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极品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胡扯

    “不是京城人。”林国栋显摆似的道:“甚至都不是咱们国家的人。”

    “什么意思”王莽眉头一挑,有些恼怒的看了眼林国栋,朕最恨这些说话说一半的人了。

    林国栋见王莽有些生气,立马说道:“是这样的,陛下,微臣遍查京城,最后发现这女子是月前出现在京城的,京城东门的守卫曾经见过她,当时她还向守卫问路,一看就知道不是京城人。”

    “那又如何判断不是本国人呢”王莽又问道。

    “口音。”林国栋道:“全国各地的商人、士子等在京城人来人往,那守卫能听出各地的口音,从口音来看,不像是本国人,倒像是东边来的。”

    “然后呢”王莽皱眉道:“一个外国人是怎么跟上元宫扯上关系的”

    “微臣暂时还不知道,但是,微臣查遍太平观附近方圆十里,最后终于有人反应曾经在半个月之前看到过这女子。”林国栋道。

    “也就是说,这女子曾经在太平观附近出现过。”王莽凝神道:“那么若是能寻到一太平观的女尼就在好不过了。”

    “陛下英明。”林国栋赞道:“当时臣也这样想过,但不敢确定,不过臣的家人中有人认识在太平观出家的一个女尼,那女尸出现之后,那女尼曾回忆曾有女子和上元宫的贵人们发生过冲突,但不确定是不是那女尸。”

    “所以呢”王莽问道。

    “微臣请陛下授权,臣想去太平观一查。”林国栋躬身道。

    太平观可不是一般的地方,那是上元宫赞助的礼佛圣地,是在当朝太后眼皮子底下的,可不是小小的京兆尹说查就查的,一不小心冲撞了观里的贵人,到时候林国栋这个京兆尹吃不了兜子走。

    所以这小子是来找朕背锅来了

    &




第59章 神犬出世
    王莽神色大喜,避退众人。

    前日里,当王莽从清德坊回来的时候,大黑一口吞下王莽从赌坊里带出来的大块灵石,然后便陷入了沉睡之中。

    这两日,王莽看着大黑的周身先是被浓浓的灵气覆盖,再然后灵气竟是变成石块,将大黑整个的包裹进去。

    此刻,听到那石头碎裂的声音,王莽顿时明白这是大黑要出来了。

    大黑的本事王莽现在还不知道,但是这货已经像王莽证明了他的鼻子很灵,而一条鼻子够灵的狗毫无疑问在这个时候对王莽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咔嚓……

    又是一阵咔嚓声,王莽神色有些激动的看着眼前的石像,这几日打扫书房卫生的宫女们很奇怪书房里多出一块石头,原本是打算给丢出去的,但是在王莽的严命之下,就留在了书房里。

    啪!

    石块突然整个的碎裂开来,露出大黑尺许长的身体,然后大黑出来之后,也没搭理我们,咔嚓咔嚓的就把碎了一地的石块给吃了。

    王莽一脸吃惊的看着大黑,就见大黑没吃下一块小石头,身体就长大一分,等把所有的石头吃完,整个就长到了大概四十厘米长,虽然看上去还有些稚嫩,但已经有了些威武不凡的气质。

    “看什么看,没见过这么帅的神犬啊!”大黑的声音突兀的在王莽的识海里响起。

    王莽点点头道:“确实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狗!”

    汪!汪!汪!

    大黑张牙舞爪的就朝着王莽扑了过来,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王莽也非昔日,神行百变第二式带给了我们绝对的速度。

    大黑速度虽然很快,但总是和王莽差上一丝,再加上力量暴涨,自身短时间王法掌握,虽然追王莽不及。

    狭小的书房内,王莽和大黑左追右赶,如一道道闪电在书房内不断的闪过。

    看着大黑的速度,王莽也特别的吃惊,要知道他现在的速度可是快的不像话,按照王莽可以理解的说法,原本神行百变第一式的时候,王莽的速度大概是百米十秒,最快可以到八秒,现在王莽的速度已经达到了百米五秒,最快可到四秒。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人眨眼的时间是零点三秒,也就说王莽全力奔跑的时候,可以在一眨眼时间内可以跑出去七点五米,一间屋子通常也就七点五米长,你眨个眼,原本在你跟前的人就跑出门了。

    这速度就有点夸张了,夸张的让王莽自己都有些不可置信,但是事实就是如此,而王莽现在震惊的是,自己都跑这么快了,大黑居然还能跟得上自己。

    要知道,体型和速度有很大的关系,虽然不是说体型越大速度就越快,但一个人一步走二十厘米,一个人一步走两米,这差距就很大了。

    这种差距实际就是现在王莽和大黑之间的体型差距,大黑总共就四十厘米的体型,让他迈开了步子又能走多远。

    这狗以后的提升空间相当的大啊!

