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至高使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梦入洪荒
    贾连庆沉吟片刻,立刻拨通了吴俊豪的电话:小吴啊,刚才招商局的聂青云给我打电话告状说你让他立刻终止和日本投资商之间的谈判?

    吴俊豪听到是贾连庆的声音,连忙十分恭敬的说道:贾书记,的确有此事,我之所以要求他立刻停止和日本投资商之间的谈判是因为我认为,他和日本三棱集团等三家日本投资商签订的合作意向书严重损害到了我们宁康县的利益,对于日本投资商太过于放纵了,而且合作意向书里面有很多的可以被对方利用的漏洞。

    贾书记,您不是一直教导我吗?作为一名华夏的官员,我们可以有一些缺点,我们甚至自私一些,但是,在涉及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首先要考虑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贾书记,您的教诲我至今依然言犹在耳,正因为如此,我坚决反对聂青云和三棱集团所签订的合作意向书,这是一份彻头彻尾的拍脑门就决定的合作,这绝对是聂青云为了自己的政绩而完全无视我们宁康县利益的一种卑鄙无耻的行为,甚至说得严重一些,这份合作协议如果要是获得通过的话,一旦公布,我们宁康县甚至连您都要承担老百姓的唾骂,贾书记,我不希望您成为众矢之的,我不希望我们宁康县成为众矢之的。

    贾连庆听到这里不由得眉头一皱:哦?还有这种事情?

    贾书记,您可能还不知道吧,李天逸那边得到了这次市招商局和日本投资商之间的合作意向书之后,已经向我明确表示,如果这份意向书我们宁康县如果有任何人要是在上面签字的话,那么他会直接将这份合作意向书的原文全部在网上发布,甚至包括合作意向书的复印件也将会公之于众,他不会对此事做出任何的评论,但是,他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相信老百姓会对这个事情做出自己的判断。

    说道这里,吴俊豪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贾书记,您想想看,李天逸那可是一条疯狗,那家伙做事从来不按规矩出牌,如果他真的把这份合作意向书公之于众的话,那么我可以肯定,凡是在这份意向书上签字的凤凰市官员将会成为老百姓千夫所指的对象,承受千古骂名,贾书记,我不想承担这个骂名,我更不希望您承担这个骂名。我非常清楚您让凤凰市招商局接触日本投资商的目的是希望把这三个日本投资商留在我们宁康县,毕竟这三大投资商的的确确在我们华夏很多地方都有一些大型项目,但是,我认为,我们就算是再需要资金,也不能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作为交换啊。我相信,您的初衷绝对不是这样的。

    不得不说,吴俊豪实在是太了解贾连庆了。

    贾连庆非常非常珍惜他的名声,现在,他把说服的重点放在了名声上面,直接击中了贾连庆的心脏。

    贾连庆一下子就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其实有一点吴俊豪没有说错,他之所以让聂青云去把日本投资商给拉回来,甚至可以妥协一些条件,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政绩,但是,如果因为政绩而导致自己背上千古骂名,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

    贾连庆沉默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他沉声说道:这样吧,你把那份合作意向书发给我看一下,我倒是要看看这个聂青云到底是怎么和日本方面谈的。如果实在是太过分的话,这个字我是绝对不会签的。

    其实,贾连庆这样说完全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台阶。

    之前聂青云已经简单的把谈判中的一些妥协要点跟他汇报过了,他也是口头上同意的。

    在他看来,这样的妥协其实对凤凰市整体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李天逸虽然离开了宁康县,竟然还留有后手,竟然能够逼着吴俊豪来跟他摊牌,如此看来,这个李天逸还是很有手段的。

    挂断电话,贾连庆陷入沉思之中。

    李天逸的这个后手还真是让他难以应对。如果李天逸是一个在乎仕途前程的人,那他可以有一万种办法来对付李天逸,但是,李天逸却偏偏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头青。在自己手中,这小子都有两三次被就地免职了,结果呢,却偏偏每一次这下子都能化险为夷,这也是咄咄怪事。

