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刚才那会,人家把枪口都顶到杜晓远的胸口了,他还为了营救自己而与对方殊死搏斗,这算不算愿意为她而死呢?
这是我的英雄,我愿意对他以身相许,周晓晓在心里默默地说着。
现在唯一的心理障碍,就是不明白杜晓远最后为什么要开枪,难道他的基因里有一些暴戾的成分吗?
晓晓,你没注意到那个黑人的个头比我要大得多吗?杜晓远开始解释起来,我原来也想着把他绑起来就行了,可是,咱们俩谁去绑他呢?他的个头比我大,万一我上去绑他的时候,他把我制住了,再抢回枪来,咱们俩可就都没命了。我个人的安危也就罢了,如果害得你被人伤了一根毫毛,我可是万死莫辞啊。
是吗?周晓晓的脸一下子就热了,原来,杜总是担心我啊
我没看见,我没看见,我没看见,戴浩彬赶紧把脸转向了窗外,懒得去看周晓晓那犯了花痴一般的表情。唉,工地上仅有的一棵好白菜,估计要被这个奸商拱了。可人家是实实在在拿命换来的艳遇,自己又有何话说呢。
越野车一路疾驰,追赶着远去的卡车车队。照杜晓远的估计,他们耽误了这么多时间,卡车应当已经开出二三十公里了,自己追上车队,怎么也得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可没曾想,刚开了不到一个小时,远处的前方便出现了卡车队的影子,而且那些车已经停了下来,车上的工人们也都下车了。
怎么回事,老谭,老谭,你们怎么停下来了!
杜晓远把车开到跟前,从车窗探出头来大声地问道。
杜总回来了!
小周,我看到小周在车里!
太好了!
工人们一齐涌上前来,有人直接就伸手去拉车门,却没想过从外面根本就拉不开。杜晓远等人见状,从车里把车门推开了。一干人下得车来,马上就得到了热情的迎接。工程队里另外的几位女工扑上前,抱着周晓晓又哭又笑。那些男工则围着杜晓远和戴浩彬,询问具体情况。
先别忙,谭经理在哪,谁让你们停车的?
杜晓远没好气地打断了所有人的问话,气乎乎地吼道。经历过刚才那场生死搏斗,他的气场比先前大得多了。他现在心里最担心的就是刚才那两个劫匪的同伴追上来,所以想着要赶紧赶路,走得越远就越安全。见车队居然停在这里,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杜总,我来了!谭伟不知从哪钻了出来,没等杜晓远向他发飚,他又拉过来一人,说道:杜总,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
妹夫,你怎么来了!
杜晓远眼睛一亮,一把就把那人的手给抓住了。原来,此人正是他的妹夫黄长锋,是在驻某国使馆当武官的。使馆官员代表的就是祖国,黄长锋出现,意味着自己这支逃难的车队已经安全了。
北非动荡,大使馆的同志紧急安排侨民和中资机构人员撤离。他们到姆布特电厂工地去接你们的时候,发现你们已经离开了,从你们留下的字条上知道你们是往阿瓦雷这个方向走的。也多亏你们及时离开,现在电厂工地附近已经成为交火区域了。黄长锋向杜晓远介绍着情况。
那你是怎么来的?还有,你带了人过来没有?杜晓远问。
黄长锋说:外交部给我们各个使馆都下了命令,要求我们派出人员到北非各个方向的边境上等候,准备迎接逃出来的中方人员。我听到消息,说你们这一路是往阿瓦雷方向来的,担心你们在路上遇到麻烦,就从阿瓦雷警方借了一批警察,入境前来迎接你们。反正现在北非的政局全部乱了,我们越境进来,也没人干涉。
哈哈,关键时候,还是自己的妹夫可靠啊。杜晓远笑着说。
黄长锋说:我刚刚迎上你们,就听你们那位谭经理说你回去接人去了,我正准备带一支队伍去迎你们。怎么样,没遇到什么麻烦吧?
切,我能遇到什么麻烦,也不看你哥是干嘛的。杜晓远牛哄哄地说,就是路上遇到两个小毛贼,仗着自己手上有两杆破枪,想抢我们的东西。
啊?一旁的谭伟把嘴张得老大,这还不算麻烦?
