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小甜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修身齐家.QD
    他们要敢担着这个罪名,以后家里的女孩子还嫁不嫁人了
    马邱两家赶紧的拉着王寿解释起来。
    老大新年的,王寿花了一顿饭,顺利的解决掉了结婚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王青山远远的听着,只觉得自己小看了他爹。
    原来,他爹这般能说会道。
    王青山并不知道,他爹这一段一段的说辞,都是某人早就给他爹准备好的台词罢了!
    只是没有想到,马家和邱家这么不顶事儿,还有一兜子的话,王寿都没有抖出来呢!
    大年初八,王寿把王青山的后妈吴三妹接了回来。
    年纪看着也就四十来岁,穿着一身半新旧的蓝布衣服,剪着齐耳短发,拎着个不大的包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看着是个爽利的人。
    都是二婚,也没有大操大办。
    就像王寿说的那样,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个饭,认个人,就算礼成了。
    大家都明里暗里打量着吴三妹,吴三妹也在打量着自家便宜儿子和闺女。
    王青石老老实实的站着,屁都不放一个,看着是个好相与的。
    初二那天才被教育了一番的马秀儿,现如今乖觉得很,缩在一角,跟个鹌鹑似的,看来是个欠收拾的。
    同样是站在那儿,王青山就有一种挺拔的气质和不怒而威的气势。
第127章 教训
    王寿老爷子低咳一声,打破了迷之尴尬的氛围,招呼大家坐下。
    至于吃饭
    刘玫和王芳对视一眼,看着冷锅冷灶和那一方肉,乖乖的起了身。
    不做饭,吃什么
    一大家子人,喝风啊!
    吴三妹跟在后面进了厨房,笑着说道:“我刚来,还不知道家里柴米油盐酱醋茶放哪儿呢!先跟着你们学一学吧!”
    刘玫笑了笑,没吭声。
    王芳到是没有客气。
    “我这娘家规矩怪得很,每天做什么,做多少,都是当家的说了算。
    以前我娘在的时候,全靠我娘每天早起开箱子大米,放在一旁的罐子里,有啥做啥。
    后来,我娘糊涂了,我家爹当家,也不知道这规矩改了没有。”
    说着,王芳还真就去揭旁边罐子上盖着的大海碗。
    巧了,除了案板上那一方肉,其他东西还真都放在罐子里。
    气氛一下子就尴尬起来了!
    吴三妹扭头,深深的看了王寿一眼。
    王寿老爷子老脸一红,不好意思看自家新媳妇的眼神。
    王芳挑了挑眉,憋着笑,去升了火。
    刘玫谴责的看了一眼王芳,假装没有看到一般,默默地拎起罐子里面的米,淘了起来。
    王芳低着头,肩头耸动了半天,这才憋住了笑,抬起头,给了刘玫一个歉意的眼神。
    刘玫翻了个白眼,把米下了锅,就着罐子里面的食材,算计了起来。
    一方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几根胡萝卜,一个白萝卜,两个儿菜,一把莴笋,要做两桌子人的饭菜
    神仙看了也发愁啊!
    刘玫眯了眯眼睛,对着王青山喊道:“当家的,赶紧去菜园子里面扯两个萝卜,掐把蒜苗过来。”
    刘玫的声音不大,可左邻右舍却都听得真真的。
    王青山压住快溢出胸口的笑意,应了一声,“成!”
    说完,一手抱起一个孩子,准备回家给媳妇摘菜去了。
    王寿老爷子恨铁不成钢的瞪了马秀儿一眼,干笑道:“家里菜园子里面也有,用不着跑回去的。”
    说完,自己动手,把食材给置办到了厨房。
    刘玫眼睛都不眨的把饭沥了起来,上了蒸笼。
    把处理好的那方五花肉放进了旁边的耳锅。
    等到米饭熟了,五花肉也差不离,刘玫这才盛起肉,把王寿老爷子亲手拔的萝卜切成块,放进了耳锅里。
    五花肉并胡萝卜和蒜苗一起爆炒,儿菜清炒,配上一盆子萝卜汤,也算能勉强见人。
    不过一个小时,午饭就上了桌。
    吴三妹也进一步认识了二女儿的嘴上功夫,和大儿媳妇的手上功夫。
    就不知道,二女儿的手上功夫和大儿媳妇的嘴上功夫如何了
    只怕,也不简单!
    吴三妹深深的看了王芳和刘玫一眼,跟着她们去了客厅,安静的吃起了饭来。
    吃完饭,认了人,大家就散了。
    毕竟,王寿家一天三顿都是限时限量的,说好了留你吃午饭,就绝对不打晚饭的米。
    更何况,人家新郎官都表示要下地干活赚工分了,留着干嘛
    王青山先把老婆孩子送回了家,也跟着去上了工。
    王芳拉着王芬亲亲热热的说着话,王荞看着这架势,眼泪又掉了下来。
    “大姐,二姐,你们……”
    王芳揉了揉太阳穴,扭头看向王荞,冷声道:“老大新年的,哭什么哭
    你想说什么,好生说就是了!”
