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保加利亚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当然这是通货膨胀后的列弗,如果折算到世界大战的前的购买力,那么也就740多亿列弗,刚刚超过了巅峰时期的德国。(1914年)

    不光是保加利亚的经济发展速度一骑绝尘,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都很快,尤其是欧洲大陆世界大战中的受害者,经济恢复性的增长速度更快。

    受英法去工业化的影响,财团手中大量的现金流通到了市场上,全球经济都是一片大好。

    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怎么样,斐迪南没有经济去统计,也很难统计出来,保加利亚统计局目前统计到的数据,也仅有有限的那么几个国家。

    首先就是英国人,192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高达6.5%,创下了五十年以来的新高。

    其次就是法国人,192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高达7.1%,经济恢复速度令人瞩目。

    奥匈帝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是创下了历史新高,截止到了1925年底,他们的经济总量已经恢复到了1914

    年的水平,连续保持了五年的经济高速增长。

    德意两国受世界大战的影响,目前国内的经济还没有回到正常的轨迹上,目前是受英法转移工业,经济才创下了变态的增长速度。

    本质上,他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否,与两国民众没有太大的关系,反正英法资本家们是一分钱的税也不会缴,赚取的利润也和他们没有一分钱的关系。

    远东地区的日本,经济发展速度也很快,创下了百分之八的记录,不过这是建立在日元快速贬值的前提下。

    总得来说,1925年除了几个正在内战的国家,剩下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都很快,世界经济正在进入虚假繁荣的时代。

    “虚假繁荣时代”,这是斐迪南给出来的定义。主要原因就是目前的世界经济高速增长,是建立在通货膨胀的基础上的。

    短期内来看,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在增长,民众的收入也在增加,大家的腰包似乎鼓了,有更多的钱拿来消费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当英法完成去工业化之后,财团的资金就会再次回到他们自己的兜里,继续在金融股市中投机,市面上流通的货币也会再次变的紧缩起来。

    这种情况下怎么办要么,不在乎通货膨胀,继续印钞票,投入市场让其继续繁荣下去,将危机延后。

    要么,打击虚拟经济产业,让财团不得不把资金从金融市场转移,投入到实体经济中,然后增加市场上货币流通的活力。

    毫无疑问,在资本主义世界,政府的选择余地是非常小的,只要政客们没有傻到家的话,都会选择第一种办法。

    选第二种办法的人,全部都去见上帝了。反正他们的任期就那么几年,只要撑过去了就行了,没有必要为了下一届政府去拼命。

    甚至是接盘侠的下一届政府,也没得选择,如果运气好能够继续甩锅给下一届,运气不好那么就只能让经济危机爆发了。

    对于自己人,资本家们也不会亏待他们的,下台之后他们可以成为企业的顾问,也可以著书立说,那怕写出来的全是垃圾,也会变成畅销书。

    总之在这个年代,和资本家们合作的政客,未来的钱景会很光明,还是通过合法渠道获得的。

    ……

    农业上,1925年保加利亚的粮食总产量为4284万吨,较之上一年度产量增长了五个百分点。

    十年计划中的,粮食增产千万吨计划,已经可以宣布作废了,将这个数字提高一倍都不是问题。

    斐迪南还是低估了这个年代民众们的种粮积极性,虽然粮食种植的利润已经比不上工业了,但依然是赚钱的,如果土地的数量足够多,这个利润依然是很可观的。

    单纯从投资学的角度上出发,目前保加利亚粮食种植的平均利润率已经不足百分之八了,较之工业利润率的百分之二十三,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但是在很多人看来,种地依然是非常有前途的,比如现在保加利亚一名普通工人的年收入大约在一千五百多列弗,而种植粮食的话,这相当于两公顷土地的利润。

    虽然大家表面上看起来是收入相当,实际上工人的日子肯定过得更加清苦,其中衣食住行消耗了他们的大半的收入。

    而农民就没有那么多开销了,粮食、蔬菜、肉内都可以是自家产的,房子也是自家盖的,这部分开销就省下了不少钱。

    反正在保加利亚这个土地私有制的国家,想要盖房子在当地政府报个备就可以了,在自己的土地上你就算是用一百万亩的宅基地,政府一样不会干涉。

    有地就是任性,现在保加利亚的不少有钱的贵族都在建城堡,他们的封地足够大,可以随便折腾。

    斐迪南本来是打算干涉的,后来还是放弃了,根据保加利亚的宪法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家自己的土地,有权做主在上面干什么。

