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当年秦风
这种服饰是……藏吐蕃人
当下李破军便是抬腿向那边走去。
对于这个七八世纪能与盛唐抗衡的国家,李破军也很是服气的,这么个小国家,气候恶劣,土地并不富庶,国家人口也不多,却是能够成为强盛一时的吐蕃帝国!
这是一个神奇的民族,炎黄的血脉果然不是盖的,即便是在那种恶劣的生存环境里也是猛的一塌糊涂,李破军对这个强大的民族是非常敬佩和敬重的。
公元7世纪吐蕃取代了中原王朝在西域的地位,并与阿拉伯人展开激烈争夺。双方战争不断,但是阿拉伯人同样发现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永远也无法战胜的对手。
大唐和阿拉伯一个在东,一个在西。都是东征西讨,灭国无数,唯独对吐蕃人只能干瞪眼。而且吐蕃人的强盛体现在它所面对的是全胜时期的大唐和阿拉伯帝国(后来是回鹘人),这几个国家在7-8世纪处于军事顶峰,却都未能在吐蕃人身上占到便宜。相比其他强盛一时的游牧民族,比如蒙古人崛起时亚欧大陆上已经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对手,因此蒙古人的扩张是顺势而展的。
但是吐蕃人面对强盛时的大唐和阿拉伯人也左右开弓,毫不逊色,有时还是三面开战,后期还要和回鹘人死磕。翻一翻蒙古称霸之前的世界历史地图,在中亚地区你能找出一个像样的对手吗
吐蕃人从一支小部落发展到同时抗衡唐朝和阿拉伯人的大帝国,耗时200多年,从6世纪后期到9世纪前叶,一路伴随唐人、阿拉伯人和鹘人走过了它们的全盛时代。
李破军不由得不对他重视,只因这个民族后来还几次的攻陷了大唐国都长安,是一个可怕又可敬的对手,特别是对那个一代英主松赞干布更是神交已久,如此人物,说不得要较量一番了,刚好,此时的松赞干布应该是与他差不多年纪的。
那个华服青年正与鸿胪寺寺卿唐俭在说笑呢,忽的敏锐的意识让他向右一看,只见得对面过来好大一群人,几十着甲带刀的护卫整齐的在一个少年人后面跟着,左便一个猛壮的勇士抱着两个大棒槌跟着,右边一个汉子手握腰刀步步紧跟。
再看那为首的少年,嚯,当真是人中俊杰,一袭白衣,衣袂飘飘,腰佩玉环,背着手走开,直觉得一股子气势油然而生,青年更是觉得这少年那目光似乎正是看着他。
这时莒国公唐俭见得青年挺住脚步,笑问道:“赞普,可是有何事”
那红膛脸青年优雅的一笑,侧身一让,直看着李破军来的方
第三百六十六章:吃惊的囊日论赞
366.
吃惊的囊日论赞
唐俭见了李破军还是如此讲礼,堂堂储君还跟他见礼,心里也是一暖。
一旁的红脸赞普见了这君臣二人如此和睦有礼,心里也是不由得向往,这才是中原王朝啊,我们吐蕃要学的还有很多啊,怪不得我的骄子松赞如此喜欢唐国文化了。
这时,唐俭倒是也没忘记他外交部长的职责,也是不敢失礼将一国之君给晾在这儿。
只见得他刚要跟李破军介绍的,却是眼睛一转直向那红脸赞普介绍道:“赞普,这位便是我大唐储君,太子李破军殿下”。
那红脸赞普见得唐俭如此介绍,心里也是暗骂,但是也由不得他,只得温和一笑,上前一步,有模有样的拱手的拜道:“小王吐蕃赞普囊日论赞见过上国大唐太子殿下”。
李破军听得一惊,吐蕃赞普那不是吐蕃国君嘛。
向我行礼一看唐俭等鸿胪寺官员那洋溢的笑容,李破军心中一动,嘴角也是一扯,这些外交手段真是软刀子啊。
当即侧身让过,风度的回了一揖,“原来是吐蕃赞普阁下,有礼了”。
唐俭见得李破军侧身让过了也是心底暗赞一声,殿下果真聪慧过人啊。
如果李破军硬是接受了囊日论赞这一礼,虽是没多大问题,但是被那群言官知道了怕是少不得又参一笔了,毕竟人家是国君,你是储君,这可是差得一个级别呢,人家吐蕃再是一个小国,倒也是有些主权的一个国家啊,还没有向薛延陀几个部落那样称臣呢,人家的国君可是名义上跟李世民是对等的,你生受了人家君王之礼,这可是僭越了的。
囊日论赞见得李破军这般风度,也是心中顿时一暖,他没想通李破军为啥不受他的礼,只知道面前这位太子殿下谦谦有礼,翩翩风度,当真是俊杰啊,我们吐蕃怕是只有我儿松赞能与他比较一二了。
当即便很是热情的与李破军寒暄着,李破军也是从容的应对着。
李破军也没忘了一旁的唐俭,这位可是大唐重臣呢。
“不知唐公和赞普这是”
李破军指着鸿胪寺衙门说道。
唐俭闻言回道:“殿下,赞普为参加观摩我大唐登基大典,连日来一路风尘昨日方到,今日臣鸿胪寺设宴招待,以洗赞普风尘”。
囊日论赞也是在一旁的微笑着赞美道:“上国繁华美丽,简直就是如同我们吐蕃传说中的香巴拉王国一样的神奇”。
李破军听了一挑眉,香巴拉王国这不就是香格里拉吗,藏地传说中的圣地,在吐蕃心中,香格里拉就是所有美丽的自然景色的结合——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财富——那里富含金矿和纯净空气的汇萃地,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美好理想的归宿。香格里拉就是吐蕃人心中一个理想中的国度了,一种和谐、宁静充斥其间。
李破军前世在藏地高山雪川中训练多时,基地便在哪儿,也是精通藏族的,知道这些本地传说。
当即眉头一挑,笑道:“是吗,香格里拉确实是个美丽的地方”。
然而李破军这话一出,在场众人都是愣了。
唐俭等大唐官员一脸惊讶的看着李破军,而囊日论赞一愣之后,惊呼道:“太子殿下,您会说我们的大蕃语”
李破军笑着点了点头,直说道:“久仰吐蕃之名,自当学之一
第三百六十七章:殿下真乃神人也
367.
