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极品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胡扯
魏长虹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叩首道:“陛下,微臣真的是无心的,真不是故意的,微臣都是让商央这个小人给气的,这才口不择言,陛下饶命!”
王莽目光淡淡的看在魏长虹的身上,不作不死这几个字用在魏长虹的身上,正好。
王莽还没说话,商央则开口道:“启奏陛下,魏长虹口不择言之下以赵高比喻微臣,那说明在魏长虹的心中,他早就这么认为臣是赵高,这才心急之下,未经思考,把心中的真实想法透露了出来,臣近日曾听闻魏长虹此人对朝廷国策颇多怨言,时常在,家中,甚至衙门中公开诋毁朝廷,原本臣是不信的,今日一见,臣却不得不信!”
商央的话简直火上浇油,要把魏长虹往死里怼,魏长虹脸色都白了,指着商央道:“商央,我魏长虹与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何必如此害我!”
“商央,一片公心,从未有害人之心!”商央淡淡的看了眼魏长虹,心底却摇了摇头,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保着自己河道衙门的一亩三分地,也不看看现在都什么形式,心里还打小九九的人是活不长的。
百官们面色各异,心知若说魏长虹之前还有一丝活路,那
第163章 朕的意思你懂了吧
冤枉
这个朝堂谁都能说冤枉,魏长虹还真不能说冤枉,河道衙门之肥早就令人眼红,而河道衙门的封闭性更是让人眼红的同事,无可奈何。
现在河道衙门的总河道使魏长虹被拖走了,魏长虹还没被拖出大堂,便有官员出列开口道:“启奏陛下,河道衙门负责全国河道的维护,乃是朝廷重中之重的部门,如此部门不能无主,臣请陛下尽快任用贤能,掌河道衙门。”
魏长虹此刻刚被拖到门口,原本还在大叫冤枉的魏长虹闻的此言,面色一白,挣扎着叫道:“我还没死呢!”
百官们看都没看魏长虹一眼,恶了陛下,又掌握着天大的权力,此刻倒霉,傻子才拉他一把。
王莽看着朝堂中官员们眼中露出的狼看到羊一样的眼神,不由的心中冷笑一声,河道衙门是自己布的局,果子怎么可能让别人给摘了。
商央似乎领会到王莽的意思,直接开口道:“河道衙门事关重大,确实不可无主,臣以为河道衙门当回归正常,不在搞特殊化,河道衙门原本就是挂在工部下面,而河道衙门的工作职责也都在工部的工作职责之内,所以臣认为河道衙门事务当由工部负责。”
“这样工部的职责是不是太大了点”有官员开口道。
“工部原本就负责全国建设,什么时候职责小过。”商央不咸不淡的开口。
“那就暂时由工部负责吧。”王莽淡淡的声音响起,河道衙门的归属也算定了调子,就算有人反对,目前也没人提出来,朝中有分量的人都看出来,这次朝会不简单,不然不会一上来就解决了朝中一股绵延千年的大势力。
至于河道衙门愿不愿意,没人会去管,河道衙门在朝中最大的代言人魏长虹已经被抓了,没有谁会这个时候站出来替河道衙门说好话,更何况魏长虹的被抓也让朝中不少官员起了警惕之心,比如百官之首就在想自己若是有一天落到魏长虹的地步,该如何自处。
宇文凯呆呆的看着这一切,有点懵,他是真技术派,跟朝堂上诸位大人比,情商有点不够用,眼前的局势他一时没看懂,他到现在没想明白河道衙门怎么就突然归他管了。
当然,王莽本身也没想让他想通,他喜欢宇文凯这种情商不太灵光的。
陆博文这时候笑呵呵的道:“启奏陛下,魏长虹比人目无君上已久,常在朝中诬陷他人,所仗者不过他河道衙门的独立特殊性,今日比人旧毛病复犯,又在朝中诬陷官员,但他不知他小人行为,恶人本性早已经落在陛下眼中,圣明天子无过于陛下,臣为陛下贺,为大秦贺!”