    只要不影响到其他人利益,危害道社会公共安全,政府上无权过问的,况且他还是保加利亚最大的地主,王室拥有的土地或许还是全世界最多的,尽管大都是沙漠。

    教育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是一项长期投入,无非是义务阶段新入学的学生数量有所增加,高等教育领域1923年,已经增加了两所大学了,要继续扩建只是要等到1927年过后。

    在质量和数量之间,斐迪南还是选择了质量,毕竟高等教育资源有限,只能选择培养天才了。

    值得一提的是,保加利亚没有所谓的贵族学校,斐迪南也没有想过要在教育中分出阶层来,制造不必要的社会矛盾。

    保加利亚的教育,在时间上抓的很紧,主要是每年一个月以上的军训时间,和每天两个小时的体育课,挤占了大量的时间,不过这是巴尔干的传统文化。

    抛开别的因素不说,至少在个人身体素质上,这个年代保加利亚人就远超别的民族。单单是这一点,就值得将这些锻炼项目保留下去。

    医疗上,这是斐迪南最不满意的一项了,受限于时代,保加利亚的医疗水平提升的速度依然是在龟速前进。

    立竿见影,那是不可能的,已经到了瓶颈期,如果医学科技不能够取得突破,保加利亚的医疗体系也很难获得大的进步。

    人口上,截止到了1925年底,保加利亚的人口总量为5614.86万,仅此于俄国和德国,在欧洲大陆排名第三。

    这方面斐迪南就不得不佩服法国人,凡尔登条约签订后,法国的总人口就直接暴涨到了五千多万,这么些年过去了,他们不但没有增长,反而是下跌了三百多万。

    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法国政治混乱,大萧条来临后,没有及时采取有利措施,失业人口大幅度增长,还有就是遣返了不少新领土上的人口。

    这是专家们分析出来的结果,在斐迪南看来,法国人口增长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避孕套的发明,自从这个避孕神器诞生过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就急转直下。

    要知道在避孕套大规模运用之前,欧洲各国的人口出生率通常都保持在百分之五以上,到了现在已经不及巅峰时期的一半了。

    为此斐迪南还专门做了一项调查,他惊讶的发现英法两国的成年民众中,有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人使用过避孕套,有百分之五十~六十的人群,在长期使用避孕套。

    这么一来,人口出生率还能高么反到是东欧各国没有那么发达,大家都比较穷,没钱去买这项神器,人口出生率被保留了下来。




第六卷、新的时代 说明
停电了,刚刚才来,晚点儿更新,明天看吧??&nb



第六卷、新的时代 八十五章、家电
    “陛下,这是我们新一代的收录机,重量已经压制在了518克~521克之间,只有上一代收录机的三分之一,尺寸:长宽高分别是28.5公分18.5公分9.5公分,比上一代收录机体积要小上一大半。

    这是收录机行业,跨时代的科技进步,全世界没有任何一款同类产品,可以与之相比。

    现在我们只需要一只手,就可以轻松拿起,方便了大家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随地都能够收听广播和播放音乐。

    生产成本大约在78列弗左右,大规模生产后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我们计划在2月份推向市场,附赠五盒录像带,设置了普通版、精装版、豪华版三个版本,预计售价分别为199列弗、299列弗、999列弗……”舒伯特解说道

    斐迪南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没有做出任何评价,在这个时代确实是了不得的科技进步了。

    现在市场上流通的收录机,通常都是十几斤重的大块头,三斤多重的已经是上一代的豪华版了。

    受限于科技水平,能够在生产成本没有上涨的情况下,将体积给压缩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自从进入19世纪30年代后,全世界的科技创新就从西欧转移到了巴尔干半岛,斐迪南可以自豪的说,现在是保加利亚在引领人类的科技进步。

    没有了美国和德国的竞争,英法又热衷于金融产业,现在还跳进了房地产的巨坑中,保加利亚想不成为时代的主角都难。

    如果进行一次科学技术创新排名,最近几年一直都是保加利亚独占鳌头,全球超过一半以上的专利技术都是从这里诞生的。

    紧随其后的就是奥匈帝国,金融业太高端了他们玩不过英法,加上和保加利亚离得太近,深受其影响。

    在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内部也发生了思想革命,掀起了改革风潮,向保加利亚学习成为了奥匈帝国的热门话题。

    从1918年到现在,奥匈帝国先后向保加利亚派遣了1万名留学生,如果加上民间的自费留学生,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6万人。

    虽然能够进入保加利亚大学的是凤毛麟角,但是进入了普通高等院校学习,也将务实的思想带了回去。

    新的奥匈帝国政府,很多时候都是照抄或者是改编保加利亚的政策,作为他们的施政纲领。

    虽然因为既得利益者的阻碍,他们没有能够全盘的保加利亚化,不过这不包括重视科研投入,这种不影响大家利益的行业。

    不光是奥匈帝国,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受到了保加利亚的影响,尤其是小国,他们更加渴望能够学习保加利亚,成为新的世界列强。

