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重生雪豹周卫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Dr陈01
不过,中国好像一会儿倒不了,倒是英国人,快倒了。如果德国与日本同时发力,那英国的情况,就真的太糟糕了。
“总统阁下。”
“嗯”
“一会儿就要到会议时间了。”
“好的,我知道了。”
……
经过了连日的颠簸,第五军也终于入缅了。
天气也明显的热了起来,相比起云南的适宜,缅甸的空气,也更潮湿了。
新
763.入缅(二)
看着杜聿明的笑脸,周卫国无奈摇头,“杜老哥需要什么装备”
“我第5军为原本之第200师扩编而来,机械化部队的称呼,也因为人数扩充,一下担待不起。”杜聿明想了想,“但你独立师好像并不生产战车,所以,这一点是真的遗憾。”
周卫国苦笑,如果可以生产,他也会想要生产,可生产力跟不上,技术也跟不上,如今,尚在研发跟风国外的战车的阶段。“这一点,还真的没办法。”
“为了接下来的战斗,所以,为兄想买一些机枪与大炮,这个,总没有问题吧”
“自然。”
“原本听闻,军统一直有从你们师采购火炮”
“嗯。”
“可惜,军队众多,分摊下来,也没有多少。”杜聿明叹气。
周卫国眉头稍微皱了皱,“这倒是,国内部队确实也多,分下来,也确实不多。第五军的装备,在众多部队之中,应当还算得上是好的。”
杜聿明点点头,“没办法,谁叫我们是农业大国而不是工业大国,否则,何以被日本这工业国打成这样。”
“诶。”周卫国轻叹,研究院倒是成立了,国共合作之下,周卫国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成事,说不得,最后还会变成政治牺牲品。
……
白宫
“史迪威,你此去中国,肩上的任务很重。”罗斯福坐在轮椅上,看着史迪威,“你的职务,包括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美国援华物资监督、美国政府出席重庆军事会议代表、中国战区与南太平洋战区间联络员这六项,你要记住,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是蒋,最了解日本人的,也是中国人。”
“请总统阁下放下。”
“嗯,你在中国也待过一段时间,大抵也知道一些东西的。如今日本人在东南亚肆虐,不仅仅打了英国人的殖民地,更打了我们美利坚的地盘,这对我们美利坚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因为他损坏了我们美利坚人的利益。”
“中日战争,大概前前后后已经有十一年了,如今,在中国,日本人亦不敢轻举妄动。对于太平洋地区来说,中国人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
“是的,总统阁下。”
“现在军情紧急,你就带着你的人,尽快赶往中国吧。”
“是!”
……
2月底,史迪威偕其参谋人员及部分警卫人员从美国纽约启程赴任。
在众人的目光都关注在新加坡的时候,日本人选择了穿越泰缅边境高耸的山脉,从南部发起进攻,而缅甸南部仅配置了缅甸第2旅与一支边防部队。
……
日军南方军指挥部
“司令官阁下,第55师团已经成功穿越了掸山山脉!”
“哟西!如此一来,只要打下缅甸的一座城市为基点,我们艰苦的战斗,将会变得轻松一些!”
“嗨!”
“告诉勇士们,快马加鞭!中国人已经进入了缅甸!”
“嗨!”
事实上,对日军来说,他们也深知,无论从作战距离,还是从地形与补给来说,缅甸之战必将是一场苦战。纵贯泰缅边界的掸山山脉,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纵深延绵,净是森林。为了尽早赶路,日军以步兵为先,开辟羊肠小道,翻越山岭,把大炮留到以后输送。作为先遣队的第55师团步兵第120联队的“冲支队”很意外地发现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并且,在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中,他们占领了缅甸南部的土瓦。
事实上,这有一些讽刺。
英美想要保护的殖民地的百姓,对小鬼子,倒履相迎。
在这些殖民地的百姓看来,英美的人,才是敌人。
而日军,是来解救他们的。
周卫国自然不管这些,他只在乎,打不打鬼子罢了。
经过了近10天的长途跋涉,周卫国等人也终于抵达了仰光!