然后呢?黄长锋和谭伟同时问道。
我直接抄起一把扳手,把一个家伙给开了瓢。你是知道的,哥哥我擅长这个。另一个家伙想跑,被我抢了枪,把他给突突了。杜晓远眉飞色舞地说着自己的英雄事迹。这段经历,够他吹一辈子了。
你说的不会是真的吧?黄长锋傻眼了,饶是他见多识广,此时也不敢尽信杜晓远的话。徒手夺枪,干掉两个黑人歹徒,全身而退,这还是自己那个成天只知道混吃等死的大舅子吗?
待到戴浩彬从越野车里把杜晓远缴获的两支冲锋枪拿出来的时候,黄长锋终于相信了。杜晓远还向众人展示了那把立下奇功的扳手,并扬言要把这把扳手保存下来,日后国家要建什么博物馆的时候,他再捐献出去。
虽然与使馆的人员接上了头,但北非依然不是大家的久留之地。杜晓远有意要在妹夫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威风,当即下令各辆车清点人数,检查车况,然后继续出发。黄长锋知道杜晓远此时正处于极度刺激之后的亢奋状态,也不去打击他,只是带着自己借来的阿瓦雷警察部队,给卡车队殿后。
一路上再没出什么变故,次日中午时分,杜晓远的越野车一马当先开进了兰巴图工业园,跟在越野车背后的,是十几辆浑身焊着钢板,堪比轻型坦克的大卡车。
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解套
北非的骚乱愈演愈烈,严重威胁到了这一区域的安全形势,并直接影响到了国际油价。从去年年底以来,国际油价已经上涨了50。据发改委研究中心的预测,到下半年,国际油价有可能比2003年底上涨一倍,达到每桶60美元的水平。
发改委的大会议室里,司长王振斌在向应邀前来参会的各部委官员介绍着能源形势。
副主任韩宏补充道:欧佩克对于这件事情的解释,是说北非动荡,影响了石油生产。但实际上,这是欧佩克一次有计划的减产涨价行为,目的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伊拉克战争之后,中东和北非几国频繁发生政治动荡,北非国的骚乱只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起。中东和北非各国政府认为这是美国在插手这一区域的事务,因此采取石油限产的方法,打击世界经济,以求获得必要的发言权。
可是,这样一来,受到最大影响的却是我们啊。来自于国资委的一位司长感叹道,由于油价上涨,生产企业的成本大幅度上升,已经极大地影响了我们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美国本身就是一个产油大国,国际油价上涨对美国的影响很小,但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欧佩克此举,是想向我们施压呢。财政部的一位官员说。
我们太依赖于进口石油了,我早就说过,重要的资源绝对不能攥在别人手上。发改委前几年投资建了好几家大型炼油厂,指定使用中东的高硫石油。我当时就是持反对态度的,中东那些油霸根本就不可信,现在你看,咱们把炼油厂建起来了,人家原油一涨价,咱们就干瞪眼没办法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头满脸得意之色地说。
韩宏向那老头瞟了一眼,认得此人名叫邱建兴,原来是某部的副部长,退休之后到了一家行业协会担任理事长。老邱其人一向反对搞外向型经济,当年也的确是对进口中东高硫原油的事情提出过异议的。
邱部长的意见很有道理,但我们发改委也有自己的难处。咱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得如此快,石油需求量比五年前增加了50还多。这样大的石油需求,完全依靠自产是办不到的,国内所有的油田开足马力也只能保证七成的原油供应,而且一旦开足马力,现有的探明储量连10年都支撑不了。等我们自己地底下的原油用完,人家再要卡我们的脖子,我们连缓口气的力量都没有了。
韩宏不温不火地做了个回答,其实是把邱建兴的话给顶回去了。不依赖于进口石油,听起来很正确,但却没有任何可操作性。中国并不是一个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要想依靠自己的石油实现现代化,完全是痴人说梦。更何况,石油这种东西,毕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埋在自己的地底下,什么时候想采都可以,趁着国际市场上还能够买到石油,先用别人的油,有何不对?
参会的官员们也都是懂这个道理的,邱建兴这种人的话,大家也就是听一听,谁也不会把它当成决策指导。先前说话的那位财政部官员岔开了这个话题,对韩宏问道:韩主任,面对油价上涨,发改委有什么考虑。你们今天把我们这些人找过来,有什么要求?