“……”群臣和王莽一脸无语得看着陆博文,这家伙为了保住陆远,几乎连一点脸面都不要了。
虽然陆博文通篇未提陆远,但所有人都知道陆博文说来说去就一句话,魏长虹诬陷官员,既然确定魏长虹诬陷,那被诬陷的自然是无辜的,这场朝会一开始魏长虹便告状的陆远自然是无辜的。
王莽心里对陆博文摇了摇头,看着长孙无忌道:“那个捕头是怎么回事”
我哪知道是怎么回事长孙无忌心里翻了王莽一个白眼,口中则是说道:“六扇门初创,目前还没有总捕头,副总捕头,只设了十八路捕头,并且许诺他们凡立下大功者可得升迁,所以现在十八路捕头全部出了长安城,信阳城的事情若真如陆博文大人所说,那应该是某个立功心切的捕头自作主张做的好事。”
“……”群臣继续无语。
王莽直接道:“这个捕头倒是
第164章 您要为臣做主啊
王莽话音落下,陆博文当时就傻眼了。
他想帮着陆远脱罪不假,但是他不想把陆家搭进去。
别看今日朝堂之上皇帝三下五除二的把魏长虹发落了,又三下五除二的把河道衙门的管辖权放置在了工部。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今日之事完全是打了河道衙门一个措手不及,魏长虹根本没想到皇帝会对他下手,应对不及时,魏长虹一去,满朝文武并无河道衙门的人,也无人想这时候跟皇帝过不去,所以才能这么快把河道衙门的事情给定下来。
等下朝之后,朝会上的事情一传开,河道衙门必定会狗急跳墙,干出什么事情来谁也说不准,毕竟河道衙门还有十二个河道使巡视地方。
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河道衙门屹立在大秦朝这么些年,无人能够插手进去,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时候谁插手此事,谁就是跟河道衙门过不去,河道衙门必定会统一所有力量群起而攻,而陆博文并不想和河道衙门对上,或者说他不想陆家跟河道衙门对上。
可此事到了现在,他却不知不觉间被架了起来,皇帝把陆远和王文贵绑在一起,明摆着要他陆家出头对付河道衙门,否则皇帝便不会放过陆远。
李思说的很清楚,罢官去职杀头!
血淋淋的六个大字,再加上面无表情的王莽,陆博文心头一颤,终于明白自己这是真上了贼船了。
当即,陆博文苦笑一声,道:“陛下,臣替陆远那孩子谢陛下隆恩!”
陆博文虽然没说答应,但既然谢了恩,自然是答应了,王莽面露微笑,道:“陆爱卿,陆远那孩子朕也是很喜欢的,朕常听说陆家有麒麟子陆远生性好学,博闻雅致,乃是当世不出世的年轻才俊,想必陆远定能完成朕的托付。”
“……”陆博文面色复杂的看着王莽,他实在不知道该说啥,甚至不知道此事若是传回平遥,又要引起老爷子多大的怒火,可此时此刻,满朝文武,朝堂之上,他陆博文却只能按着皇帝的意思来。
对于陆博文的反应,王莽毫不在意,直接道:“前有下蔡县县令蔡国华弹劾渭水河河道使王文贵贪腐,朕现令信阳令陆远为钦差,专职查证此事,在信阳的六扇门捕头王老实辅助查证,不得有误!”
“臣等领旨!”陆博文和长孙无忌分别代表陆远和王老实领命。
下完了圣旨,王莽神清气爽,只要想到陆远接到圣旨时的表情,王莽就觉得心情舒畅,这小子一天到晚装深沉,最后不还是落在了朕的手中,只要进了朕的手里,不怕你不老实。
至于河道衙门的麻烦,想必拿捏着陆远的前途,平遥陆家就算不愿意,也得帮着把河道衙门的麻烦给摆平了。
河道衙门之事至此结束,侍立在一边的原太常寺卿,今执法局局长楚风便站了出来,急不可耐的道:“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王莽早知楚风今日定会启奏,这几日长安城发生的事情可是把楚风给愁坏了,当即点了点头。
楚风立马道:“启奏陛下,臣楚风自得陛下圣命执掌执法局以来,夙夜忧担,不敢有丝毫懈怠,对执法局的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一毫不敢轻忽,但奈何臣空有报国忠君之心,可惜小人作祟,让臣无法真正履行执法局的义务。”
“谁拦着你了”王莽淡淡道。
“长安令林国栋!”楚风咬牙切齿道:“此人不知是何居心,臣的执法队员到了
第165章 虢国事
给你做主
怎么可能王莽心道,本来就是让你们两个竞争的,现在你两个才刚开始竞争,就让朕下场拉偏架,那朕设这个局还有什么意义。
王莽有些不悦的看了一眼楚风,李宏闻弦而直雅意,直接上前道:“陛下,臣听说如今为了给上元宫建怡和园,正在城西搞拆迁,此事说起来,即是长安令的职责,也是执法局的职责,不如就让双方以拆迁事项来决定日后如何归置权力。”
王莽眼睛一亮,李宏这老小子脑袋瓜子确实活络,能混到六部尚书的果然都是人才,可惜目前就李宏一个让自己拿捏住把柄,不得不为自己效力。
林国栋心知这是皇帝对自己的考验,而且林国栋善于察言观色,李宏的点子让王莽眼睛一亮,林国栋看的很清楚,当即点头道:“李尚书所言有理,臣同意!”