    王莽感叹一声,然后突然出手入点,伸手一捞,就抓住了大黑。

    虽然王莽的神行百变主要给王莽加持了速度,但是实力并不低,而且作为系统生物,王莽天生是大黑的主子,对大黑有一定的实力加成,所以此刻见证完大黑的速度,王莽便伸手将其抓住。

    毕竟自己一个“皇帝”总不能这么跟一条狗较劲不是

    汪!汪!

    大黑对着王莽一阵呲牙咧嘴,大叫道:“放开本神犬,本神犬要和你大战三百回合。”

    “三百回合就免了。”王莽不屑的道:“就你现在的小身板,你打得过朕吗”

    “该死的,本神犬还没长大



第60章 法家
    贤才!

    有能力的人!

    王莽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的一份奏折,眉头紧皱,王莽眼前的是一份中书省送来的奏折。

    大意是如今朝廷之中没能力的人横行,很多人都是做吃等死,混吃混喝,豪无为国家做贡献,为百姓做贡献的思想意识,甚至于在奏折中直接开地图炮道,整个朝廷所有官员百分之九十都是不合格的,最后得出结果,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所以朝廷必须变革现有的人才选拔制度,甚至是官员考评制度,要为国家选拔出一批真正有能力的好官员。

    一般来说,像这样的奏折很难走到王莽的面前,朝廷总是爱面子的,哪怕里子都烂糟了,但面子还是要维护的,怎么可能让人如此乱喷一气。

    不过通过这个奏折,王莽也看到了自己如今的窘迫,那就是王莽的手上没有何用的人手,尤其是有能力的人手。

    这些日子,王莽主要依靠李岚来帮自己干活,再往外就只有一个正在培养的邓方,然后最多再加上偷偷拉拢的林国栋、王坤等人,再然后就找不到人了。

    而且不仅仅是王莽手上没人,就是朝廷也没有人手可用,最典型的刚刚让大臣们推举户部侍郎,居然推来推去一个合适的人选都没有,最后实在没办法推出个在野的范里。

    范里,自从得罪了朝中一些大臣之后,就被赶出来朝廷决策圈,外放到地方去做主官,然后自去年任满回京述职之后,朝廷便对其再无安排,若不是这次户部侍郎出缺,户部拿不出合适的人手,其他人又不想进户部这滩浑水,范里还得继续在家宅着。

    虽然推范里是大臣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但是管中窥豹,至少也能看出朝廷在人才储备上的不足。

    按照常理,王莽现在只能寄希望于马上就要开始的三年一度的取士,但王莽并不像这么做。

    从范里来看,范里无疑是有能力而且能力非常强的,这从大臣们对范里出任户部没反对可以看出来,而范里这样的人无疑在朝廷中应该有不少,若是能够争取这帮人的支持,朝廷官员的整体水平想来能提高不少。

    现在摆在王莽面前的问题是,该如何让这些政治斗争中在野的大臣重新回到朝堂。

    朝堂之中一个萝卜何止一个坑,但一个坑又何止一个萝卜在盯着,想让那帮被斗下去的大臣们上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王莽叹了口气,眼睛一亮,突然觉得户部方希志的事情是可以效仿的。

    方希志的下台引起的一系列事情,让王莽觉得这里面似乎有机可图,只要能想办法把方希志这样的坏萝卜拔掉,自然可以留出坑来,新出来的坑自然可以安排大臣。

    那么如何拔萝卜呢

    王莽只觉得自己的思路顿时清晰了起来,自己现在要做的是两件事情,一件事是想办法收集自己看不顺眼的大臣的罪证,然后拔萝卜,第二件事是要从不管是在职还是在野的百官中找到自己人安插在萝卜坑里。

    找罪证这件事情,王莽觉得很简单,单一个户部左侍郎就能干下这么多坏事,那其他的官员想来大部分屁股底下都不太干净。

    那么自己该从何处寻访贤才,尤其是有能力而且能被自己所用的贤才呢

    王莽看着手上的奏折,突然道:“宣中书令觐见!”

    中书省,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秘书处,专门负责帮皇帝筛选奏折,毕竟全国这么大,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奏折从全国各地传递到京城。

    仅仅依靠皇帝一人很难看完这么多奏折,所以对于一些非绝密的奏折,就会先交到中书省。



第61章 得一人而半天下
    法家。

    历史上一个曾经闪烁过无数光芒的学派,这个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而他们所认为要想富国强兵,就要制定法律,将所有人都关进法律的笼子里,不别亲疏,不看贵贱,一断于法。

    可以这样说,法家在历史上是带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的,这从各国都制定了法律而使用至今能看出来。

    但是大概在两百多年前,法家的一位前辈玩脱了,他在当时一个大国弄出来的那套法律体系不仅百姓觉得严苛,就连统治者也觉得严苛,而且等统治者发现的时候,已经迟了,严苛的法律导致这个当时天下最强盛的国家一夜崩塌,而在这个大国基础上诞生的三个国家每一个都不比如今的秦国弱。

