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金玉良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寂寞的清泉

    突然,他听到一阵猫叫,压抑的叫声一听就是豌豆黄。接着,




第四百二十章 疑似双胎
    正院垂花门口,赵大奶奶等在这里迎接。

    见陆漫几人来了,她笑着迎上前先捏了捏被李妈妈抱着的姜悦,就牵着陆漫的手往里请,态度极是热情。

    绕过穿堂里的小紫檀青玉插屏,来到院子里,院子很大,花团锦簇,鸟啼莺鸣。

    进了上房,赵亦和何氏坐在罗汉床上,笑意盈盈地看着他们。

    何氏看到闺女瘦了不少,儿子壮实了一些,似乎外孙女也长高了一截。

    她的眼圈红了,哽咽说道,“我只有十天没看到你们,怎么感觉你们都变了呢特别是漫漫,瘦多了。”

    赵亦笑道,“看看你,见到儿女是好事,好事也会哭。两家离得这样近,想他们了,就让他们来这里看你,或是去东辉院看他们。”又对何承道,“你母亲几乎每天都要念叨你们,你今天就留在家里住一天,陪她好好说说话。”

    何氏听了丈夫的话,眼巴巴地看着何承,让何承无法拒绝,只得笑道,“好,今天就在这里住一晚,明天一早直接回军营。”

    何氏笑得眉眼弯弯,又感激地看了赵亦一眼。

    赵二公子赵知雄笑道,“承哥的院子就在我院子的旁边,下晌我领你去看看。”

    他叫“哥”而未叫“兄”,又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之后,孩子们在礼哥儿的带领下去看赵府养的两只鹰,赵亦父子陪着何承在厅屋说话,何氏和陆漫、赵大奶奶去侧屋说笑。

    陆漫提前送了赵大奶奶一百两银子和一些京城特产当程仪。赵大奶奶三天后离京,陆漫那天就不亲自来送了。

    到了晌饭时间。出门一看,孩子们正跟一猫二狗二鹰玩得兴高彩烈,宋默也在里面。

    赵知雄和何承已经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二人说得喜笑颜开,还说下晌把谢八公子和姜五公子请来,几人煮酒论诗。

    饭后,陆漫、姜玖和姜悦、宋默去西跨院歇息。何氏说她专门让人把这个小跨院收拾出来,以后陆漫几人来了,就歇在这里。而姜展魁和何承一起去了外院为何承准备的院子。

    几个孩子睡了,陆漫又和何氏说起了悄悄话。何氏还是说现在自己过得非常好,很轻松,家里也没有什么遭心事。只不过,大郎媳妇三天后要回济州了,中馈要交到她手里,管这么大一个家,她一想就头痛。

    曾嬷嬷低声劝道,“夫人切莫如此担心。连奴才们都看得出来,老爷一直支持夫人,想让夫人在府里的日子好过……”

    原来,赵亦让曾嬷嬷的男人曾老伯当了赵府门房二管事,又暗示大奶奶让柳芽当了内院二管事。

    门房在府里不算最重要的地方,但门房却知道这个府里的所有人情客往,以及主子和下人对外的各种联络。何氏做为新来的人,有一个管门房的心腹能够快速让她了解府里的各种情况。

    赵亦的这个安排,是真心为何氏着想,又不为她招黑。这个府将来是要交给赵大爷的,若

    何氏过多染指外院,会引起赵大爷夫妇的不满。适当在外院关键岗位安插几个她的心腹,让她在府里更好的立足,这就够了。

    何氏是当家夫人,主管中馈。柳芽是她的心腹,当内院二管事理所应当。

    柳芽和曾嬷嬷又说,内院大管事是苏姨娘的心腹,大奶奶因为不会在府里长呆,所以没换人。

    陆漫说道,“这个人过些时候必须换



第四百二十一章 顶嘴
    姜展唯也觉得对不起妻儿老小,一回来就成筐的好话往外倒。不能回来,就让何承带些媳妇闺女弟妹喜欢的东西回来讨好他们。知道陆漫不吐了,隔三岔五便会专门让人送些新鲜的江鱼回来。

    他看到陆漫的肚子已经凸起,笑得极是开怀。上次他回来,她的肚子还是平的。

    吃饭的时候,他说道,“漫漫的胎已经坐稳了,就去镇上住些日子吧。那里离军营近,我能天天回家。”

    姜玖听了一阵欢呼。她又给姜悦作解释,去了那处别院,就可以天天见到爹爹了。姜悦听了,高兴极了,从李妈妈的怀里滑下来,跳了两跳。

    姜展魁要上学不能去,虽然遗憾,但他觉得学业比玩更重要,也没有不高兴。

    几人商量,就明天去,住十天,二十回。

    饭后,何承带着黄豆豆先回了榆青院。豌豆黄一直在陪刘姑娘,他要让黄豆豆去把豌豆黄找回来。让豌豆黄给刘姑娘送个信,姐姐明天要去京郊,让她有事依然让豌豆黄带信给吴婶夫妇,再由他们转交给长公主。

