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重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那一次,冯啸辰用来说服邹秉政的道理,正是认为中国不能永远依靠出口矿产资源来换取先进装备,而是应当发展自己的装备制造业,以便有朝一日能够用自己生产的装备来换取国外的矿产资源。

    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30年的时间,邹秉政也早已从矿务局局长的位置上离休,赋闲在家。不过,离休后的邹秉政依然积极支持国产矿山装备的研发,很多次红河渡铜矿与罗冶、林重等企业出现利益冲突的时候,他都以红河渡老领导的身份站出来,要求铜矿方面以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大局为重,不要计较于小集体利益。

    邹秉政在红河渡当了几十年的领导,为人正派,继任的领导班子中大多数人都是他昔日的部下,因此他说话是非常管用的。他的那些老部下听从他的安排,与罗冶等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屡屡在心里感叹当年那位20刚出头的重装办年轻干部对老邹的洗脑真是太彻底了。

    冯啸辰当年预言中国未来将要去开发国外的矿山,而把自己的资源封存起来,留给子孙后代。对于这一点,红河渡的干部们大多数是持怀疑态度的。在那个年代,“外国”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所在,哪怕是在“外国”的范围内排名靠后的南美国家,相比中国而言也是非常先进的。指望外国人买中国制造的设备,再用他们的矿产资源来偿还,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可是,这一天居然真的来临了。当罗冶集团的副总经理王伟龙亲自到红河渡来找矿业集团领导商量收购丘马铜矿股权事宜的时候,大家并没有觉得惊讶,因为国内的矿业集团在海外收购矿山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经过50多年的开采,红河渡这座国内最大的铜矿已经濒临枯竭,要想生存下去,唯有向海外开拓这一条道路。矿业集团此前就已经开始在海外寻找合作对象了,只是一时还没有确定最佳的选择而已。

    丘马铜矿是罗冶新开拓的客户。这家铜矿的储量虽大,开发却非常滞后,受资金的限制,矿山采用的装备比较落后,生产效率低下,而这又导致了矿山的利润微薄,从而难以筹措资金设备,陷入了恶性的循环。

    这时候,罗冶的业务人员找到了丘马铜矿的董事会,建议他们从中国引入战略投资者,利用中国投资者提供的资金购买先进的大型露天矿设备,扩大产能。丘马铜矿董事会经过审慎考虑,接受了这个方案,因此才有了王伟龙的红河渡之行。

    各方的谈判细节自不必细说,红河渡矿业集团从国家投资银行申请到了一笔大额贷款,用以购买丘马铜矿的35%股权。国家在发放这笔贷款时附加了一个条件,那就是贷款中的70%必须用于购买中国制造的矿山装备,余下30%才能用于矿山的基础设施投资或者购买那些中国企业无法制造的装备。

    这个贷款条件,对于丘马铜矿方面来说,并不觉得苛刻。在此前,南美的企业从西方国家获得投资的时候,都是要接受同类条件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南美经济高速发展,兴建了许多大型基础设施,包括投资高达170亿美元的伊泰普水电站等,其中的资金大多来自于西方银行财团。这些西方银行财团向南美国家投资建设资金时,往往都会要求接受贷款的国家必须从西方企业采购设备。结果,从西方银行拿到的钱,转个手又回到了西方企业的手里,并未给南美本地的制造企业创造出机会。

    借钱搞建设,却未能培育出本土的制造企业,最终的结果就是到了要还债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偿债能力。于是,一场金融风暴便呼啸而来,席卷了所有的南美国家,并让“拉美化”这个词成为对一个经济体的最恶毒的诅咒。

    “我们没有陷入这个诅咒。”

    &n




第八百五十八章 叔可忍婶不可忍
    几家欢乐几家愁,王伟龙兴高采烈地把罗冶的自卸车卖到了丘马铜矿,而在邻近的埃达铜矿,来自于美国海菲公司的销售代表莱斯特却是满脸郁闷,对着铜矿的采购经理托雷克大声地抱怨着:

    “托雷克,我们是多年的朋友了,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会突然取消给我们的订单。”

