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永世帝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逸之

    殷清风摇摇头,“草原上的野狼知道一个道理:如果猎物不能力敌,则呼唤同类前来协同捕杀。

    督邮既然是恶人,陶潜饱读诗书经年,应该想尽办法除掉这个为害一方的恶人,而不是躲起来任由他继续祸害他人。

    陶潜青年时家道的确中落了,但他的从叔是陶夔。陶潜说出“不为五斗米折腰”那句话时,陶夔当时是晋安郡的太守。

    还有,他的外祖就是那个“孟嘉落帽”的孟嘉。

    孟嘉本身长期担任过桓温的从事中郎和长史、更受穆帝的久仰、还做过晋安郡太守谢永的别驾、并亲身赶往谢氏祖地会稽吊丧送葬、他在吊唁的路上又结识了大名士许询....

    如果陶潜真的有心除恶,无论找其从叔帮助还是利用其外祖的故旧,都可以轻易的除掉督邮刘云,而不应该只想着什么“穷则独善其身”!”

    刘仁轨被殷清风说得面红耳赤,仿佛他就是那个做了逃兵的陶渊明一样。

    刘仁轨沉默了一会儿,抬头问道:“那...殷郎君却为何要独善其身”

    殷清风恨得直咬牙,“这孩子就算是绕不出来了是吗”

    他长出了一口气,只好简略的说起当初他是如何劝诫李世民的。

    “...所以啊,小弟一心是为了大唐国祚的延存才有那样的谏言的。这份苦心,正则兄能理解吧。”

    刘仁轨再一次像是受教的小学生一样仰望着殷清风。

    如果他知道“三观”和“毁三观”这种说法的话,他一定大声高呼自己的三观被殷清风颠覆了。

    这个时代还没有“忠君爱国”这个词汇,他们用“心系天下”、“胸怀天下”来代替。“天下”就是“国家”,以“天下”为己任,就是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

    但,某些背景下,“天下”又大于“国家”。

    譬如现在。

    现在,在刘仁轨的眼里,从下午参加会议至今,殷清风所有的言论都可以用“心系天下”来概括。

    而且!他第一次怀疑自己以前读过的典籍是否都是正确的!因为!殷清风所有的言论都超越那些他奉为圭臬的典籍!

    那些典籍,要么空谈仁义礼智、要么空谈上善若水、要么空谈罢黜百家...总之,都没有像殷清风这样以具体的行动去改变这个天下!

    刘仁轨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又十分利索的跪倒地上,仰着头说道:“...仁轨恳求殷师收为门...”

    “我擦!我擦!我勒个擦擦啊”

    要不是殷清风这几年经历的事情太多,他当场就能蹦起来。

    即便如此,他的表现也好不到哪儿去。

    他以最快的速度弯腰去拽刘仁轨,但刘仁轨就像一个大铁砣怎么拽都拽不动。

    “...下,以求治国之道!”

    刘仁轨总算把话说完了,他万分期待的望着殷清风。

    那双可怜的小眼神儿,让殷清风恨不得扔块骨头试试他能不能立刻




第一百八十二章:深夜密谈
    三令五申的终于是按住了刘仁轨,殷清风大手一挥让他赶紧滚蛋,看到他就头疼。

    “呼”

    刘仁轨欢天喜地的走了,殷清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觉得今天是他两辈子最黑暗的一天。

    “你说,你要是个漂亮妞儿,小爷也就痛快的收了。你个大老爷们的好意思的纠缠个没完没了吗真是的”

    发泄归发泄,但他也知道刚才的情形不容许他把事儿做绝了。如果他是一个什么德高望重的快要死的老头子,不收也就不收了,可换做是他,他就没道理了。

    这个年代讲究“天地君亲师”,“师”虽然排在最后,那也是和“天地”并列的。没人会随意拜师,也没人敢随意叛师。

    若刘仁轨是童子,收下与拒绝都有道理。偏偏他既不是童子又学有所成,还是挂着从六品上的工部员外郎。这个,就难办了。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若干年后刘仁轨也是一族之长。

    尉氏刘氏从刘仁轨开始,在大唐的政坛上就一直挺蹦跳的。现在又从他这里偷师了一些理念,鬼知道他是否因为今日的拒绝而怀恨在心呢。一旦他把这仇恨子子孙孙的延续下去,谁敢保证某一年的某一天,不报复在他儿孙的身上