韩宏说:油价上涨是一个大趋势。刚才我说过了,发改委研究中心预测到下半年的时候,油价可能会涨到60美元每桶,明年的悲观预计是80美元,这将对我们的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今天请大家到这里来,一是向大家通一个气,以便各部委能够未雨绸缪,做好应对油价进一步上涨的准备。第二方面,就是要商讨一下国家政策层面上的应对措施。
油价上涨,必然推高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到工业品出厂价格。我们价格司希望国资委能够指导下属企业尽可能消化成本压力,以免成本压力向下游转移。未来两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应当控制在103之内,如果超过这个水平,百姓的生活压力就会太大了。发改委价格司的一位官员说道。
外贸方面,如何消化原油价格上涨压力,保证外贸出口不受影响,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另一位分管外贸的发改委官员说。
重点工程建设,不能因此受到影响
农业方面,可能需要财政给以一定的补贴
每名发改委的官员都从自己分管的领域提出了要求,前来参会的各部委官员则纷纷把这引起要求记下,同时也提出了对发改委的要求。发改委作为一个宏观经济协调单位,相当于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它需要把各个部门的意见汇集起来,综合处理之后,再转化为对各部门的指令。类似于这样的沟通,对于发改委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工作了。
看到与各部委的交流告一段落,韩宏换了一副轻松的表情,笑呵呵地说:刚才我说过,今天的会议有两个议题。一个是和在座的各部委沟通协调,共同应对油价上涨带来的压力,这个刚才大家已经聊得很充分了,下去之后我们发改委的各司局还会和你们保持沟通,落实具体的措施。第二个议题,是我们考虑如何反击欧佩克的涨价行为,让他们能够把油价控制到合理的水平上,或者至少对中国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刚才邱部长说,人家原油一涨价,咱们就干瞪眼没办法,我想请大家一起来出出主意,看看有没有办法打击一下欧佩克的气焰,让他们不敢随便涨价。
哼,石油埋在人家脚底下,人家想涨就涨,咱们能有什么办法?邱建兴冷笑着说。刚才大家热热闹闹地讨论应对油价上涨的对策,把他给闪到一边去了,老爷子憋了一肚子气。现在韩宏把话题又扯到他身上了,他岂有不大开嘲讽的道理。
邱部长,话也不能这样说吧。买卖是双方的事情,卖方可以报价,我们买方也可以还价嘛。咱们中国作为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一个大买家,还有一定的议价权的。王振斌说道。这话原本应当是由韩宏来说的,但韩宏毕竟是领导,总是这样怼人也不合适,王振斌作为下属,理应出来帮腔。至于说邱建兴曾经是副部长,级别比王振斌高,这是不用考虑的,王振斌是帮韩宏说话,韩宏自然会罩着他。
邱建兴被王振斌呛了一句,果然有些恼火,他说道:王司长,你说咱们有议价权,我怎么看不出来?咱们新建的几家千万吨级的炼油厂,都是照着炼制中东高硫石油来设计的,如果人家不卖油给我们,我们这几家厂子就要停产,你有什么底气去跟人家议价呢?
邱部长此言差矣。坐在会议桌一角的一位官员说话了,人家不卖油给我们,我们的厂子的确要停产,会有损失。但对方的石油卖不出去,也同样是损失。我们损失几家厂子的利润,这是完全能够承受得起的。而中东那几个产油国如果出现石油滞销,用不了太久,只需要几个月时间,就足够他们经济崩溃了。邱部长认为,是哪边更没有底气呢?
说得好轻巧!邱建兴瞟了那官员一眼,说:我记得当初那几家厂子的建设资金,就是冯总经理从中东借来的吧?当时发改委还当成一个成绩来报告。我当时就说了,这其实是人家给咱们下的一个套,咱们自己钻进套里还不知道。现在人家已经把口给收上了,冯总经理告诉我,你打算怎么解这个套?