殿下真乃神人也
李破军看着愕然不已的囊日论赞也是有点疑惑,怎的我问个人就这个样子了。
直挥挥手道:“赞普,莫非是没有听过这人”
囊日论赞反正过了,直惊讶道:“我的天赤诸王啊,这……,殿下,你怎么知晓我儿姓名的还知晓我儿的乳名弃宗农啊”。
天赤七王是指吐蕃王统的第一代至第七代赞普。因他们的名字中均带“赤”字而得名。因为历代都修习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此七王因具有断证功德,便以彩虹之光为道登成就(即大圆满虹化),故称为天赤七王,吐蕃王室多钦拜这天赤七王。
囊日论赞这话一出,该李破军愣了,啥玩意儿我儿松赞干布是这家伙的儿子
这么凑巧啊,刚好松赞干布他老子这就来大唐朝拜就碰上了。
对于囊日论赞这么吃惊,李破军也只得忙敷衍说道:“原来松赞干布是赞普的王子,我却是不知”。
囊日论赞脑子里还在嘀咕,这位唐国太子是如何知晓我儿的乳名的,要知道这乳名只有他阿玛啦(母亲)会喊的,而且松赞从未出过甲马宫的。
“不知道殿下何以晓得我儿松赞的姓名的”囊日论赞是个直汉子,不懂就要问。
李破军闻言只得随口说道:“曾经遇见过一支吐蕃的商队,曾言吐蕃有一杰出少年,名叫松赞干布,文韬武略,堪称人中俊杰,甚是了得,呵呵,神交已久,故而才有此一问,却不知此等人杰竟是赞普之子,当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囊日论赞一听,眉开眼笑,虎父无犬子对对,就是如此,唐国的语言真是精辟。
番人豪爽直接,不知道客气,听着李破军的赞美话竟然是笑着受了,看的唐俭等人都是脸疼不已,麻蛋,就不知道谦虚点。
“不知松赞现在何处甚想与他把酒言欢”。李破军看着已经问了,就得问点有用的啊。
囊日论赞闻言脸一扯,直说道:“呃……殿下,小儿年才九岁,现在大蕃王宫呢”。
李破军听得一愕,松赞干布这时候才九岁啊,原来比我要小一点啊。
当即也是说道:“他日赞普定要让松赞来我大唐游玩一二,听闻松赞喜好我汉家文化,我可与他一同前往国子监进学”。
李破军作为地主,做出了邀请。
囊日论赞听了忙是喜不自胜的应着,李破军见着左右无事了,便和唐俭等人告退一声便走了。
李破军刚走,正打算跟唐俭说话的囊日论赞又是一怔,喜好汉家文化……他,他怎么知道我儿喜欢唐国的文化。
天赤王啊,难道又是那些可恶的商队说的吗,我王宫之事他们怎么这般清楚,不行,回去得下令严查王城里的商贩了。
唐俭这时上前邀道:“赞普这边请,宴会已准备多时了”。
囊日论赞应着抬步走了,忽的,又是回头看向李破军远去的背影,好奇的问道:“唐大人,不知贵国太子殿下多大年龄怎的如此博学,我大蕃语言说的如此通畅,更是知晓我大蕃习俗文化”。
唐俭等人听得一阵恶心,那么点边疆小国,荒蛮之地,吐蕃而已,竟是敢称大蕃,还文化,尔等夷狄,不识圣人教化,蛮夷而已,有何文化。
当然
第三百六十八章:登基大典(一)
368
.
