改了口:“如果你觉得那些东西有用,就继续放着吧,也不碍事。”
父亲说的,是郑清留在家里的一些符纸法器。
比如他在卧室的书柜上,挂了一柄桃木剑,这是某次去回字集邓小闲送给他的地摊货,虽不算什么贵重物品,却最能震慑鬼魅阴邪;再比如他在窗棱、门楣等地方贴着的黄纸符,也都是一些祛邪静心的品类;还有他悄悄在家里的几个香炉处动了手脚,正常情况下上香时并无异常,但若是家里进了脏东西,香炉里点着的线香就会爆燃起来,给家人提醒。
因为郑清从小跟着吴先生做学生,而在家人眼中,吴先生又是很有些‘本事’的高人。所以他在家里捣鼓的这些东西并没有被一向古板的爷爷处理掉。
久而久之,竟渐渐成了惯例——逢年过节烧香拜神,依旧是按照老人们的习俗;但窗前门外郑清张贴的符纸,也没人去碰它们。
仿佛泾河与渭河交汇的地方,颜色各异,却殊途同归。
听完父亲的话之后,郑清宽慰道:“你们动了也没关系,又不是庙里拜回来的,没那么多讲究。不过就是因为我不在家,所以那些符箓你们就挂在那里吧……回头我换点新的。”
郑老教授在父子俩说话的时候,并没有言语,只是戴着老花镜,坐在窗边看报。
待郑清父亲下楼后,郑老教授才看向孙子。
“你们大学不要求入党吗真正的党员是讲唯物主义的,不能搞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说着,他摘下老花镜,目光锐利的看着郑清:“记得我给你讲过阳明先生的学说吧。”
郑清乖巧的点点头。
爷爷说的阳明先生,就是那位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老人现在提及王阳明的学说,自然是提醒郑清要‘知行合一’,不能言行不一,讲着唯物主义的话,心底却求神
第九章 青烟之外
;郑清来到厨房,看到母亲正在细细整理晚上的大餐。
杀鸡、宰鱼、切牛肉、炸虾,将各种各样的青菜果蔬洗刷干净,分门别类放在不同的碗碟盆子里,以待取用。
灶台上的火从早上开始,几乎就没有熄灭的机会了。不论是炖排骨还是闷鸡肉,都是非常考验火候与耐心的事情。
小时候,每逢过年,除了与伙伴们出门疯玩之外,郑清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厨房了。因为这里从早到晚几乎一整天都能吃到各种各样的、刚出锅的美味。
刚切好的红亮的牛肉、炖的稀烂的鸡脚、在竹篮里沥油的丸子、炸的金黄的带鱼、以及洁白的藕片、鲜嫩的腐竹等等,各种各样的美食充斥在视线之中,让人垂涎。只不过在端上餐桌之前,小孩子们很少有机会大快朵颐,只能趁大人不注意,偷摸从盘子里捞一点,仿佛偷腥的花猫。
当然,现在的郑清已经摆脱了小时候偷摸吃一点的窘境,他随时可以大大方方的走进厨房,在母亲责怪的语气中夹出一点尝尝鲜就像现在,他从盘子里拎起一片鲜嫩的牛肉。
“洗手了吗!”母亲瞪了郑清一眼,声音微扬。
“它也没洗吧。”郑清吮了吮指尖,有些眼馋的看着盆里热腾腾的炖鸡,歪着脑袋示意了一下旁边另一位不速之客。
“你是猫吗”郑母大怒。
“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的。”郑清默默在心底回答道。
当然,这种作死的回答,他肯定不能当面说出来的。于是他转头,看向旁边的那位不速之客,打了声招呼:
“黄哥吃饱没”
黄花狸扯了扯耳朵,没有搭理男生。
正如郑清之前所想的那样,黄花狸也在厨房里。
此刻,它正乖乖的蹲坐在碗柜上,打着呼噜,惬意的享受提前到来的年夜饭郑母每每做好一份菜,都会拿出一点,放进黄花狸面前的小碟子中。郑清搭眼一看,那个小碟子里牛肉、鱼肉、鸡块等已经摆的满满当当了。
“你再吃就要变成猪了,
,小心把我家碗柜压塌!”郑清忍不住吐槽了黄花狸一句,然后转头看向母亲:“而且,我们还没有送祖神,能吃东西了吗”
按照家里的规矩,年夜饭在上餐桌之前,需要先分出一小部分,请祖先享用。只有祖先享用过之后,后人们才能开始吃。
听到郑清的质疑,郑母没好气说道:“你不是刚刚吃过了吗……况且,它是猫,又不是人,干嘛要守你们家的老规矩。”
黄花狸恰到好处的‘喵’了一下,似乎是对郑母表示支持。
于是它又收获了一块鲜嫩的鱼肉。
‘我非常怀疑它到底是不是猫。’郑清在心底暗暗辩解了一句,同时挽起袖子,好整以暇道:“那我干什么呢”
“别,你们等一下不是要去迎接祖先么……别脏了你们的手。”母亲拦住郑清,指了指厨房外面:“你安安分分呆在外面就行。”
按照祭祀的老规矩,女人不能主持仪式,郑清的母亲对此颇有微词,每年过年都要刺郑父几次,连带着郑清也受池鱼之殃。
他耸耸肩,乖乖的走出厨房。
迎接祖先并没有非常固定的时间,但一般都会安排在午后,或者下午时分。
爷爷的屋子已经空出来一大半的空间。
正北的墙上已经悬挂了一张古老的家堂这是一张大幅的祭祖图画,整体布局是一座院落。图画下方是院墙,有男女聚于院外;中间是鳞次栉比的牌位,上书已故先人名讳,由上而下,逐代递减;上方则是祠堂拓影。
家堂前,已经有摆好的供桌。