    这个事情导致法家成了大陆上的过街老鼠,是人人喊打,统治者更是担心法家学者把自己的国家也给玩脱了。

    于是乎两百年来,法家再未在各国当权,当然不当权不代表不出仕,各国官吏,尤其是刑部等用法的衙门,充斥着很多的法家学徒。

    不过这些法家学徒对外从未声称自己是法家,害怕引起仇视,而其他人虽然知道,但法家有用,所以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没看见。

    长孙无忌今日此举,可谓是明目张胆的告诉天下他是法家学徒,他要在秦国,在大陆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王莽对法家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想法,毕竟他的前世所在的世界就是依法治国的世界,虽然法律很多时候没用,但总归是个相对公平的途径。

    王莽对长孙无忌并没有喊打喊杀的想法,不过法家这么派个人跑到自己面前大喊大叫的,自己若还装看不见,那自己也忒没面子了,所以王莽神色冷淡的看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没想到王莽只凭他一言就看出了他的来历,当即叩首道:“微臣启奏陛下,长孙家世受皇恩,忠君爱国之心可昭日月,今天下眼看就要大乱,而我秦国众臣依旧如此不思进取,他日一旦天下大乱,我秦国如何保持万世之基业。”

    看王莽若有所思,长孙无忌再叩首道:“今日微臣愿为陛下之前驱,为陛下祛除奸臣,以法正视听、明是非,为陛下开万世之太平。”

    天下大乱

    若是换了个人站在这里,恐怕此刻已经要和长孙无忌吵起来了,甚至于政见不同的可能都要直接打出狗脑子了。

    不过王莽对此却有不一样的想法,他对天下各国的局势并不是太了解,但他知道自己重生在这个世界肯定有不一样的使命。

    什么使命王莽不知道,但王莽知道一点,凭借着系统带来的优势,他很快就可以平定南方的叛乱,再然后秦国很快就可以富强起来,而他自己也绝不可能仅仅蹲在这称孤道寡。

    不想一统天下,一统八荒**,五湖四海尽为王土的皇帝绝不是一个好皇帝,随着实力的强大,王莽迟早会走上一条对外扩张的道路。

    所以长孙无忌的说法,不仅没有让王莽感到生气,相反王莽感到这货肚里有货,而且和自己臭味相投,不对,是有一样的理想,一条心,自己人。

    自古凡是能跟领导一条心的下属,只要领导不倒台,都不会混的太差。

    但王莽并没有一瞬间面色大悦,和颜悦色,而是继续神色冰冷的说道:“你有些危言耸听了,而且这种国家大事,你一个小小的中书令乱参合什么。”

    “圣人说国家兴亡,匹夫



第62章 三顾茅庐
    商央。

    长孙无忌的师兄,也是长孙无忌向王莽举荐的人才。

    按照长孙无忌的说法,他的师兄那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大才子,放眼天下都是能数的上号的。

    而王莽此刻想的则是他终于想到自己怎么觉得自己大臣们的名字如此古怪,听着这么耳熟。

    难道自己这个大秦是当年那个气吞万里如虎的大秦帝国

    可是怎么感觉不太对头的样子,比如商央听着像商鞅,商鞅是谁,那是帮助大秦帝王奠定万世基业的人物,而李思听着像李斯,那是始皇帝的丞相,而眼前这位长孙无忌又好像是唐朝的人物,而海峰,王莽记得海瑞又名海刚峰,这位好像明朝的重臣,另外刚刚举荐的那位范里,听着像是范蠡,那是帮助越王勾践富国的人物,而且还是经商天才,大富豪。

    至于王坤、蒙毅所在的王家和蒙家,似乎是王莽记忆中那个大秦帝国最重要的两大军事家族,为大秦帝王一统天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还有王用吉、**、李宏,甚至方希志等人,虽然王莽不清楚代表什么,但此刻想来应该都是王莽熟知的历史上赫赫有名之辈。

    这些是“熟人”,而王莽想想自己近来所了解的世界版图,似乎跟自己所知道的春秋战国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除了国家名称有些区别,整个势力划分几乎一样。

    王莽眼神中有些迷茫,看着像是平行宇宙,但又不像是平行宇宙,有种时空颠倒、时空混乱的感觉。

    而且这种高武世界又是怎么回事

    王莽看不懂,但王莽知道若是他想商央是那个商鞅,那商央绝对是王莽此刻所需要的大才。

    要知道这位可是在历史上留下大名的超级政治家,帮助大秦帝国奠定后来一统天下基础的大人物,若是自己能得到他的效忠,那自己岂不是会变成始皇帝

    这么以来,别管他是不是王莽知道的那个商鞅,先把人给弄到手里再说。
1...1415161718...2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