    埃达铜矿同样是一家大型露天铜矿,过去使用的都是海菲公司的自卸车。每一年,埃达铜矿都要给海菲公司一个自卸车订单,多辄几十辆,少辄十几辆,算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老客户。可今年,埃达铜矿突然取消了向海菲公司的订单,莱斯特正是为了这件事而专程从美国赶过来的。

    托雷克露出一个抱歉的表情,说道:“莱斯特,非常遗憾。事实上,我已经向董事会提交了从海菲公司购买25辆自卸车的报告,但却被董事会驳回了。从我个人来说,我对海菲公司的产品是非常信赖的,但无奈董事会并不这样想。”

    “什么意思你是说,你们董事会认为海菲公司的产品不可靠”莱斯特问。

    “不是的。”托雷克说,“对于海菲自卸车的品质,我们从来也没有怀疑过。”

    “那么你们董事会的意思是什么”莱斯特追问道。

    托雷克犹豫了一下,说:“首先,董事会是觉得海菲公司的自卸车价格上略微偏高了一些,当然,这并不是主要的原因。”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他们认为,海菲公司的产品有些老化了。莱斯特,恕我直言,你们目前正在销售的185吨自卸车,应当还是1990年的设计吧”

    “我们进行了升级,嗯,我们最近一次升级是在两年前,更换了控制台的仪表盘。”

    莱斯特的语气有点弱。自家的事情自家知道,海菲的185吨自卸车的确是1990年设计定型的,这些年号称是进行过若干次升级,但涉及到的都是一些边边角角的东西。比如他刚才说的仪表盘,的确是把背景光、表盘布局等都做了一些调整,但对于用户来说,这样的升级能有多大帮助呢

    “中国的罗冶公司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新产品,是一种220吨自卸车。我们的工程师评估过,他们的自卸车上至少使用了15种关键的新设计,我说的是足以影响设备性能的设计,而不是指……仪表盘的外观。”托雷克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扎心的话给说出来了。

    尼玛的海菲公司,老子忍你已经很多年了。1990年的设计,这么多年都没有实质性的革新,价格倒是涨了一轮又一轮。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其他的替代品,谁稀罕用你家的破烂玩艺。

    反观中国的罗冶公司,据说是从海菲引进技术生产出来的自卸车,最早的车型的确很像海菲的产品,但架不住人家平均两三年就做一次大的更新,改到现在,早已和最初的车型迥然不同了。前一段时间,董事会的几位大佬到丘马铜矿去考察了一次,亲眼看到罗冶自卸车的表现,回来之后就下了命令,说从此以后不再从海菲采购自卸车,而是全面转向从中国罗冶采购。

    托雷克与罗冶的销售代表接触了几次,对方的热情和敬业让他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作客户的感觉。罗冶方面处处为客户着想,产品的价格比海菲要低两成,服务承诺更可谓是天壤之别。

    这还不算,更让托雷克感动的是另外一件事。埃达铜矿有上百辆海菲的自卸车,其中有20多辆出了故障,请海菲公司派人过来维修,对方开的价钱高得离谱,埃达铜矿只好先把这些车存在库房,不知道未来该如何处理。罗冶的销售代表听说此事之后,专门打电话把正在丘马铜矿做自卸车维护的几名技术员叫了过来,这几名技术员对这批故障车辆进行诊断之后,声称其中有十几辆是可以修复的,埃达铜矿只需要支付配件费用以及一笔金额很小的工时费用即可。如果埃达铜矿答应采购罗冶的自卸车,罗冶方面甚至连这笔工时费都可以给免了,当成送给新客户的一点小意思。

    产品技术更先进,价格更便宜,服务态度又好得让人不敢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埃达铜矿该买谁的设备,还不是很明白的事情吗托雷克推说是董事会做出的决议,其实最愿意接受中国设备的,恰恰是他本人。他之所以没有对莱斯特直说,也不过是念及过去的情分,给莱斯特留个面子罢了。

    “中国罗冶”

    听到托雷克的话,莱斯特的脸黑得吓人。他岂不知道罗冶现在是海菲公司在全球市场上最大也最可怕的竞争对手。在过去10几年中,海菲公司损失了一半的客户,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被罗冶撬走的。