    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

    这时,贾连庆的手机又响了起来。

    电话是聂青云打过来的。

    贾连庆那叫一个闹心啊。但是这个时候,这个电话他还不能不接。

    电话接通之后,聂青云声音中带着几分焦虑的说道:贾书记,吴俊豪那边是什么态度。

    贾连庆苦笑着说道:小聂啊,这件事情有些麻烦啊,李天逸那边已经拿到了你们和日本方面签订的合作意向书,他直接跟吴俊豪摊牌说如果宁康县谁要是敢在最终的合作合同上签字,将会成为宁康县的罪人,承担千夫所指的骂名,因为合作协议一旦签订,他将会把合作协议的内容发布到网上,让网民来进行评价。

    我草,这李天逸是不是疯了啊,难道他就不顾忌一下带来的恶劣影响吗?聂青云气得直接爆了粗口。

    要知道,如果自己能够签订这个合作协议,这将会是他招商局任上最辉煌的政绩,凭借这个政绩,再加上贾连庆的提拔,晋级副厅级妥妥的。

    贾书记,那我们怎么办?聂青云有些气急败坏的问道。




第233章 观念冲突(上)
    贾连庆叹息一声说道:小聂啊,现在这个事情你千万不要着急再往前推进了,现在先原地拖延一段时间,我们需要好好的想一想办法,看看有没有转机,否则的话,一旦强行推进,被李天逸这个愣头青给一搅合,后面会非常麻烦。如果谁要是真的承担了千夫所指的骂名,尤其是承担了卖国贼的骂名,那么可以肯定,这个人的仕途之路也就走到头了。

    聂青云闻言唯有带着几分悲愤的苦笑着说道:好吧,那我这边先去拖延日本人一段时间,不过贾书记,这个时间可不能太长啊,否则的话,日本人一旦决定放弃我们凤凰市继续去其他地市考察的话,那么我们可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贾连庆点点头:这个事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啊,李天逸这个人不简单啊,小聂啊,你和吴俊豪都得向人家李天逸好好学习一下啊,他最让人头疼的便是这种悍不畏死的气势,如果你和小吴都有这种气势,那该有多好啊。

    对于贾连庆的最后这句话,聂青云没有去接,因为他接不上来,贾连庆和他都清楚,不管是聂青云也好,吴俊豪也好,他们也都算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人了,对于官场的规则潜规则门清,所以,他们做事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和套路。他们做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虽然遇到像这次天大的政绩的时候敢放手一搏之外,平时的时候,宁可不做也不能做错。

    因此,要想让他们像李天逸那样悍不畏死的不顾仕途前程的一根筋的去做事,那么他们不敢想象自己的结果如何。

    再次挂断电话,贾连庆真的有些头大了。点燃一根烟,一边狠狠的吸了两口,一边在办公室内来回来去的踱步。

    过了半个多小时之后,他这才再次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老王啊,你们省委党校这期处级干部培训班已经开班几天了,现在是一种什么情况?我们宁康县的几名干部表现还可以吗?

    老王是贾连庆的一个朋友,在省委党校担任副校长的职务。

    老王嘿嘿一笑说道:老贾啊,不得不说,你们凤凰市这次可真的出了一个人才啊。

    谁?贾连庆顿时心头就是一惊。

    还有谁,当然是你们凤凰市历史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同时也是白云省现阶段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之一——李天逸!

    我跟你说啊,老贾,你们凤凰市的这个李天逸绝对是所有过往处级干部培训班中最风骚的一个,你是不知道啊,在省委副书记卢金翔同志做演讲的时候,这个李天逸竟然一句话都没有说,便直接将学习班中最有前途的一名年轻干部王冠鹏得罪的死死的。

    随后在几次分组讨论中,这个李天逸竟然展现出了相当不凡的雄辩才华,在对一些政治事件的分析中往往能够语出惊人,而几乎每一次的分组讨论,王冠鹏都会和李天逸展开针锋相对的讨论,而且两人几乎每次都不分轩轾,不相上下,这让很多老师和同学们相当震惊,两人现在已经被评为这一届学员中的风云双杰,很多人对两人的前途都十分看好,有人赌李天逸将来会成大器,而有人则赌王冠鹏将来会成大器,基本上支持两人的人数一半一半,因为这两人的存在,现在整个学习班已经分成了两个小团体。