那位说话的官员,正是国家装备工业公司的总经理冯啸辰,今天这个会的后一半议程,其实是要由他来唱主角的。几年前,他主持从中东借到了一笔低息贷款,建起了几家大型炼油厂,均是按照炼制中东高硫石油的规格建设的。在当时,邱建兴还在任上,的确是对此事说了一些风言风语,只是大家都把这当成了空气,未予理睬。邱建兴此时发难,其实是在找回当年的面子。
各位,我刚才说的第二件事,就是由啸辰同志提出来的。韩宏接过了邱建兴的话头,向众人说:事实上,在几年前,装备工业公司主导建设三家千万吨级炼油厂的时候,啸辰同志就提出了要防止中东原油涨价风险的问题,这一点与邱部长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不过,啸辰同志提出的方案,不是拒绝中东原油,而是苦练内功,积累底牌,以便在中东石油出口国拿石油作为武器的时候,我们能够有反击的力量。现在,啸辰同志和邱部长预言的情况的确发生了,我们请啸辰同志给我们说说,装备工业公司打算如何回击中东石油出口国的挑战。啸辰,你要不要坐到我这里来讲?
最后一句话,韩宏是笑嘻嘻地对着冯啸辰说的。领导的位置,当然不是可以随便让给别人去坐的,韩宏只是用这种方式向大家暗示,冯啸辰要说的意思,是得到了发改委领导认同的,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位装备公司的总经理。
第七百九十一章 冯啸辰的底牌
在场的官员们都是认识冯啸辰的,也知道这位装备公司的总经理在发改委领导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属于发改委手上的大杀器,经常可以用于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此次韩宏隆重推出冯啸辰,显然是又打算要布一个很大的局了,大家不由都有了一些期待感。
刚才邱部长说了,我们新建的那几家大型炼油厂,用的是中东石油国家提供的建设资金。这几家炼油厂投产之后,生产情况良好,到目前为止上缴的利税已经相当于投资的70。此外,这几家炼油厂还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国产成品油,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外汇,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这些也是应当计算在炼油厂的收益之中的。综合各项收益,可以这样说,发改委用于建设这几家炼油厂的投入,已经全部收回。就算这是别人给我们设的一个套,我们也已经从套里钻出来了,并不存在无法解套的问题。冯啸辰首先向众人汇报道。
你的意思是说,现在这几家厂子就可以关门大吉了?邱建兴没好气地呛声道。
冯啸辰笑道:最糟糕的情况也不过就是关门大吉,这项投资至少可以算是不赔不赚的。
哼!邱建兴只能用一个鼻音来表示自己的不满了。冯啸辰这话简直就有些耍赖了,但他还真没法反驳。我从国外借了钱,建了厂子,现在钱都赚回来了,国家没有任何损失,还白白落下三家工厂,你能说啥呢?
冯啸辰的目的,也就是恶心一下邱建兴,见老头不吭声了,他便转过头对众官员说道:刚才的话,其实只是开个玩笑。这几家工厂技术先进,产能充沛,怎么可能关门大吉呢?目前中东原油的进口价格是每桶45美元,我们炼油依然是有收益的。即使到下半年,油价涨到60美元,只要国民经济各部门需要成品油,我们就不可能让炼油厂关门。
如果国际原油价格无法打压下去,那么国际成品油价格肯定也要上涨,咱们自己炼油依然是比进口成品油要便宜的,甚至还可以通过出口成品油来获得利润。所以,这三家炼油厂的建设,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王振斌替冯啸辰做了一个注解,顺便也给邱建兴的坟头添了一锹土。
冯啸辰向王振斌点了点头,以示赞同他的话,接着说道:事实上,我们在几年前引进中东资金建设这三家炼油厂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国际原油涨价的风险。在当时,发改委领导深谋远虑,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拿出了几百亿用于支持研发石油替代技术,就是为了应对今天的局面。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国家的煤炭制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具备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石油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与中东油霸议价的底牌。
什么?煤炭制油!
在场的多数官员都瞪圆了眼睛,只有少数事先了解过一些情况的官员表现得较为淡定。财政部的那位官员诧异地问道:
冯总,煤制油的项目,我们财政部也是给予过支持的。不过,我听说煤制油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所以缺乏经济上的可行性,怎么,现在你们已经把成本控制下来了吗?
冯啸辰说:我们的确已经把成本降低了一半有余,不过相比原油价格,依然是偏高的,煤制油的经济性还存在问题。但是,如果油价继续上涨,达到60美元,煤制油的成本就相对更低廉了,届时使用煤制油,要比进口原油更经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