    罗冶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从海菲公司引进了150吨电动轮自卸车的生产技术,当时海菲公司并没有把罗冶当成一个值得重视的对手,因此在转让技术时,也没想着要留多少后手。

    罗冶引进海菲的技术,经历了几个阶段,一开始是从海菲公司进口散件,在中



第八百五十九章 打不死的小强
    “爸,我们学院今天请了一位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来做讲座,讲得可好了。”

    冯家,饭桌上,女儿冯姗一本正经地对冯啸辰说起了学校里的见闻。

    冯姗今年已经岁,是人民大学三年级的本科生。依着冯啸辰和杜晓迪的意思,原本是希望她上大学能够学一个工科专业,谁知她却选择了经济学专业,还美其名曰是女承父业,因为冯啸辰的正式学历是社科院的经济学硕士,虽然他实际上擅长的是机械专业。

    对于冯姗的选择,冯啸辰两口子倒也没阻拦,毕竟时下学经济学也是很热门的,孩子大了,大人也不便多过干涉她的意志。

    “那位教授讲什么了”

    听到女儿的话,冯啸辰漫不经心地问道。他现在是高级领导干部,平时接触的信息很多,像这种经济学教授的最新理论观点,如果有什么可取之处,装备公司的情报部门自会第一时间整理出来,以简报的方式送到他的案头,供他浏览。他向冯姗发问,其实也就是顺着女儿的话头随便问问,冯姗兴致挺高,他这个当父亲的,总不能扫了女儿的兴头吧

    冯姗说:“那位教授说的就是你们装备公司做的事情,当然,他没有点你们的名。他只是说,咱们国家花那么多力气搞什么制造业,纯粹就是误入歧途,替别人做嫁衣,这种发展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这是什么话”坐在桌子另一边的杜晓迪不干了,“搞制造业怎么会是替别人做嫁衣呢你看你爸爸他们,搞了多少大型成套设备,没有这些设备,咱们国家能这么强大吗”

    “咱们国家怎么就算强大了”冯姗不屑地说,“你看人家美国,那才叫强大呢。”

    冯啸辰看着女儿,点点头说:“嗯,就算美国强大,他们的强大难道不是搞制造业搞出来的吗”

    “当然不是。”冯姗认真地说,“爸,我告诉你,人家教授说了,这个世界上,一流国家做标准,二流国家做品牌,三流国家做产品。咱们国家就属于三流国家,只知道做产品,不懂得做标准和做品牌。辛辛苦苦干一年,还不如人家贴个商标赚的钱多。”

    杜晓迪说:“品牌也是靠产品支撑起来的吧还有什么标准,现在咱们参与制订的标准也不少了,你爸上个月还去参加了国际风电标准的研讨会,咱们国家的企业在国际风电标准体系里已经有很大的话语权了。”

    冯姗反驳道:“风电算什么,这些东西,都是人家美国人不做的,只有咱们中国人觉得是个宝贝。”

    “这也是你说的那位哈佛教授说的”冯啸辰问。

    冯姗说:“也不全是他说的,我们老师上课也是这样说的。不过,今天来给我们开讲座的那位教授,讲得特别好。听了他的讲座,我才知道我过去的很多想法都是错的。”

    “呃……”冯啸辰无语了,他沉默了片刻,才讷讷地说:“小姗,我倒觉得,你过去的很多想法都是对的,听了他的讲座之后,反而错了。对了,这位教授叫什么名字,你说出来让我听听,没准我还听说过呢。”

    冯姗说:“你肯定听说过的,他特别有名。而且他过去就在社科院当教授,说不定你读研究生的时候,还听过他的课呢。”

    冯啸辰一愕,旋即脸上露出一个复杂的表情:“你说的……不会是高磊吧”

    “对啊对啊,就是高磊。爸,你也听说过他的名字吗”冯姗高兴地说。

    “岂止是听说过……”

    冯啸辰只觉得天雷滚滚,闹了半天,女儿说的哈佛教授居然是高磊。此君也真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几年前灰头土脸地跑到美国去,现在居然又杀回来了,而且对年轻学生仍然有这么强的蛊惑能力,让受冯啸辰夫妇影响而多少有些愤青气质的冯姗也迅速倒戈了。