时间,也到了3月初。
764.史迪威(一)
周卫国与杜聿明都有些无奈,对他们来说,这完全都是瞎折腾。
至于为什么,周卫国已经猜到部分原因了。史迪威刚来,就对委员长只将美国的援助物资只分给很不满意,公开与蒋委员长叫板,加上又在其他一些地方有所分歧,导致了这样的事情。
事实上,远征军的司令,应该是卫立煌,不过,卫立煌没有到任。而杜聿明,原本也早就应该是远征军的副司令的,也到了现在才成为了副司令。
一只蝴蝶煽动的翅膀,不同在此刻已经有所体现。
“指挥部的命令,你我,也没有办法,只能回去了。”杜聿明叹气,“昨日就有同事电报于我,言明联军参谋长史迪威将军与委座似有不合,看如今……”
周卫国也无奈,但好在,第五军已经抵达仰光,即便日本人攻来,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办法拿下仰光。这样,仰光的物资也不会变成日本人的,“如今你我回昆明倒不是什么问题,反正大军已经在仰光了,毛淡棉虽说被日本人打下了,可仰光终归还是在我们手中。中国人,善守。这一点,哪怕日本人也不能否认,所以,我们的心,已经可以放下一半了。”
杜聿明点点头,“没错,大军已经到了仰光,这成功,就有了一半。”
以第五军的实力,要守住仰光,还是可以的,只要没有什么太大的变故。“还是一句话,英国人不可信。”
杜聿明沉默半晌,“此事,我会认真叮嘱安澜他们。”
“好。”
……
3月9日,昆明巫家坝机场有飞机往南起飞。
“大哥!”周卫国看着朱子明,“辛苦你了。”
“诶,这有什么辛苦的”朱子明拍了拍周卫国的肩膀,“他nn的,这儿真热啊!”
“哈哈。”周卫国大笑,“杜大哥,我给你介绍,这是我的结拜大哥,朱子明,如今领了我独立师空军的一个团。”
“你好,杜聿明。”杜聿明伸出手。
朱子明也笑呵呵的伸出手,“朱子明。”
然后,杜聿明打量了一下听着的飞机,眯了眯眼睛,“卫国老弟,朱老哥,你们这是,藏了秘密啊”
“哈哈哈!”周卫国再次大笑,“只身出来,自然要有些准备的,不过,如今刚好派上用场罢了。”
随后,周卫国与杜聿明就登上了一架运输机。
等周卫国等人再次走下飞机的时候,红日西落。
“真是没有想到,这就,又回来了。”杜聿明无奈摇头,“世事变化啊。”
“还是国内的空气好闻啊!”周卫国深呼吸,虽然只是去了缅甸,还只去了十多天,但确实,云南这边舒服多了。
“哈哈,有你这想法的,真是不多了。”杜聿明叹气,“有多少人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又有多少人觉得,外国的空气都比咱们的好”
听了这句话,周卫国就有些苦涩了,这种情况,一直到了后世,还是没有什么改变。事实上,在这个时代,国外的空气绝对不会比国内要好。因为这个时候,刚好是发展工业的时候,国外工业发达,空气质量能比这个时候的中国好是不可能的。
可到了后世呢中国才发展起来,而国外已经进入了治理阶段,这才反了一反。
但国人的想法,很难改变。国外二字,对有些人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一旦什么东西,带上了国外二字,就立刻变得高大上了。
甚至于,这些东西或许是缅甸、泰国、印度等地,而非欧美。
“这种想法,也是百姓们经历了太多苦难罢了。”周卫国叹气,若非近百年来,中国势弱,百姓们也不会有这种想法。
加上,后来的许多标语,赶超欧美什么的,从侧面,也就说明了的确是不如欧美国家。国人崇尚外国的东西,也是正常。
杜聿明叹气,“确实如此,清末以来,至现在。”
&nb
765.史迪威(二)
对于史迪威的客气,周卫国倒是相当意外的。
而且,史迪威的中文说的相当标准,如果不是看到史迪威的面容,周卫国会以为,这话是一个地道的老北京人说的。
“参谋长客气了,卫国才是有幸能见到参谋长阁下。”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一点,周卫国也知道,不管史迪威与蒋委员长有什么样的过节,至少,史迪威的态度让他舒服许多。要知道,他刚来指挥部的时候,那可是坐了冷板凳的。
“哈哈。”史迪威笑了,“中国人爱讲虚话,也就是客气话,但我史迪威的话,却不是虚话。我是早就想见一见你这位闻名世界的周将军了。”
周卫国也笑了,“那参谋长也见到了。”
“哈哈哈。”史迪威大笑,“此次将你召回指挥部,是认为你的眼光与才能,应该更适合放在大方向上,而不是领兵出征,亲上前线。”
“其实,卫国倒是觉得,在指挥部与前线,都是一样的。”周卫国无奈的笑了,不过,回了指挥部,还是得缓和着点关系,不然,中美真要闹僵,也不好看。他可不希望,因为自己这只蝴蝶,让原本没有的变故都出现了。
“诶。”史迪威叹气,“我前些天在重庆,与你们蒋委员长等人开会,指出了我美利坚援华物资的分配问题。”
周卫国是真的震惊了,原本只是从史书上资料上看到有这么件事儿的,没有想到这位真的是狠人啊!“结果,没有结果吧”
史迪威苦涩的点头,“事实上,整个会议室,在我说出这些话后,就陷入了一片沉默。你们的委员长,更是直接进入了下一个议题。”
周卫国揉揉眉心,“参谋长,中国的形势比较复杂,国内如今,不论是国民党还是,都在抗日。但对于委员长来说,的存在,几乎是他的逆鳞。”
“可虽然如此,若早些时候不是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恐怕也不会有现在的局面吧”史迪威对于中国的一些事情,知道的还是门清的。更何况,美国就是多党制度,才有了大家认为的民主,所以,史迪威也想帮助中国完成向民主的转变,想要帮助。对于老蒋拿援助物资只给自己的部队,史迪威自然是不满意的。美国的援助物资,是给整个中国的,,自然也是中国的!