    啊?还有这种情况啊?那依你的判断,李天逸会赢还是会输?贾连庆问道。

    这个真不好说啊。李天逸的才华毋庸置疑,这小子谈起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都颇有见地,不过他的毛病是说话做事太直,做事不给别人留有余地,这样比较容易得罪人。

    相反的,王冠鹏做事老练,和人相处往往能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再加上他的才华和年龄优势,现在已经在学习班中笼络一批朋友。老王只能客观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贾连庆知道这个消息,心中不由得一动。

    这时,老王看了看时间,突然说道:哎呦,老贾啊,我不跟你聊了啊,这次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次小组讨论马上就要开始了,这一次的小组讨论不仅学校所有的副校长们都要到场,就连省委副书记卢金翔同志也会亲自到场参加,而且这次小组讨论的题目就是由卢金翔书记亲自拟定的。我得马上过去了,不能迟到了。

    好的,你快去吧,等回来之后立刻把消息告诉我啊,我对李天逸的事情还是比较关心的,毕竟是我们凤凰市推荐上去的干部们,他表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丰厚的形象。贾连庆十分虚伪的说道。

    好,那回头见。

    老王说完,挂断电话,快步向着省委党校第三教室走去。

    此刻的第三教室已经被重新布置了一下,所有的桌子按照矩形进行布置。

    矩形的长边两侧各坐着一半学员,这些学员是由班主任按照之前观察的立场进行编排的,每张桌子上都有每个学员的铭牌。

    基本上,和李天逸关系不错的立场比较接近的人坐着东边一排,和王冠鹏关系不错立场接近的人坐在西边一排。矩形两侧则坐着的是省委领导和党校领导,后面还有一些列席座椅,那些是给省委党校的一些老师们坐的。

    随着讨论会时间的临近,所有学员们陆陆续续开始进入会议室,李天逸是和同宿舍的黄旭栋以及几名关系不错的学员朋友一起走进来的,李天逸的位置是排在最边上的,因为他的年龄最轻,级别也是最低。

    坐下之后,李天逸便拿出手机开始查看当天的新闻。尤其是查看关于凤凰市宁康县的新闻,白云省的新闻他也会关注。

    而与李天逸的待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冠鹏的座位拍在对面中间偏左的位置,因为他是实打实的正处级干部,而且是仅次于李天逸的处级干部,在所有正处级干部中,他是最年轻的。

    在官场上,做任何事情都是要讲究座次排位的,这一点,没有任何人马虎,因为一旦马虎了,是极其容易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的。而很多领导对于这种座次排位也是相当重视的。

    过了十多分钟的时间,所有学员都到齐了。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即,卢金翔在省委党校各位副校长和专家学者教授们的簇拥下走进会议室,坐在了写着他铭牌的位置上。

    众人全都落座之后,省委党校第一副校长宣布讨论会正式开始,然后大声说道:下面,有请我们白云省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卢金翔同志讲话。

    卢金翔笑着扫视众人一眼说道:各位,对于你们这段时间在省委党校的表现我已经听说了,你们这一届学员是非常活跃的,甚至还经常出现针锋相对的情况,我感觉这种氛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你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必须要有独立判断事情分析事情的能力,在这里,我要表扬一下王冠鹏和李天逸同志,这两位同志虽然平时针锋相对,但是他们的观点很多时候还是可以获得很多人的认同的,这说明他们的思想和观点也代表了一大群人。这很好。

    当然了,我希望你们双方的针锋相对只是在思想观念上的,在工作上,生活上,还是要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

    好了,多余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我现在宣布一下今天小组讨论会的话题——你如何看待近些年来官场频发的官员非正常死亡状况。请详细阐明你的观点和论据。大家可以自由发言,每个人每次发言时间限制在五分钟之内。

    卢金翔说完,冲着众人点点头,示意众人可以开始讨论了。

    现场一片沉默。暂时没有人第一个站出来表态。因为大家都知道,第一个站出来表态的一旦表现不好,很有可能会被卢金翔认为没有能力,作为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卢金翔的观点在人事调整的时候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个时候,没有人愿意轻易发出第一声音。

    党校第一副校长笑着扫视全场说道:怎么,以往你们不是挺热闹的吗?今天看咱们卢书记来了,是不是有些怯场了?