登基大典(一)
李破军溜达了一会儿皇城,见着不管是三省还是几部衙门,都是人来人往的行色匆匆的,人家都是忙活着明日的登基大典呢,见着他来了还放下手中的活儿去拜见他,好不耽误。
有些机灵官员说什么恭迎太子殿下莅临指导工作之类的,搞得李破军都汗颜了,只得慌忙逃窜。
自觉无聊的李破军又是回到了东宫,一夜无事。
次日,还未天亮,怕是还没过卯时,即便一向早起的李破军也是还是没醒来,就被小秋儿推搡醒了。
“郎君,郎君,快点,快点起来啊”。小秋儿急道。
李破军迷迷糊糊的揉揉眼睛,翻个身道:“还早着呢,干甚呢”。
小秋儿只得将李破军身上的绸被一掀,急道:“郎君快快起来,大家都登基大典马上就要开始了,内侍在外头等着呢”。
李破军听着一愣,“登基大典”继而清明过来一瞪眼睛就是翻身起来了,这登基大典他这个太子殿下要是迟到了那可就丢人了。
出来洗漱之后,便是好几个内侍拥上来,吓得李破军一跳。
然后又有内侍用托盘将太子冕服端上来,一一为李破军穿戴上,花费足足一两刻功夫,方才将其穿戴好,幸亏李破军八叉闭目站着就当是站军姿了。
“殿下,穿戴好了,您看看宽容合不合适”一个眉清目秀的内侍低声问道。
李破军扭扭脖子,嗯,虽是头上冠有点重,但是也就这样了,他总不能将上面的饰物还取掉吧。扭扭胳膊,衣服系得还行,也就点了点头。
一个稍年老的负责的内侍说道:“殿下,准备好了便随老奴前往太庙吧,卯时天亮便要祭祀了”。
李破军闻言问道:“父皇呢”
“大家已经先去了”。
李破军要点点头就抬步走的,忽的,小秋儿拉拉李破军的衣袖,又是朝那老太监说道:“还请王公公外间稍待一二,殿下这边就来,不会误了时辰的”。
那王公公见状也是一礼便是出去了,开玩笑,这位小娘皮跟着殿下多年,亲昵得很,说不得就是未来的太子侧妃呢。
等老太监出去了,李破军直疑惑的看向小秋儿,小秋儿直狡黠一笑,溜到一旁桌上便,将桌上一个蒙着绢布的托盘端过来,李破军很是好奇这托盘里是什么,只见小秋儿变戏法般的扯开绢布,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些桂花糕。
“嘻嘻,郎君容易肚饿,我昨夜便是将桂花糕准备好了,这大典可是得要一大天呢,郎君先吃点垫垫”。小秋儿眨巴着眼睛说道。
李破军听了不由得心中一暖,还是秋儿体贴啊,将秋儿一把拉过拥入怀中,小秋儿嘤咛一声,便是忙说道:“哎呀,郎君快点吃点,王公公他们还有太子车驾可还等着呢,别误了时辰”
。
李破军忙是饿死鬼一般的塞了七八块桂花糕,咽下去,又是端起茶壶来灌,小秋儿看的直捂眼,这郎君吃东西怎的总像军中丘八一般,狼吞虎咽的,真丢人,又是上前夺过茶壶,“哎呀,别喝多了水,大典可不能如厕”。
李破军一愣,直是苦笑,就要出去,小秋儿又忙是几步赶上来用手绢擦擦李破军的嘴角残渣。
李破军推出房门,阔步走去,外间的王公公等人眼前一亮。
只见得李破军头戴通天冠,额上白珠垂九旒,两边红丝带做帽带,头顶犀角簪导一头黑发,青绵当做两耳旁饰物,一身红黄明袍,腰系玉带钩,脚蹬云头锦履,这太子冕服着在一表人才的李破军身上甚是威风。
&n
第三百六十九章:登基大典(二)
369.
登基大典(二)
李破军随着王内侍去了侧殿,来到侧殿休息之所,还未进门,便是听了尉迟恭那粗大的嗓门儿了。
“哈哈,至尊今日登基罢了,就该是我等讨赏之时了,程胖子,你想要点啥”
李破军闻言绝倒,居然还有当面要赏赐的,这尉迟恭真是心大。
又是听见程知节那正义凛然的声音:“哼,就你这无知的铁匠,天天想着赏赐,我等这是辅佐圣主,开创千秋基业的,能用赏赐来衡量吗”
李破军听得又是一愣,这程知节不愧是世家子弟出身,正经起来说话还一套一套的。
这时,那王内侍对着李破军一礼便是转进询问道:“大家,太子殿下求见”。
王内侍一问过后,便是听得李世民那恢弘气度的声音响起:“噢,来了就进来吧”。
李破军这才转进门去,对着主位端坐的李世民拜道:“孩儿见过父亲,父亲早安”。李世民早已经习惯了这特殊的请安,挥手说道:“好啦,坐会儿吧,过不一会就要祭天了,别又跑没见了”。
李破军摸着鼻子退下了,这话说得,搞得我跟个皮娃子似的。
又是对着右边首位端坐的白白胖胖的长孙无忌拜道:“见过舅舅”。又是团团一拜道:“诸公有礼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