    算了,多个学生也没什么,正好和李承乾当师兄弟,将来去辅助李承乾也不错。

    狠狠的安慰了一下自己,殷清风才算松了口气。

    刘仁轨的拜师的确出乎他的预料。但事已至此,还是想想对策吧。

    他之前对刘仁轨的安排是进到军队去。

    刘仁轨天然对军事就敏感,而且大局观也很好。哪怕不能亲自操刀上阵,做一个顶级参谋也是非常不错的。但这番拜师下来,他以后还甘心做一个“军汉”吗

    头疼啊

    想了好久也没理出个头绪来,殷清风只好放弃了,他还有事情没处理呢。

    他回到书房找出几张纸后,提着灯笼来到了武士彟的门外。

    又一次出乎意料的是,许敬宗也在这里,而且看模样他俩聊得还挺欢实的。

    许敬宗赶紧起身迎接他的主人,连武士彟也站起身来表示尊敬。

    殷清风终于感受到人前显贵的感觉了,只是这种感觉让他有些不自在。他一心所求的不是这富贵二字。

    他勉强笑着说道:“既然许先生也在这里,正好一同商议商议。”

    他在武士彟下首坐下,将几张纸递给武士彟。

    武士彟接过去看了一眼,就惊诧的抬起头看向殷清风。

    殷清风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往下看。

    武士彟按下激动的心情,耐着性子往下看。

    坐在殷清风对面的许敬宗将两人的举动看在眼里,心里升起一股不祥的感觉。

    武士彟看得很仔细,许敬宗等得很焦急。

    武士彟一页一页的终于是翻到了最后,许敬宗的心却愈发被吊了起来。

    “呼”

    当武士彟的目光从纸张上收回去的时候,武士彟和许敬宗俩人一明一暗的各出了一口长气。

    武士彟随手将几张纸递给许敬后闭上了眼睛。

    许敬宗心跳如鼓的接了过去,见殷清风没有阻拦,他忐忑的低下头。

    看到第一行字的时候,他也没觉得有什么惊奇。他心里刚想嘲笑武士彟的大惊小怪时,接下来的文字就让他笑不出来了。

    之后,他用了比武士彟更长的时间阅读纸上的内容。当看到最后,他的双臂无力的垂下了。

    “列祖列祖啊敬宗前世到底造了什么孽,才会遇到这样一个对手请你们原谅敬宗吧这一世,许氏族人是逃不过他的手心了”

    武士彟不知道什么时候睁开了双眼,“贤侄,你收购瓷窑也就罢了,为何还要满天下的收购茶山而且,贤侄是如何得知哪些地方适合建起瓷窑呢最后,请贤侄再解释一下对酒水的设想。”

    许敬宗暂时放下沮丧的心情,竖起耳朵想知道殷清风是如何回答的。

    殷清风说道:“茶、瓷器和酒水是集团以后主营的三个买卖。我们要在其他人没有更多的插手进去之前要尽量垄断。”

    武士彟点点头。

    事关永业集团未来的发展,已经投下全部身家的武士彟当然明白这句话其中的含义。

    “伯父来到山庄可见到这里用茶水招待诸位了吗

    没有!

    不是小侄买不起茶叶,而是当下饮茶的方式过于复杂,同时也失去了品茶的韵味。”

    武士彟笑了笑,“老夫也不喜欢那些羊油、



第一百八十三章:攻略草原
    武士彟很欣慰殷清风用这句俗语形容他,这证明了殷清风拿他以家人看待。

    他之前最担心的是殷清风利用完他之后,翻脸不认人。

    或许在外人看来,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是在迎合太子、是在为以后的富贵做打算。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不是这样的。

    从西汉以来,武氏先祖封侯者、太守者、九卿者比比皆是。连太原郡的始祖--六世祖,也曾官居平北将军、五兵尚书、以及掌管平北、朔方、雁门、云中、马邑的太守。在北魏时更受封为晋阳公。

    风云变幻,到了先考之时,武氏的气运似乎已经用尽。

    长兄生性恭顺、二兄则是文也不成武也不就,除了寻欢作乐外,对家族一点助力也没有。

    三兄本有平刘武周之功,偏又曾是齐王府的户曹,现虽远在益州担任行台左丞,但这次易储,也不知会不会受到牵连。

    现今,自己身为四子已年近半百,上面三个兄长更是接近花甲之年。但族中除了自家那两个不成器的不孝子外,下一代子嗣俱未及冠。

    元庆殁了,元爽依然没有收敛的迹象。身为嫡长孙的君雅现今也不过十一岁。

    等哪天自己这四兄弟都归了天,他们这下一代该怎么办

    指望圣人念及旧情能照拂一二

    呵呵...