    斐迪南的蝴蝶效应,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影响到了世界,可惜学习的人很多,却很少有成功的。

    斐迪南也没有向全世界输出保加利亚体制,他知道这不现实,现在世界已经瓜分的差不多了,能够逆势崛起的国家已经不多了。

    比如:巴西、阿根廷和智利,没有了美国人的压制,欧洲各国现在也放松了对南美洲的压制,他们的黄金时代来了。

    不过斐迪南并不看好他们,主要是内部矛盾,如果他们中哪个国家能够率先解决内部问题,那么一个南美帝国就即将崛起。

    不光是他们,现在任何一个美洲国家,都有崛起的机会,只不过他们三家的机会更加大一些。

    不过他们就算是崛起,也只能成为世界上的二流强国,毕竟人口和资源是硬伤,没人、没资源自然也就没有了发展潜力。

    “陛下,这是我们正在研发的新一代空调,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它的声音实在是太大了,如果给它加装消音器,成本又太高了。

    成本大约在3000列弗左右,就算是进行大规模生产,最多也只能够降低到2600列弗,这都和汽车的生产成本相差无几了。

    目前我们在市场上出售的空调,大部分都是用在了工厂里,只要少数富豪家庭才能够承受售价上万列弗的空调!”舒伯特说道

    “为什么一定要将声音消除呢你们只要将声音降低到一定的标准,不影响大家的休息就可以了。

    还可以将空调放置在室外,通过管道将风传递到室内,我想这应该不难做到”斐迪南反问道

    和历史上一样,空调最初发明后,也是先在工厂中使用。在民用普及上,受限于它的噪音污染,必须要加装消音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高档货。

    对斐迪南来说,空调早一天普及和晚一天普及,都没有关系,又不会影响到国家实力,如果不是正好赶上了,他都懒得过问。

    这个年代的高科技产品,是很难入他眼的,就连皇家科学院搞的计算机,他都没有参与。

    好吧,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压根儿就不懂计算机制造,况且只要想想初代计算机的体积。除了当计算器用外,他都不知道还能够干啥!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他的蝴蝶效应下,计算机时代可能会提前降临,不过在他的有生之年能不能见到互联网



第六卷、新的时代 八十六章、迁都否
    1926年的索非亚,已经有几分现代化城市的模样了。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虽然没有百层高楼的摩天大厦,但是十几二十层的建筑还是遍地都是。

    受斐迪南的影响,保加利亚的城市在设计上道路都很宽,像首都索非亚按照斐迪南的要求,初步设计能够容纳一千万人口,可供三百万辆小汽车通行。

    甚至连各个行业的办公区,都分布在了不同的区域,总得来说就规整,这也算是保加利亚的特色了。

    现在的索非亚总人口已经突破了三百万,是保加利亚的第一大城市,也是仅次于伦敦和巴黎(这里是指大巴黎)的欧洲第三大城市。

    单从城市发展潜力来看,其实君士坦丁堡还更加具备优势,作为黑海的门户,每年从这里路过的船舶数量都过了万,是保加利亚最繁华的商业港口。

    即便是政府没有投入太大的资金,现在君士坦丁堡也成为了保加利亚的第二大城市,但是商业化气氛太浓厚了,斐迪南不喜欢。

    实际上在克里木半岛入手后,保加利亚就人提出迁都君士坦丁堡,不过支持的人不多。

    在历史文化上,索非亚虽然比不上君士坦丁堡和雅典,但是在保加利亚也是排名前五位的。

    在经济上,目前还是保加利亚第一大城市,不过最多两三年就会被君士坦丁堡超越。

    在安全上,索非亚和君士坦丁堡都差不多,现在两座城市都远离边界,没有战争威胁。

    在地理位置上,君士坦丁堡明显更加具备优势,地处欧亚大陆交接处,坐拥海峡优势。

    君士坦丁堡拥有这么多的优势,唯独在一点上比不上索非亚,那就是政治上。

    索非亚是保加利亚的起家之地,民众对政府的支持度是最高的,同时也是保加利亚制度的奠基地,在政治上具备了无与伦比的地位。

    支持迁都君士坦丁堡的人,大都是遗老遗少和部分资本家,显然在政治上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所谓的支持,也就是在民间吆喝几嗓子,在国会连提案的议员都凑不够,政府中也没有他们的利益代人。
1...177178179180181...2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