桌子上,香炉、酒水、瓜果、饺子、碗筷等贡品一应俱全。桌子一侧还立了一块小小的、并不工整的红木
第九章 青烟之外
;郑清来到厨房,看到母亲正在细细整理晚上的大餐。
杀鸡、宰鱼、切牛肉、炸虾,将各种各样的青菜果蔬洗刷干净,分门别类放在不同的碗碟盆子里,以待取用。
灶台上的火从早上开始,几乎就没有熄灭的机会了。不论是炖排骨还是闷鸡肉,都是非常考验火候与耐心的事情。
小时候,每逢过年,除了与伙伴们出门疯玩之外,郑清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厨房了。因为这里从早到晚几乎一整天都能吃到各种各样的、刚出锅的美味。
刚切好的红亮的牛肉、炖的稀烂的鸡脚、在竹篮里沥油的丸子、炸的金黄的带鱼、以及洁白的藕片、鲜嫩的腐竹等等,各种各样的美食充斥在视线之中,让人垂涎。只不过在端上餐桌之前,小孩子们很少有机会大快朵颐,只能趁大人不注意,偷摸从盘子里捞一点,仿佛偷腥的花猫。
当然,现在的郑清已经摆脱了小时候偷摸吃一点的窘境,他随时可以大大方方的走进厨房,在母亲责怪的语气中夹出一点尝尝鲜就像现在,他从盘子里拎起一片鲜嫩的牛肉。
“洗手了吗!”母亲瞪了郑清一眼,声音微扬。
“它也没洗吧。”郑清吮了吮指尖,有些眼馋的看着盆里热腾腾的炖鸡,歪着脑袋示意了一下旁边另一位不速之客。
“你是猫吗”郑母大怒。
“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的。”郑清默默在心底回答道。
当然,这种作死的回答,他肯定不能当面说出来的。于是他转头,看向旁边的那位不速之客,打了声招呼:
“黄哥吃饱没”
黄花狸扯了扯耳朵,没有搭理男生。
正如郑清之前所想的那样,黄花狸也在厨房里。
此刻,它正乖乖的蹲坐在碗柜上,打着呼噜,惬意的享受提前到来的年夜饭郑母每每做好一份菜,都会拿出一点,放进黄花狸面前的小碟子中。郑清搭眼一看,那个小碟子里牛肉、鱼肉、鸡块等已经摆的满满当当了。
“你再吃就要变成猪了,
,小心把我家碗柜压塌!”郑清忍不住吐槽了黄花狸一句,然后转头看向母亲:“而且,我们还没有送祖神,能吃东西了吗”
按照家里的规矩,年夜饭在上餐桌之前,需要先分出一小部分,请祖先享用。只有祖先享用过之后,后人们才能开始吃。
听到郑清的质疑,郑母没好气说道:“你不是刚刚吃过了吗……况且,它是猫,又不是人,干嘛要守你们家的老规矩。”
黄花狸恰到好处的‘喵’了一下,似乎是对郑母表示支持。
于是它又收获了一块鲜嫩的鱼肉。
‘我非常怀疑它到底是不是猫。’郑清在心底暗暗辩解了一句,同时挽起袖子,好整以暇道:“那我干什么呢”
“别,你们等一下不是要去迎接祖先么……别脏了你们的手。”母亲拦住郑清,指了指厨房外面:“你安安分分呆在外面就行。”
按照祭祀的老规矩,女人不能主持仪式,郑清的母亲对此颇有微词,每年过年都要刺郑父几次,连带着郑清也受池鱼之殃。
他耸耸肩,乖乖的走出厨房。
迎接祖先并没有非常固定的时间,但一般都会安排在午后,或者下午时分。
爷爷的屋子已经空出来一大半的空间。
正北的墙上已经悬挂了一张古老的家堂这是一张大幅的祭祖图画,整体布局是一座院落。图画下方是院墙,有男女聚于院外;中间是鳞次栉比的牌位,上书已故先人名讳,由上而下,逐代递减;上方则是祠堂拓影。
家堂前,已经有摆好的供桌。
桌子上,香炉、酒水、瓜果、饺子、碗筷等贡品一应俱全。桌子一侧还立了一块小小的、并不工整的红木
第十章 猫叫
大寒刚刚过去一个星期左右,距离立春已经不足十天。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差不多也就是这几天了。但由于春节的临近,蕴华小区正沉浸在一种人为制造的火热气氛之中,这让小区花园里那些常绿灌木与松柏,看上去都要比平素青翠许多。
此刻,郑清正在与家人在小区一个偏僻的角落里,进行迎接家堂的仪式。
从稍远处的一栋居民楼开着的窗户中,隐约传出‘春节序曲’后半程的音乐,以及主持人欢快的播报声音——虽然处于隆冬,但由于集体供暖非常给力,所以白天居民们开窗户通风并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
总的来说,一切都那么正常,以至于郑清隐约间有种错觉,似乎家中的生活将会永远这么平淡而又安稳的过下去。
“今年买的纸钱有点潮……你昨天晚上烤了吗”郑老教授在点燃纸钱的时候,语气稍稍有些不悦的质问郑清父亲“怎么点起来这么费劲。”
郑清的目光随着爷爷的质问落在了那串纸钱上。
打火机橘黄色的火苗舔舐着五彩斑斓的纸钱,卷起淡蓝色的火焰以及一缕缕青白的烟气。确实,这些纸钱燃烧时候的烟气看上去似乎比平日里更多一点。
“烤过的,”郑清的父亲辩解着,同时也拿出一沓纸钱,凑过去试着点了一下“跟那些鞭炮一起,放在暖气片上面的柜子上,烤了一个晚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