    王荞打了个嗝,楞楞的看向王芳,“娘才刚走一年多……”
    王芳打断了王荞的话,冷声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们拦得住么
    再说了,一屋子的人,叫什么的都有,就你们家马天龙,叫得最亲热。
    这孩子才四五岁吧!
    谁教的
    你还有脸给我们说这个!”
    王荞被王芳一吼,整个人都楞在那里,眼泪下来得更厉害了。
    马天龙一看,炸了。
    一巴掌呼在王芳脸上,嘴里还嚷嚷着,“我娘都没说我,你凭啥说我。”
    这孩子,被王荞两口子娇养着,岁数不大,手劲儿却不小。
    这一巴掌,给王
第128章 媒
    王青山听得头疼,干脆转身离开。
    王芬也赶紧拉上方虎走了!
    最后,王荞还是在马瑞的呵斥下,跟着他回了马家堡。
    三个妮儿听到声音,探了个头,了解了事情经过以后,又苦笑着缩了回去。
    遇到这种永远认识不到自己错误,只会怨天尤人的娘,和永远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爹,还有娇宠着长大四六不知的弟弟,她们能怎么办
    她们第一次觉得,和这样一家人撇清了关系,那也是极好的!
    吴三妹也看了这场热闹,然后给王寿下了死命令。
    “以后,离你那哭哭啼啼的三丫头远一点。
    一个孩子都教不好,兄弟姐妹都不待见,还见天就知道抹眼泪,晦气!”
    王寿期期艾艾的说道:“那孩子还管你叫家婆呢!”
    吴三妹撇了撇嘴,吐出两个字,“稀罕!”
    王寿屁颠屁颠的跟上吴三妹,不耻下问道:“为啥这么说”
    吴三妹翻了个白眼,冷笑道:“我活了大半辈子,看过的白眼不少,冷眼也多,谁真心,谁假意,我还是看得出来的。
    就马家父子那俩白眼狼,还是算了吧!
    就你那三女儿那糊涂蛋,把个鱼眼珠子当珍珠。
    我呸!
    以后,有她苦头吃。
    只怕,还得靠着几个闺女养老呐!”
    王寿砸吧砸吧嘴,瞠目结舌,“不会吧!”
    吴三妹也不多做解释,默默地扛起锄头,上工去了。
    自打吴三妹进了门,王寿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过日子有个伴,生病有人嘘寒问暖,生活顺心了,和王家寨子的叔伯兄弟的关系也近了。
    日子别提多舒心了。
    日子过得不顺心的,是马秀儿。
    突然失声了,已经够倒霉的了,自家亲姨妈,亲婆婆还走了。
    雪上加霜的是,公公立刻给她找了一个后婆婆。
    她不乐意,找上娘家人,却被公公一下子给收拾了干净,顺便得罪了后婆婆。
    没有最悲催,只有更悲催。
    她这个后婆婆,那真真是一言难尽啊!
    整个王家寨子,都说吴三妹和气,只有马秀儿心里苦啊!
    自打她这个后婆婆进了门家里的饭菜就分了三六九等。
    家里的壮劳力(王寿和王青石)可以吃上捞干饭,混个全饱。
    而其他人,包括吴三妹自己,却只能吃红薯稀饭,勉强糊肚子。
    这样的分配,你还不能说个啥。
    毕竟,很多人家都是这么吃。
    而且,人吴三妹不也和你同甘共苦吗
    马秀儿最爱到左邻右舍各家转悠,说说闲话,拉拉八卦。
    这个爱好,就算她失了声,也没改过来。
    不过,这种情况,在吴三妹到来之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王寿家的饭菜都是有数的,吴三妹做好了饭菜,那是绝对不会等人的。
    马秀儿稍微聊点八卦,回到家,就只剩半盆子米汤,甚至连米汤都不会剩。
    马秀儿可不是乐意吃瘪的人。
    既然心里有苦,那就必须发泄出来啊!
    第二天,马秀儿就“病了”!
    这一招,马秀儿用了多少年,百试百灵。
    果不其然,吴三妹立刻过来嘘寒问暖。
    马秀儿还以为自己旗开得胜呢!
    谁知道,吴三妹棋高一着,说她们哪儿有个土方子,叫做饥饿疗法,包治百病。
    马秀儿那病是怎么回事儿,大家都心知肚明,王青石也烦得不得了。
    听到吴三妹的话,也清楚吴三妹要干啥。
    饿一两天死不了,王寿和王青石父子俩就由得吴三妹去了。
    吴三妹也够狠心,真真正正的饿了马秀儿整整一天。
    最后,马秀儿实在是受不了,起了床,拍着胸口保证自己好了,吴三妹才给她发了饭。
    终是吴三妹的东风压倒了马秀儿的西风。
    这么一来二去,马秀儿知道自家这个后婆婆的厉害。
    &nb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