    高磊与冯啸辰的恩怨,纠结了20多年,其中甚至还涉及到了杜晓迪。当年,为了黑冯啸辰,高磊在一次有中央领导参加的会议上,指责杜晓迪到工业大学读研究生是冯啸辰暗箱操作的结果,闹出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几年前,他又是因为与装备公司作对,而丢了在社科院的职位,只能跑到美国去。

    这些事情,冯啸辰和杜晓迪其实也曾在家里聊过,只是冯姗一贯认为父母工作上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而冯啸辰夫妇也如其他家长一样,只关心孩子的学习,不太与冯姗谈社会上的一事,这才导致了冯姗根本就不知道父母与这位高教授之间其实是有宿怨的。

    “高磊”杜晓迪听到这个名字,也是皱起了眉头。当初高磊指控她考研究生作弊,几乎要把她和她的导师蔡兴泉的前程和名誉都毁掉,这个仇可结得不小,杜晓迪再是宽厚,这个仇也是一直记在心上的。上回高磊与装备公司之间的矛盾,她也听冯啸辰说起过,对高磊的印



862.第860章 高见




863.第861章 厉害了我的国
    第861章 厉害了我的国

    “昨天晚上的电视你们看了吗”

    “你是说那个《中国制造》的专题片吧看过了,真提气!”

    “嘿嘿,我在电视上看了一遍,又到网上又看了一遍,现在就等着今天晚上的第二集了。原来真不知道咱们国家也能造这么牛叉的东西,一直以为咱们也就是造造袜子衬衫啥的。”

    “拉倒吧,那就是网上那几个什么砖家忽悠的,我从来都不信!”

    “什么不信,上次你不还转了网上的那篇狗屁文章,说什么兰德公司预测,中国到2020年会成为全球最穷的国家。”

    “呃,那个真不是我转的,是我的号被我表弟盗了……”

    这是某中学校园里的一幕。中学生们聊到的《中国制造》专题片,是由装备工业公司发起拍摄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全面展现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成就,用事实来驳斥那些唱衰中国的言论。

    经过几十年对国外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自主创新,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已今非昔比。60万千瓦火电机组、80万千瓦水轮机组、第三代核电设备、5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吨级乙烯成套设备、大型冶金成套设备、千万吨级露天矿成套设备等等,都已经实现了全面国产化,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前列,有一些甚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这些大型装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所以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这方面的成就,反而是诸如服装、手机、汽车这样的产品,更容易吸引人们的关注。许多“砖家”正是利用普通百姓认知上的这种缺陷,大肆渲染“外国”的技术如何先进,而中国是如何落后。在充分摧毁了人们对于中国的信心之后,砖家们便开始贩卖他们的私货,诸如什么“大多数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学到过什么是体面和尊敬的生活意义”、“失败的中国式教育成为世界的笑柄”等等。

    客观地说,其实大多数贩卖这种私货的砖家,自己也是被人洗了脑,对于这样的理论深信不疑。须知大多数砖家对于技术的认知也仅限于自己的领域,那些在讲坛上滔滔不绝大谈“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经济学家们,往往分不清车床和铣床的区别,更遑论什么增材制造与减材制造。由于无知,砖家们容易被各种花言巧语所蛊惑,加之他们年轻时候就形成的“外国一定比中国强”的观念,提出这些观点也就不奇怪了。

    砖家们的胡言乱语,又影响到了他们的拥趸者们,许多小范围内的意见领袖,诸如中小学教师,在受到这些言论影响之后,又把这些观点传播给了自己的学生,从而让孩子们的思想陷入了混乱。

    要纠正这些错误认识,其实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把真实的情况展现出来。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成就,放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是极其辉煌的,尤其是工业领域的发展,更可谓是翻天覆地、精彩纷呈。在《中国制造》这部专题片里,装备公司挑选了若干个装备制造领域,回顾了中国在这个领域里从奠基到成长,再到跻身世界前列的过程,用非常朴素同时又无可辩驳的事实,反映出中国工业的真正实力。
1...428429430431432...4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