见林国栋直接点头同意,楚风咬了咬牙,这个时候他可不能对林国栋认怂,也只好点头认可了李宏的提议。
“诸位大人,可有何事需要议一议的了”邓方尖着嗓子开口。
通政司大使公孙言面色有些晦暗,站出来道:“陛下,臣有本奏!”
“奏来。”王莽有些好奇的看着公孙言,公孙言负责通政司,通政司在大秦的官制序列里负责内外奏疏,臣民秘奏以及和各国的通信等事项,非常重要的岗位,但一般事务公孙言往往都是私底下直接向王莽汇报,这样郑重其事的在朝会上上奏,次数非常少,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启奏陛下,臣近日接到密报,虢国和许国暗中勾结,似有图谋,另外,通政司的探子还探得,双方似乎还和南方的叛军有些关联,另外,监视在虢国附近的探子,在截获了一封虢国君主郭长付寄给韩国皇帝的信件。”公孙言说着,从袖口里拿出一封信,道:“这就是那封信,臣不得圣命,不敢看!”
虢国,位于大秦南方边境地区的一个小国,国土面积相当于大秦两个县的面积,国虽不大,但虢国人却生性勇敢,常出天下最出名的能征善战之勇士,虢国人以老虎为自己的图腾信仰,全名皆兵,以山林为依靠,向来是大秦的心腹之患,而许国则是位于大秦南方境内的一个小国,一县之地,虢国和许国互为依靠,多有联姻,有所勾结,并不奇怪,但双方若是跟韩国勾结在一起,就让人愤怒了。
很快,邓方便把公孙言手上的信拿给了王莽,王莽翻开看了两眼,一拍龙椅,大怒道:“郭长付欺人太甚,满朝文武,可有人愿意为朕踏平虢国,生俘郭长付”
王用吉立马站出来,大声道:“陛下,臣王用吉愿往!”
“臣愿往!”其他大臣反应慢点,也都跟着叩首请战,就连都站出来,一脸肃穆,王莽看着满朝文武的样子,不由得摇头一笑,这帮人竟喜欢拍马屁。
挥了挥手,示意百官各归各位,王莽道:“诸位肯定很奇怪,朕为何这么愤怒,实在是虢国欺人太甚,他在信中丝毫不把大秦放在眼中,狂妄的号称三天之内,就能起兵打到长安城,生俘长安城内大秦所有官员,当然也包括朕在内,而且毫不讳言的表示,大秦南方的战乱和他们虢国的暗中计划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如今大秦南方叛乱的源头,河南王王熙如今就藏在他们虢国境内,郭长付还与韩国约定,要商定时间,共同攻秦。”
“虢国居然敢藏匿我大秦叛逆,实在该死!”王用吉红着脸大怒道:“当年就该直接覆灭虢国,杀光
第166章 朕有一个想法
许国。
不同于虢国,许国是典型的小国、弱国,多年来,全凭着许国国君许氏一门硬撑着,多年来许家合纵连横,到处服软,总算是在大秦国境内站稳了脚跟,硬是弄了个国中之国,还让大秦朝廷毫无脾气,而由于许国多年来一直依附大秦,又上交岁贡及时,到底没让大秦给吞并了。
但许国这一任的国君许文强却是野心勃勃之辈,自登基以来,便一直试图从大秦的羽翼下脱离出去,先是推迟了岁贡,后来又以生病为由不入朝朝觐天子,大秦一直想教训许国一番,奈何南方战事未平,许国又毕竟只是个小国,所以便一直没对许国下手。
可惜的是,大秦的一味忍让,反倒让许文强觉得大秦可欺,竟是胆子大到和虢国勾结起来,暗中图谋不轨,那就真是取死之道了。
王用吉一脸可惜的道:“许国,小国尔,若是陛下下旨,臣三天之内便可率大军踏平许国,割许文强头颅献于陛下。”
王莽笑纳了王用吉的忠心,但还是决定先缓一缓,搞搞清楚状况再谈。
兵者,国之重器也,轻易动不得,一动必须得堂堂正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威震天下,否则当徒增笑柄也。