    幸好有这殷清风出现了!

    殷清风有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与稳重,也有仁义与淡泊。

    自己相信自己这双阅人无数的眼睛,所以才会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敢将武氏的未来赌在他身上。

    这半日以来,殷清风展现出来的才能,一再让自己惊讶感叹。但都不及他说的仁义和刚才那句“家有一老”,让自己更舒心。

    只要殷清风念及自己放下身价为他卖命,也念及那个虚无的国公爵位,在将来提携一下武氏的子弟,自己这么做也就值了!

    许敬宗见二人相谈甚欢,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一样复杂难言。

    “武士彟这老奸商,为了荣华富贵连女儿都送上做妾了,现在更是连长者与尊者的颜面都不要了去巴结这小子。

    哎眼见着小子的势力愈发强横了。

    武士彟这老奸商加上李伏威那个吴国公,还有殷元那废物,这就是三个国公了。或许对那些传承千百年的世家不算什么,但...除了皇子和宗室子,谁能笼络出这样的势力

    现在是三个国公,以后呢他的计划可是要削弱那些世家啊

    等到他达成了计划后,还有多少个国公、县公、县侯的去投靠他到那时,自己还有什么价值了

    ...........

    .........

    最紧要的,修好路、主持好这次加盟会,然后,让他看看我许敬宗真正的能力!”

    许敬宗在暗自发狠的时候,殷清风说道:“茶山与瓷窑的事情就拜托伯父了。至于酒水的贩卖嘛,不知伯父是否同意小侄的设想”

    武士彟想了想,问道:“贤侄可有熟络的军中将领”

    “宿国公的嫡长子与小侄的嫡姊有婚约,小侄也同他打过几次交道;除了他,还有原秦王府的尉迟将军也算熟悉。”

    许敬宗的心一跳:“又冒出一个国公来!”

    武士彟眼睛雪亮,“那宿国公可否加以利用”

    殷清风若有所思的点了下头,“是否可用,无非就是利益为先嘛。这酒水的利益那么大,他不会不动心的。”

    武士彟说道:“怎么对他不放心”

    殷清风挺了挺胸膛,“倒谈不上放不放心。小侄也曾打探过他的家族出身和过往经历,用一句不客气的话形容,他恐怕是年轻时候的伯父了。”

    武士彟一愣,然后哈哈大笑,“你是说老夫市侩又锱铢必较吗”

    殷清风也跟着笑了笑,“小侄的意思是说,他外表粗鲁内里却工于心计,不肯吃半点亏的。”

    武士彟又大笑了几声后说道:“老夫就当你是赞美老夫了。”

    说完,他严肃的说道:“纵观朝中位列显达者,无不出身显赫之家。即使某些人的家境近年来有些中落,那也曾受过严格的教导。

    身为世家子,就应该有世家子的觉悟!

    你说宿国公工于心计、不肯吃亏,他的目的多半是出于家族利益的考虑。如果不是这样,那老夫就劝你少与其接触。”

    殷清风点了点头,默不作声。

    武士彟说道:“怎么样要不要老夫帮你打探一下”



第一百八十四章:剥丝抽茧
    武士彟像是想起什么来了,他说道:“说起茶山,老夫在骊山附近就有一座。既然贤侄对茶叶略有心得,不如改日你有空了帮老夫制作一些。老夫上了年岁,酒是饮不得了。”

    殷清风痛快的说道:“若暂时饮用倒也没问题,小侄随时可以制作一些出来。但最好的茶叶是明前茶和雨前茶,等明年春天小侄再帮伯父制出最佳的茶叶来。”

    “哦这有什么说法没有”

    不但武士彟好奇,许敬宗也屏住呼吸想知道个究竟。

    殷清风说道:“明前茶就是清明之前采摘下来的嫩叶,雨前茶对应的就是谷雨之前的茶叶。

    明前茶,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而且由于清明前发芽数量有限,可采摘的茶叶数量当然就很少,所以明前茶,用贵如黄金来形容也不为过。

    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生长的时间更长,味道也就更浓郁了一些。

    若是咱们自家饮茶,还是这两个时节的茶叶最佳。至于卖给外人嘛...哈哈哈...”
1...6061626364...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