    黄豆豆现在长大了不少,能爬树上房,会咬人,会认路。虽然比不上它爹厉害,但已经非常能干了。它被它爹带去刘姑娘那里玩过几次,就能独自去串门。但还不敢让它送信,怕它贪玩背着书信跑去别处就糟糕了。

    姜展唯则带着一家人去了鹤鸣堂,家里的人还都坐在那里陪长公主聊天。

    当老驸马听说明天陆漫几人会去镇上住十天的时候,不干了,也闹着要去。

    姜展唯可不敢让他去。自己管不住他,家里又小,一伸腿就能跑出去,怕他出事。

    长公主和几位老爷也不敢让他去,只得哄着,先让展唯媳妇去住住,若那里好玩,以后再带他去。

    众人说了一阵话,谢家祖孙三人和赵亦就来了,长公主又把姜侯爷、三老爷、姜展唯留下开会。

    蔡公公初七没出来,他们又要聚在一起商量对策了。

    因为赵亦是姻亲,对王家又是深恶痛绝,还有足够的人脉,以后许多事也要用他。所以太子那件事已经跟他坦诚,也彻底把他拉进了他们这个阵营。

    一见赵亦,姜悦叫“外祖父”叫得脆甜。赵亦高兴地把她抱起来,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玉兔子给她玩。

    二老爷本就不太高兴这种会议把他排除在外,见亲孙女对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外祖父如此亲热,心里更不痛快。虽然他一直不怎么待见这个长孙女,两人也不亲密,但这一幕还是碍了他的眼。

    众人出了垂花门,二老爷瞪了姜悦一眼,训斥道,“那姓赵的是你哪门子外祖父知不知道,你亲外祖父姓陆!哼,小小年纪就长了一双势力眼,亲的不认,只认富贵的……”

    “爹!”姜五爷赶紧阻止,声音都大了不少。又觉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不好,缓下口气说道,“爹虽然是开玩笑,但悦儿小,会被吓着。”

    姜悦已经吓得“哇”地一声大哭起来,边哭边大声喊道,“太祖祖,太祖祖,呜呜,悦儿被欺负了,呜呜……”

    二货老爷这话说的多难听,陆漫气得够呛。他不仅骂了姜悦,也把自己和姜展唯,甚至何承都骂了进去。

    陆漫沉脸说道,“二老爷的话折煞我们了。我们也想认亲的,做梦都想认,只可惜亲人缘浅,亲爹不管我们的死活,由着别人往死里作践……”说着,就拿起帕子擦起眼泪来。

    这话也把二老爷绕了进去。

    因为姜展唯三兄妹的关系,陆漫跟二老爷的关系很冷淡,属



第四百二十二章 刘姑娘
    姜展唯大喜过望,头也抬了起来,说道,“你是神医,摸出是两个,肯定不会错。”

    陆漫笑道,“我也希望不会错。”又问,“你们商量出什么对策来了吗”

    姜展唯没多说,只说因为元后的关系,赵亦在宫中也有几个老熟人,其中包括在皇上身边服侍的太监。他会想办法放些风进去,说陆漫的医术如何高明,治好了他的大孙子和儿媳妇,再说说姜二老爷如何不待见姜展唯夫妻,让他十分生气,等等。长公主和太子妃该做的都做了,再由赵亦添把火。今年腊月,必须要把老狐狸引出来……现在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第二天,老驸马和何承带着姜悦去看望何氏,顺便跟她告个别。之后,何承再去和郡王府一趟,给老王妃请脉。

    陆漫则带着人收拾要带去的东西,又让人去李掌柜家说自己去了京郊,若同仁堂有急事去那里找她。

    又让人把姜五爷请来,陆漫要给他诊脉。她再生气二老爷渣,也不愿意把对他的气发泄在姜五爷身上,那是个好孩子。还把绿绫留下了,老病号里若有突发性急诊,有些她可以应付。

    宋默被接来了,他听说陆漫要去京郊玩,含着眼泪要跟着一起去。

    陆漫笑道,“你要上学,不能耽误学业。我们大概二十那天回来,若你父王同意,十九下晌就遣人把你送去那里,第二天我们一起回京。”

    她觉得宋明不一定会让宋默去。把锅甩给宋明,她也是没有办法了。事多,她没有多的精力哄小盆友。

    宋默不知道陆漫的心思,高兴得跳了起来,说只要跟嫂嫂玩,他父王一定会同意。

    下晌未时初,姜展唯和何承骑马,陆漫坐软轿,姜玖和姜悦坐马车,还带了酥心糖和黄豆豆,一行车马直奔城门。

    轿子走得慢,走了两个半时辰,才在日落时分到了渠江镇。

    渠江镇临江而建,因此得名。

    他们的小院离渠江不远,出后门大概五十步,就是渠江。

    他们家是胡同里的第五个小院。是个三进宅子,一进住的是男下人和护卫。进了垂花门是正院,三间正房带耳房,还有各三间带耳房的东西厢房,这一进主子们住。后罩房是厨房和库房,一些女下人也住在这里。