礼部尚书赵信这时开口道:“启奏陛下,今年岁考的士子逐步进京,士子人数众多,远超往年,据开考还有一个月,京城大大小小的客栈会馆便已经住满了士子,如今迟到的士子竟是面临无地居住的窘迫境地,臣请朝廷拨些款项,修筑一些临时性的落脚地,供赶考的士子们居住。”
“怎么会来这么多人”李宏一听要钱,便立马开口,他倒是得到消息,京城客栈会馆不够赶考的士子们居住,但确实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不过想要钱,那他还得问问清楚。
“都是让南方战事给闹的。”赵信苦笑道:“按大秦律,凡是在考士中被录用的,三年之内可得朝廷授予官职,但多年来,朝廷官员人满为患,可谓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士子们得了公民,但却无官可做,时间一长,不少士子便没了考士的兴趣,这两年南方战乱,不少官吏死于战乱,朝廷官员缺额非常严重,这些都让人看在眼里,士子们看到了做官的希望,自然是一股脑的往京城专,另外,南方战乱又导致南方的世家急于在朝廷面前露脸,同时重建他们在南方的势力,所以都派出了很多的士子参考,总之,南方的战乱是导火索,这个导火索让众多世家和士子看到了前途,所以都跑来了长安城。”
“赵尚书说的只是其中一部门,据臣所知,南方战乱之前天下太平多年,朝野上下积累了大量的有学之士,陛下登基以来,励精图治,近日有谋划变法,很多心怀国家的士子,都想赶来京城,为陛下效力,为大秦强盛而出力,这都是士子众多的原因。”长孙无忌虽然年轻,但说话相当老道,瞬间把士子众多归结为天下归心于王莽,这一下就把王莽的地位拔高了无数。
百官对长孙无忌纷纷侧目,没看出来这文雅小子拍起马屁来竟是如此直击要害,王莽对长孙无忌的马屁很开心,直接道:“既然士子们对建设大秦情绪如此热烈,那朕也不能小气了,李宏,算一算,户部还能拿出多少钱。”
“这得看建房子需要多少钱。”李宏苦着脸道,不当家不知材米贵,他这个户部的当家人对目前朝廷的财政状况深感忧虑。
“宇文凯,你是工部尚书,在这方面是专家,你说说要多少钱”王莽把目光看向宇文凯,李宏说的
第167章 赶着给朕送钱
“朕听说长安及附近的商户都很有钱,常有土豪在长安斗富,引为一时之美谈,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此举国建设之际,这些商户是不是该贡献点银钱出来。”王莽开口把他的注意说了出来。
群臣纷纷张大了嘴巴,李宏试探着问道:“陛下莫不是准备加税”
李宏的问题也是在场所有官员的问题,按照朝廷祖制,一切税赋都有定律,轻易加不得也减不得,否则可能会造成国家,动摇国本。
王莽知道这些大臣在想什么,直接道:“朕目前并未打算加税……”
“陛下有加税的想法”直接出声道:“陛下万不可有此想法,商户是直接跟百姓打交道的,百姓所购买的一切商品和日用品都来自于商户,若是对商户加税,按照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商户必定把加的税平摊到百姓的头上,会加重百姓的负担,百姓者,大多愚民也,他们不懂这是商户不肯降低利润而增加商品价格,只会把所有的元气都放在朝廷身上,时间一长,朝廷的名声就会变坏,国家的根本就会动摇,陛下请三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