    这句话说完,效果立竿见影。

    一直憋足了一口气想要在卢金翔面前表现一把的王冠鹏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大声说道:既然各位都如此谦虚,那么我就抛砖引玉,先谈一谈我的观点好了。

    我认为,对于近期频发的官员非正常死亡事件外界的解读有些太过于片面,太过于狭隘,太过于想当然。现在有很多网民因为自身素质和眼界的问题,一看到官员自杀就想到畏罪自杀,一看到官员抑郁自杀就想到官方掩盖真相,一看到女官员就想到权色交易,一看到临时工就想到替罪羊,一看到年轻干部就想到官二代,一看到宝马肇事就想到富二代,一看到点赞就想到五毛,一看到美女就想到干爹,一看到辟谣就想到说谎,一看到名人嫖娼就想到肯定是被迫害。

    我认为,这些网民在思想上是不健康的,至少,他们是思维方式是不健全的,是存在缺陷的。所以,我觉得,要想改变网民们的这种思想意识,必须要加强正面引导,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管制,确保让正能量的新闻占据各大新闻网站的重要板块!

    王冠鹏说完,众人全都看向了李天逸。因为往往这个时候,李天逸肯定会出击回应王冠鹏的。



第234章 观念冲突(下)
    然而,今天的李天逸却偏偏出人意料的保持了沉默。

    看到李天逸不说话,王冠鹏那边的人开始纷纷发言力挺王冠鹏的说法,并对王冠鹏的说法进行补充和完善,很快的,王冠鹏的说法已经变得异常清晰,说服力也越来越强。

    而李天逸这一边,众人看到李天逸一直不说话,也开始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大家已经对李天逸开始有所了解了,知道这家伙不发言则已,一发言必定语出惊人,所以,与其等李天逸发言完了进行补充,还不如尽早的展现自己的想法,在领导面前表现一下。

    等着大部分人全都说完之后,就差李天逸一个人没有表态了,第一副校长看向李天逸说道:李天逸同志,现在就差你没有发言了,怎么样,说说你的想法?

    李天逸笑着点点头:好,那我就说一说我的想法。我现在就想问问各位同学们一句话,尤其是王冠鹏同学,为什么民间会出现一看到就想到的这种思维惯性?各位可曾经认真思考过吗?

    在我看来,之所以民间会出现这样的思维,是因为这代表着老百姓对很多官员巨大的不信任,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在经历了一次次事件之后,老百姓见证了一次次官员说谎一起起媒体曝光在舆论和公众心中累积的负面效应。当某些地方政府在临时工问题上说过一次谎,拿临时工垫背,就别怪公众一看到临时工的说法就哄堂大笑了,哪怕某一次惹祸的真的是临时工。当某一次政府辟谣被拆穿,后来被无情的事实证明完全是以造谣的方式辟谣,那个传言原来是遥遥领先的预言后,就无法阻止公众看到辟谣就想到说谎的联想。

    我认为,究其根源,就在于我们某些地方政府把老百姓当成了傻子,他们依然有着严重的官本位思想,他们依然想要用过去那种当官的是东就是东说白就是白说黑就是黑的思维模式来左右事件的发展进程。

    但是,现在已经是信息网络时代了,在庞大的人民群众的力量面前,谣言是很容易被揭穿的。这种现象恰恰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些地方政府与民间的信任是非常脆弱的。而其结果就是,哪怕是一些显而易见的谣言也能引起塌方式的怀疑。
1...145146147148149...6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