    院子不大,小巧精致。

    先来一步的王嬷嬷等人已经把屋子收拾好了,饭菜也做好了。

    陆漫进屋净完脸和手,就去西屋吃饭。上房东屋是卧房,西屋是餐厅。姜玖和姜悦住西厢,东厢是姜展唯的书房兼客房,客房目前是何承的屋子。

    桌上有许多江里的鱼虾,都是才打上来不久的,味道很是鲜美。

    吃完饭,天已经黑透了。

    看守这个院子的一对下人李大叔和李婶来给陆漫磕头,陆漫又赏了他们一人一两银子。

    姜展唯领着饶有兴致的几人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又绕过后罩房,从后院墙的一扇小门走出去。

    一出门,便能看到蜿蜒伸向远方的渠江。天上明月当空,江里波光粼粼,水面上还飘着几条夜航船,船上灯光点点。

    再往前,江的另一边就是看不清的山峦。

    古代的江边夜景美极了。

    穿越三年多,悠然欣赏辽阔无边的景像,这是第三次。

    姜悦看见夜航船上的灯光,激动不已,嚷着要去“坐船船,看灯



第四百二十三章 两个外祖父
    姜悦刚刚被李妈妈和珍珠穿起来,姜玖站在院子里玩,还没有吃饭。

    三人吃过饭,便带着几个下人及一狗一猫去了前院,柳山已经领着方大几个护卫等在这里了。

    柳山躬身问道,“三奶奶,需要喊一顶轿子吗”

    坐轿子逛街有什么意思!陆漫摇头拒绝。

    出了大门,看到他们住的这个胡同都是三进院子,白色院墙,里面的房子青砖黛瓦,佳木翠竹随风摇曳。

    李婶说,这个胡同里的房子是整个镇上最好的宅子了。

    柳山又介绍,这里共有八户人家,五户人家住的是健锐营里的高级别长官,另三户是商户。那五户人家里,有两户家眷在这里长住,两户是别院,就像陆漫这样,家眷偶尔来住住。姜展唯说的张将军,他的家眷就属于在这里长住的。

    柳山指着东边的胡同口说,“那个最东边的院子,是亲家老爷陆大人的院子。”

    为了区分,下人们现在都喊陆放荣为亲家老爷陆大人,喊赵亦为亲家老爷赵大人。

    要去镇中心,就要往东走。众人路过陆家院子时,看到大门紧闭。

    柳山又说,“平时家里没人,只陆大人偶尔晚上来住住。休沐的时候,陆大人、陆三爷、陆四爷都会住在里面。”

    陆漫暗诽,京城里的那个陆家宅子,是用何氏的嫁妆银子以陆放荣的名义买的。可到头来,一直住着的却是陆老太太和陆家大房。

    陆大老爷也够不要脸的了,在京城当了那么久的官,就不知道自己买个宅子搬出去住

    出了胡同,就渐渐热闹起来,吆喝声此起彼伏,铺子一个接着一个。还有许多饭馆和客栈,生意极好。

    居然还有妓院,装修的极其花哨,还能看到花楼小窗里向外张望的“姑娘”,隐隐还能听到歌声和琴声。

    姜玖好奇地看向那里,被罗嬷嬷挡住了视线。

    渠江镇很繁华,不仅因为挨着渠江,有个小型码头,来往的商人、游客多。还因为挨着健锐营,有许多长住和临时来探亲的军人家属住在这里。

    陆漫穿越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这么轻松地逛街。

    柳山的脸就是一张金字招牌,许多商户甚至行人都认识他。见着他了,还要躬身叫他“柳山大爷。”

    “柳山大爷”都护着的人,那些人别说惹,连瞧都不敢多瞧一眼。

    他们一路逛,一路买,一路吃,十分开心。特别是姜悦,一手拿着糖人,一手拿着芝麻软糕,被李妈妈抱着,小嘴都吃花了。

    姜玖的手里则拿着几个草编动物和一串小灯笼。

    小镇不大,慢慢走,半个多时辰便把两条主街都逛完了。

    几人满载而归。

    下晌起床,下人领着两个孩子和一猫二狗去后门外的江边玩,陆漫则让李大叔去买些新鲜鱼虾,她还拟了个菜单,让厨娘去做。

    这时,李婶来报,邻居范将军的夫人和范二姑娘,张将军的夫人和张大姑娘,以及其表妹刘姑娘来拜访姜夫人。

    范夫人和张夫人都是三十左右的年纪,范夫人矮胖,张夫人

    瘦高。范二姑娘八岁左右,张大姑娘十岁左右。

    陆漫的余光仔细看了刘姑娘,她身材高挑,偏丰,五官一般,但胜在白净,属于中人之姿。

    她虽然跟何氏的容貌没法比,但绝对配得上有儿有女有外孙,岁数一把,又出身寒门的陆放荣。

    陆漫笑着请坐,让人上茶,又给了两个小姑娘见面礼。

1...9495969798...167
猜你喜欢