周卫国点点头,若早些时候没有统一抗日战线,确实,现在的局面恐怕就要糟糕。以委员长的性子,恐怕,不会放过打压的机会。因为一直以来,蒋委员长的口号都是攘外必先安内。
当然,“攘外必先安内”,并不是蒋委员长发明的。其最早的出处是宰相赵普在给宋太宗的折子中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当内外交困,面临重大统治危机时,历代统治者为应付危机、维护统治,常常以安内为中心,“安内”、“攘外”并举。于封建时代来说,这必然是一剂很好的良药,因为,那是封建时代。那个时候的皇家,自然不会让权力旁落。
可到了近现代,各种民主革命不断发生,中国也已经没有了皇帝,加上日本的倾轧,中国的形势其实已经相当糟糕。特别九一八事变后,蒋委员长没有组织抗日,而是继续剿共。
“没有想到,参谋长竟然对中国的事情如此熟悉。”周卫国笑了笑,“很让人敬佩。”
“你也不用夸我,这在我们美国人看来,是很平常的事情。”史迪威摆摆手,“有竞争,才会有各种良性循环。在我看来,国民党,已经是朽木了,难以再生。中国之希望,在于。国民党中,不知有多少人自私、,这些已经太过严重了,而且
766.燃烧的仰光(一)
听了史迪威的话,周卫国也无奈的笑了笑,“事实上,就是怕仰光陷落,我们才一路急行。”
“哈哈哈。”史迪威大笑。
说句实话,周卫国对史迪威的印象不差。事实上,在士兵眼中,史迪威是一个好将军。警卫队为了史迪威专门设有一个班负责西餐制作,结果呢,史迪威说要入乡随俗,他喜欢吃馒头,并且,排着队与士兵一起打饭。还与一名四川的士兵学说川化,惹得士兵发笑。至少,相当平易近人。
所以,到了现在,在亲眼见过史迪威并与之交谈后,原本对史迪威有的一些成见也消失无踪,周卫国不知道历史到底是如何的,但至少,他接触的史迪威,是真的幽默风趣,很灵活的一个将军。也难怪史迪威在美国的军队里发展的顺风顺水。
两人又聊了近两个小时,史迪威看了看手表,无奈的笑,“没有想到竟然已经这么晚了。中国有句古话用来形容我现在的心情很贴切:相见恨晚。”
“参谋长阁下客气了。”与史迪威交谈了这么久,周卫国才觉得,这个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他以前从史书、资料上看到的一个历史人物,“时间已晚,在下就先回去了。”
“好的。”
回到自己宿舍的周卫国,开始思考起来,史迪威的意思,他大概理解了。因为他的立场,史迪威才会召他回来。原本,中美的文化就有差异。
史迪威要的指挥权,只是表面上的指挥权,这一点,史迪威是不知道的。老蒋认为的指挥权,则是我会让你指挥,但是你得听我的。
以至于两人的分歧在后来越来越大,不可调节,甚至还有传闻称史迪威要刺杀老蒋。
不过,能回指挥部也好,史迪威与老蒋的矛盾,他并不想管,他想做的,只是不想让前线的战士白白牺牲而已。
“赵胜。”周卫国喊过赵胜,对他道,“以后,我房间里的这一台电台,就由你来把握,到时候兄弟们传回来的消息,也由你来筛选,你觉得重要的,交给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